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政区数量最多、中东欧最富有的斯洛文尼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足球地理学堂:南斯拉夫往事之哲科的祖国波黑,缩小版的南斯拉夫
(1)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处于欧洲四大地理地区交接处,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加洛林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南斯拉夫的地盘。

(2)斯洛文尼亚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6世纪时从喀尔巴阡山脉地区迁移到今斯洛文尼亚地区,在7世纪时建立了第一个斯洛文尼亚族国家——卡拉塔尼亚公国(Carantania),745年被法兰克王国吞并,许多斯拉夫人自此转信天主教。

(3)1918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斯洛文尼亚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维尼亚王国的一部分,王国于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4)1990年12月,斯洛文尼亚进行全民公决,88%赞成独立;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正式成为独立的国家,成为第一个脱离南斯拉夫联盟的国家。
(5)斯洛文尼亚人口210万(2020年),其中女性占54%;总人口与商洛市差不多,83%属于斯洛文尼亚族,是古斯拉夫人的直系后裔。
(6)斯洛文尼亚人爱好登山,是名副其实的登山民族,每年斯洛文尼亚210万人口中超过30万人参与登山;首位从珠穆朗玛峰顶峰滑雪下降到大本营的人——达沃·卡尔尼卡(Davo Karnicar)是斯洛文尼亚人,他滑雪下降5个小时,最高时速120公里。
(7)欧洲最出色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的普列舍伦是斯洛文尼亚人;他的《祝酒辞》第七节被选为斯洛文尼亚国歌歌词,他的忌辰2月8日被斯洛文尼亚定为“普列舍伦日”,是国家文化节日,普列舍伦广场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8)前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出生在斯洛文尼亚,毕业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
(9)斯洛文尼亚属发达国家,2020年人均GDP为2.5万美元,是中国的2.5倍,在中东欧和前南斯拉夫联盟成员中均居第一。
(10)斯洛文尼亚是前南斯拉夫国家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产能位居前列的主要有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初级金属加工和金属制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全球十大超跑品牌之一的Tushek&Spigel就是斯洛文尼亚的超级跑车制造商,海信集团收购的白色家电品牌Gorenje也是斯洛文尼亚著名品牌等。
(11)斯洛文尼亚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2021)》中排名第29,是幸福感较高的国家,同期的日本排名第56,中国大陆排名第84。
(12)斯洛文尼亚在世界大学生比例最高国家排行榜中排名第8,高等教育毕业率为56%,首都卢布尔雅那大学生占全城人口的10%,被称为“大学城”。
(13)斯洛文尼亚是世界上一级行政区最多的国家,一级行政区数量是俄罗斯的两倍还多;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比商洛市略大,行政上划分为212个市镇,市镇平均面积仅95平方公里。
(14)斯洛文尼亚是海岸线最短的十个大陆国家之一,海岸线只有46公里。
(15)斯洛文尼亚约有一半的面积由森林所覆盖,森林覆盖率在欧洲各国中名列第三,仅次于芬兰和瑞典。
(16)欧洲第二大溶洞——波斯托伊那溶洞在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那市,溶洞全长27公里,洞深115米,形成于50万年至5万年前;这里是50万年前猿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洞螈等稀有生物的栖息地,洞窟生物学最早的诞生处之一。
(17)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当地称其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18)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那别称龙城;古希腊神话中偷走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与恶龙搏斗并将之驯服,成为卢布尔雅那的第一个定居者,被驯服的龙也成为保护神。
(19)布莱德湖是斯洛文尼亚的旅游名片,被誉为“阿尔卑斯的眼睛”;湖中央有同名湖中岛,是举办婚礼的好地方;新郎与新娘走过99级台阶,敲响圣玛利亚教堂的钟,爱情便能得到神明庇佑。
(20)世界现存最古老的葡萄树在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距今超过400年,被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棵老藤葡萄树每年酿出葡萄酒75-130磅,一般人是喝不到的。
#斯洛文尼亚##专家:斯洛文尼亚没吸取立陶宛教训##中国和斯洛文尼亚关系#
【相关文章】
一夫二妻、男人穿裙子、以胖为美——汤加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拥有海军的世界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南斯拉夫联盟(当时叫塞黑)的最后一届世界杯。黑山的独立,让塞黑不复存在,丧失了预选赛神挡杀神,力压西班牙直接晋级的锐气。回顾那届世预赛,塞黑同组的对手除了西班牙之外,还包括波黑、比利时、圣马力诺和立陶宛。

那时候的波黑虽然不像现在这样群星汇集,但他们拥有德甲球星巴巴雷茨以及拜仁名宿萨利哈米季奇。

萨利哈米季奇,波黑人
如今的波黑虽然没有晋级2020年欧洲杯,但他们依然拥有众多球星。比如巴萨球星皮亚尼奇、罗马锋霸哲科、阿森纳的科拉希纳茨以及米兰的中场克鲁尼奇等球员都是波黑队内的球星。

