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8000多万改造老街,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为何游客稀少? 椒江三甲昨发生一起坠楼事件 30岁打工仔沉迷网络欠债轻生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浙江台州8000多万改造老街,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为何游客稀少?

台州,位于浙江的中部沿海,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是“山海水城”,不仅自然风光宜人,而且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让许多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城市。前些天,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一起游玩了台州“大陈岛”,两天的行程结束后,小伙伴们返回自己的城市。而我则返回台州市中心,准备下一站行程。

浙江台州8000多万改造老街,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为何游客稀少?

返回台州市区后,珊珊三丫头选择住在台州市中心的椒江区,在当地人的推荐下,专门闲逛了当地的老街:海门老街。海门老街是一条属于当地人记忆的老街,也是台州椒江区仅存的一条从清末延续下来的传统商业街,在台州椒江,大家都知道海门老街。

浙江台州8000多万改造老街,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为何游客稀少?

海门老街位于台州椒江的市中心位置:南接人民路,北至东升街,海门老街南面是椒江区文化广场、再往南走即中山东路,与南新椒街对接,海门老街东南为椒江剧院,东为新堂路。珊珊三丫头是从所住的酒店走路到海门老街,沿途都是现代的楼房与商铺了,很明显,海门老街是一条处在现代化城市内的老街。当走进海门老街的一刻,第一感觉是:人好少!整个海门老街显得有点冷清。

海门老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从前,老海门人到上海谋生,富裕后回到海门,按照旧上海的模式,建筑起了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加上这里当年在海门港正式立埠通商,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也因为把海门老街称为“小上海”,当时由海门老街发散开的周边是官府机构所在地,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

整条海门老街的南北全长225米,保留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浓缩”这座城市许多的故事:北面的欧式建筑,南面的明清建筑,还有一些60-70年代色彩的建筑元素。街道墙面都刷上了色彩,白色的墙面配着木色的房门,整条老街非常的整洁舒适。从市中热闹的街道拐进这里时,没有了令人烦恼的喧闹声,慵懒走在老街上,有种说不清的舒服。相对那些灯红酒绿和人头涌动的老街,珊珊三丫头更喜欢这样的老街,这里更能让人慢慢的品味。

海门老街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2001年台州椒江区人民政府斥资8000万元改造和修整的成果,当时是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在2005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奖,并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珊珊三丫头从街道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这头,这里有杨府庙、武圣庙、旧海关、戏台等标志性建筑,还有一批地方老字号商店、传统手工业、餐饮业等纷纷落户,非常有看点。但街道上人真的非常少,整个感觉却是比较冷清的,没有印象中那个非常热门的老街样子,为什么会如此“冷清”?

要知道在2018年,台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30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数据显示来台州游玩的游客并不少,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而造成海门老街“冷清”的原因,珊珊三丫头觉得大概是因为台州可以游玩的地方“太多”,例如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天台山、常年云雾缭绕的神仙居、台州临海的江南长城、温岭石塘、小箬村……等等,这些游玩的景点,大多在离台州市中心较远的“郊外”把海门老街和这些景点一起安排并不方便。鱼和熊掌之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些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游玩。像这次我们一起到大陈岛的小伙伴们,在游玩完大陈岛回来后,就匆匆赶回所在城市工作了,放弃了“海门老街”这个景点。

珊珊三丫头很庆幸这次有时间留下继续游玩,在椒江多停留一天,除了海门老街之外,还收获了许多的意外惊喜,在接下来,珊珊三丫头会继续和大家分享。此刻,我还沉浸在海门老街从街头到街尾的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思绪在品味深藏在那里的一段温情岁月。

那么,你有没有到过浙江台州旅行?你台州的印象是什么?你在台州旅行的时候,有没有到过台州椒江区的海门老街?海门老街与你逛过的老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冷清的原因是什么?你喜欢热闹还是清静的老街游玩呢?为什么?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30岁的人了,一事无成……”昨天凌晨,在台州滨海工业区一家企业的厂房楼顶,30岁的小伙跳了下去,他把自己的手机和一封遗书留在了楼顶,短短6行字,透露着他心底的无奈、自责与眷恋。

小伙留下遗书,两度轻生

昨天,是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凌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厂区里一片寂静。企业的保安在巡逻中,突然发现厂区有人倒在血泊中,立即报警。

