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与防护(12)放射性气体和固体废物的管理 “患癌妈妈”终于等来小剑锋

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气体排放和固体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一、三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三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核电站在生产电能的同时也会产生气态、液态、固态的废物,在核电站简称之为“三废”。核电站产生的废液、废气和固体废物部分是放射性废物。这些带有放射性的废物必须经过处理,在满足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才能排入到环境中。由于公众对放射性污染的敏感,世界上所有核电站对放射性三废的产生量的控制都非常重视,各国对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向环境的排放控制都有着严格的具体的法规要求。放射性三废都需经过规范的科学处理,使放射性三废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处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保证环境及公众的安全。

大亚湾核电站也不例外。在大亚湾核电站所有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废气、固体废物,都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要求进行科学的收集、处理、贮存、监测、排放。同时,在满足法规的前提下,为了在公众中树立核电是清洁能源这一形象,电站管理层始终坚持将放射性三废排放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在此基础上,大亚湾核电站将辐射防护中本着对人的保护而提出的合理、可行、尽量低的ALARA原则引入放射性三废管理,并作为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同时,电站管理层将放射性三废管理作为公司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司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遵守法规、安全运行、减少排放、节约资源、持续改进、保护环境”二十四字环境方针作为三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公司三废管理水平。

2.三废管理工作的原则:

根据ALARA管理理念和ISO14000的管理体系,大亚湾核电站在放射性三废管理方面制定了如下原则:

(1) 对放射性三废的产生与排放实行指标控制原则;

(2) 对放射性三废的产生实行源项控制纵深防御原则;

(3) 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理的原则;

(4) 对放射性三废产生与排放实行持续改进的原则;

(5)对放射性三废向环境的排放实行遵守法规,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

(6) 三废处理系统的运行实行连续跟踪专人管理的原则。

二、气态流出物排放管理

1.气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电站所有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必须通过DVN烟囱进行排放,禁止经别的通道排放。所有气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由KRT系统(017MA和021MA)进行连续监测,其结果记录在主控室。环境科人员每天检查并记录KRT017MA通道测量数值以及烟囱流量,便于对气态流出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统计。

根据来源将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排放分为连续排放和约定排放。连续性气体排放是指厂房控制区的正常通风。约定排放是指TEG含氢废气贮存罐的排空和反应堆厂房(ETY)排气。

2.连续性气体排放过程控制

(1)厂房正常通风:连续性气体在排入大气以前,必须先经过绝对过滤器,然后通过DVN烟囱进行排放。通过烟囱连续性释放的气态流出物每月进行四次取样、分析,时间为:每月第一天至第七天;第八天至第十四天;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一天;第二十二天至最后一天。主要是通过γ谱分析碘131、汽溶胶、惰性气体、气态氚等放射性核素。

(2)其它情况的排放:如TEG、TEP等系统的氮气吹扫后的排放、碘过滤器试验的排放等均作为厂房通风的一部分,不需单独在烟囱更换样品,其排放情况由KRT016/017/021MA和连续排放样品进行监测、测量。

当TEG、TEP等系统用氮气吹扫完毕并向环境排放时,每次吹扫需进行放射性活度测量。当比活度<106Bq/m3,需通过绝对过滤器和碘捕集器进行排放。当比活度≥106Bq/m3,需计算排放流速,并以小于此流速通过绝对过滤器和碘捕集器进行排放。

当TEG、TEP等系统用氮气吹扫后的气体进行贮存衰变时,如人员需进入或打开该系统,在氢合格后,再进行放射性活度的测量,并由辐射防护科根据测量结果给出人员能否进入的评价。

3.约定气体排放过程控制

对于约定性排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 TEG含氢废气贮存衰变时间不得少于30天,ETY碘浓度不得高于4×103 Bq/m3。
  • 排放时,KRT017MA不得超过二级报警阈值:4.0×106 Bq/m3。

