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外十大"夺命"线路——司马台长城徒步攻略 原始长城-司马台长城初游记
欢迎关注驴游天下墨攻,名字就是梦想,欢迎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一起探索星辰和大海。
目的地:司马台长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
活动强度:1.0以上吧,行程12公里左右,累计爬升1083米左右。累计下降1052米左右,比较险峻需要手脚并用,断崖,峭壁,陡坡,碎石,荆棘基本上能见到的都全活了。



行程:①东直门站换乘980或980(快)公车,到密云西大桥站下车,换乘51路公车/小面包到达度假区。不过此线路适合自驾或者跟随北京户外领队组织的小型户外活动。公交出行的话有点赶。
线路小Tips:三要什么时候都需要,要背合适的背包,要穿合脚的登山鞋,要户外四宝一个都不能少(头灯、充电宝、雨衣、手台)。需要林子,需要在最危险的地方手脚并用,所以帽子和手套是必备的。另外要穿登山鞋,运动鞋的话会打滑的。
推荐理由:北京户外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司马台长城是世界之最—中国长城家族中最特别的存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6种楼顶、7种墙体、多种敌楼,构思精巧、新颖、设计奇特。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京师锁钥。,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一堵高高的坚固且连续的防御工事,用于限制敌方骑兵的行动。长城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一个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古时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夺霸权,相互防卫。长城的修筑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相对较短。秦国统一各国后,它继续连接和修复战国长城,开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大修长城的最后一个朝代。人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在这个时间建造的。
长城遗址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5个省。其中,陕西省是我国长城遗迹最多的省,其境内长城长1838公里。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代长城全长8851.8公里,秦汉长城及早期长城超过10,000公里,总长度超过21,000公里。
线路,白岭关—头道沟—王八楼—单边墙—望京楼—仙女楼—司马台天梯—猫眼楼—后庄子—巴各庄村。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与河北省滦平县之间,毗邻古水北镇,背靠连绵起伏的青山。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尤以险著称。
司马台水库将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有16座美人楼,西有18座英雄骨灰楼。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近乎垂直,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段,需要低腰,安全通过。抬头看上面,砖石砌就的台阶仅能容下脚落地的地方,两侧都是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真的是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在这里通过时真的是心里捏着一把汗,直到下山后想起来还心砰砰的直跳。
这里是户外驴友的天堂,也是热爱旅行者的乐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探寻更省钱、省时、安全的户外线路。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护环境,做文明出行者。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我国长城始建于北齐,但现存的司马台长城为明朝明洪武初年建造,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与河北省滦平县之间,是长城中最为险要的一段。司马台长城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险、密、齐、巧、全五大特点著称于世。传说巡城牵马至此,如若不喂饱马匹,骏马绝不前行,因此,长城将士形成习惯,在此存储马料,供巡城过往战马饱歺,故名司马台。

停车场眺望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7公里,其中鸳鸯湖水库将该长城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敌楼16座(目前开放的10座就属于东段,即上图所示),西段有敌楼19座,共计35座(包括已毁水中一座)。1987年司马台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2012年,司马台长城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二十五处风景之首”。
在古北水镇门口,不进古北水镇,直接购买司马台长城门票,坐摆渡车到达索道入口,选择步行攀登。沿着鸳鸯湖(如图)边的登山步道走,大约30分钟即可到达第2个敌楼(第1个敌楼在第2个的下方)。

鸳鸯湖
我们没有去到第1个敌楼,直接从第2个地敌楼开始向上攀登。在第5个敌楼之前,所有的攀登城墙都有围栏或者是有铁锁供扶持。但是继续往上攀爬,有的敌楼之间的长城就没有围挡,也没有铁链加以保护,再加上登高高度较高,所以如果有恐高症的,就会有一些恐高和晕眩的感觉。
原来计划到了第5个敌楼,就从第5个去坐索道下山。但是感觉儿子攀登意犹未尽,决定到第8个敌楼再去索道的起点站下山。当我爬到第6个的时候,儿子已经越过了第8个往第10个攀登了,所以最后我们一起都追到了第10个了,完成了已开放所有敌楼的攀爬。
整个攀爬的感受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第一句话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第二句话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他就不多说了,直接上图。

双子敌楼
敌楼远眺西段
残长城
10敌楼
第9和第10楼之间是相对平缓的一段长城。
第7敌楼
眺西长城
到第10个以后,向西眺望,隐约看见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长城相接。后面就不能再爬,属于未开放区,拍了一张东边第11个敌楼的如图。
未开放区
来了北京30多年一直想来爬司马台长城却没有付诸实施。爬过的长城也不少了,但是司马台长城确实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具有比较强的原始风貌,风光无限,也比较险峻,有一种心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