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一座小城,安静缓慢日光倾城,适合冬季避寒游玩 在普宁,适合去哪旅游

上一篇文章中,小编和大家一起在布达拉宫前迎来了2022年!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在新的一年中,冬游西藏,享受拉萨的暖阳吧!(作者/乔风)


拉萨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全新的都市,

西藏有一座小城,安静缓慢日光倾城,适合冬季避寒游玩

雪后拉萨的早晨 摄影师/李珩

他就像一个带着远古记忆穿越而来的老者,外表是鲜活的少年,而灵魂却是沧桑的老人。

有些人喜欢拉萨,或许是好奇,是探究,是未可名状地向往,

西藏有一座小城,安静缓慢日光倾城,适合冬季避寒游玩

拉萨八廓街 摄影师/大萌

而那些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是切实地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质感,

阳光、喝茶、观鸟,一步一步缓缓而来的慢日子。

冬天 拉萨的太阳让人慵懒

阳光是拉萨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其年日照时长达到3021小时,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西藏有一座小城,安静缓慢日光倾城,适合冬季避寒游玩

拉萨的阳光 摄影师/南木加

拉萨晒太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我享受阳光的方式是随意漫步在拉萨街头,从罗布林卡到大昭寺,或踱步在布达拉宫山脚,没有目的,混杂在人群中,体会这个城市的气息,试图融入它。

在布达拉宫山脚下漫步 摄影师/柳杰

驻拉萨的这些年,我尤其喜欢探寻那些小而不知名、鲜有游客到访,却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寺,如普宁巴寺、丹杰林寺等。

在拉萨漫步晒太阳 摄影师/柳杰

它们都藏身在八廓街的大街小巷里,不熟悉路,会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过没关系,如果细细品读拉萨,我愿意迷失在这些古老的巷子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八廓街的古老小巷 摄影师/柳杰

每个季节的拉萨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冬天的拉萨,缓慢如时光在爬行,符合我的偏好,慵懒、缓慢而真实。

拉萨 日光倾城 摄影师/柳杰

冬天 群鸟迎着雪山起舞

冬季的西藏,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流域观鸟的最好时节。

摄影师/吕宇理

冬季的西藏虽然略有几分寒意,但是天空却一如既往的湛蓝。
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流之上,大批的候鸟正在白云蓝天下恣意盘旋,西藏已经进入了观鸟的最好时节。

冬季拉萨的黑颈鹤 摄影师/吕宇理

何谓观鸟?个人觉得观鸟的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收集数据,用于科研;而另一类则是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追寻奇观之景。

而在西藏观鸟,不仅能看到最壮阔的候鸟群飞,更有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珍贵鸟类让你大开眼界。

冬季拉萨的黑颈鹤 摄影师/吕宇理

据统计,在冬天的拉萨市区,仅鸟类就有130多种。西藏冬季观鸟主要分为拉萨周边及日喀则雅鲁藏布江两条主要线路,这两条线路都可以称之为候鸟天堂之旅。

冬季拉萨的黑颈鹤 摄影师/吕宇理

每年1月份至3月份,是大批的黑颈鹤、斑头雁等候鸟从藏北地区的湖泊湿地,飞越高山、草地来到拉萨河流域越冬的最佳时节。

漫步拉萨河畔,河水波光粼粼,鸥鸟飞翔,目光所见,皆为风景。

冬季拉萨的黑颈鹤 摄影师/吕宇理

拉萨观鸟攻略:

拉萨河的候鸟有红嘴鸥、野鸭;

拉鲁湿地的候鸟有黑颈鹤、红嘴鸥、野鸭、赤麻鸭等;

宗角禄康公园的候鸟有红嘴鸥、斑头雁等。


大家好呀!我们是中国西藏旅游发展厅的官方账号,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旅游干货、西藏风土人情的小伙伴,请多多点赞、评论、分享!

关注我们账号带你走进最美的西藏!

大家有在拉萨过冬的经历吗?觉得小编的推荐怎么样呢?

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始建城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普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这里旅游资源和景点丰富,以山水风光、天然温泉、潮人文化、革命迹地、宗教寺庙等名胜古迹为特色,构成了普宁特有的自然、人文游景观。普宁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英歌、嵌瓷、潮剧、木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普宁又是闻名国内外的商贸名城,服装和医药是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粤东最大的服装、中药材、纺织品、茶叶、烟草市场均集聚于此地。

近年来,普宁结合自身特色,围绕上级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省、揭阳市共建“广东省商务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深入挖掘普宁“梅”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商贸旅游。普宁,已逐渐成为粤东地区新的旅游热地!

