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别把这个古镇变成下一个黄龙溪 千年上海——新场古镇
丨这是个宝藏地丨

藏在深阁人未知,今朝始为游人开
▽▽▽
作为地道的成都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去过黄龙溪了。
原因无非就是:除了夏天耍水,真不知道能干嘛!浓厚的商业气息,早已丢失古镇原有的风味。
但钟爱古镇的成都人,致力于挖掘周围值得一去的耍地,哪怕深藏卡卡角角。
成都以西的新场古镇,就是那处深闺人未知,今朝为人开的“宝藏地”。

无数的人来到这里,有的为了一口鲜美的血旺,有的为了避世的清闲,也有为了那份对旧时光的缅怀。
新场就这样带着两千年的风霜痕迹,成为了成都人心中“最后的川西坝子”
不一样的古镇 不一样的新场
东靠成都,西邻邛崃,南有水路通新津,北可达西岭雪山,完美的交通要塞,注定新场不会平凡。
始建于东汉末年,两千年以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关口要地和客商云集的商贸重镇。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新场的地貌,那就是:镇外有江,镇中有水
西岭雪山充足的䢺江河水经头堰河、二堰河、三堰河穿镇而过,将新场以水环绕。走在古镇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涣涣的流水声。
这就是新场被称为“天府水乡”的原因,也有人形容它是“川西江南”。
说它是“最后的川西坝子”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今,镇内现存有清朝、民国时期的川西民居建筑达二十万平方米,古街古巷15条,保存完好的茶楼、民居院落、古宅等15座。
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镇。
漫步于新场古街之中,依稀能感受到先辈遗留的温度,街道的长短、房檐的雕花、木门的质感,邻里的关系,都在提醒着过往的游客:噢,这才是中国古镇的市井巷尾。
保存完美的历史原貌并不是新场吸引无数人前往的唯一原因。
古镇能活,除了建筑、文化,还得有人。
据当地人说,这几年来做动员工作的人很多,但附近的老人们念旧,总舍不得搬,于是整治部的人就像对待旧衣服似的,缝缝补补又三年。以至于沿街的老房子至今还住满了村民。
这里没有还原、再造,有的只是生活本身。
喝茶、听戏、赶场就是当地人日常。如此还原旧时光的生活方式与节奏,才让新场活了起来!就是这样平淡休闲的生活,对繁华中强节奏下的城市人来说,有着足够致命的吸引力。
古镇酒吧?老酸奶?射飞镖?义乌批发?这些古镇常见的店铺,在这里一个没见着。
倒是遇到了不少透着年代气的店面,二十年的理发店、钟表修理店……而他们的存在,只是身边的居民还离不开这店。
据当地人讲,新场还有一俗称叫“母猪场”。
来源有三:一是吃得多,意指各种货物都有;二是装的多,边边角落都有卖东西;三是窝的多,货物买光运走。
这个说法源于,新场保留至今的赶场活动。古时,从四面八方来的人,有去有来日夜不断,人流可达五六万,故又称“不夜场”。
至今人们仍口头传诵“百步胡琴唱,十步酒飘香。转到天明看不够,通宵达旦吃不愁”的歌谣。
不要觉得夸张,数百年来,这里的木材、煤炭、茶叶、大米和杂粮等物资的吞吐量极为壮观,自古就有“五大市场”之称,也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
古时新场的繁华,难以想象。当地人口耳相传中,也留下不少精彩的传说。
◆ 千百年前,新场是什么模样?
从雍正年间起,新场就是客商云集、商贸兴旺,的重要集镇。
经济繁荣之地,必有人们对财富的热切向往,也因此,新场镇留下了一个关于宝藏的神秘传说:“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说是新场的石虎与邛崃市茶园乡西禅寺前的石龙之间某处的一个宝藏,藏有大量的金银。
相传,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当地的富户害怕被杀,将自己的金银财宝偷偷藏入竹杠内,然后抬着混出城。
张献忠发现后将竹杠一分为二,金银珠宝散落一地,之后的士兵们就通过“敲竹杠”的方式查看是否藏有宝物。
用“繁华”一词,来形容当时的新场,一点也不为过。
从保存下来的璧山寺、川王宫,以及各种民俗活动,都记录着,从前这里的辉煌。
如果还有什么非得和古镇扯上边的东西,那便是新场老街上那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
也是许多人来此的目的之一吧!
