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灵山游玩的人,一旦走上这条路线,请立即掉头返回 广西的一个县,人口超160万,距南宁市150公里
在北京门头沟的西北部,距京城122公里的地方,就是北京的灵山风景区,我们知道,灵山最高海拔2303米,有北京屋脊的说法。我今年(2019年)五一期间去了灵山风景区,游玩了两天,还有了一段令我难忘的经历,假如你也来灵山风景区,请记住,一旦走上这条路线,一定要立即掉头返回,这是对生命的忠告和负责。

今年五一,经朋友一再推荐,我跟朋友两人一起踏上了前往京西屋脊灵山风景区的路程。我们之所以选择灵山景区游玩,一来是因为这里仍在北京地区,不用走得太远;二来经网上查询,这里海拔高,自然植物种类多,而且五一期间天不太热,是难得的休闲清净、风光好的一处地方。
路上我们乘坐公交,首先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叫斋堂的地方,经常去京西的朋友们应该对于这个地方不陌生,这是去灵山的一个中转站,我和朋友在等车之际,还进行了短暂的游览,这附近的风景很不错,我们都觉得没来错地方。这时候我们是万万没想到,后面的经历会是惊心动魄,令我们毕生难忘。

我们到了灵山脚下,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先找了一家农家院住下,我们住的农家院是这个村子位置最高的一家,我们安顿好就临高观察,就看到来时的那条盘山公路穿村子而过,并继续向北延伸,不知道修到了哪里。而这条公路正好将一大片山群分开,分为东西两片,我们大家所说的灵山风景区,其实只是指公路以西的连绵起伏的一片山脉;公路东面的那片山脉叫什么,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俩很鲁莽的就给它起名叫东灵山(我们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仅仅是为了自己称起来简单,如有错误,还请大家更正)。