在普宁,适合去哪旅游


洪阳德安里

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

始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光绪十六年建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整个德安里分“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寨内有客厅、祠堂、佛堂、书斋、卧室、餐厅、库房、阁楼、门房,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莲池、寨门、围墙,围墙外有护寨河,房屋总数773间。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

在普宁,适合去哪旅游


在普宁,适合去哪旅游







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北,据乾隆《普宁县志》载:“分司公馆在城隍庙东即文昌阁,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琦倡捐建盖。前为厂堂,门廊峻整,后为高阁,上祀文昌神象,其下为燕寝室。计三进共九间。凡使节经临,皆驻于此”。又据同治、光绪年间普宁知县张璇《重修文昌阁宫碑记》,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琦“以文昌上应斗宿,为文章司位,非其地未足以昌文教而崇祀典也”。于是,倡捐建“于城隍庙之东偏,僻除榛芜,爰兴土木,后为高阁,上祀文昌。其下建寝室,计三进九间,是为分司公馆。盖普邑,省潮之通衢也,行李往来,多取经于此,而停骖有所,不致就居民舍,频扰阖闾”。由此可见,文昌阁自康熙年间建成至同治年间重修,一直两用:既是祀文昌神象之处,又兼作经临使节停驻的分司公馆。因为清代后期有郝有金等四位武勇“老爷”驻此,文昌阁又有“四老爷衙”之称。

康熙六十年(1721)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至今,仍保存完整,共三进九间二天井,座北朝南,面阔13.97米、深57.6 米,地面铺红砖。中进大厅立四梭形巨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歇山顶。后进为三间(二房一厅)两层阁楼,面阔13.35米、深8米,阁楼高8.2 米,重檐。建筑风格呈庄重古朴大方。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11月中旬,因病告假在福州家养病的林则徐,作为清朝钦差大臣,从福建往广西赴任,风尘仆仆,抱病赶路,途经广东普宁县城,在文昌阁住宿。因病情加重,于当年11月22日溘然长逝于普宁文昌阁。





万花园

万花园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东侧,即池揭公路东侧,是集生产、贸易、观赏为一体的创汇型大型农业企业,为粤东地区及省内外颇具特色的花卉生产基地和花卉专业市场。







培风塔

培风塔位于虎地山普宁市洪阳镇后坑村,也称乌犁塔,建于清乾隆七年,塔高36米,共七层,呈八角形,别具一格,为“普宁八景”之一。

1926年,这里为普宁县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的中心,彭湃代表广东省农民协会来普宁慰问农友,曾在这里向全县农民代表演说。

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稳重挺拔,历二百多年巍然屹立。登上塔顶凭栏远眺,洪阳镇全貌尽收眼底,而北面榕江江水滔滔,甚是壮观。

培风塔檐以红砖叠涩出檐。最高层(第七层)塔腔内置有藻井,外面有走廊,走廊上每个角有一石柱,柱上以瓦和三合土做成卷草花纹,造型石雅优美。该塔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南岩古寺

南岩古寺,古称南庵,座落于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旧厝斗飞凤山上,是普宁古八景“南岩远眺”之胜地,也是佛教岭南禅宗之名迹。古寺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拥有规模、数量居全国之最的玉石佛像,享有“东方玉佛国”美誉!

南岩古寺悠久,其前身为南岩青牛洞,相传商朝时先民在此礼拜燃灯古佛,唐朝时建成佛殿。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普宁知县云文采和物我顶大师进一步修建南岩古寺,扩大古寺规模。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惠士奇先生曾到古寺隐居,设馆办学,培养人才。1961年南岩古寺被普宁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杨石魂故居

杨石魂故居(武畧第),位于南溪镇钟堂村仁厚里。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处以一座“四点金”为主体的潮汕地方特色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是杨石魂祖父于清朝光绪年间所建。主座后面为一开东西两侧门之“骑双虎”后座;主座连后座之东侧、隔2米宽的通巷,是一排东厢房,连接到门房共11间。仁厚里东西横阔24.2米,南北纵深49.8米,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墙体为三合土夯筑,屋顶为瓦木结构。

武畧第大门上的壁画与武略第三字让人耳目一新,大门旁边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政府颁发的“光荣烈属”。






南溪水乡

南溪镇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毗邻洪阳镇、广太镇,与揭阳市梅云镇接壤。因其村南临溪而得名。

历史上的南溪镇,榕江流经于此,以水路为主,水系十分发达。“绿满南溪”、“爽爽南溪”现成为该镇生态旅游的特色名片,被誉为“一座会呼吸的江南水乡”。






南方梅园生态村

南方梅园生态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西南部环寒妈水库区域,国道324线两侧,距市中心城区三公里,总占地面积约45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项目以普宁青梅之乡为背景,以潮汕文化为载体,以体育健康为主题,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度假观光为着力点,集自然生态、地方文化、旅游观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酒店会议、度假居住等为一体,努力把项目打造成粤东知名的AAAA级景区。





