梁子湖到底是鄂州的还是江夏的,为什么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不出名? 梁子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最近刷短视频,看到某博主介绍武汉市江夏梁子湖某度假村,本来该博主是想向大家展示武汉也有如此美的地方,不料评论区却为梁子湖到底是武汉的还是鄂州的争论了起来。


有网友直言梁子湖是鄂州的不是武汉的,还说梁子湖行政管理在鄂州,大部分面积也在鄂州,不能说梁子湖是武汉的,甚至当作者回复说该度假村定位就在武汉的时候,有人竟然质疑定位不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梁子湖到底属于哪里,到底归哪里管?
梁子湖到底属于哪里?

梁子湖,湖北省第二大湖,以梁子山为界,分为东梁子湖和西梁子湖,东梁子湖在鄂州市境内,西梁子湖在江夏区境内,并与保安湖、三山湖、鸭儿湖等相连,构成独立的湖泊水系。简单地说,就是梁子湖这个湖泊是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州市梁子湖区共有。
从地图上看,梁子湖水域三分之二在武汉市江夏区境内,可以说梁子湖一大半都在江夏,梁子湖风景区街道办事处在江夏,梁子湖大道在江夏,梁子湖龙湾度假村也在江夏,所以该博主说武汉梁子湖也没错。
而梁子湖另外一部分水域在鄂州,梁子湖岛也在鄂州,鄂州下面有个区叫梁子湖区,所以说鄂州梁子湖也没错,这个湖是武汉江夏区和鄂州共有,两个地区分别对这个湖都有管理权,只是各管各的罢了。
但是由于鄂州有个区叫梁子湖区,且梁子湖已经成为了鄂州的一个名片,使得很多人自动默认梁子湖就是鄂州,完全不知道江夏那边还有一大片,也是梁子湖。
于是就出现了网友片面地认为“梁子湖只属于鄂州”,甚至还闹出了武汉梁子湖龙湾度假村定位不准的笑话,忽视了该度假村就在武汉市江夏区的事实。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评论的时候都为江夏感到心疼,明明梁子湖一大半都在江夏,结果江夏梁子湖的名气没有鄂州梁子湖大,甚至在宣传介绍武汉市江夏梁子湖,还会被不明所以的人质疑。
只能说,江夏真的太难了,那么江夏的梁子湖为什么不有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江夏梁子湖为什么不出名?
前面说了鄂州有个区叫梁子湖区,所以很多人会自动认为是梁子湖是鄂州的;另外,由于鄂州那边对梁子湖畔旅游资源开发得早,梁子湖岛以及梁子湖畔(鄂州区域)周边的景区做得比较好,使得鄂州梁子湖的名片越做越大,于是大家会自动把梁子湖和鄂州挂钩。
而武汉江夏这边,对湖泊的管理要求非常高,对各种旅游景点开发的要求非常高,且对水资的保护级别也非常高,甚至连湖泊周边居民养鱼都严格禁止,每年都在探索跨区域大湖“湖长制“管理保护机制体制的创新,压根就没有大搞开发。
看到这肯定很多人会说,不搞开发还不是因为江夏那边都是湖面,不像鄂州这边有梁子湖岛,自然风光更好。
其实江夏这边也有岛,青山岛不比梁子湖岛差,而且目前江夏梁子湖畔也有不少景区,比如梁子湖龙湾度假村,梁子湖农庄、枫香云堡、天子山,还有一些生态农业园等,只是由于湖泊生态保护的原因,很多景区并没有连片发展。
江夏和鄂州对于湖泊管理的定位是不同的,江夏那边水域面积,必须严格湖泊的生态,不能盲目大搞开发,什么湖泊通航、或者是周边道路拓宽都有严格的要求。之前为了防洪和保护生态,更是直接把江夏牛山湖的大堤就直接炸了,让牛山湖重回梁子湖怀抱。
而鄂州这边面积小,且主要是岛屿和周边乡村的开发,要求自然没有那么严格,于是鄂州的梁子湖靠着旅游业的发展名气越来越大,而江夏这边却以保护生态为主,也没有大力宣传,于是名声就没有打出去,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梁子湖还有一大半在江夏。
//////////////////
写这篇并不是想争论梁子湖到底是武汉的,还是鄂州的,只是觉得梁子湖归两个地区共有的,鄂州能把梁子湖变成自己独特的一个文化名片,江夏也能把梁子湖打造成属于自己的一个名片。
当然,关于梁子湖的生态保护必须一直继续,就算要开发也要严格遵从生态保护原则,希望江夏能多多宣传一下梁子湖,以及周边的景区,让大家知道其实梁子湖还有一大半在江夏,江夏的梁子湖畔的一些景色也很不错,江夏梁子湖旁边已经开发的景区也适合大家过来玩。
希望以后再说起梁子湖,大家都明确地知道这个湖归武汉江夏区和鄂州共有,而不是别人提到武汉江夏梁子湖畔某个景区的时候,纷纷“纠错”,说梁子湖是鄂州的,不是武汉的。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
去年以前,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但是库容却排在第一。随着牛山湖等湖泊重新回归梁子湖,目前的梁子湖已经成为湖北第一大湖,水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

