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山水,藏着“密码” 乐游张家界 | 天门山这六大古谜,至今无人能解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年初,国内最知名的科学传播杂志之一《中国国家地理》聚焦湖南这片红色热土,倾情推出“湖南专辑”(上、下)。该篇文章为“湖南专辑”(上):山水篇的内容导读。

对于湖南地貌,我们听得比较多的说法是“七山二水一分田”。
湖南,是由山与水建构的地理单元。“湖南专辑”(上)以山水为轴,带读者一览潇湘胜景,解读地域文化。

湖南三面环山
东面是南北走向、绵延数百公里的幕阜山—罗霄山,将湖南与江西分开
南部是“逶迤腾细浪”的南岭,将湖南与广东、广西分隔
西侧则是宽厚的湘西山地,将湖南与相邻的贵州、重庆、湖北连为一个整体
三面合围的山脉很像一个巨型“水桶”的底座和桶壁
“水桶”上部顶着一盆“水”——洞庭湖
而妙的是,这个“水桶”还有一个“盖儿”——长江
这种地貌,给湖南围出了一个风景殊异、自成格局的“桃花源”
这些海拔很少超过2000米的中低山,正以不同的景观特点吸引着世人的瞩目。

山在湖南穿“洞”
(张家界天门山。置身其中,只觉洞若通天。姚本荣 摄)
张家界天门洞、南天门
茶陵日月岩,崀山天生桥,飞天山穿坦……
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后面
都隐藏着一种相似的景观
——山体之中,一洞(或几个洞)穿“心”
(郴州飞天山穿坦。税晓洁 摄)
这属于什么地貌景观?
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种景观呢?
峰入湖南成林
(雨雾缭绕的峰林中,空中稻田更显独特。刘长 摄)
聚峰成林的景观都被人称之为“峰林”
湖南是我国峰林景观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喀斯特峰林、花岗岩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应有尽有、精彩纷呈
张家界在哪国最受欢迎?
(天门山的玻璃栈道。向韬 摄)
武陵源为核心的张家界山水可以说是湖南自然界景观中的龙头
也是在海外颇具知名度的湖南名片
近20年来,到张家界旅行的国外游人遍布100多个国家
韩国的游人占据了最大比例
张家界为何如此吸引韩国人?这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崀山丹霞,红层之上的奇观
(崀山丹霞一处被称为“眼镜蛇”的景观。何志鸿 摄)
崀山丹霞地貌被我国的丹霞学术创始人陈国达先生誉为南北双奇花之一
这朵奇花究竟美在何处?
雪峰山:湖南的“胡线”与界山
(雪峰山脉北段的大熊山,由数十座海拔 1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了一个宏大的山体,连绵百里。吴小兵 摄)
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
对于湖南而言
雪峰山的意义非同寻常
它不仅是划分湖南人口密度对比的一条“胡焕庸线”
也是湖南自然与人文分野的一座重要界山
还被瑶族人奉为祖山
(娄底市新化县境内的大熊山。从大的区域看,大熊山属于雪峰山的一部分。曾文贵 摄)
雪峰山是湖湘文化最强劲的一个源头
如果说湖南人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
其背后的文化渊源或许要到雪峰山寻找
永州之野寻异蛇
