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鸡山照天君宫香火为何那么旺盛 闽清周边文化:福清石竹寺,仓山区金山寺,鼓楼区定光寺

金鸡山风景区

金鸡山公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金鸡山的东南隅。它是北岭山脉的支脉,像一颗硕大无比的碧绿翡翠,纵卧在晋安河东岸,为福州城近郊名山,历史文化积淀极多,曾出土从汉代到清代的许多珍贵文物。


福州金鸡山照天君宫香火为何那么旺盛

照天君宫简介

南天照天君宫始建于1278年,原坐落于繁华的茶亭街,后迁建到金鸡山公园,是福州传统的本土道教宫观。


福州金鸡山照天君宫香火为何那么旺盛

寺庙供奉的照天君相传就是福州人,名叫照天柱。相传在唐朝末年,照天柱为拯救百姓免遭战火四处奔波,最后劳累过度而去世。后来福州的百姓在他去世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照天君宫,四时供奉。照天君宫常年香火旺盛,尤其是每月初一、十五,更是香客云集。

“听唱曲”独特的民间文化习俗,它毗美石竹山的梦文化。

据说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当在1000种以上,全省1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共25102座,此外尚有数以万计的小土地庙和简陋神龛不在统计之列。

许多民间神明更像是家庭的“守护神”,代代相传。一些神明曾是本地闻名的善人义士,死后被百姓奉为神明。

照天君是福州人广泛信仰供奉的菩萨之一,它的特色在于“听唱曲”。

早在父辈的时候就听说:南门兜的照天君菩萨“听唱曲”很灵验的。何谓“听唱曲”呢?即,善男信女在照天君菩萨面前,焚香祷告菩萨,祈求菩萨指明解释心结的方法,然后,依菩萨指引在某个方向,聆听过往人员或生物的发出的声音,所得到迷面;再由庙里的道士详解。

老父亲曾因我三哥去下山下乡,三年未招工,心里焦虑就去南门兜照天君宫,问菩萨“听唱曲”:看到有一农民挑着一担空的粪捅在田间走动,远处有家人在叫什么时候回家吃饭,挑桶的人回答:“快了”,就这两字浅显的迷面,果然当年底,就被招进兵工厂工作。

还有一例子,也很有趣:我老婆的同学她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她妈也去照天君菩萨那里“听唱曲”,那时,正逢中午,附近来往行人稀少,人声没听到倒是看到一条大黄狗朝她“吼”叫,等了很久还是没见到人,于是就将情况向道士请教,道士说:狗对你“吼叫”就是菩萨指示的,(狗的“吼,吼”通福州话的意思是“有,有”),你问菩萨你女儿有没有被内招的可能,还用解释?果然,回去后没多久单位公布内招名单有其女儿名字。

南门兜的照天君宫,曾在“文革”期间毁灭,但信众依然在原址的大榕树下,烧香拜菩萨,且香火越来越旺,每到初一、十五这两天来这里烧香的香客,人山人海,香烟缭绕。

基于安全考虑,于90年代初搬迁到乌山,可能也是由于香客太多,乌山地盘狭小,最终才搬到金鸡山永久居住。


福州金鸡山照天君宫香火为何那么旺盛

福清石竹寺

闽清周边文化:福清石竹寺,仓山区金山寺,鼓楼区定光寺

石竹寺创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位于福清市宏路镇石竹山状元峰下,坐落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从山下仰望,犹如空中楼阁。寺创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由仙君楼、玉皇殿、文昌阁、土地庙、观音堂、伽蓝殿等组成。寺内供奉的主神是九仙君。

仓山区金山寺

闽清周边文化:福清石竹寺,仓山区金山寺,鼓楼区定光寺

金山寺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小巧玲珑,佳景天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

鼓楼区定光寺

闽清周边文化:福清石竹寺,仓山区金山寺,鼓楼区定光寺

定光塔寺,俗称“白塔寺”, 905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寺分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雨堂。大殿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僧舍。寺旁为著名的高41米,七层、八角,外敷白灰的白塔。

永泰嵩口古镇

嵩口镇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古称嵩阳。2008年,嵩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福州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留存有100多座明清古民居,被专家誉为“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