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著:住着600万的房子,拿着6000元的工资 北京土著里的北京人
在中国大城市的生活要比小城市舒服的多,不管是交通还是教育医疗,都能享受更好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想要去大城市落户定居的原因。不过因为大城市房价过高的原因,想要买房落户并不容易,这个时候往往就会羡慕大城市里的土著居住,不用买房就有居住的地方。

但大城市里的土著居民就真的过得舒服吗?我就知道这么一个北京土著居民,祖上三辈都是北京人,前些年因为拆迁的原因自己分了一套房,按照现在北京的房价计算这套房子起码值600万。很多人一听,他在北京有房子就很羡慕,觉得他的生活过的很少,但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这个人只是北京很平台的土著居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人脉关系,所以工作也很一般。虽然住着价值600万的房子,他每个月的工资却只有6000元在,就算没有房子的压力,但每个月的收入也只能保证生活需求,如果想要出去旅游或者是干其他的,还是要思考很久。而且这种人在北京虽然不多,但也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在北京生活很一般,为什么这些当地居民不卖掉北京的房子去小城市过舒服的日子呢?其实还是前面说的那样,就是因为大城市里的生活实在是太便利了,不管是医疗教育,还是公共交通都比小城市好很多,特别是前者,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十分重要。
虽然卖掉大城市里的房子去小城市能过很舒服的生活,例如此前就有网友说自己卖掉了大城市了的房子,去小城市里买了一套小洋房和一部车子,剩下的钱存在银行都比在大城市上班赚的多。但住习惯了大城市的人,去到小城市之后短期可能会很悠闲,但长期还是会不习惯。

就连没有房子压力的土著居民在自己收入不足的时候都会面临生活压力,如果是那些收入本来就不够,但还是要想在大城市买房的人,会面临多大的生活压力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说,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原因,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那就不要轻易买房,否则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北京真正意义上的北京人已经没有多少了。可着四九城您转悠,碰上北京人就有点老乡见老乡是两眼泪汪汪啊。北京人有一个说法,家族三代及以上都居住在北京取得北京户口,接受北京文化,能讲一口京片子,就算老北京人。按这个三辈儿的说法,能有200多万就不错了。
北京人讲究有理儿有面儿懂事儿懂规矩,不矫情。大小儿一块儿光着屁股长大的那叫“发小儿”。能玩到一起的有过命交情的那叫“瓷器”。现如今北京能这样一起的玩儿伴少之又少了。
一位地道的北京土著在南城开了间“北京土著”餐馆,能把“北京土著”这牌匾挂起来那也是北京的一范儿。小店老板姓冯,地地道道的北京爷们儿,岁数不大长得有点着急,人善心热,好吃好玩儿好结交朋友,一身儿唐装,食客一进门一招呼典型北京人的范儿。地方不大,食客不少,就冲着北京土著的菜系来的,说起吃那可不含糊,主打老北京特色吃食,就拿我之前写过的“天桥郭记灌肠儿”那是第四代灌肠儿。而这家自己潜心研究把第二代红曲灌肠儿给做了出来,并且有自己的一套配料手法。(人家保密)
(小编亲自拍摄的红曲灌肠儿)
红曲灌肠儿端上桌,趁热夹一筷子,沾上蒜汁儿那味道绝对是肠满料足,外焦里嫩,蒜香汁浓,薄厚适中,越嚼越有味道。牛逼!不妨食客过来品尝一下吧!(小编亲自拍摄的麻豆腐羊油的)
麻豆腐加入黄豆,雪里蕻、中间打个窝,加入炸好的辣椒油端上来味道扑鼻。
小店除了特色菜还有电烤串儿,约上三五好友,点几盘老北京特色美食,来一瓶北京牛二,撸着大串儿,海聊神侃一番也是不错的聚集地。(告诉你们他家菜量不小啊,足吃)
小店位置也很好找,三环新城8号院丁字路口往南走,往南走,一直走,路西边就是了。(丰桥路8号院13号楼27-01室三环英和医院附近)周边停车位充足,随便停。微信,支付宝,现金都可以(刷脸,支票没戏)
本文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留言指点,也可一起品尝美食,结交天下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