(林下地面,一条将身体弯成“S”形的尖吻蝮静静蹲坐在落叶堆中。黑体色的成年尖吻蝮很可能就是“黑质而白章”的永州“异蛇”。付若金 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将永州的蛇刻入人们的记忆中
柳宗元当年描述的究竟是什么蛇
五岭等山脉在蛇的地理分布上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湖南多水
大小河流遍布全境
北部还有浩浩汤汤的洞庭
湖南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都与水紧密相连
人们常用三湘四水来指代湖南
所谓四水指的是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
至于三湘,众说纷纭
但也与河流密不可分
洞庭湖,湖南连接外界的总开关
(城陵矶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一类水运对外口岸。徐典波 摄)
湖南省四大水系都注入洞庭再汇入长江
同时洞庭湖也北纳长江来水
其命运可谓与长江休戚与共
这一地理特征
使得洞庭湖一直都是湖南通过长江与外界连通的重要门户
是掌握湖南连接外界命脉的总开关
湘江,流淌着湖南命运密码的母亲河
(在湘潭地界,湘江拐了一个大弯,形成天然良港。郭晓 摄)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
湘江在中国大交通网络中地位的起伏
与湖南命运的走向紧密响应
湘江的浪滔中持续激荡着守旧与开放、封闭与突破的矛盾与张力
这力量不仅塑造了湖南人的性格,也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湖南壶穴多,资水之上最奇特
(资水流经桃江县泉峰滩时,其上蚀沟纵横、壶穴密布,蔚为壮观。摄影/卢七星)
流水在河床上雕琢上出一个个聚宝盆一般的壶穴
是颇令人着迷的微地貌景观
要说湖南壶穴景观最为奇特的当属资水
因为壶穴一般都是河流在山区源头及上游峡谷地带发育的
且多见于小河,少见于大河
而资水却是长江的一级支流
它在快要注入洞庭湖盆地的尾闾河段
竟然发育形成了一片面积广大、形态丰富的壶穴奇观
湘西沅江:串起众多边城的千里长河
(沅江支流沱江之畔,宾客盈门的凤凰古城吊脚楼。郑安戈 摄)
沅江穿越崇山峻岭
北通巴蜀,西扼滇黔
再东下洞庭湖、长江
历史上,它既是一条繁荣的大商道
也是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的通道
在沅江身边,有凤凰古城、茶峒、黔阳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
它们是沅江边的姐妹,也是一座座各具魅力的边城
澧水:灿烂的古文化在这里孕育
(澧水一处重要的古墓群——青山崖墓群,这处墓葬至今仍然充满神秘色彩,其开凿者和年代尚没有准确的结论。李建国摄)
作为湖南四水最短的一条
澧水常常被人忽视
其实,其文化却源远流长
数百处史前遗址在这里被发现
中国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兴建
楚文化在这里留下鲜明的印迹
水运兴衰在这里得到见证
密集的古迹遍布澧水流域
见证了这条大江历史上的辉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天门山
因奇绝天下的胜景
每年吸引着无数探访者趋之若鹜
但你可知道
在这片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山林
藏着至今未解的六大古谜
01
天门洞开之谜

