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公路,一条不起眼的县级公路,串起三国风情! 好消息!等了30来年,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终于通车了

位于内蒙和和俄罗斯的交界处,有一条靠近国界线名为904的县道。这条看似普普通通的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中俄边防公路

中俄边境公路,一条不起眼的县级公路,串起三国风情!

摄影/白桦林

中国最大草原上最美的公路

▼▼▼

这条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公路,连接满洲里与室韦,途经黑山头,全长140多公里,这条路被称为呼伦贝尔草原上最美的公路。

中俄边境公路,一条不起眼的县级公路,串起三国风情!

自驾行走在这条县道上,公路两旁如丝带般的青绿草原上,牛羊,河流都成为了这条公路上最美的装饰物,美妙极了!

中俄边境公路,一条不起眼的县级公路,串起三国风情!

一条公路领略中俄蒙三国风情

▼▼▼

这条并不长的县级公路,竟集中了中俄蒙三国的风土人情!

随处可见的蒙文和俄文,绚丽可爱的风情民居,迎面而来的金发碧眼的俄罗斯美女、色彩艳丽的俄式建筑,无处不在诉说这个边陲小镇的异域风情。

从满洲里出发,自驾这条比坝上更令人心潮澎湃的边境天路,不用踏出国门也能充分体验多国异域风韵。

曾经因不允许涉足而被留了这片美好

▼▼▼

公路两旁的风景美如画,公路以前并不对外开放,因此保留了最原始的状态。

摄影/greenxu

若即若离的界河沿着边防公路,在连绵空旷的草原上千回万转。

摄影/白桦林

这是一条夏季诱惑之路

它之所以被称为最美边境公路,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元素最为丰富:蓝天白云、山峦河谷、草原牧群、村庄油菜花还有白桦树、还有那湛蓝的额尔古纳河。

她的左侧是蜿蜒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和中俄边境,右边则是茫茫呼伦贝尔大草原!

她的一端是我国的边境城市满洲里,另一端则通往额尔古纳的黑山头!不得不说,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大片呀!

你会误以为越过了国界,而且还可以去尽情享受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壮美~从满洲里出发,自驾这条比坝上更令人心潮澎湃的边境天路,不用踏出国门也能充分体验多国异域风韵。

近年来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尤其是自驾者来这里旅游。也被喜爱自驾的人称之为最美自驾公路。

X904公路,一路自驾美到爆

对于喜欢自驾的人来说,这条公路无疑是令人心神向往的目的地。

她由北向西南,途中经过室韦、九卡、七卡、五卡、黑山头,沿着额尔古纳河绵延七百公里,风景壮美。

摄影/zhu123456

还有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这条曾经是中俄尼布楚条约设定的界河,依旧安静地流淌着,平和地让人觉得岁月静止一般。

而公路的另一侧,就是距离中国人口聚集区最近的俄罗斯小镇—奥洛契,它与室韦是中俄一衣带水的两颗明珠。

中俄边境公路详细自驾路线

自驾路线:

满洲里—国门—186彩带河—黑山头—五卡七卡九卡—室韦—莫日格勒草原—海拉尔

第一站:满洲里

邂逅俄式风情的边境小城

满洲里可以称得上最可爱的边境小城,这座充满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城市,满洲里的异国风情便这样强烈地撞击进人们的眼帘:

这里看全世界最大的俄罗斯套娃,大马戏、俄罗斯风情演艺,随处可见的面包工厂和啤酒房,跟俄罗斯服务人员学几句地道的俄语。

既然来到满洲里怎么能不去看看那庄严肃穆的国门。满洲里国门也就是满州里口岸,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另外一端就是俄罗斯了。

第二站:黑山头

原汁原味的草原风情

从满洲里去往黑山头的路上,在904县道186公里处你会看到一片令人惊艳的湿地, 人称186彩带河,它完全可以媲美根河湿地。

摄影/白桦林

彩带河是个天然景区,位置在S301公路186号界碑附近,你会看到一座山丘,一口气开到山顶你就会看到令人为之震撼的景象。

摄影/白桦林

黑山头的日落,向来是许多摄影家美好憧憬。落日余晖光辉灿烂,火烧连云也璀璨壮观。随着太阳慢慢下移,草原都被笼罩上一片金色。

摄影/冷颜

第三站:俄罗斯式的村庄

置身俄罗斯风情的乡村小镇

边界公路上有从一到九不同的“卡”,其实就是古代的驿站,现在是一个个的小村庄,还有边防军队驻守,为我国守护边疆。最著名的是五卡七卡九卡这三卡。

摄影/沙利

这条边防公路的亮点在于它是一条紧贴额尔古纳河,沿着中俄边境的铁丝网行进的砂石土路。

现保存有大小城遗址10余座,梦幻的白桦林、神秘的玛瑙草原、静悄悄淌过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

途中可以鸟瞰额尔古纳河湿地和遥望对岸的俄罗斯村庄,景色真的美呆了。

恩和

恩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做游客生意的,没有特别明显俄罗斯人深邃五官的民宿老板们用贼正宗的东北话在自家门口招揽生意。

摄影/沙利

浅浅的河水静静地淌过草地,牛群悠悠地啃着青草。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景色都是那样地迷人……