除了这些已经选择为波黑效力的球星之外,有一个拥有波黑血统的球员,相信球迷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瑞典锋霸——伊布拉希莫维奇。
瑞典锋霸伊布,拥有波黑和克罗地亚血统
波黑的首都就是鼎鼎大名的巴尔干历史名城——萨拉热窝。即便如此,很多中国球迷对于南斯拉夫的加盟国波黑并不了解。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南斯拉夫往事专辑,我们跟随着萨利哈米季奇、哲科、皮亚尼奇、科拉希纳茨、克鲁尼奇等球星的脚步,走进波黑,了解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波黑之名从何而来
2006年德国世界杯预选赛西班牙所在的组有两黑,力压西班牙的是塞黑,它是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的国家联盟,塞指代塞尔维亚、那个黑指代黑山。
波黑的全名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一个位于原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中部的一个面积大约5.1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部及北部紧邻克罗地亚。那么,波黑之名从何而来的呢?
波斯尼亚一词来源于一条河流名称,多瑙河的支流波斯尼亚河,即萨瓦河。该河流与多瑙河汇合之地就是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黑塞哥维那一词则来自古代高地德语,意为公爵。波黑一词正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各取一词,组成了这个国家的汉语名称——波黑。
波黑为什么被称为小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解体跟其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导致。波黑恰恰是南斯拉夫6个加盟共和国中民族成分最为复杂的成员国,因此,波黑又叫小南斯拉夫。那么,这个国家为什么会被称为小南斯拉夫呢?我们不得不从国家的民族构成说起。
波黑全国人口只有351万,其中主要民族包括三个,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波斯尼亚克人,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占波黑总人口的45%,第二大族裔是塞尔维亚后裔,也就是塞族。塞族主要信仰东正教,人口占波黑全国人口的35%,还有克罗地亚族人口,占波黑全国人口的10%左右。
南斯拉夫民族分布,其中波黑地区相对杂居
波黑的国家构成也是由三部分组成:波斯尼亚(穆克联邦)、塞族共和国以及中间地带布尔奇科特区(将塞族共和国分成彼此首尾不相连的部分)。那么,波黑为什么民族关系如此复杂呢?我们不妨从波黑的民族历史入手。
波黑的三大民族波斯尼亚克人(穆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维斯瓦河(今位于波兰境内)畔的斯拉夫人。后来,因为受民族迁移的影响,斯拉夫人开启了向东、向西和向南迁移的步伐。其中,向南迁徙的斯拉夫人就是今天的南斯拉夫人。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的斯拉夫人都是南部斯拉夫人
除了组成南斯拉夫的民族之外,部分南斯拉夫人和游牧民族保加尔人通婚,强大的斯拉夫语文化逐渐取代了保加尔文化,但依然保留了保加尔的称呼,即保加利亚人。事实上,保加利亚人则是南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混血后裔。
南斯拉夫各个部落中,塞尔维亚部落实力最强,因此,塞尔维亚人成为了南斯拉夫的第一大部落。第二大部落就是赫尔瓦茨卡,即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除了书写之外,是可以互通的。
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宗教。南斯拉夫部落在征战过程中,塞尔维亚人因为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成为了东正教部落。克罗地亚因为受神圣罗马帝国、匈牙利的影响,主要信仰天主教。
波斯尼亚克人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这里曾经建立过波斯尼亚公国。这个公国最初是克罗地亚的附属国,因此,居住在波斯尼亚地区的大部分斯拉夫人以克罗地亚人为主。后来,克罗地亚的衰落,被匈牙利吞并。塞尔维亚势力的北扩,黑塞哥维那地区逐渐臣服于塞尔维亚。
此后,大批塞尔维亚人迁移至此。因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彼此的语言、文化十分接近,因此,克罗地亚人并不反对塞尔维亚人的迁入。大量塞尔维亚人的迁入,波斯尼亚地区呈现出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相互依存的状况。塞族和克族虽然信仰的宗教不同,但彼此还算相安无事。
这一切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而打破。奥斯曼帝国入侵后,塞尔维亚人躲在了大山里,有的则投奔了与自己语言、宗教相近的黑山,寻求反击的机会。克罗地亚人则投靠了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奥斯曼帝国。
此时,部分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则选择了皈依伊斯兰教,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工具。长期以来,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人都宣称这部分人是自己民族的后裔,但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这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南斯拉夫人究竟属于塞尔维亚人还是克罗地亚人已经很难去寻根溯源。
奥斯曼帝国扩张
