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山的传说: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十五)


福州三山的传说: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图为原创,请勿商用

福州三山的“传说”(视频版本)

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福州童谣:三山藏、三山见、三山看不见。这不是一首暗黑童谣,你们不要怕~这是一首特别正常的童谣,说的是福州城里过去曾经有九座山。今天的“婧说娴话”,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九座,到底都是什么山?它们都在哪儿?

福州自古多山,有所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之说。听过我节目的朋友们一定有印象,福州在远古时期曾经是海湾盆地,汉书称其:居大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平面慢慢下降,城市中的丘陵地貌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丘陵有高有低,有些高一点的就露出水面,等到海水完全退去,陆地全部露出,这些原来就比较高的丘陵,就自然成了“山”。

至于福州城内有九座山的说法。最早是出现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福州府志》。这是由闽派文人代表林烃、谢肇淛编撰的一本体例完善、内容详实的地方文献,内容多为后世所延用。但是,在这本书中没有明确地指出到底是哪九座山,也就为后世书写、研究这九座山,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出身方志世家的晋江何乔远,编撰了《闽书》,这是一本现存最早也最完整的省志。在中间一个“方域志”的篇章中,明确指出“九仙,乌石,越王,其现者也。罗山与候官之冶山、闽山,其藏者也。又有隐隐磅礴于阛阓间者,曰灵、曰芝、曰钟,故曰不可见也”。它的意思是说以屏山、乌山、于山为现,罗山、冶山、闽山为藏;阛阓是街市、街道的意思,街市中隐藏着灵山、芝山、钟山,为不可见。清代乾隆年间,《闽中摭闻》也有这样的记载,作家几乎照搬了《闽书》中的描述。而清道光年间施鸿宝编撰《闽杂记》,也是赞同并引用了《闽书》的观点。

那是否有不同意见的人呢?有的。清道光年间林枫的《榕城考古略》,他的说法与《闽书》略有不同:“见者曰: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鼎峙城中,三者最巨,故称三山。其藏与不可见,向无定论。或以罗山、芝山、丁戊山为藏,灵山、钟山、玉尺山为看不见”。看来,绝大多数的人,对于代表福州三山的三座山没有什么异议,而藏和看不见,有一些分歧。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最没有争议的三山现。这三座能看见的山,在文献中分别叫做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对应现在的名字,就是屏山、于山和乌山。所以千万不要再说福州三山有什么鼓山旗山了好吗?

这三座山,人文底蕴都非常深厚。第一个:越王山,在卢美松老师编写的《越王山志》中这样介绍:越王山,顾名思义,得名于闽越王立国建都,其历史远在2200多年之前。它耸立于福州市区北侧,因貌似屏障,坐北朝南,又名“屏山”。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越王山地带建立历代闽中统治政权,形成政治中枢,历史遗迹十分丰富。

第二个:九仙山,九仙山就是今天的于山,在福州古城的东南边。因为形似巨鳌,它的顶峰被叫做鳌顶峰,山下有一个著名的街区叫做鳌峰坊。相传汉代何氏九兄弟炼丹于此,得道成仙,因而得名。据说在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所以取名九日山。又因古代有一支"于越氏"迁居于此,俗称于山。

第三个:乌石山。就是现在的乌山。相传汉代何氏九仙在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所以原名叫做"射乌山"。这座山啊,是吕洞宾的道场(你没有听错,吕洞宾),所以道教非常兴盛。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就改其名为"道山"。此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福州任职时曾写过一篇《道山亭记》,使得福州乌山名声大噪,驰名远播。同时,乌山也是三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有86米。

说完三山现,我们就来聊聊有分歧的三山藏和三山看不见。说实话,到底是哪几座山已不可考,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山分别都藏在什么地方吧?按所有文献的记载,三山藏的选手有罗山,冶山,闽山、芝山、丁戊山;三山看不见的选手有芝山、灵山、钟山、玉尺山。嗯,竞争也挺激烈的。