2016年,牛山湖回归梁子湖怀抱
梁子湖周边数十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地下全部是石灰岩,而且溶洞密布,属于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也就是说,这些石灰岩区域的溶洞尚处在积极的发育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环梁子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尚不稳定。这里,我们将从梁子湖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来分析一下梁子湖的成因。

八分山的溶洞,此处曾发现猛犸化石
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的是,梁子湖地区是一座储量丰富的煤田,而且煤气资源也有这不同程度的储量。江夏区的保福天子山以北,离湖岸区区几百米的墨斗山,实际上就是一座露天煤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地农民曾刨土掘煤。煤质为年轻烟煤,这是什么意思?烟煤和年轻烟煤表明,当年的煤田正处于白垩纪和新生代的第三纪之间,成煤的植物主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也就是说,在6500万年左右,梁子湖地区就分布了茂密的高大乔木、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仅如此,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马鞍山煤矿,土地堂地区的杨桐也办过煤矿,这些都充分说明,梁子湖地区和环梁子湖地区的地下煤炭资源的极其丰富的。

夕照
俯拍梁子湖
就湖泊的形成,梁子湖与其南边的邻居斧头湖是截然不同的。斧头湖属金水河流域淤积性湖泊,湖水自我净化能力较弱,而梁子湖属河谷沉溺型湖泊,在河谷凹陷的基础上,受地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沿断裂沉陷积水而形成湖泊,自我净化能力很强。这一点,从两湖的外部形态上就能看出来。斧头湖附近的鲁湖、西凉湖亦是如此。
湖北地区中部和南部湖泊的形成,大多属于古云梦泽淤积湖泊,在湖泊形成年代上仅有区区百万年,而且在先秦时期,古云梦泽尚存450公里周长的湖泊群,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湖泊形成最晚的还不到三千年。那么,作为湖北地区大型沉溺型湖泊的梁子湖,无疑成为湖泊的鼻祖。因此,将梁子湖称为化石型湖泊是非常恰当的。
白垩纪生物
我们不妨作这样的猜想:数千万年至上亿年前,梁子湖地区还是高山大川,山上林木茂盛,植被丰满,河谷深切,因新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整个梁子湖地区渐渐下沉,最终河流断流,形成湖泊。经过生物作用,曾经的林木草地形成煤炭。如果将之与长江联系起来,或许当年的河谷就是昔日长江故河道,就如今天的三峡。还有一种可能,梁子湖有30条河港注入,其中,来水最多、海拔最高的是咸宁的高桥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梁子湖地区原先本来就存在一条发源于咸宁幕阜山区的河流,后因地质构造变化,在湖泊形成后,河流最终断流?
如果单凭这一点,似乎很难作证梁子湖的成因,那么,除了煤炭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梁子湖东侧的大冶湖以东,高山林立,石灰岩储量十分丰富,此外,乌龙泉地区(含段岭庙)地表和地下石灰岩的储量同样十分丰富,舒安街的南咀一带也有丰富的地下石灰岩储量。正在建设中的江夏地铁已经贯穿过3200多个溶洞。八分山脉本身也是石灰岩地貌。再往西,法泗曾经发生过溶洞塌陷。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大冶往北,到纸坊地区,整个地貌呈U字形,也就是说,南北高,中间低,这个低海拔的区域恰恰就是梁子湖区域。
桃花水母
梁子湖是中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植被覆盖率最高,群落生物量最大的草型湖泊。其水草覆盖率达80%,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誉为“水下原始森林”。该湖常年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可直接饮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未受污染的淡水湖之一。现有水生植物331种,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的水生植物12种,其中蓝睡莲世界仅存,杨子狐尾藻、水车为亚洲独有。水生动物主要分为鱼类、禽类、贝类、甲壳类等。其中鱼类96种(经济鱼类有30余种,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鸟类16目137种(国家一级保护候鸟6种即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丹顶鹤和大鸭),爬行类80多种,浮游藻类89种,底栖动物49种(贝类21种及鳖、龟、虾等)。在现今存在的淡水湖中,梁子湖的生物多样性是其他大型湖泊所无法比肩的。目前,梁子湖为湖北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梁子湖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目录,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称为全球湿地资源最齐全的湿地之一。
一家之言,恳请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