后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逐渐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取得了独立。此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人依然在奥匈帝国的控制之下。塞尔维亚的独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居住在波斯尼亚地区的塞尔维亚人,更希望与塞尔维亚合并。
此时,为了扩大自己在地中海影响力的奥匈帝国趁机吞并了波斯尼亚地区,奥塞矛盾日趋尖锐。1914年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是奥塞矛盾爆发的表现。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原属于匈牙利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独立,伏伊伏丁那以及波斯尼亚划给了塞尔维亚。
1918年,一个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组成的南斯拉夫成立。二战后,铁托执掌南斯拉夫时期,波黑、黑山和马其顿被赋予了加盟共和国的称号。信仰伊斯兰教的南斯拉夫人被赋予了穆斯林族,即穆族。
但历史上因为波斯尼亚地区曾归属于塞尔维亚王国和克罗地亚王国,这里的克族,塞族居民混居的情况已经形成,外加受奥斯曼帝国的影响,部分塞族和克族改信伊斯兰教。因此,波黑地区形成了三个民族杂居的情况。因此,波黑又被称为小南斯拉夫。
波黑旅行推荐
在欧洲,除了“铁板盟友”塞尔维亚之外,波黑也对华免签。在游览塞尔维亚之时,去波黑走一走,感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1.萨拉热窝
说起波黑旅游,萨拉热窝是第一站,也是重要的一站。波黑被称为小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则被称为巴尔干的耶路撒冷。在萨拉热窝的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奥斯曼帝国留下的清真寺,也可以看到塞族的东正教教堂和克族的天主教教堂。
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吧友对萨拉热窝一定不会陌生。萨拉热窝见证过太多的历史,战火洗礼。尤其是萨拉热窝的拉丁桥,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壮举。
拉丁桥,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地方
说起20世纪70年代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相信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不会陌生。游览萨拉热窝,可以登上萨拉热窝的黄堡,既可以俯瞰萨拉热窝的美景,也可以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截图
2.莫斯塔尔
说起波黑旅游,莫斯塔尔也是很多游客前来打卡的地方。它位于萨拉热窝西南80公里处,是黑塞哥维纳-涅雷特瓦州的首府,黑塞哥维纳地区最大的中心都市,波黑国内第五大都市。
波黑的莫斯塔尔风景优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位于该城南部,横跨内雷特瓦河的古桥。老桥的建成堪称建筑史上一大奇观。莫斯塔尔古桥呈拱形,4米宽,29米长。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桥拱采用本地的石头建造。
虽然在波黑战争中,桥梁已被炸毁。但经过波黑人民的不断搜寻,古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如果夏天来莫斯塔尔,还可以看跳水表现。
3.涅姆:一座城分开了克罗地亚
很多想去克罗地亚的人都想去南部的名胜——《权力的游戏》君临城的取景地杜布罗夫尼克打卡。克罗地亚的旅游,尤其是海岸游闻名世界。但很多人办克罗地亚签证时,都会被问去不去杜布罗夫尼克。如果去要办多次签,不去就一次。很多人纳闷了,为什么要去杜布罗夫尼克要办多次签证呢?因为杜布罗夫尼克和克罗地亚其他地区被波黑的涅姆隔开了。
涅姆是波黑仅存的海岸线,虽然只有24公里。但这里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亚得里亚海。喜欢海的朋友,可以来涅姆转一转。
4.巴尼亚卢卡
最后推荐的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国的驻地——巴尼亚卢卡(塞族共和国法定首都为萨拉热窝)。
巴尼亚卢卡是波黑的第二大城市,虽然名气不如首都萨拉热窝,但一样有着多种风情值得我们去浏览。市中心是费尔哈迪亚清真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见证了奥斯曼帝国在这里的足迹。
卡斯泰尔(Kastel)堡垒是巴尼亚卢卡市最古老的历史遗迹,它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见证了罗马人在这里留下的不朽遗迹。城堡前的萨菲卡达(Safikada)墓,这是关于巴尼亚卢卡的一个永恒悲情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有“巴尼亚卢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这里记载了的恋爱故事是萨菲卡达与匈牙利士兵的恋爱故事。他们原本希望永远坚守爱情,却因为战争打破。匈牙利士兵在战争中阵亡。萨菲卡达却在城堡前选择跳下去殉情。后来,巴尼亚卢卡人民修建了萨菲卡达墓,纪念这位女子。
结语
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的南斯拉夫往事专辑,我们跟随着萨利哈米季奇、哲科、皮亚尼奇、克鲁尼奇等人的脚步,走进了小南斯拉夫波黑。了解了波黑的风土人情。
南斯拉夫的6个成员国中,最富裕的也是名气最小的国家是斯洛文尼亚。国家虽小,却有两位世界级的门将——国米老队长汉达诺维奇以及马竞的守护神奥布拉克。下期足球地理学堂南斯拉夫往事专辑,我们跟随汉达和奥布拉克的脚步走进斯洛文尼亚,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Alex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