(1)排放申请:当TEG或ETY需要排放时,由值长起草一份SAR,然后将其传到保健物理处环境科,以便进行取样和分析。

(2)取样:接到SAR单后,环境科工作人员负责取样。对TEG,取样前(后)通知运行现场操作人员打开(关闭)通向REN系统的TEG下游阀门。取样必须包括:相应罐的放射性气体、气态氚、碘、气溶胶。对ETY,取样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0h。取样包括:①反应堆厂房定时采集的气体样品;②更换KRT028MA碘盒;③氚水;④惰性气体总β活度(结果记录在KRT009MA记录仪上);⑤气溶胶的总β活度(结果记录在KRT008MA记录仪上)。

(3)测量、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γ能谱分析,具体项目为85Kr、88Kr、133Xe、135Xe、碘131、碘133。

(4)排放条件的确定:

环境科人员需核实分析结果,并根据测量结果和烟囱的气体流速,确定排放条件。

接到SAR单后,值长在兼顾机组运行工况的同时,应尽可能使TEG含氢废气得到最大限度的稀释。

ETY、TEG排放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①烟囱的空气流量不低于50m3/s;② 不能同时有其它约定性气体排放;③现场气象站80m风速不低于0.5m/s。

(5)排放批准与实施:

值班安全工程师必须核查值长所确定的实际排放条件,然后给予授权排放。特殊排放需电站经理签字同意。

在实际排放前,提前半小时通知环境科,使工作人员有时间去更换KRT016MA的滤纸和碘盒。当此项工作完成后,方可排放。

约定性排放的流出物在排入环境前,必须经过绝对过滤器和碘过滤器。

排放结束前半小时,运行人员通知环境科,以便及时更换KRT通道的过滤器和滤筒。

(6)排放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1)如果烟囱中的气体放射性活度超过了KRT017MA二级报警阈值(4×106Bq/m3)时,必须立即停止排放,按相关报警单处理。

2)部分通风丧失:如果烟囱中的通风流量逐渐低于50m3/s时,值长必须立即下令停止排放。

3)DVN(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碘过滤器失效, TEG排放必须终止。

4)当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并终止了流出物排放后,必须通知安全工程师和环境科,并尽快查找事故原因。

从停止排放到再次排放的时间预计超过2h,环境科人员需更换KRT016MA的滤膜和碘盒。再次排放时,需重新放样。在满足下列条件后方可继续进行排放:①事故的根本原因已经查明,并且已恢复至正常工况;②排放得到值班安全工程师和电站经理的批准;③运行人员必须将停止和重新排放时间记录在SAR单上。

4.记录与排放统计

1)取样、分析、排放申请单(SAR)

对于气态流出物共有两种单,即ETY排放申请单和TEG 排放申请单。

SAR单的内容包括:①分析申请;②取样;③分析结果;④排放条件的确定;⑤排放条件批准;⑥排放的实施开始与结束时间;⑦排放时的气象条件;⑧排放后系统的状态。

在不同阶段,需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填入SAR单。排放完毕后,由运行处的当班值长负责存档。

2)排放统计

每次取样、测量、排放的结果都必须记载在规定的记录薄上。环境科每月负责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统计,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1.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

放射性固体废物分工艺废物和技术废物两大类。

工艺废物指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产生的废物。主要包括:①浓缩液:当废水比活度超过排放限值,用蒸发器浓缩处理后产生的;②废树脂:RCV、TEP、PTR、APG、TEU等系统的树脂满足不了工艺要求时更换下来的;③水过滤器滤芯:经过运行,当压差升高或剂量率达到一定值时更换下来的;④通风过滤器:过滤器芯子被尘埃堵塞压差升高或被损坏失效时更换下来的;⑤淤积物:废水收集罐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水中的固体杂物逐渐沉积于地坑或贮罐的底部,对过滤器和除盐床运行造成很大影响,使滤网堵塞,所以必须定期清除;

