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世界“非洲篇”27」闯进“非洲的动物王国”塞伦盖蒂大草原 罗斯福时期美国国家公园宣传画,大萧条时期旅游业也能振兴经济
汽车离开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后,调转车头,向坦桑尼亚最大、也是闻名世界的塞伦盖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进发……

猎豹正在扑吃羚羊
窗外,依然是熔岩灰土质,依然是野草丛林,依然是花香扑鼻……坦桑尼亚四分之一国土为国家公园、动物和森林保护区,其中全国有12个国家公园、1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非洲的动物王国”,而列居第一的要数塞伦盖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了。1981年,塞伦盖蒂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塞伦盖蒂”在马赛语中意为“无际的平源”,马萨伊语意为“永远流动的土地”,比喻动物大迁徙。塞伦盖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130公里外,紧靠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接近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其中一部分狭长地带已伸入湖区8公里之多,北部还延伸到肯尼亚边境,占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塞伦盖蒂之大、之美、之著名,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人生必去的50大景点”之一。车行石子土路上,翻过山峦,穿过村寨,经过两个多小时奔波,进入一望无际的旷野中,看不到头,望不到边,我忽然感觉,塞伦盖蒂快到了。有时候,第六感即意念也是很准的。转眼,前面现闪出一个木架牌坊,走近一看文字,证明确实到了塞伦盖蒂。

进入野生动物区
木牌上,写有世界自然遗产的标识和塞伦盖蒂野生动物的介绍。但是,这里并没有人把守,只竖着一个招牌,显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穿过木架牌坊,眼前的动物逐渐多起来,有斑马、角马、羚羊、秃鹫、驼鸟等,这里应该是自然保护区的过渡地带。实际上,这里的保护区并不似城市公园那样。它没有围墙,没有铁丝网,没有明显的边界,是开放式的保护区,上万平方公里的地带,都是无人区,都是动物的世界和家园。走过第一道木门不到半小时,看到一群秃鹫围拢在一起,抢食一匹斑马。