由于五一假期时间充裕,我们就商量好了第二天,也就是5月2日早上,就出发登西面的灵山,玩累了休息一晚,第三天,即5月3日,再继续登“东灵山”的决定,玩得尽兴些。
第二天,我们随着络绎的人流进入灵山风景区,没想到景区门口已经看不到工作人员,到处都是遗弃的办公室建筑,还有停车场,入口处也是被用木头做成栅栏拦住,但是这似乎根本挡不住络绎不绝的登山爱好者,入口处一个像是被登山者“开辟出来”的很窄的入口,人们已经纷纷在这里进出通过了。
我看了有些犹豫,难道灵山风景区已经不让进了?我朋友看了看,直接就跟着众人进了去,我一看很多人都在进入登山,就也还跟着进入了。
一路上登山的人流一直延伸到了很远的尽头,我们从低海拔一直攀登,实在累了就停下休息,然后再继续前行,领略了灵山秀美的风景,体验了爬山的疲惫与乐趣,最后到了山顶,在海拔最高点石碑前,朋友还狠狠满足了一把登顶秀,还给我上一堂“艺术拍照课”,最后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意而归。
千万不要觉得登山这段说出来没有意义,虽然这条路线没有惊险,没有刺激,但它恰恰是正常、正确的灵山登山路线,假如你来灵山,就请按照这条路线走,因为这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灵山风景区,也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走我们接下来走的路线,请谨记!
我们在农家院住了一晚,晚上我朋友还特意查了一下路线,我们沿着“东灵山”一直往东南走,只要大致方向不错,我们走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龙门涧风景区,而龙门涧风景区是游人流量较大的风景区,还有回去的公交站。按照计划,我们从出发地,沿着山路走到龙门涧风景区,然后打上公交车,就能顺利回京,我的朋友也打包票,路线查好了,包在他身上,距离和时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也感激地说,那就交给咱们的参谋长带路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沿着山路上了“东灵山”,这次的山路换上了石阶平铺的路,走起来很舒服,完全没有昨天爬山的辛苦,很省力,我们都还暗自觉得做了正确的选择。
随着深入,石阶没有了,换成了坡度较缓的山路,虽然偶尔有些倾倒的大树拦路,但整体下来路也还是很平坦,并没有登山的感觉。我们一路说说笑笑,终于来到一处岔路口,一条通向正南,方向上跟我们的目的地的方向是不对的,还有一条是向北的,这条路也可以回到我们住的村庄,肯定不能回去;但是往东走却是一条痕迹不是特别明显的小路,并且还是沿着山腰向前延伸的。
我心里犯嘀咕了,最后我们商量,按照朋友昨晚查的路线,只有这条痕迹不是特别明显的小路方向是对的,凭着我们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决定走这条向东的小路,毕竟小路人为走过的痕迹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我们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这条山腰小路确实有很多人走过,但是只能容下两条腿走路,没有富裕的宽度,而且看到很生长在山腰石缝里的植物,开的花很美丽,很吸引人,我们拍了一些照片继续走。路走着走着就上了山顶,山顶的路没有了原来明显的痕迹,时有时无,根本没有固定的痕迹可寻,我意识到这里走的人很少了,手机几乎没有了信号,但仍旧没有意识到真正危险的存在。
我们依旧说说笑笑前行,有路走路,没路就在山顶直接走,除了土层松软,有些难走以外,倒也不是不可以走,我们俩没心没肺的走着,还以为肯定可以顺利到达龙门涧风景区。这里的山上风景确实很难得一见,很多开在悬崖边上的花,花味飘香,很远能闻到,色彩也比其他地方的更加艳丽,我们觉得很惬意,虽然快要筋疲力尽了。
可是我们走着走着,却突然发现山顶到了尽头,前面成了悬崖,往前没路了。我催促朋友赶紧再看看路线,朋友拿出手机查询等高线地形图(朋友告诉我这种软件几乎不需要流量,所以没信号可以继续使用),却告诉我,前面的悬崖下面,应该是一道山沟,沿着山沟,绕过前面那座挡住南面山沟的山峰,应该就是龙门涧了。
我们从出门到现在们应该走了三个多小时了,差不多4公里左右山路,原计划的路线要走5公里山路,但我看这山沟不像有人走的路,目测这个距离,再过一公里也走不出的样子,就让朋友把手机递给我,让我看看。我一看才发现,等高线图上显示,前面有两道山沟,在我们前面的山峰后面,还有一座山峰,构成了两座连绵的山脉峰群,但是两条山沟的等高线很明显,再跟眼前的景象一对比,没错,前面还有东西两条山沟,都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
朋友也说,是有两条山沟,应该是分东西两个龙门涧。我问他,那么哪个龙门涧是有景区工作人员可以接待游客的,是可以坐上公交车的?朋友含糊的思考起来,说应该是沿着东面的那条山沟走出到东龙门涧,那我们眼前的这个山沟应该是通向西龙门涧的,但是按照朋友说的,西龙门涧是没有工作人员接待游客的。他说到这里我愣了,因为按照这个情况,我们必须要赶去东龙门涧风景区,但是要穿越两个山沟,那光直线距离就还有5公里,下面很可能是没有路的山沟,直接穿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我们俩到这个时候还跟傻子一样,只考虑远不远,路好不好走,需要多久,却根本不考虑危险不危险!
但那时我已经很不开心了,这么远的距离,明明计划好的只穿越一个山沟,这样回去必定会多用更久的时间,关键是穿越没有供人走路的山沟,我没有把握,何况万一到了那边误点没有了公交车,今天一样是回不去的。
朋友却胆子很大,提议现在时间是中午12点多,还有时间,并且野外穿越山地的机会并不多,就当是锻炼身体了,两个男人还害怕什么?
我心里不爽,但是当时也没有反驳,觉得实在不行就返回,就同意了。我们吃过自备午餐,休息了下,就开始准备下到山沟里去。由于东面、南面是悬崖,西面是返回的路,我们就从北面缓坡下去,说是缓坡,却也是起码75度的斜坡,我们从上而下,自然没那么费力,尽管路不好走,土层松软,堆满落叶,很多拦路的树枝树干,一碰就断,但我们还是用了20分钟左右才到了山沟底部。
没想到的是,山沟底部树木不是很多,但却是向东呈阶梯降低的地势,我们下到的山沟并不是很宽,大约5~7米的样子,脚下还有大量流水冲刷过的痕迹,北京当时在近期内不是没有下过雨,山里下雨量大不大就不清楚了,万一有积水就有点麻烦了。
我看了看手机,彻底没有了任何信号,我们沿着山沟继续向东走,经过的地势不断下降,然而走了不到15分钟,我们就惊讶的发现,山沟地势遇到了断崖式下落,我们看到山沟在我们脚下已经没有了路,下面是一个至少深50米的山沟,底部还真有积水,不过积水并不多。以我们现在的简单二逼装备,根本不可能安全下去,更何况,谁能保证前面没有更深的山沟,又或者走着走着地势又横切式上升,需要再爬上去呢?到时候我们没有绳索,呼救无应,手机又没信号,无法与外界联络,就真的只能困死在这里了。