技术废物:检修过程中布置工作现场需用塑料布、胶布、吸水纸等材料,有时需要木方,木板,有时运备品备件需连包装皮(纸箱、木箱)运到工作现场,当这些物品被沾污后即为放射性固体废物。另还有报废的工作服、手套、鞋子,更换下来报废的零部件、损坏了的工具等,大修期间技术废物产生量约占全年技术废物产量的75%左右。

2. 两类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收集

工艺废物:浓缩液由专用管线输送到9TES001BA,管道和贮存罐有加温及保温措施,防止硼结晶堵管。废树脂视放射性水平不同而分别收集于9TES002BA、003BA、004BA;淤积物收集到带衬里的水泥桶中;过滤器滤芯按剂量率,表面接触剂量率<2mSv/h,装入200升金属桶; >2mSv/h,装入C1或C4水泥桶; >15Sv/h,需加铅皮屏蔽。通风过滤器滤芯测量有无污染,装入塑料袋运往收集点(NX、QS)。

技术废物:若接触剂量率>2mSv/h,装入兰色塑料袋运往收集点放入水泥桶中;若接触剂量率<2mSv/h;可压缩废物用粉红色塑料袋收集,不可压缩废物用兰色塑料袋收集,待去污材料用黄色塑料袋收集(如手套、连体服等),去污后或未污染的用白色塑料袋收集。

按程序要求,所有工艺废物和大于2mSv/h的技术废物必须由运行或工作负责人填写废物跟踪单交服务处废物处理班,此跟踪单在废物处理后将其归入废物货包档案。工作负责人负责清理工作现场,将废物分类收集,测量填写并贴好标签,运到废物收集点。

浓缩液、废树脂、通风过滤器、碘过滤器、废油、淤积物、接触剂量率>2mSv/h非均匀废物等放射性固体废物均需跟踪,浓缩液、废树脂、水过滤器和通风过滤器、大于2mSv/h的各种废物需要填写跟踪单。

3.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有三种处理方法:压缩打包、水泥固定和水泥固化。具体应用如下:

(1)工艺废物:浓缩液、废树脂采用水泥固化; 水过滤器,接触剂量率>2mSv/h,采用水泥桶固化,接触剂量率<2mSv/h,拆卸,装金属桶,接触剂量率>1000mSv/h加铅皮屏蔽;通风过滤器,有污染,切割,装桶压缩打包,无污染,按常规废物处理;碘过滤器,无污染,按常规废物处理,有污染,仅碘131储存衰变6个月,检查,按常规废物处理,有其它放射性核素,暂存或装金属桶。

(2)技术废物: 接触剂量率>2mSv/h,用水泥桶固化;接触剂量率<2mSv/h,可压缩废物(塑料布、纸、防护用品)压缩打包, 不可压缩废物(废木头、金属块、建筑材料等)装桶打包。

(3)湿废物(含水)经脱水、干燥压缩打包。

(4)禁止装桶的废物,如废溶剂、废油、易燃易爆物品、有腐蚀性物品,分类收集暂存、等待处理。

4.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控制

主要检查项目与控制指标如下:

(1)桶表面剂量率<2mSv/h;

(2)桶表面污染<4c/s;

(3)桶表面损伤和裂纹符合要求;

(4)混料配制:遵守配比,搅拌均匀;

(5)固化操作(浓缩液、废树脂、淤积物、过滤器、其它废物):搅拌均匀,无包块;干湿合适,无大量泌水;密实,无气泡;

(6)表面接触剂量率<2mSv/h、桶外表面无污染;

(7)凝固良好,上部封盖空间>15cm;

(8)封盖操作:润湿;湿混合料质量好,数量足;高度不超出桶沿,且不低于桶沿5mm(0~5mm);洒水养护(5~7天)防止裂纹。

“患癌妈妈”终于等来小剑锋

X光片显示杨素慧的肺部有大面积阴影。(资料图片)

“患癌妈妈”终于等来小剑锋

杨素慧拖着几乎病垮的身体寻找儿子。(资料图片)

“患癌妈妈”终于等来小剑锋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妈妈,我回来了,您的小剑峰回来了!”这一声呼唤,徐剑锋足足等待了31年。

