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史|阿布贾:尼日利亚首都,人口约200万,凉爽宜人,水源丰富 麦纳麦 - 中东波斯湾岛国巴林首都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阿布贾,尼日利亚首都。人口约200万。
位于中部尼日尔河支流古拉河畔。
联邦首都区面积7315平方千米。

1991年建成。联邦首都区地处中央高原,一般海拔688米,地理位置适中,地形开阔。

热带草原气候,凉爽宜人,水源丰富。
阿布贾坐落在尼日尔州境内,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的地方
距离拉各斯约500公里,是全国的地理中心。
热带大草原丘陵地带,人口稀少,空气新鲜,景色秀丽。
人口约200万。
1991年12月正式从拉各斯迁入。
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
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2.06亿(2018年)。
全国有25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的大部族有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部的伊博族。
尼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占50%,基督教占40%,其他占10%。
文化
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享有“黑非文化摇篮”的美誉。
公元前90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生活了。
尼日利亚曾经被称为“非洲音乐的心脏”,在尼日利亚流行着多种民间及流行音乐。
全世界有很多种音乐形式都是从尼日利亚音乐演变而来的。
主要报纸有《笨拙报(英文)、《每日时报》(英文)、《卫报》(英文)、《新尼日利亚人报》(英文和豪萨文)、《民族和睦报》(英文)、《先锋报》(英文)。
简史
尼日利亚是非洲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
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日利亚享有非洲“文化摇篮”的美誉。
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
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
1472年葡萄牙入侵。
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
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
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独立后多次发生军事政变,长期由军人执政。
尼日利亚是世界第十大石油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之一。
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36亿桶,日产原油200万桶左右,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
尼日利亚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
麦纳麦,巴林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积与中国的澳门差不多),位于波斯湾巴林岛东北端,全国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1345年伊斯兰编年史中首次提到麦纳麦,1521年和1602年分别被葡萄牙人和波斯人占领。1971年麦纳麦成为巴林首都。

虽然是海湾地区的一部分,但可以说麦纳麦比它的一些邻国城市更加国际化。三分之一的人口是由外籍人士组成的。几乎是所有文化群体的所在地,印度的、巴基斯坦的、中国的、阿拉伯的、泰国,欧洲等国的等等,只要你说得出来,在这里都能找到。

这使得麦纳麦成为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大部分人要自己学习英语。

传统经济以珍珠业、渔业、造船业和进出口贸易为基础。港口设施很差,远洋船舶不得不停泊在离岸3-6公里的空旷路基上。1932年发现了石油,彻底改变了麦纳麦的经济和外观而发展成为波斯湾北部的重要的贸易、金融和商业中心,是众多银行的所在地。
1958年麦纳麦被宣布为自由港。1962年米纳-萨尔曼深水港设施正式启用,拥有储存和制冷设施以及大型远洋船舶的停靠和维修设备,现在是波斯湾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麦纳麦被认为是海湾地区最自由的城市之一,有相当多的娱乐场所,大部分夜总会在5公里的范围内。酒吧和餐馆提供酒水,可以喝酒,妇女也可以投票。很多酒店也为纯素食主义者服务。
在伊斯兰教的穆哈拉姆月期间,有许多游行队伍穿过麦纳麦市中心,吸引了来自海湾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什叶派穆斯林。欣赏体育的外国人会发现足球在这里也很受欢迎,有三支麦纳麦球队参加巴林超级联赛。巴林大奖赛也在这里举行。
麦纳麦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巴林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有一些包括英国和美国的国际学校,以及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的学校。有提供医学和商业学位的阿拉伯海湾大学,以及德尔蒙科技大学等学校。巴林银行和金融学院也在麦纳麦。
麦纳麦有的房子并不那么现代,或者应该说是非常老式的。老旧的开关,沉闷的颜色,没有规划的卧室和大厅尺寸是需要注意的几点。在一些老旧的房子里居住蟑螂是大问题,不管你把房子维护得有多好,在控制3个月后,它们还会出现在你的厨房里。
巴林的所有道路都通向首都,“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也可以用在麦纳麦身上。由于大多数工业、酒店和政府都位于麦纳麦,路上的汽车数量在持续增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交通在这里有时候会成为一个问题。
麦纳麦市内有一个全面的公交网络,非常经济。公交车站不多,即使开到了,也要从公交车站走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目的地。大部分车站都没有张贴公交车时刻表,很多巴士站没有空调
出租车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尽管有很多的出租车公司和当地出租车,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价格甚至不知道电召号码。你会不会看到出租车在街上游荡寻找客户(能在30分钟内赶上一辆就算很幸运了)。
加油站非常难找,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很拥挤。市内没有一条河流或者一个湖泊,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降雨仅限于冬季,平均而言每年只有约10天的降雨(约75毫米),其饮用水来来源之一为海水淡化。
夏季的温度通常远远超过40°C。风大,会带来沙子、灰尘和低湿度。值得一提的是,麦纳麦拥有全球第一座用风力发电的摩天大楼--巴林世贸中心,每年制造13亿小时的电力,约等于200吨煤或600万桶石油的年发电量。
巴林国际机场位于麦纳麦东北部7公里处的穆哈拉克岛,通过三条堤道与麦纳麦相连,有通往全世界主要城市的航班。如果你想来麦纳麦生活,做好适应极端天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