摄影/沙利

室韦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

室韦这几年逐渐商业化了,居民住的是新盖的木刻楞房,五颜六色的倒也充满了异域风情,如果是夏天前来,还可以看大片金色油菜花田里的小镇模样。

第四站:海拉尔

邂逅俄式风情的边境小城

它是著名的草原之都,这里高原平坦辽阔,山地浑圆厚重,草原丰盈壮美。

在这片辽阔的沃土上,它将翠绿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松涛澎湃的大兴安岭连结在一起,孕育了健硕的牛羊和骏马,也养育了淳朴勤劳的草原人。

谁能想到,中俄(苏)30多年前就开始酝酿的跨境公路大桥——黑龙江大桥,历经坎坷,现在终于通车了。再比如筹备20来年的中吉乌铁路,由于俄罗斯不再反对,也要开工建设了。这得益于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持久稳固发展,也是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必然产物。

好消息!等了30来年,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终于通车了

好消息!等了30来年,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终于通车了

言归正传,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黑龙江大桥。

黑龙江大桥的由来

早在1987年,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口岸恢复对苏联阿穆尔州边境贸易,之后过境人员和物资剧增;1988年中苏双方就动议要在黑龙江上建一座跨境公路桥。经过长期酝酿,1990年5月26日中苏在黑河合建黑龙江大桥通过我国主管部门的立项论证,当时计划修建长约1140米的大桥,计划总投资1亿元;随后在7月上报项目建议书,并于1991年8月15日获得国家批复同意。但是之后苏联巨变......

之后与俄方继续保持沟通,并在1995年6月26日中俄签订共建黑龙江大桥的协定,双方约定各自开展前期工作。但是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影响,俄方“没有能力按协议确定的原则投资建设”,于是在1999年正式提出暂停大桥前期工作,建设一度停滞。

随后俄方经济形势改善,对于建桥态度逐渐积极,双方在2004年3月12日再次达成协议,一致同意继续推进大桥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按理说这次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由于俄方对外发展政策的变化,大桥再次胎死腹中。

这一拖,又是9年。到了2013年,中俄双方边贸活动活跃,俄方对外政策也发生积极变化,于是大桥又提上日程,双方在2013年10月签署会谈纪要,明确“双方同意,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联合的大桥建设公司,负责大桥的投资、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然后在2014年经过系列会谈、补充协定的签署,这次是终于真的启动相关工作了。

根据两个协定,大桥分两阶段建设,从长远来讲修建公铁两用桥为宜,第一阶段先修通公路桥,等运量增大后,在单独项目运作第二阶段扩建为公铁两用桥。

好消息!等了30来年,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终于通车了

黑龙江大桥的位置

黑龙江黑河市跟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清朝时叫海兰泡)是中俄两国几千公里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距离最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对等城市,因此边贸活动活跃。黑河市是我国沿江首批开放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俄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两市隔江相望,最近的地方只有700米。大桥就选在界河黑龙江上,位于两市下游7.5公里处的干流上,中方一岸是长发屯,俄方一岸是卡尼库尔干村。

黑龙江大桥的技术数据

黑龙江大桥在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5月合龙,2022年6月终于建成通车。遥想从1988年动议提出设想,终于在34年后梦想成真。这座大桥创造了多项第一,首先它是中俄之间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桥,是中俄界河黑龙江上首座现代化公路大桥,也是我国北方高纬度高寒地区第一座钢混叠合梁矮塔斜拉桥。它的建成通车,极大方便了中俄两国的旅游、通商等边贸往来。

作为中俄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黑龙江大桥的线路连接起来黑河市长发屯和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卡尼库尔干村,整条线路全长19.9公里,在我国境内长6.5公里,俄方境内长13.4公里,黑龙江大桥主体长1284米,宽14.5米,桥下跨越黑龙江干流主航道的跨径是147米,二级公路标准。

黑龙江大桥立面布置

黑龙江大桥由中俄双方合作完成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体现了中俄两国最高的设计水平和技术水平。

大桥的桥型为六塔叠合梁矮塔斜拉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逐孔多点顶推施工。中俄两端的梁、塔、斜拉索在岸上拼装平台上组装成型,在3~12号桥墩处设置千斤顶顶推装置,由两岸向跨中多点逐孔顶推,最终在国界线处合龙。

多点顶推施工工艺

由于主桥采用钢混叠合梁,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节省材料用量;上部钢梁材料采用我国首次生产并使用的Q420F级耐候钢,可耐零下60℃极寒天气。

黑龙江大桥可视化总装(BIM)

大桥主塔为向外倾斜的钢柱结构,倾斜角度10°,单肢塔柱纵桥向为上大下小的扇形框式结构,顶宽7米,底宽1.9米,顶部为斜拉索锚固区域。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每根塔柱4对拉索,全桥共96根,斜拉索的材料为直径15.20毫米的环氧涂层平行钢绞线。

在施工过程中,首次在我国高寒地区在下部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扩底桩技术,减少了基础工程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大桥建成通车,在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辟出一条国际运输新通道,将极大地方便中俄两国之间的陆路往来。

参考资料:

1、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界河桥总体设计,彭俊、周良

2、黑龙江大桥BIM造,吕筱珩等

3、黑龙江大桥工程通航安全评估研究,徐向阳

4、中俄黑龙江大桥合龙引得众多市民欣喜“眺望”,薄胜朝

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