清明节前夕,在广州丢失的徐剑锋第一次回到家乡浙江台州老家,前往母亲杨素慧墓前拜祭。这一次,他准备将“子剑锋印”铭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在这之前,墓碑上刻着无尽的遗憾——“寻子杨素慧:到此愿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小剑锋。”

2017年,杨素慧在老家抱憾离世,终其26年的跋涉寻找,这位母亲仍未寻回失踪多年的儿子。5年后,在广东警方、重庆警方、宝贝回家志愿者等多个组织的接力帮助下,徐剑峰终于被找到。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寻子26年间,杨素慧与儿子曾在命运的安排下数次靠近对方,却一次又一次错过。今年3月,一份DNA比对结果改变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弟弟能够回来就好。”徐剑锋姐姐说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作林、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回家:要在母亲墓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母亲墓碑前,徐剑锋坦言自己第一次这么深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回到家乡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落叶归根了,却缺少了一棵为我遮风挡雨的树,妈妈你看见了吗?

3月14日,徐剑锋从广东惠州出发,跨越1200多公里、驱车14小时,回到了浙江台州老家。这次回家,他打算一直待到清明节后,除了为母亲扫墓,他和家人还打算重新铭刻母亲的墓碑,把墓碑上的“寻子杨素慧之墓”换成“慈母杨素慧之墓”,并加上徐剑锋爱人和孩子的名字。

这段时间,徐剑锋一直在走访亲戚,追寻母亲生前留下的足迹。亲属们口中那些关于杨素慧生前的往事,帮他还原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母亲。姐姐将杨素慧在寻亲时用的笔记本给了徐剑锋,上面有杨素慧曾联系过的小孩的电话和信息。亲戚们则把各自家里留存的杨素慧照片,都重新打印了一份送给徐剑锋。缺席的31年里,徐剑锋从不同时间段的照片中,重新认识了母亲。

“在亲戚眼里,我好像永远是个孩子。”徐剑锋说,台州老家的亲戚对找回徐剑锋惊喜不已,像对待小时候的徐剑锋那样热情,想把31年失去的爱弥补回来。虽然,徐剑锋在清明祭奠母亲后,仍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边是自己的根,另一边则是养育他31年的父母。但他坦言,“团聚之后,又多了一家亲人。”无论未来选择在哪里生活,都会和双方保持密切联系,和台州、惠州亲人的感情不会因此而改变。

被拐:忆当年多次逃跑 在惠州被人收养

如今,得知自己身世的徐剑锋,开始在网络上分享着自己童年的点滴回忆,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他仍能模糊记得当年被拐的情景。

据徐剑峰回忆,失踪当天,年仅4岁的他跟着父亲在广州南方大厦逛街,不知怎么的,他的父亲突然熟睡起来。“你爸爸太累了,需要休息,叫叔叔带你去公园玩。”这是徐剑锋回忆中,“叔叔”跟他说的话。徐剑锋说,自己被拐走后,被带去见买家,因他调皮、能清楚说出姓名,买家觉得难以养育,并未接受。而后徐剑锋被人贩子关到小屋中,徐剑锋趁人贩子不留意逃跑,但又被抓了回去。

“某天夜晚,我在其中一个人贩子钱包里偷偷拿了300元,再次逃跑,钱花完后,一直在外面流浪。”徐剑锋回忆,在惠州大亚湾一带遇到养母时,他全身上下脏得不像话。养父母出于好心便收留了他,以为是附近走失的儿童,没想到一直没人认领,他便留在养父母家。

而故事的另一边,当4岁的徐剑锋丢失后,杨素慧的生活发生巨变。夫妻离婚,杨素慧选择留在广州,她在儿子丢失的南方大厦找了份工作,一旦得到线索,她就去寻找孩子,足迹遍及全国各地。2014年,杨素慧因终日以泪洗面,导致左眼失明,后又被查出患有肺癌,但她仍坚持继续寻子。

