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博茨瓦纳中国公民遭窃案件频发 中使馆吁加强防范 博茨瓦纳:特殊到不像非洲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安全

中新网12月11日电据《非洲华侨周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当地时间12月9日,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与哈博罗内华助中心联合举办领事安全座谈会。

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临时代办王帮富,博茨瓦纳华助中心主任胡中文,博茨瓦纳警察总署副署长皮拉尼·塞比(Pilane Sebigi )及哈博罗内相关警局负责人出席会议,旅博侨界及中资企业代表,领事协助志愿者约50人参加座谈会。

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临时代办王帮富指出,圣诞节和新年期间是各类犯罪案件高发时段,近期发生多起涉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的盗窃、抢劫事件。此次驻博使馆与博警方联合举办领事安全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密切联系旅博侨界与当地警方,搭建警民合作平台,探索建立社区安全联系机制,从总体上改善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发展状况。

王帮富代办希望在博侨胞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丰富安全防范手段,强化安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他对当地警方长期以来为维护华人社区安全所做工作,以及华助中心、中资企业协会、各位侨领和领事志愿者的协助表示感谢。并希望警方适当增加华人社区的警力,提高社区安全水平,对犯罪人员给予有力打击,为博茨瓦纳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博茨瓦纳警察总署副署长皮拉尼详细介绍了抢劫、盗窃、交通事故等在近期高发案件的特点与防范建议,提醒民众不在家中与公司存放大量现金、不在公共场合露富、避免酒驾、防范被跟踪等问题。皮拉尼副署长建议将贵重物品拍照留存以备案发后调查使用、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案发后及时报警等。他还建议,遇到紧急情况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在这基础上及时报警寻求帮助。皮拉尼还希望华人社区加强联合防范,加强与当地警局的日常联系。

博茨瓦纳华助中心主任胡中文在座谈会就防盗问题上说到,中国公民和中资机构应深刻认识当地治安情况,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意识。胡中文主任还表示华助中心也将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平台机制建设,避免盗窃伤人安全事件发生。

与会旅博主要侨领及中资企业代表,就如何加强安全防范与当地警方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动,并希望博警方对华人华侨居住地及经营场所加大巡逻和案件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

到场嘉宾纷纷提出各自的疑问及建议,并积极与主旨演讲嘉宾互动。(刘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你知道吗,博茨瓦纳曾多次入选最安全国家”,纳米比亚向导听说我想去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用了很多我听不懂的词汇,比如“它很特殊,特殊到不像非洲国家”。

动笔前查了查,居然发现博茨瓦纳2010-2020年连续十年被英国列为“十佳旅游目的地”,连续5年被欧盟列为“最安全国家”之一,虽然只是世界第七,却能排在一众欧美发达国家前面,这本身就足以自豪了。

博茨瓦纳:特殊到不像非洲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安全

博茨瓦纳:特殊到不像非洲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安全

国际SOS(全球最大旅游安全服务公司)面对质疑轻描淡写回应:只有去过,才知道50多年持续稳定的博茨瓦纳有多美好,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和平友善。

确实,这个1966年独立的非洲国家,不仅没被邻国南非的动荡牵连,还多次避开津巴布韦金融危机的波及,在过去十多年里,居然将依赖钻石出口的经济格局扭转成多元化经济,甚至变成非洲少有的电力出口国,从一个纯农业的不发达国家迅速进阶为人均产值7817美元(2019年)、以制造和旅游为核心产业的发展中国家。

博茨瓦纳:特殊到不像非洲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安全

然而,70%土地位于卡拉哈里沙漠内的博茨瓦纳,整个旅游业只有奥卡万戈三角洲这一张底牌,绿洲内所有部落早在1995年就达成一致,全员放弃狩猎、捕鱼与伐木,除生活所需淡水外,禁止水源被引流用作它途,喂饲追逐和虐待野生动物者罚款拘禁,偷猎或捕杀则直接判死刑。

向导给我举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2003年一名英国游客在三角洲内驱车追逐野豹,被处以10个月的拘役和20万美元罚金;2012年两名法国青年偷捕一只红狐猴,并喂食镇定剂致其死亡,数万土著联名要求“鞭刑一百再处死刑”,此案引起欧盟关注并建议博茨瓦纳废除死刑,但被拒绝了。

明显过重的惩罚,可想而知博茨瓦纳保护奥卡万戈的决心有多大。要知道,这可是博茨瓦纳唯一能拿得出手,且丝毫不逊于南非、纳米比亚以及维多利亚瀑布等热门景点的旅游资源,不仅是非洲最大内陆三角洲,也是全球最大的沙漠绿洲,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1000个世界遗产。

奥卡万戈旱季面积1.5万平方公里,每年雨季有11立方千米的水从源头安哥拉高地急流而下,使其最大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其中植物吸收60%流水、蒸发约36%,只有4%汇入最低处的恩米加湖,因而又有“三角洲丰水期是大恩米加湖,干旱季节才是绿洲”的说法。

