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鲁迅故里,绍兴这个免费景区也值得一去!可惜大多游客会错过 绍兴周边最佳自驾游线路游玩景点攻略推荐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句简单的开头,开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文人雅集,也留下了一篇传世的书法名帖。
兰亭雅集,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的发生地在绍兴,一座充满书香气息的江南古城。

关于浙江绍兴,或许很多人的最初印象来源于鲁迅。茴香豆、乌篷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无数游人脑海中的绍兴。来绍兴旅游,鲁迅故里这个5A且免费开放的景区,是游客一定会去打卡的地方。
除了鲁迅,从这座2500年的古城里还走出了许多名人,“书圣”王羲之便是其中之一。王羲之最著名的书法名帖《兰亭集序》,“兰亭”这个地方便在今天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如今也是一个景点。不过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个地方,它位于绍兴古城之内,同样免费开放,同样底蕴深厚。和游人如织的鲁迅故里相比,这里的游人少了很多,似乎宣传力度不过,很多游客都会错过。

这里就是——书圣故里。书圣故里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南麓,是绍兴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之一。这里因王羲之而得名,实际上也是“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
青石小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篷人家……这里浓缩着绍兴的江南之美,也收藏着绍兴的人文底蕴。而最打眼的,还是满街房屋白墙上的王羲之书法名作。
街区中大街小巷里分布着众多景点:戒珠寺(王羲之故居)、王羲之陈列馆、蔡元培故居、钱业会馆、尚德当铺、题扇桥、探花台门等等。和其他景点不同的是,街区中还有当地人生活其中。行走在书圣故里,你可以逛逛景点,更能感受到老绍兴的人文风情。
戒珠寺位于西街,是一座寺庙,也曾是王羲之的故居。我去年来时这里正在修缮,这里不对外开放,所以只能遗憾错过。寺前有一个墨池,据说是王羲之小时候练习书法的地方。当时因为太过勤奋,将一塘池水都染成了黑色,因此叫做“墨池”。站在墨池之前,看着墙壁斑驳的痕迹,周围一圈黛瓦屋舍,倒别有一番幽情涌上心头。
蔡元培故居位于笔飞弄,这位民国教育之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蔡氏大宅也是一个很有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庭院深深、令人印象深刻。
题扇桥是一座石桥,如今也是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座古桥有一个故事,大意就是原本桥上有位老婆婆以卖扇子为生,但生意惨淡,一把扇子也卖不出去。王羲之经过看到了,便为老婆婆的扇子题了字,于是扇子很快便被一抢而空。
题扇桥也是书圣故里的标志性景点,桥下就是乌篷船码头,小桥流水、乌篷人家,典型的江南情调,在这里拍照是很美的。
书圣故里街区上,还有当铺、钱庄、黄酒铺子、明清老台门建筑,这些古建筑、古法技艺都记录了老绍兴的人文历史,并且都是可以免费参观的。
行走书圣故里,就连一条小巷子,可能都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躲婆弄是一条看着平淡无奇的小弄,这里依然和王羲之和老婆婆有关。传说当年老婆婆卖了扇子挣了钱,就又编了许多扇子想让王羲之题字,无奈之下王羲之便溜到一条小弄里躲着,等到老婆婆走了才回家。那条小巷子,便被人们称为“躲婆弄”。
行走在书圣故里,会发现很多房舍墙上印着王羲之的书法名帖,让人们一睹书圣的书法魅力。如果不了解内情,或许会好奇:这里到底什么来头?
而在绍兴、在书圣故里街区,一切就是如此理所应当。这些粉墙黛瓦之上行云流水的书法,让老街有了一种书香之气。那里面,还藏着绍兴这座江南水乡沉淀千年的人文之美。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自驾游是否感兴趣呢?如今很多人很向往各种户外活动,其实自驾就是其中很受欢迎的一种,那么绍兴市究竟有哪些地方适合自驾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揭秘绍兴市几大绝美自驾景点,快拿去收藏吧!
1.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水乡古城经典风貌和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1742―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主要景点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
风情园
鲁迅笔下风情园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
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秋官第,临街朝南。酒店东侧,竖立着一座四柱塔形招牌。塔高二丈许,顶有瓦,有檐,檐下外侧悬一大“酒”字。四柱似竹,塔体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书“咸亨酒店”四个金字。店内摆设格局,悉如鲁迅小说《孔乙己》所状。因此处老酒地道,“过酒坯”(下酒菜)风味纯正,闲暇之时,于此自斟独酌,或约三二酒友品“三酉”而负暄闲聊,均极自在。咸亨酒店有绍兴酒俗博物馆之戏称。
鲁迅纪念馆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
周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长庆寺
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寺院坐西朝东,赭墙黑瓦。红色山门上悬挂一块红底烫金的“
长庆寺”匾额。寺院分前后两殿,前殿供一尊如来佛和十八罗汉,后殿供一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为保平安,幼年鲁迅曾拜寺里一个和尚为师,有时也去寺里游玩。
土谷祠
土谷祠 ,即土地庙,位于长庆寺斜对面。鲁迅幼时,祠里常有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栖身。鲁迅不朽名篇《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即以祠中一个名叫谢阿桂的游民作为“模特儿”。
安桥头村
安桥头村,即鲁迅外婆家,在绍兴昌安门外,是一个靠近曹娥江边的小村庄。鲁迅幼时常随母亲来外婆家,与村里的农民孩子结下了深厚友谊。农村的所见所闻,成为他今后写作的生活基础。
文化广场
鲁迅文化广场位于咸亨酒店 西面的鲁迅路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台阶层层叠叠,红花绿 叶相间,草木葱郁,青石板地面 突出了绍兴的传统风貌。广场东 侧,立有一《鲁迅铜像赠款名录》的花岗石巨碑。
广场北部塑有鲁迅铜像,面对鲁迅路,系用黄铜铸造。铜像中的鲁迅面容和蔼可亲,仪容从容安详,透过形象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先生睿智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铜像旁边树立有一《鲁迅铜像碑记》的石碑。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内有序厅、陈列厅、天井、观众休息室等。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介绍鲁迅先生生平事迹。
2.东湖
东湖位于绍兴城东箬篑山麓,昔日秦始皇东巡至会稽,于此供刍草而得名。自汉代起,民工相继至此凿山取石,至隋,越国公杨素为修越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宛如天开。“勿谓湖小,天在其中”。东湖, 宛如一使人玩味无穷的水石盆景佳作。湖中崖壁蹉砣,有的对峙如门, 有的倒悬若堕 ,有的深曲如洞,水色深黛、清凉幽静,巧夺天工之奇观,其风格独特,使人陶醉。