椒江公安分局三甲派出所接警后,民警辅警等8人赶往现场。同时,椒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及法医也一并赶赴现场处置。

该男子名叫张均(化名),今年30岁,山西原平市人,在这家企业打工已有4年多,平时就住在厂区里的员工宿舍。

张钧为何会坠亡?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张均在当天凌晨4点30分,从厂区8号楼顶跳下,在楼顶,民警发现了他留下的一纸遗书。

“爸妈:儿子因玩呱呱社区里面的游戏《车行》,沉迷其中,网上借贷10多万无力偿还,感觉压力太大,也没法跟家里张口要钱,儿子对不起你们……”遗书写于10月4日,内容并不长,短短6行字,却字字沉重。

昨天,记者了解到,根据张均手机里的百度搜索关键字记录发现,张均曾于10月3日和4日搜索过自杀方式。经办民警分析猜测,搜索记录时间与自杀时间相差数日,期间死者应该有过内心挣扎。

据了解,此次国庆假期,张均没有回家,室友回家过节后,他独自一人住在宿舍。在跳楼自杀前,张均曾在宿舍用刀片割过手臂动脉,但可能无法忍受疼痛,自杀未遂。随后,在凌晨2点多,张均从宿舍走向厂区8号楼。他在跳楼自杀前,把遗书和手机都放在了楼顶。

他沉迷网络欠下11万多元网贷

张均年纪轻轻,为何放弃生的希望,两度轻生?

据了解,张均原来在杭州工作,于2016年3月调到台州这家公司,在车间工作,月薪五六千元,工作强度不大。

大约在4个月前,张均因沉迷网络,深陷其中,为此花费了大量金钱。

在工作之余,张均除了爱玩游戏,还爱看网络直播,在某个网络直播平台上,张均达到了“公爵”级别,要达到这一级别,至少给主播刷礼物超过6万元。而要保持这一级别,每月还得继续刷至少1万元的礼物。

张均在网上借了不少钱,多的一笔5万多元,少的5000元,总计11万多元。

据张均的车间主任介绍,张均还是单身,他的两个哥哥均已结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里无力支持张均娶媳妇,在他老家,娶媳妇要花费一大笔金钱。

性格内向的他可能因此沉迷了网络,背负债务才导致不幸的发生。

在同事们眼中,张均为人老实,工作认真,平时不怎么跟人交谈,也没有暴脾气。大家想不通,凭张均的工作收入,11万多元的网贷,也不是走投无路,年纪轻轻走上绝路,让人惋惜。

心理专家:他有孝心,有责任感,却缺少沟通

30岁,风华正茂,张均却没能挺过生活中的这道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均做出这样不理智的选择?为此,记者咨询了椒江具有多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救援经验的心理专家李珍珍。

“人的骨子里都是怕死的,也就有了求生的意念,有些人自杀是因为有厌世情绪,有些人自杀是因为想逃避当下过不去的坎,但这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张均显然属于后者。”李珍珍说,张均自卑但又是有责任感的人,只是在自卑与责任感之间无法平衡,“家庭的经济条件促使他在心理上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又深受家里的宠爱,从他的遗书上可以分析出父母对于他的期望比两位哥哥要高,但家里的经济条件又无法支持他。”

李珍珍觉得,张均跟父母之间一直是缺少沟通的,怕父母知道其欠债十几万后而失望,最终的导火线可能只是一个催债电话。张均逃避现实,逃避困难,逃避沟通,导致他沉迷网络给主播刷礼物,也可能他内心受困于虚拟世界的感情,以大手笔的投入来表达自己的喜爱。

“张均在遗书里留下了手机密码,可以看出他对世界其实还是很留恋的,只是缺少一个情绪的发泄口,让他无法适从。”李珍珍说,当发现有这样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肯定他,肯定他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也要让他明白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逃避。比如这个案子,张均以为他死了,债就清了,他所面对的困境就会消失了,其实不然,困难不会消失,只是转移给了家人。“张均是有孝心的,如果让他认清这一点,并且让他自我肯定,承认当下的情绪,不是去反抗它,这样他不会轻易放弃希望,不会忽视一些有转折的可能性。”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