◆ 街头巷尾的老字号
不是什么网红营销店,正儿八经的当地老字号,靠味道吸引着无数人前往。
谢油糕
新鲜制作的叶儿粑
个头比怀远叶儿粑更大,内里包裹着香浓的豆腐干和肉末。
成都少见的油糕,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味道。
周血旺
百年老招牌
每天排队吃它的人络绎不绝,等上个两个小时都是正常操作。
裹满麻辣鲜香的汤汁,它家的肥肠血旺闻着都吞清口水。
麻油鸭子也是这家店的一大招牌。椒麻酥脆的爆汁充满整个口腔。
蔡二吉
下饭神菜
每次逛新场,必买蔡二吉家的萝卜干,5元钱一大袋,早餐配稀饭的完美搭配。
还有各种小吃……
怎么样?这样的古镇,你中意吗?
其实新场古镇迷人的地方,不是因为它有几座古老的建筑,也不是因为它出了多少牛气哄哄的名人,只是因为它保留了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如今却想努力回味的市井般的平淡生活。
当然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古镇美食。
-End-
编辑丨小镇
图丨部分网络(侵删)
了解更多小镇资讯,请关注大城小镇Living。

新场古镇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大街附近
交通:地铁16号线
停车场:新场古镇停车场
开放时间:00:00-24:00
门票价格:免费
古镇历史:
新场古镇,地处上海浦东。古时浦东,海中渐成陆,水咸地碱,物产贫瘠。

因临海水,适合制盐。公元900多年,唐末宋初,新场地境即有人民在此栖居生息,有村落和零星盐场。新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得名是源于“下沙盐场”南迁,形成新的盐场,故名“新场 ”。南宋,新场镇设两浙盐运司署。“新场”是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传奇人物江倬云:
江倬云,祖籍江西,当年为谋生,划着一条小船来到新场。他的行事仗义,造就了他的传奇。解放前,杜月笙在一次落难时被人追杀,穷途末路之际,江倬云用他的小船救了杜月笙。从此,二人结为异姓兄弟。杜月笙在上海滩发迹成为大亨后,江倬云被任命为黄浦江辑私队长、海关关长、国大代表。他在上海市内购置房产,又在新场古镇建造江宅。
担任辑私队长期间,江倬云又先后救了两个人。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有一次秘密抵沪,汪伪政府和日本人得到情报,妄图追捕,江倬云用辑私船送蒋离沪,蒋得以脱身;周恩来被国民党辑拿时,江倬云的辑私船帮他躲过一劫。
江倬云乐善好施轻钱财,晚年致力于家乡建设。上海解放后,陈毅元帅当市长时,江倬云任上海人民政府参事。1965年病逝,周恩来总理派自己的秘书专机到上海吊唁、献花圈。
新场古镇主要景点:
南山古寺: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大德十年(1306),僧熙建,初名"常寂庵",清顺治初,僧九如重修,易名"南山寺",又名"南山禅寺",俗称南庵。建寺时,栽下3株银杏,距今也700多年了,文革中,被部队征用一株,余两株。
东岳观:
又称“郭家庙”,供奉“东岳大帝”——道教中的泰山神。
始建于明永乐16年(1418年),由总旗宫庸创建。道观几度毁于倭人:嘉靖年间,毁于倭乱,万历17年(1589年)重建;1938年春,日军在东岳观附近遭新四军伏击受创,迁怒道观,纵火焚烧殆尽。次年冬,地方商人集资重建。1987年,全面整修。1988年开放。
第一楼茶园:
百年茶楼。清同治末年由当地富户周肃清先人在此建,20世纪20年代初,周妻吴乡钿翻建扩建,融桥、水、楼、街为一体,居高临下,人称“第一楼”。30年代初开设书场,名“第一楼茶园”。周边环境古朴幽雅,极具江南水乡风格。
这里,还曾是中共地下交通联络点。1940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楼秘密开会,之后因为有人告密,联络点暴露,楼主顾梦花被捕遇害(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985年,新场镇6家书场合并,“第一楼”成为唯一的书场,座位扩至230座,许多著名评弹演员曾到此演出。因此也称“第一书场”。