由于纳米比亚与奥卡万戈相距一千多公里,而且中国护照申请博茨瓦纳签证需要邀请函(2018年末可落地签),在向导建议下,我们选择直飞博茨瓦纳的边境城市卡萨内国际机场,办理落地签后再回头走纳米比亚B8公路,到三角洲顶部的巴加尼码头转水运进奥卡万戈,后续行程分三站再直飞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城。

这个线路虽然波折了点,但免去等待邀请函的时间(博茨瓦纳签证是真的很麻烦),又可以多看看周边风光,且淡季机票与车票都很划算,就是小型飞机低空飞行有点颠簸。

抵达博茨瓦纳卡萨内机场后,我和向导在航站楼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海关,最后跟着人流直接走出机场,然后才发现落地签证处在机场外的一个小房间里,由于是新开设业务,工作人员没有经验也没有耐心,不看不问就直接在护照上盖章,出门回头看到一只猴子正在签证处屋顶跳跃,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原生态”的海关了。

卡萨内到巴加尼大约500公里,巴士从中午一直开到日落足足6个小时才到,期间全部是戈壁荒漠地貌,地图上标记有不少村镇,但实际有很多已迁到绿洲附近,向导说既有保护野生动物的初衷,也有绿洲附近农作物收成更好的愿景。

趁着中途休息准备飞无人机,巴士司机过来阻止说这里是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安哥拉三国边境,最好别飞太高太远,所以随便拍几张就上车了。

巴加尼是个人口不过万的小城镇,原先是德国殖民者狩猎非洲象的中转站之一,独立后被纳米比亚改建为农业基地,是以色列雨水收集技术和环形农场灌溉技术在非洲的试点之一。但当地多数人仍以旅游服务为主要收入,针对的基本都是奥卡万戈高端游客。

第二天凌晨乘车赶到沙卡韦码头时被惊呆了:向导说的水路居然是独木舟,离午饭目的地还有30多公里,就靠这独木舟得划到什么时候?

直到上船后才知道,博茨瓦纳为了保护水质不被污染,禁止一切燃油机动船在三角洲内行驶,除非下游私人租界内才可以使用电力船接送游客。

幸好,安哥拉高原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充沛的雨水使得中下游流水速度快了不少,船夫乐呵呵地一边唱着我听不懂的“山歌”,一边奋力撑篙顺流而去,估摸着时速应该能超过10公里。

午饭订在一家树屋餐厅的自助餐,人均含酒水也就25美元,烤肉、奶酪、坚果和果蔬应有尽有,餐厅老板是德国人,据说是三角洲第一批外来投资者,由于当年还没开放下游租界,他只能选在上游开旅馆,一开始生意十分火爆,但随着下游租界逐步开放,越来越多高端酒店入驻,游客基本都是直奔中下游而去,于是干脆改做平价自助餐,专门接待路过的独木舟游客。

午饭后短暂休憩再度启程,行船即将到达第一个落脚点塞龙加时,船夫突然把船拐入小河道的草丛里,然后面带笑容的说:稍等几分钟,应该会有惊喜。

原来,经验老道的船夫远远就听到了象群涉水声,为了不惊扰群象,也为了让我有机会拍摄,所以把船隐在草丛里静候象群路过。值得一提的是,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大象极少攻击人类,与当地部族相处更是以和谐著称,平时各不相扰,只有受伤或生病了才会跑到村镇部落里寻求帮助。

在向导和船夫的鼓励配合下,我们一点点地靠近大象进行拍摄,按照船夫的说法,只要不是刻意接近触摸大象就不违法,运气好的话,这些大象反而会跟游客互动,比如朝游客喷水、故意用力踩水荡波让独木船摇晃等等。

走走停停一直到即将日落才抵达预定的塞龙加酒店,由于额外浪费了船夫两个多小时,原本30美元的船费我们最后给了40美元,结果船夫主动要求明天继续坐他的船,可以便宜一点,我跟向导相视一笑欣然答应。

在河道边守着拍落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腼腆又友善的船夫吃住怎么办?于是回头找向导,向导却悠悠然的说:早点睡吧你,他们到处都是家,有可能已经在门后那棵树上睡着了。

原来,这些船夫为了多接几单生意,他们在沿途很多地方都有临时居住点,而且专门选择大象出没的地方(没有其他攻击性猛兽),在大象粪便旁边打个帐篷或搭个蚊帐就能对付一宿,实在没有就直接上树搭吊床。

吃的可以自己带干粮,丛林里也有很多野果子充饥,甚至还可以撒个网抓点鱼打牙祭,有些船夫还做起了穷游客的生意,在背包客集中的地方架火烧烤再赚一笔。

(下一篇三角洲动物之旅,所见所闻皆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