一群秃鹫抢食斑马
很显然,是狮子或猎豹吃剩下的残渣。一般情况,狮子或猎豹捕杀的猎物,先吃完之后,豺狗会来继续吃,最后轮到秃鹫收场。“秃鹫”,被称为“草原上的清道夫”。汽车在沙子路上又疾驰半个小时,来到塞伦盖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大门前。门卫、停车场、卫生间……这里,终于有了人迹。在等待办手续空间,我爬上大门左侧的一座山丘,居高临下,眺望远处的斑马、大象、角马,山上还特意竖了一个木板,上面介绍了塞伦盖蒂的一些情况。进入塞伦盖蒂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呆:黑压压的角马,一片连一片,一群连一群,太壮观了!
角马大迁徙
角马大迁徙
更为惊叹的是:大批角马排成长队奔跑着,一个挨一个,一队连一队,秩序井然,那排山倒海汇聚而成的磅礴气势,让人动容。身后,阵阵尘土扬起。惊奇的是,有很多很多小角马与母角马一齐跑动,无一掉队
大角马与它的小角马并肩同行
这就是角马大迁徙,我竟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一壮观的场面!汽车上的工作人员介绍,塞伦盖蒂有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其中角马是一大家族,还有牛羚、斑鬣狗、羚羊、狮子、大象等。这里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看到如此庞大的野生动物种群的地方。
拿待逃避
其中,食草的动物种群以开阔的草原型植物为生,主要植物是马唐、鼠尾粟等茅草,还有大片的金合欢林地草原为食物地。由于雨季和旱季降雨量不同,产生了草原旺盛期和枯萎期。为了寻找食草,动物出现大迁徙。这些过百万头的草食动物史诗般的大迁徙已延续了数十万年,从来没有停止过。当然,大迁徙过程中,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如会遭遇被鳄鱼吃掉的风险等,但迁徙场面是壮观的。塞伦盖蒂,因野生动物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迁徙之酷而闻名遐迩!汽车在沙石路上前进。途中,我又见到了角马群、斑马群、羚羊群、大象群、野牛群、河马群、豺狗群等等。
躲避交战
奔腾的角马群
遗憾的是,没有见到豹子,不管是猎豹还是花豹,都没能遇见。司机在寻找,我也放开眼界,把视野扩大、扩大、再扩大,集中精力,探寻豹子的下落,不放过一片草地,一棵树木,一处湿地和沼泽。
羚羊群
忽然,我听到草地里传来一阵响声。
豹子在寻找机会
眺望远方
寻找目标
开始出动
抬头一看,只见几只猎豹闪电般地猛然一跃,向着一只羚羊飞奔扑去,刹那,前爪落在羚羊臀部,又一跃将羚羊压下去,一嘴咬住其喉咙,惊恐万分的羚羊瞬间瘫倒……“弱肉强食”!
猎杀成功
开吃
争抢
又一次诠释了动物界的自然法则。短短十几秒钟,猎豹捕食得逞,上演了一场令人窒息的充满刺激的捕食场景。我甚至没有来得及拿起相机抢拍,只拍到羚羊被吃的场景。
猛吃
吃的肚皮鼓起来
猎豹捕食速度惊人,时速达100多公里,奔跑时的姿态极美。猎豹扑食和狮子狩猎方式一样:潜伏、追捕、出击、咬颈,太惊险了!又行进了一段路途,还沉浸在刚刚的紧张惊险之中,这时一头大象挡住去路。突然,司机小声叫我,他指着前边一棵树,低声说:“看,树枝在摇晃!”
上树吃
于是,我把目光都投到那棵树上,仔细寻找!这时,树枝又颤了一下。我顺着司机手指看,一只豹子伏在树枝上。太激动了!我终于见到树上的豹子啦!那只豹子懒洋洋地趴在树枝上,眯着眼,闭着嘴,享受这悠闲时光。“咔嚓”、“咔嚓”,相机快门声连成一片,我变换着各种角度将豹子的身影、姿态,收录在相机镜头中……树上的豹子显然是花豹。豹子分两种,一种是花豹,能上树;一种是猎豹,不会上树。
吃饱休息
花豹一般很难被人发现,能够在塞伦盖蒂见到花豹是一种幸运!有很多人,到这里超过三次、四次、五次,却一次都没有遇到过花豹,留下遗憾!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花豹与猎豹的区别除上树外,还有体型个头大小之分,跑的速度之分。另外,花豹要比猎豹凶狠得多,猎豹非常害怕花豹,总是敬而远之。在塞伦盖蒂,豹子的数量在日渐减少,它们的生存受到狮子、斑鬣狗的威胁。奔波了整整一天,迎着晚霞,我住进设在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宾馆。驻地建在一处孤独低矮的石山上,外有高大的围墙和道道铁丝网,以防动物冲进和袭击。站在山的顶部可以观看周围的角马、斑马。入夜,睡在塞伦盖蒂大草原,融浴在大自然中,身心皆被涤清!心中,仍在回味着动物的万千世界:安闲自在,又面临着搏斗残杀……
躲过一劫
大自然就是这样:美丽又充满杀机,唯有适者才能生存……
自由自在的象群在戏闹
角马大迁移实拍
再见了!动物世界……
告别了!无人区域……
以下作品,是1938-1940年间美国国家公园(America's national parks)的旅游宣传画。时值大萧条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实施振兴经济的“新政”,旅游业也是新政扶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招贴画多取材于壮丽的国家公园景观,美术设计富有意趣,今天看来,依然引人入胜,颇有艺术趣味。这些作品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为“看美国 ”——去蒙大纳旅行

以饮泉小鹿为主题的旅游宣传画

“老忠实”间歇泉喷发——黄石国家公园

拱桥国家公园
“与野生动物接触”——以岩羊为主题的国家公园旅行宣传画
锡安国家公园
大峡谷国家公园——免费的政府服务
佛罗里达的马里昂要塞
拉森火山国家公园
“看美国”系列招贴画——美国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