主要景点
东湖景区内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观,还有如听湫亭、霞川桥、饮渌亭、桂岭、秦桥等恰到好处的人工点缀,身处东湖犹在画中。除山石湖水等组成自然风光外,东湖还是富有历史意义的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游览或商量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
东湖是外地游客在绍兴参观的主要景区之一,乘坐乌篷船是湖中游览的特色,初次到东湖的人可能因此而玩个心跳。除在湖中观光外,人们还可以上山。山顶有茶园和茶室,还是登山远眺的好地方。阳春季节,东湖东北方向的平原风光是外地很难见到的江南水乡秀色。
云门禅寺佛教文化自东汉灵帝建宁中(168年-172年),由安息国高僧安世高云游会稽,弘传佛教,经过三国、西晋的初步传播,后从东晋、南北朝延续至隋唐、宋元、明清近二千年,平水一度成为浙东传播佛教的中心。这里古刹云集如林,宗派祖庭争相宏宗立说,大德高僧代代呈现,帝王将相不断赏物赐额,骚客名流诗歌咏呤无数。厚重的佛教文化成为平水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目。云门书法胜地,历来为文人所重,风景名胜甲于越中。唐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之吟叹。寺前青嶂,矗如列屏。秋如万重,灿若 褥绣。若耶溪绕门而过;秦望山据背在上。
云门禅寺坐落于绍兴城南十五公里的平水镇寺里头村秦望山麓脚下的一个狭长山谷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它的东面即靠平水镇,南面有若耶溪、平江水库、平阳寺等,西面有。。。。。。。。。北靠秦望山(因秦始皇曾经登此山而有名),云门寺三面青山环抱,坐落在一个狭长二里左右的峡谷里,这里地处绍兴南部山区它有着宁静优雅、气候宜人、依山傍水、林泉秀美的一处清幽脱俗的佛门胜境。
门票50元(乌篷船船票85元/船,每船限乘3人,船工全程游览点免费讲解服务;湖的两端都有售票亭,均可买票,往返为两张船票;另外景区还有攀岩每次30元)
开放时间7:30-17:30用时参考3小时
3.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主要景点
概述
兰亭四周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园内“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御碑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传说。池边立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 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
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2位当时名流在兰亭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 鼠须笔和 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游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亭上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为 光绪江夏太守 李树堂题。
旁边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是由 徐生翁撰句,兰亭书会会长 沈定庵先生所写。亭内陈列着由“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当年的流觞用具复制品,向游客展现着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场景。亭背面还另悬由清同治年间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 孙绰所作的《兰亭后序》全文。
御碑亭,八角重檐,始建于康熙年间,56年毁于 台风,83年重建。亭中立一巨碑“御碑”,系清朝原碑,已有300多年历史。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对兰亭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 江泽民视察兰亭时曾称之为“国宝”。御碑曾经历了很多劫难,如56年一次 强台风和文革时的破坏,均幸存下来。文革时,红卫兵要来砸碑,在兰亭驻扎着的血吸虫防治所的医生们得到消息之后,连夜在碑上涂上石灰,再用红漆正面写上 毛主席的《 送瘟神》诗词,背面写上 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才得以保存下来,文物史将不会忘记这批保护兰亭文物的医务工作者。
临池十八缸是兰亭的一个参与性景点,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所在。建于康熙年间, 粉墙黛瓦,四面临水。祠内清池一方,传为书圣洗笔之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整个建筑“山水廊桥亭”于一体,独具匠心。祠内陈列王羲之像,两侧回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刻石。其内涵可以用两句诗来概况: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中国 兰亭书法节开幕式和书艺交流活动就是在祠内举行的。
兰亭书法博物馆建于1988年,依山傍水,里面陈列着中国书法简史,和美籍华人陈亦尧捐献的各种瓷砚收藏,并不定时举办各种书法展览。
乐池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中乐字命名。是新开辟的一处休闲景点。游客可在乐池喝茶聊天,乘坐竹排,休闲享受兰亭美丽的湖光山色。
4.百草园
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一个菜园子,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但因园子大而显得有些荒凉。 百草园是鲁迅幼年时玩耍的地方。这个荒芜的园子,不仅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而且有树木、蔓藤和飞鸟虫兽,是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
说到这儿,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动呢?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表达出你的见解吧! 喜欢的话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