我朋友脸色很难看,眼前的处境谁都清楚,不可能再往前走了,就算他要走,我也不会再陪着他一起不理智了。这个时候我没有怪他,因为理智告诉我,这个时候一定要团结,一定要照顾好各自的情绪,我刚想说回去,他却突然情绪崩溃了,还爆了粗口,还说是不是回不去了,我们完了,是不是要在这出不去了。他开始情绪不稳定起来,我只能告诉他,现在只有回去一条路能走了,回去虽然比较累,但是起码是安全的,我记得来的路,我能把他带回去。经过我一番劝说,他情绪总算稳定下来,决定跟我一起回去。
为了转移注意力,我还轻轻哼起了轻松的歌曲,让我们俩的情绪都稳定不少,我们刚走了几步,我却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由一堆大块青砖喂起来的圆形坑,仔细一看我才确认,那是一个被挖开的坟,真真实实的坟,只不过里面没有了任何东西,但从坟的大青砖来判断,至少是二三十年前的旧砖,甚至更久,我在老家听说过以前有的穷人家死了人,买不起棺材就用砖切成半圆装砖坟,把人直接葬在里面,再用土埋起来。这坟会不会是砖塌了的砖坟?我不知道安排好的还是怎么的,更气人的是这个时候天上的云正好飘过来,挡住了太阳,明明是大晴天,突然阳光就被挡住了,我心里一阵抽搐,这叫什么破事?
不过好在我朋友左看看,右看看,时不时看看周围的山峰,他看到了砖,但却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心想,他不知道更好,更不用告诉他,免得他又情绪不稳,再说什么出不去的丧气话,我就更反感了。
从谷底上去的路必然要比下来的路难走上好几倍,刚才说了,这坡度起码有75度,我们是拽着树枝和树根向上爬上去的,有一段还需要攀爬一块陡峭的大石头,攀爬难度很高,说实话我差点手滑掉下去,如果真的掉下去,手或脚扭伤算是轻的。
最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下来的山顶,并沿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原来住的小村子里,在农家院又住了一晚,我们浑身出汗,满脸是泥,农家院老板见了我们简直惊呆了。休息的时候后来我朋友查到,之前有个女孩子孤身一人穿越野外龙门涧自然景区,结果被困在山里,最后没有救援,死在了山里,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听了心里一阵后怕,以后在野外还真是要谨慎再谨慎啊!
第二天房东帮我们打车到了公交站,最后回到了北京。
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设立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14个地级市。其中,就灵山县来说,人口超160万,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钦州港12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在历史上,灵山县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一
首先,灵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在地理位置上,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县、横县交界。灵山县的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钦州港12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由此,对于灵山县来说,拥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就灵山县的历史来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一带属象郡这一建制。

二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钦州市灵山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后,今灵山县一带属交州合浦郡地。南北朝南朝时期,宋泰始七年(471年),灵山县境属越州,梁天监一年(502年),灵山县境属安州,陈仍梁制。由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设立南宾县,县治设于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该地区属之。

三
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今灵山县一带属宁越郡南宾县。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南宾县属钦州总管府。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南宾县县治移至峰子岭南(今三海镇棠梨村境内),同年,钦州州治从钦江县迁至灵山县旧州圩南宾寨(钦州州治遗址)。到了公元794年,唐朝正式将南宾县改名为灵山县,因境内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由此,就灵山县来说,因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五代十国时期,灵山县属钦州。
四
最后,宋开宝五年(972年),灵山县仍属钦州,隶广南西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也即元朝时期,灵山县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海北南道钦州路总管府。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灵山县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廉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后,灵山县属广东省廉州府。到了1913年,灵山县隶属广东省钦廉道。1951年2月,将灵山县从广东划入广西。1994年6月,灵山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截至2018年底,灵山县总面积达3558.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65万人,也即为广西人口较多的一个县。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