大南山百二坵田

百二丘田旅游景区,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灰寨村后山,地处“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和“三坑水资源保护区”之间,距离普宁市中心约8公里,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享有“普宁城市后花园”、“天然氧吧”等美誉。

景区地处“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和“三坑水资源保护区”之间,背靠崎岭头,面对铁山峰,龙盘虎距,狮象朝拱,钟山鼓山对峙,巨石天然,石洞幽深;清泉涓涓,曲径幽幽,山松谷竹,桃红李素,四时山花烂漫,处处佳果硕累。景区山间小径纵横交错,形成一条条天然的绿色通道,吸引众多登山爱好者到此登高远眺、锻炼身心,是日常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康美中药城

中国·普宁康美中药城坐落于有“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称号的普宁市普宁大道厦深高铁站前片区,是首批被国家批准的八个国家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本项目由康美药业斥资10亿元兴建,是全国规模庞大、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贵细中药材专业市场,也是康美药业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的一个战略性项目。



鲘溪生态景区

‍位于普宁西南部,距市区50多公里。鲘溪原始神秘,重峦迭障,林木葱茏,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核心景区有普宁首峰峨嵋嶂,千年古刹圆通庵,高山云雾“峨嵋嶂知青”茶场,怪石林立的“石公嫲”石林,水柔石奇的“九龙‍湾”,峡深瀑奇的“山鹰岩”,宛若仙境的万亩梅园,源远厚重的“司马第”和“吉康古道修路志”。












善德梅海

善德村,原名寨门前,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南阳山区大坪镇,由寨门前、德章窝、寨仔窝、高塘凹、青山下、田螺塘、金钩环、缺仔面8个自然村组成。从德章窝和善美坑两个自然村各取1字命名。房氏先祖来到此地后,定居于此。夏天,淙淙的流水如小鹿奔跑在石头上,冬天,盛放的梅花,漫山遍野的梅花如雪花一般,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摩天石

普宁摩天石位于普宁云落镇以南至大南山一带山脉,主峰海拔高达972.8米,是普宁第二高峰。

莽莽大南山绵亘数百里,象一道天然屏障,屹立在祖国东南海滨。山上是千年苍松古柏汇成的林海,山下是万顷碧波狂涛咆哮的大洋,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她见证着华夏七千年文明史,昭示着龙的传人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修炼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民族语言。松涛、汪洋与蔚蓝苍穹组成诗韵跌宕的斑斓画卷,成了神州锦绣河山的缩影,千百年都是名人逸士旅游观光的名胜,也是骚人墨客抒怀渲泄的首选。这里山水相连,交通便捷,险扼国道,雄踞海疆,古往今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记忆犹新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成了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地医院旧址尚存,当地老百姓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

民间常把摩天石称为望天石,何故呢?传说上古年代摩天石与天相通,登石便可摩天!上界恐仙气泄漏,施法将山踏矮许多。从此,人们再也不能登石摩天了,只能攀石望天兴叹,故俗称望天石。






下架山碗仔古村落

碗仔村位于练江一级支流汤坑溪源头区,隶属普宁下架山镇。是一个以马姓为主的聚居村落,源于陕西扶风县马氏。

碗仔村得名于山体形状。碗仔先民到此定居时,因聚居地前有一长若案几的山丘,乃命名为案仔村。后因聚居地四面环山,呈凹形,状似碗,故依方言谐音改作今名。村屋都是用石头建造的,青翠茂密的藤蔓攀援着屋顶,枝条垂在墙壁上,整个村庄宛如古堡一般。





泥沟古村落

泥沟乡,位于揭阳市普宁燎原街道,地处练江上游,白湖之滨,乡中溪渠纵横交错,水源充沛,自古为南迁先民择居之地。宋末元初,张氏七峰兄弟由闽漳避乱入潮,排行第四的翠峰公创居于此。

因寨建于河沟边,沟中塗多,故名塗沟,字作泥沟。在元明清至民国间,历有三十余姓来去,现仅有张、许、陈、郑、孙、李、周七姓。人口两万余,侨居海内外十万余。在堪舆学上,泥沟地理是“倒地梅花遍地香”。乡中聚落以老寨为中心点,朝四面八方拓建分布,民居多为传统潮式建筑,如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三厅亘、四厅会等,又有院落式的九天井、三壁连、五壁连、麻雀跃等,更有清民下南洋经商后归梓乡人所建仿西洋风格的侨宅。现乡中有祠堂近90座,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百岁坊两座。





来源:深圳普宁商会

转载自:柴房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