1、罗山位于法海路一带,它是于山的支脉,命名可能和王审知的“罗城”有关。今天你要到法海寺后的岩壁上,还能找到镌刻有“罗山”两字的山体。在2011年5月,福州安泰河里出现一块巨石,经专家考证,竟是也是罗山的一角!看来这座山藏得真的非常严实。

2、冶山。从屏山地铁站B口一出来,就可以看到。它是屏山的支脉,现在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山包。但你们别小看它,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实,冶山这个区域,应该是闽越王无诸冶城的旧址,并且周边有战国铸剑遗址“欧冶池”、我国唯一一处科学考古发掘的唐代马球场遗址、唐代泉山府兵营遗迹、宋代水井、元代碑刻、明清贡院遗址等,朝代跨越之大、遗存之丰富,在福州市区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3、芝山,据说过去山上长满灵芝草所以得名,它也是越王山的支脉,但是距离相对比较远,它位于鼓东路开元寺附近。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此寺原称"灵山寺",(突然出现的灵山,是的这个灵山是芝山东边的小山脉,它是三山看不见的候选人之一)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才改名为开元寺。唐朝时,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和尚叫空海(妖猫传),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登岸后第一站便住在福州的开元寺。

4、在福州津泰路附近有一条很有意境的小巷叫七转弯巷,在这条巷子旁,有一座山叫丁戊山,它也是福州于山的余脉。相传,丁戊山下是原来王审知屯兵的地方,王审知还建了一座塔取名新塔,由于福州话中新塔与仙塔谐音,因此在这附近有一条路叫仙塔街。

看不见的三山,灵山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说钟山。钟山属乌石山支脉,据《福州城市建设志》记载:“(杨桥)巷尾钟山,有大中寺”。这个位置是在杨桥巷的西端,但是它很早就在城市建设中消失了。

玉尺山,又名闽山,也是乌山的支脉,宋代曾巩曾题诗称“中有曲石如尺,又呼为玉尺山。”位于现在三坊七巷的光禄坊中。因为唐玄宗赐乌石山为闽山,因此也把这里叫做闽山。明代《八闽通志》记载:"闽山在府治西南隅。其山自宋时铲削已尽,惟余巨石岿然,有大篆'闽山'二字刻于石北。"郭柏苍《乌石山志》云:"闽山二字径尺许。不知谁氏之笔。”

  实话说,何为藏,何为看不见,大家见仁见智,因为随着城市的日新月异,藏也好,看不见也好,基本都已隐身市井街巷之中。但我觉得这样的探寻还是很有意思的,你想啊,一仰头就是一脉青翠,一抬脚就踏一座名山,这种感觉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你难道不想知道踩着哪座山了吗)。中国建筑学家吴良镛曾经说过:“‘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福州是‘东方城市设计的佳作’,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极富特色,是座令我一见钟情的城市。”我希望,福州也是一座令你们一见钟情的城市。

湘潭市园区工作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旅游、服务业项目介绍

03|湘潭天易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规模逐年扩大。园区目前拥有雄厚的食品医药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及4A级物流企业凯依克物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园区将逐步建成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完善服务产业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十五)

项目以107国道和湘莲大道作为主要依托,两条道路已完成主体部分建设,给排水、电力、通讯、排污、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同步配套到位。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位于107国道以西,湘莲大道以南,总规划面积1000亩。建设大数据研究院、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生活中心、体验中心,购物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电商孵化中心,金融服务机构,餐饮会所等。

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十五)

四、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单个入园项目投资须在1亿元以上,亩平投资强度200万元以上。

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十五)

五、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可引进30家以上企业入驻,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年纳税达10亿元。

六、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七、项目单位

湘潭天易经开区商务和招商局

八、地 址

湖南省湘潭天易大道8号创业大厦

九、联系人

彭合、向庆华

联系电话:0731-57575799

15873205799(彭)