▲云雾里的天门洞
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中部,是台地边缘的一个地下溶洞,因向斜构造之力挤压、坍塌、溶蚀,南北两端岩层崩落,裸露天门。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据说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山体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

▲天门洞
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征兆,于是易嵩梁山为天门山。
天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南北对开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似明镜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白云紫雾,氤氲蒸腾,气势磅礴,巍峨高绝,是世界罕见的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

▲天门洞口
关于天门洞的成因,地质学家认为是溶洞被雨水溶蚀,产生小的溶洞,这些小溶洞后来又连接在一起,因为无法承受溶洞上面石体的重量,最后崩塌,形成天门洞。
但是天门洞如果真是溶洞被溶蚀所致,那么天门的石壁,包括天门洞的地面,就不可能是很平坦的状态,而是应该有明显的溶洞进裂之后的坑洼,岩石不可能平展地崩出洞外。
所以,“天门洞开”的成因仍然是个谜。
02
天门转向之谜
▲远望天门洞
七八十年前,站在张家界市区河边的南码头可以清晰地看见雄奇壮观的天门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举目见山而不见洞了。如果还想要观看天门洞就要到4000米之外的大庸桥。
传说天门洞所转到的方向都是“风水”极好的地方,这也更为天门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被人赋予为吉祥的象征。
03
天门翻水之谜
▲天门翻水奇景
天门翻水,位于天门洞右侧绝壁之顶。
据说,天门洞绝壁平时即便滂沱大雨过后,也不会发生水流垂挂现象,而干旱季节里,却能从万丈绝壁怒泄而下一股洪水,凭空狂涌,啸声如雷,地动山摇,极为壮观,十几年一遇,每次时间可持续15至45分钟,“天门翻水”因此得名。
而天门翻水之所以被称为“谜”,是因为瀑布都有源头,但是天门翻水的瀑布却找不到源头,每次翻水都是凭空从地下冒出一股水采。
也有人说天门翻水预示着某些大事件的发生?如社会变革,人类浩劫,自然灾害等。这究竟是自然的巧合还是天机的预警呢?不得而知。
至今人们也没有找到天门翻水的真正原因。
04
鬼谷显影之谜
▲观鬼谷洞
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是纵横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著有《鬼谷子》一书,又叫做《捭阖策》。
而这位了不起的奇才、怪才,曾经在天门山鬼谷洞内隐居修炼。
▲以“鬼谷”命名的栈道
据清朝道光时的《永定县志》记载,此鬼谷洞内为幽深的石室,下有清泉流淌,鬼谷子曾经居此修习《易经》,石壁上还保存着甲子篆文。
后有勇闯鬼谷洞的探险家曾偶然间用相机拍下了洞内石壁上一个酷似古代老人的头像,其面容清癯,头挽高鬓,下巴微翘,五宫清晰,与世间广为流传的鬼谷子头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有人再去探洞时,曾特意在此处拍摄照片,冲洗出来却是一片空白。
这一次“鬼谷显影”,是偶然巧合,还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成为天门山的又一不解之谜。
05
野拂藏宝之谜
▲野拂藏宝石壁介绍
野拂藏宝,位于天门山顶以西。
史载,抗清失败后,李自成与野拂一同隐居在湖南石门夹山寺。李自成圆寂以后,野拂带领100多人,雇了9艘大木船运财宝,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张家界)并悄然登上天门山,出家为僧,法号“野拂”。
为提高自身武艺与清政府密探抗衡,野拂夜探鬼谷洞,结合洞内石壁上刻画的痕迹以及鬼谷子对纵横捭阖的阐述,领悟出一套硬气功,多次击败朝廷派来追杀他的武功高手。
▲天门山景色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野拂眼看东山再起无望,忧患成疾,一病不起。临死前,将宝藏分散埋藏在了天门山上几个隐秘的地点,“野拂藏宝”由此而来。
数百年来,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进山寻宝之人络绎不绝,但均空手而归,财宝的秘密,至今仍是天门山难解之谜。
诗云:野拂夜探鬼谷洞,洞深幽玄有奇功;藏宝深埋绝谷底,旧朝复辟难见人。
06
天门瑞兽之谜
▲神兽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独角瑞兽被描述为身有双翼,瞪目怒吼,神态威猛,名曰辟邪,是为人驱除邪魔,带来幸福平安的神兽。
也有人说它是能吐玉书的圣兽,更有说它能在日月飞翔,是天上的星宿,代表着神灵的不容亵渎。
在天门山当地人的心目中,天门山顶的独角瑞兽能驱魔辟邪,庇护一方水土,还能给人带来好运,有幸目睹它的人能百毒不侵,家和财旺。
▲天门山寺景观
据记载,曾有人偶然在天门山的原始森林看到独角兽出没,它长得非常接近中国古代流传下采的瑞兽图形,身形与老虎类似,带着红彤彤的颜色,头顶的正中间有一只弯弯的独角。
这头独角兽非常警觉,发现有人看到它,立刻掉转身体钻人树林深处去了,发现它的人没带相机,也不敢追进森林搜寻踪迹。
而它在天门山顶的出现则更加渲染了天门山千变万化、离奇诡异、神秘出尘的气氛,与天门山的终年云雾缭绕恰成神意仙境,从而成为天门山的又一亘古之谜。
这座
“湘西第一神山”
等你来解开未解之谜
来源:张吉怀旅游
版权声明:“大美湖湘”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本平台尚未实行稿费制,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通过私信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投稿/纠错邮箱:2394756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