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龙泉寺住持(方丈)职务被免 龙泉寺是是非非 涉红尘方丈奈何
8月24日,北京市佛教协会召开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听取了《北京市佛教协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传达了《中国佛教协会九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决议》、北京市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工作部署会等会议精神,宣读了国家宗教局《关于对举报学诚和北京龙泉寺有关问题的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的有关规定,免去学诚北京市海淀区龙泉寺住持(方丈)职务。市佛协全体常务理事、监事、各寺庙负责人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宗教事务条例》,落实《关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倡议》、全国、全市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意见和《中国佛教协会九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决议》,引领北京佛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不断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推进自身建设,树立北京佛教界的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要提升教风建设,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现象;要落实制度建设,加强佛教活动场所财务与基础建设的依法管理;要引领僧团不断增进自我修学水平,肩负好佛教自利利他的社会使命;要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佛教界在社会上的积极作用。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方向,首都佛教界要回归佛教本源,牢固信仰根基,摒弃庸俗化、世俗化、商业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北京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引以为戒、以法为依,着眼佛教未来发展,北京佛教界要以戒为师,依教奉行、以法为依、正信正行,树立北京佛教界良好形象。要端正教风、勇猛精进,教风是佛教发展的根本、信仰的根基,要加强学修体系、制度体系、生活体系建设,保证僧众自我净化、内外兼修的良好教风。要弘法利生、保持定力,始终坚持爱国爱教、弘法利生、团结进取、不忘初心、依法管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保持佛教的生命力,保证北京佛教健康有序发展。
会议号召,北京佛教界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佛协九届三次理事会议决议,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强道风建设,以戒为师,爱国爱教,正信正行。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开展活动,学法、遵法、守法。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人间佛教思想,自觉抵御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不良影响,推动北京佛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昨日,国家宗教局郑重发布了一条信息:“学诚发送骚扰信息属实性侵问题正在调查”,内容当真堪称是石破天惊。

这位五十二岁的学诚大和尚来历并不简单。十六岁出家,二十三岁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研究生学历,曾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方丈。2005年,出任龙泉寺方丈,也正是在他的打理下,让这座荒废多年的千年古刹一跃为中国最牛、出家人学历最高、有“清华北大分校”美誉的学霸寺庙。2015年(四十八岁)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立于中国佛教系统的最高峰。近年倡导“人间佛教”理念,以适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他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兼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一连串让人叹为观止的履历之下,让人觉到的是一代高僧大德的惊才绝艳。只是不知为何,这位照理早应窥破尘障的大和尚却终于目迷五色,长迷贪着,浑忘了佛家“以戒为师”的教义,着实让人感叹。
眼下,发送骚扰信息、北京龙泉寺违章建筑问题、巨额资金去向不明问题已然证实,性侵问题正处于调查阶段。但就昨天出炉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名网民以为“对社会、信众的伤害太大”,呼吁有关当局应明查严惩,试图以此事为契机“全面整顿佛教界”。

如今,龙泉寺景区已是空山寂寂,不少僧侣业已离去,龙泉寺内寺门幽闭,不复往日香烛鼎盛,佛音低唱的旧模样。而据称,学诚也已回到福州的一处小院“闭门思过”,只是不知此时再对着青灯古佛的大和尚,心下是否会有一丝懊悔?
佛经有云:“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作为过去中国佛教的第一号人物,不会不明白“建千尺浮屠,当不得一个贪字。修十世道果,掺不得半点邪气”的道理。
其实,作为出世之人,高僧大德怎样?学霸寺院又怎样?AI机器和尚又能怎样?修佛修心,纵得荣誉等事,亦不过是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凡事求之于外,舍本逐末,今日之祸,不可不谓是早已种下的因果。至于举报文件格式犹如博士的学术论文般,纲张目举,严密无俦,用网民之笑谈说之,你以为龙泉寺内“博士级”出家人是胡混的?
其实,不光是学诚一案,近年来国内佛界争议性事件屡有耳闻。有2015年少林方丈释永信被疑“有私生女”“玩弄女性”事件;2015年香港定慧寺女主持定慧寺女住持释智定嫁两内地和尚,助其取得香港身份等事涉佛门风化事件。而佛门商业化、假宗教名义敛财、占地等诸多非议性事件,常为众人所诟病。只是事涉宗教敏感领域,公权力较难着手。想来此类佛门事件亦如尘世间诸多事件一般,起起落落,不会就此结束。但本次学诚之案或许可作为一个契机,对宗教做出相应的约束、整顿?至于该事件将如何了解,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宏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