13975202990(向)

邮 箱:1045941202@qq.com(彭)

442334587@qq.com(向)

04|湘潭天易大数据产业园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背景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和崛起,全球的数据量激增,数据中心作为终端海量数据的承载及传输实体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中心需求量将超过8万个,总面积将超过3000万平方米,服务器将超过2亿台。2018年,晖龙大数据集团投资的智亚数云项目强势入驻天易经开区,为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范围内给排水、电力、通讯、排污、天然气、道路等配套设施同步配套到位。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位于园区东部,总规划面积1000亩。引进政务大数据、IT大数据、工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核心商务、文化创意、商住配套等,将容纳大数据中心(IDC)、终端产品制造、数据应用交易、芯片和集成电路、工业设计与软件服务、大数据金融、电商总部、网络安全培训、文化创意及商住服务配套等大数据相关企业。

四、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五、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可引进30家以上企业入驻,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年纳税达10亿元。

六、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七、项目单位

湘潭天易经开区商务和招商局

八、地 址

湖南省湘潭天易大道8号创业大厦

九、联 系 人

吴哲、王海波

联系电话:0731-57575799

13975298557(吴)

15074988520(王)

邮 箱:147952665@qq.com(吴)

245875496@qq.com(王)

05|湘潭县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进一步提升隐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品牌效应,结合湘潭县确定的“隐山风景名胜区”项目的要求,做好隐山人文生态保护区、黄荆坪湖湘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抢救性保护好隐山的山山水水,依托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及风景旅游资源,利用便捷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突出“生态至上、环境优先”的理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保持隐山天然“大氧吧”的生态优势。

二、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已积极配合县文体旅游局对隐山风景区进行规划和设计,借势大衡山胡氏宗亲祭祖活动,大力宣传隐山文化与湖湘文化历史渊源;近几年来分别加大投入近2500万元对隐山文化广场,隐山公路、隐山登山幽径及胡安国墓地进行了修缮,完成了古西禅寺主体工程建设,制作旅游导示牌等。

三、项目建设内容

做好16平方公里隐山人文生态保护区(隐山温泉渡假村、西禅寺、白云奄、胡安国墓地、廉溪书堂、四池八桥、南北宋历史商业街及隐水河乡村风光带、湖湘文化名人雕塑长廊、湖湘文化馆或湖湘文化教育基地、湖湘文化广场、旅游停车场等)及4.5平方公里黄荆坪湖湘文化特色小镇(周小舟故居、狮龙田园休闲风光带)规划建设工作。

四、项目建设投资

总投资8.5亿元。现已投入资金近2500万元,对隐山人文、历史资料收集,通往隐山6米基础路面、胡安国墓地、西禅寺进行了规划和修缮;由排头乡人民政府配合湘潭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投入资金500万元,加强了对隐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通往隐山及胡安国墓地道路的修缮,天下隐山文化石及其文化广场、旅游厕所、绿化等建设,导游牌的制作。

五、项目效益分析

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为抓手,打造集观光、休闲、研学、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拥有黄荆坪湖湘文化小镇、隐山人文生态保护区、湖湘文化旅游区三大项目的综合性主题文化旅游区。针对田园休闲、运动娱乐、文化体验、研学交流、生态度假、投资置业等客群,以湖湘人文文化为主题,以回顾人杰历史,立足黄荆坪片区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片区深厚湖湘文化底蕴,依托集镇民居建筑资源,积极完善集镇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配套能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以“生活美好、生态秀美、生产保障”为愿景,借鉴浙江、江苏等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打造具有湖南湖湘风情的 “省级旅游小镇”

六、项目投资方式

政府引导性开发,以股份制合作形式合作

七、项目单位

湘潭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八、地 址

湘潭县排头乡

九、联系人:符双之

0731-57880721

1357407899

传真:0731-578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