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高教堂:历时140年依靠募捐修建,至今仍未竣工 等了快140年,世界最伟大“烂尾楼”就等来个这?
说到全球最高的教堂,可能对于喜欢旅游的朋友来说都有所耳闻,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国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它始建于1377年,主塔高度达到了161.6米,比同样位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高出了4.6米,也是目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记录在册的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这座教堂,而是一座仍在建设当中的全球第一高的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就是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它位于西班牙东北部沿海的巴塞罗那,是一座尚未竣工的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这里仍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它的设计高度达到了172.5米,尽管比巴塞罗那的蒙特惠奇山(184.8米)低一些(设计者高迪认为这座建筑不应超过上帝的创造),但是它的高度要比目前的纪录保持者乌尔姆大教堂高 11 米,所以这座教堂建成后,将成为新的全球第一高教堂。

其实这座教堂早在1882年便开始建设,也就是将近140年前,只不过当时负责设计的是另一位西班牙建造师,1883年,他推荐安东尼·高迪负责设计并建设这座教堂,而高迪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哥特式和曲线新艺术风格,对建筑和工程风格进行了改造,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座教堂的建设,但是直到1929年高迪去世,这座教堂也仅仅完成了不到1/4。
可能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一座教堂需要建设这么久?首先,圣家堂的建造不受任何政府或官方教会来源的支持,完全是依靠私人捐赠建设,如果没有人捐赠,这里将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停止建设,而百多年的时间里,这里曾多次资金短缺,其次,在1936年,高迪的原始计划、图纸以及石膏模型都因战争被摧毁,这也导致后续足足花了16年来修复建筑模型的碎片。
其实很多人都希望能看到这座教堂能够完全建成,因为这座高172.5米的教堂足够震撼,而这座教堂自1950年渐渐恢复建设,到现在并没有暂停,到2015年,便已经建成了70%,只剩6座巨大的尖塔仍未建设,而圣家堂原计划将于2026年,也就是高迪逝世一百周年之前完成,也就是说,大约再过5年大家就能看到这座教堂的完整面貌,不知道大家对这里有兴趣吗?


动图来源:RTVE Noticias
从1882年建设至今,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第二高塔圣母塔(120米)终于封顶了——一颗等了近140年的“星星”,终于悬挂在天空之中;圣家族大教堂(以下简称“圣家堂”)终于进入最后的施工阶段,但预计2026年才能竣工(高迪去世100周年)。来日可期,依然令人兴奋。

