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中国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MC)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8日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在国博创建110周年之际,向国博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在回信中说,我曾多次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留下了深刻印象。得知国博在收藏、研究、展示、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习近平强调,希望同志们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stressed firming up cultural confidence, preserving the fine accomplishmen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using cultural relics to promote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ivilizations.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made the remarks Friday in a letter replying to senior expert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MC) on the occasion of the 110th anniversary of the museum. Offering warm congratulations and sincere greetings to the museum staff, Xi said his previous visits to the museum left him with a deep impression and he was pleased to learn that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by the museum in the fields of collection, research, exhibitions and exchanges.

每日一词∣中国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MC)

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座谈会7月9日在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1912年7月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新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两馆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2007年3月开始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共有展厅48个。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征集古代文物50件套左右,近现代文物、实物和艺术品1000余件套。

2018年国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861余万人,创造观众参观历史新高,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特别是“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期间,国家博物馆接待观众达423余万人次。这一集中展示中华大地40年人间奇迹与磅礴巨变的展览,不仅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更刷新了一项项布展、观展、反响纪录,树立了大型展览活动的新标杆。

【重要指示】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Noting the importance of museums in preserving and passing on human civilizations and the glorious mission and great responsibility shouldered by museum workers, Xi expressed his hope that the museum staff will stick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step up research and be innovative in putting on exhibitions. He urged the museum workers to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useums, and the building of China into a country with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7月8日,习近平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

【相关词汇】

文化遗产

cultural relics

中华文明

Chinese civilization

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of the world's civilizations

看了《博物馆里的中国》后,总想去最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看看那些过去的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一家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约有100余万件,共48个展厅。

虽然来北京多年,但一直没有时间去过。

今天带孩子去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约的上午场,人不多。博物馆规模很大,时间有限,花两个小时只看完一个古代馆。

古代馆在地下一层,共分为8个时期:远古时期(约公元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辽宋夏金元时期(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走进古代馆,似乎一下就穿越到了古代。我们不自觉地各自安静地观赏着,一件件的藏品让人为之唏嘘,为之惊叹。

我们从远古时期顺序往下欣赏:从猿人到直立人,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新石器时代各具特色的发展;青铜器的铸造,汉字的形成,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发展;铁器的广泛使用;新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瓷器制造的出现,家具、服装的新形式;农业和手工业的重大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工艺精美的青花器。

各个时期的展品见证了不同历史的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历数千年的兴衰更迭,创造更新。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从旧石器时期石锤,石砧工具的出现,人类便有了智慧的开端。

人面鱼纹彩陶盆虽是线条画,但栩栩如生,说明古人已开始会一些简单的绘画。

最早出现的青铜容器铜爵是三足鼎,三足为最稳定的支撑。利簋器身的饕餮纹工艺精湛,双耳便于拿握。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刻着饕餮花纹的“妇好”青铜鼎;上甄下鬲的 “妇好”青铜三联甄;以及凤凰形状的玉凤,均为妇好墓中的随葬品。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为商王武丁立下不少战功,十分受武丁的喜爱,因此陪葬品数量众多。

青铜制造的虎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像一只可爱的小老虎,尾巴向上翘着,四足前卧,身上刻着金色的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陶耳杯看着像一个大水勺,两边有手握的耳,是喝酒的酒杯,一般用于随葬之用。黑釉鸡首瓷壶是盛酒的酒器,做工十分精致。

青铜面具高贵雍容,气势逼人,在世界文明中也是十分罕见。

青铜印记录了中原汉族政权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政治名号。

玉龙、玉璧、鹰行陶鼎、青铜鬲、编钟、精美绝伦的青瓷莲花尊、气势庞大的兵马俑等,无一不在像我们展示着古人的聪明才智。

还有古代文人的著作《论语》、《孟子》、《墨子》、《吕氏春秋》、《左传》、《楚辞》等,凝聚了多少古代文人的心血。

而最让我惊叹的是汉朝的金缕玉衣和镇馆之宝--明朝孝端显皇后的凤冠。

据介绍:

金缕玉衣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

古人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做出如此精美的玉衣,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其精湛的技艺。

镇馆之宝--明朝孝端显皇后的凤冠,这件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以丝帛为面料,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

看着华贵精美的凤冠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古今多少事,均已成过往。

历史的长河早已淹没在时间的流里,而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却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叹,那些璀璨的文明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