遗憾:坎坷寻子错失相认 母子距离仅十几公里

或许是老天爷和杨素慧开了一个玩笑,2016年,母子二人错过了最接近相认的机会。

今年2月下旬,徐剑锋收到当地公安局的电话被叫去采血。3月5日,睡梦中的徐剑锋被一个重庆电话惊醒,电话的那头告知他,他就是杨素慧多年所寻的孩子。“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突然想起了这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徐剑锋在得知身世后,回忆起自己曾在2016年加了杨素慧的微信,并把个人照片发给杨素慧,但在核对身高、胎记、脸型等信息后,发现不符合。

谈起那段时光,宝贝回家志愿者广东负责人燕子同样是遗憾万分。“知道杨素慧查出癌症后,我每周都会和她见面,并陪她去了许多地方,寻找儿子的踪迹。”燕子说。有一次,杨素慧因病重咳出血,怕别人因此伤心,她悄悄地把带血的纸巾藏了起来。而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燕子,便联系媒体为她寻求帮助。

2016年,杨素慧寻子的经历经《广州日报》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许多疑似“徐剑锋”的信息纷至沓来,其中,就包括了真正的徐剑锋。徐剑锋回忆,当时想去医院看望杨素慧,但因出海打鱼无法成行,遗憾地错过母子二人团聚的机会。

杨素慧生前最后一次外出寻子定格在了惠州。杨素慧在志愿者陪同下到了惠州淡水、秋长地区寻找徐剑锋,而当时徐剑锋就在惠州大亚湾附近,母子二人相隔大约十几公里,这是徐剑锋被拐后杨素慧离儿子最近的距离。当时杨素慧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一路上不停地咳嗽,常常体力不支,在志愿者搀扶下才勉强前往惠州,走完了她人生最后一次寻子之旅。

2017年,未找到儿子的杨素慧抱憾离世,女儿在她的朋友圈发布了讣告,当晚徐剑锋心绪不宁,刷到了这条消息,第一个在下面评论:杨阿姨,一路走好。没想到,这竟是他与母亲最近的一次距离。

感谢:《广州日报》曾报道她的故事 陪她寻子治病

杨素慧离世后,包括燕子在内的志愿者和寻亲家长们仍不懈努力地帮助她寻找徐剑锋,完成她生前的遗愿。5年来,只要有疑似徐剑锋的信息、照片的线索,志愿者们都会详细对比分析,同时和警方保持紧密联系,并在每年特定节日发布寻找信息。

今年年初,重庆警方通过人脸识别初步发现了高度疑似人员,其年龄、儿时经历都与徐剑锋高度吻合。随后,疑似徐剑锋在广东警方帮助下做了DNA对比,最后确认为失踪30年的徐剑锋。3月7日,因疫情原因,在广东警方的举办的线上认亲,一家人终于团聚。“在知道找到了徐剑锋后,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燕子仍是激动不已。“杨素慧临终前把寻找儿子的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中,坚持寻找徐剑锋。”燕子说,如今6年过去了,总算帮她完成未了的愿望。

从2014年起,《广州日报》最早介入报道了杨素慧的寻子故事。8年来,本报多名记者接力,持续跟进报道,撰写了《骨肉分离 母亲寻儿23年 她哭到眼瞎肺伤》《儿子,我怕来不及找到你》《“我怕孩子认不出我”》《患癌寻子妈妈昨天手术顺利》《患癌母亲寻子26年未果抱憾离世 志愿者将继续寻人》等一系列报道,陪她寻子、陪她治病,还曾帮她联系医院治疗癌症。直到2017年,杨素慧因病重抱憾离世。

最近,身在千里之外的徐剑锋也拜托帮助母亲寻亲的志愿者,专程来到广州日报社送上“新闻有力、真情报道”的锦旗,坦言正是《广州日报》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到“患癌妈妈”杨素慧寻亲的故事,最终帮助她找到了孩子。“徐剑锋和姐姐制作了这面锦旗,并嘱咐我一定要亲手送到你们手里。”燕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