动图来源:RTVE Noticias
摄于2018年,“星星”到来之前的圣母塔
摄影:晆时Micheal
而圣家堂的设计者,安东尼奥-高迪(Antoni Gaudi,1852-1926),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我们只知道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因为他才叫做“高迪之城”!
摄于2019年,在奎尔公园看圣家堂,高一些的是圣母塔;未建成、较粗的是耶稣塔。
摄影:晆时Micheal
撰文、摄影:晆时Micheal
在去世近半个世纪后,高迪终于以雕塑的形态永远地伫立在了圣家堂的圣母身后。这座城市的天才层出不穷,但古往今来,高迪只有一个。
高迪一生致力于创作出与众不同建筑的巴塞罗那建筑师。离世近半个世纪之后,在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圣家教堂受难立面中,以雕塑的身份被永远的伫立在了圣母身后,后世所增添的这个细节惹人深思。
奎尔公园
Park Guell
「自然」与「拼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前卫的设计理念在此碰撞交错。
奎尔公园 | 别墅群
奎尔公园,高迪建筑成熟期所建造的高山别墅群,在当时商业惨淡大环境下,高迪对于艺术与社区的宏大设想未能实现,然而其在建筑中所引出的创意与思想却影响深远。
奎尔公园 | 步行道
依山而建的奎尔公园中最惹眼的部分便是如山洞一般的步行道,这些精心设计的走廊蜿蜒遍布,不仅分流了人群,更带给游客们置身自然洞穴的原始气息。
在城市慢慢被钢铁森林侵蚀的如今,设计大胆超前的奎尔公园如童话一般难能可贵。
奎尔公园 | 马赛克拼接
奎尔公园内大量使用破碎的陶片作为装饰元素。这项独特的设计尽管在画面的整体性上有所让步,却也因此带来了新鲜的美感,甚至形成了一种很“高迪”的风格。
奎尔公园 | 马赛克蜥蜴
这是奎尔公园的镇园之宝。除了用于装饰,它还是整个后层平台的排水口,降雨时,它口中的水柱亦为一道夺目的风景。
巴特罗之家
CasaBatllo
「曲线」与「有机」,他不断地建立新的平衡,再不断去打破它,永不停滞,永不满足。
巴特罗之家| 外墙
巴特罗之家 | 楼梯
巴特罗之家,单体住宅的里程碑式创新。曲线与光的协调让原本刻板的建筑空间生动了起来。美妙的线条撩动着每一位观者的感官,让人不由拾阶而上,去探索建筑深处的奥秘。
巴特罗之家 | 结构
动物骨骼结构带来的灵感塑造了整座建筑:顶楼的支撑结构,屋顶脊背的形态,窗台趣味的镂空,甚至于家具与灯具的设计。这种运用不仅解决了许多细节问题,他更是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创新。
巴特罗之家 | 天井
大面积的蓝色总让人心生敬畏——天空,海洋,还有巴特罗之家的天井。蓝色的瓷砖与木色的窗棂仿佛并不协调,漫步其中的观者也往往因此产生错乱感。或许高迪的魅力正在于此:他不停地制造意外,不停地创造惊喜。你必须怀揣孩童的天真来探索未知,而不能依据常识去揣测他的构思。
米拉之家
CasaMila
「光线」与「符号」,至此,他的天分已毋庸置疑,哪怕在旁人看来,他是个难懂的“疯子”。
米拉之家 | 外景
米拉之家,高迪在住宅建筑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无规则的铁艺围栏,宛如流动的石灰岩墙面,随意泼洒的色彩——每一处都彰显着高迪独有的气质。
米拉之家 | 深井
两个巨大的深井将自然光引入了占地可观的建筑内部,充分的采光与优雅的曲线,让整座建筑有如艺术品一般精美自然。
米拉之家 | 雕塑
随着曲线与仿生学的运用逐步成熟,高迪开始在建筑中加入更多有趣的符号。这些符号个人风格浓烈,让人过目不忘,甚至令观者形成“看到这些就只能想到高迪”的条件反射。这些雕塑不仅起到装饰外墙的作用,更是关键的通风口与烟囱。这就是高迪,总能把浪漫与实用结合得恰到好处。
米拉之家 | 外景
这一次,高迪大胆抛弃了僵硬的隔断,用流动的区域划分将同层的房间微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住户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亲切。
圣家堂
Sagrada Família
「融合」与「精神」,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以心中完美的形态去修筑供奉上帝的建筑。
尚未完工的圣家堂
在完成米拉之家后,高迪推掉一切委托只专心修筑一所教堂,将他的奇才发挥到了极致。尽管至今尚未完工,圣家堂依然被后人尊为高迪最伟大的设计之一。
圣家堂 | 诞生立面
诞生立面的远景
花费整整43年打造出的,仅仅是位于东侧的诞生立面。惟妙惟肖的雕塑,斑驳起伏的墙面,不计其数的细节,高耸入云的塔楼——只有亲临此处,才能感受到高迪在此投入的时光与心血。
圣家堂 | 拱门
与高迪其他的作品一样,圣家堂也并非属于某种单一的风格,过往作品中所实验的种种,上至整体结构,下到细节灵感,都被设计师一一融合进了圣家堂的设计中。
圣家堂 | 内景
高耸如树的立柱,恰到好处的光线,加上随处可见的寓意符号——建筑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圣家堂 | 主祭坛
主祭坛后方的墙面细节神秘,引人入胜。
圣家堂 | 彩窗
虽为教堂,圣家堂的彩窗上却没有绘制具体的圣人图案。然而当阳光穿透彩色玻璃,鲜明的对比与斑斓的色彩却更让人心生对神明的敬畏。
圣家堂 | 旋梯
参考鹦鹉螺的螺壳,高迪设计了通往塔楼的旋梯。学术上对螺旋美感的分析无需赘言,然而亲临此地时,只能感到真正来源于自然的优雅之美。
圣家堂 | 受难立面
作品尚未完工,天才就离开人间,只留下大量的手稿供后辈解读。日复一日,圣家堂逐步完善,后人希望在高迪逝世100周年之际完工,以完成高迪在世时未竟的夙愿。
高迪用精神雕铸了这座诞生之门,亦将永远地伫立于此。关于修缮部分是非纷争从未停止,但高迪却一直在此,以沉默传达着自己的信念。
圣家堂| 诞生立面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最初无人信服,
而如今却不朽于世。
购买2022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新疆西藏以及疫情影响地区暂不发货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