正顺酱园:
老板岳垂烈系岳飞第27代后裔,老家在嘉兴,1937年前后曾在嘉兴土地局、教育局任职。抗战期间,日寇轰炸嘉兴,旧居被毁,举家迁居到此,在其父祖传的正顺酱园经商。
新场古建筑:
古镇现有60%的民房、桥梁及其它建筑系清代及民国所建。有多处明代建筑,数十处清代建筑,极为珍贵。
其中张信昌新宅建于民国,是上海唯一一座歇山重檐三滴水的历史建筑。仿封建时期高等级的官式建筑。融中、西、现代三种建筑文化为一体。
胡氏宅 《兄弟永仪》
朱梦荣宅《欢喜坚固 》《厚德载物》
崇修堂《崇贤修德》
新场,古建筑真的实在太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0多幢明、清、民国的建筑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名单。
1. 贞节牌坊 明代 新场镇新南村3组
2. 易氏住宅 明代 新场镇洪东街42-46号
3. 杨家厅 明代 新场大街131号
4. 朱玉林宅 明代 新场大街87号
5. 雷坛桥 清代 新场镇果元村1组
6. 青龙桥 清代 新场镇洪东街32号
7. 杨社庙 清代 新场大街36号
8. 嘉乐堂 清代 新场镇大街260号
9. 庆祉堂 清代 新场镇大街233号
10. 朱梦荣住宅 清代 新场大街375-379号
11. 陆氏住宅 清代 新场镇洪东街80号
12. 朱正源宅 清代 新场71号
13. 王树滋住宅 清代 新场镇包桥南首大街139弄
14. 王和生住宅 清代 新场大街195号
15. 郑氏新宅 清代 新场大街190号
16. 方氏住宅 清代 新场大街290号
17. 潘氏南房 清代 新场大街302弄
18. 潘氏北房 清代 新场大街308号
19. 王道住宅 清代 新场镇朝阳路16号
20. 李氏住宅 清代 新场大街319弄321号
21. 奚家厅 清代 新场镇洪东街122弄
22. 谢氏商铺(北) 清代 新场大街399号
23. 正顺酱园(官) 清代 新场镇大街137号
24. 新和酱园 清代 新场镇大街349-359号
25. 信隆典当 清代 新场镇大街367号371号
26. 叶氏花行 清代 新场镇洪西街120号
27. 叶氏宅 清代 新场镇洪西街120号
28. 屈氏住宅 民国 新场大街53号
29. 王正泰宅 民国 新场镇太平桥包桥街86弄639号
30. 王氏住宅 民国 新场大街187号
31. 张氏住宅 民国 新场大街283号
32. 崇修堂 清代 新场大街350号
33. 江倬云宅 清末 洪西街106号
34. 唐氏宅 民国 洪西街69号
35. 康家宅 清代 新场大街179号
36. 程氏宅 清代 新场大街348号
37. 康氏宅 清代 港东街22弄
38. 胡氏宅 民国 洪东街64号
39. 郑氏宅 清代 新场大街303号
40. 张沛君宅 民国 新场大街303号
41. 康家宅 清代 坦东村13组755-758号
42. 奚长生药材店 明末清初 新场大街432-434号
43. 日照堂 明末清初 新场大街281弄
44. 大本堂 新场大街331号
45. 行素堂 清代 新场大街476号
46. 东岳观 明代 沪南公路7483号
47. 晏公祠 明代 新场大街468号
48. 青龙庙 明代 新场大街324弄166号
49. 杨社庙 清代 新场大街36号
50. 乔家庵 民国 新场大街84弄8-9号
51. 清净禅院 民国 东后老街50号
52. 福安桥 明代 港西街9号
53. 受恩桥 明代 新场大街145号
54. 念劬桥 民国 新卫村5组
55. 千秋桥 清代 众安村1组
56. 斗姥阁桥 清代 众安村3组
57. 太平桥 清代 新北村7组
58. 洪福桥 明代 新场大街391号
59. 十八里桥 清代 长桥村16组
60. 禄荫桥 明代 黄桥村
61. 会龙桥 明代 新桥村9组
62. 永兴桥 清代 新西村3组
63. 东仓桥 清代 洪桥下塘街47号
64. 西仓街 洪西街53号
65. 众安桥 明代 众安村8组
66. 九如桥 清代 坦直仁义村8组
67. 乐善桥 清代 坦直坦东村3组
68. 坦直兴隆桥 民国 坦直坦北村1组
69. 葆真里象佳桥 清 坦直蒋桥村15组
70. 万安桥 清代 坦直坦北村1组
71. 祥里桥 清代 坦直坦北村1组
72. 宝善桥 清代 坦直仁义村14组
73. 雷坛桥 明代 新场镇果园村1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