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孩子们”㉓|总统手里的“刀把子”:克拉斯诺夫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冯玉军 周楚人

【编者按】

这里所说普京的“孩子们”,并非生物学概念,而是政治社会学概念。他们指在普京执政俄罗斯20多年期间成长起来、开始在俄罗斯政界崭露头角,并有可能在2024年后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新一代权力精英。

普京提交的宪法修正案2020年3月14日获宪法法院批准,7月1日经全民投票通过,7月4日开始生效。这意味着普京之前的总统任期“清零”,他从理论上将获得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机会。2021年4月5日,普京签署了关于总统任期的法案。根据该法案,他可以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但俄罗斯国内政治历来波诡云谲,法理上的可能并不代表现实中的必然。修宪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凸显“2024问题”已经浮出水面。2024年之后,谁将掌管俄罗斯,是大家都热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推出“普京的‘孩子们’”专题系列,与大家共同盘点,哪些人有可能进入未来俄罗斯的权力核心或以其他形式对俄罗斯政治产生深度影响?

【之二十三】

伊戈尔·维克托罗维奇·克拉斯诺夫(Игорь Викторович Краснов),1975年12月14日出生于靠近北极圈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首府阿尔汉格尔斯克市,是俄罗斯著名政治家。2017年晋升司法中将。2020年1月起担任俄罗斯总检察长,年仅45岁。同年2月起成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反腐败委员会成员。在《独立报》2021年7月的百名政治人物排行榜中,克拉斯诺夫位列第33名。

普京的“孩子们”㉓|总统手里的“刀把子”:克拉斯诺夫

伊戈尔·维克托罗维奇·克拉斯诺夫

克拉斯诺夫1998年毕业于波莫尔国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检察部门工作。作为年轻低调的专业技术官僚,克拉斯诺夫先后参与了众多大案要案的调查,其中包括2005年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丘拜斯遭暗杀案,以及著名反对派政治家、前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谋杀案。此外,克拉斯诺夫还侦破了数起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并与激进民族主义者相关的案件。除了其专业能力广受赞誉外,还有专家称他为“受控制的技术官僚”,是“俄罗斯联邦权力集团中最强硬的人物”。

初入仕途

克拉斯诺夫升任总检察长之前一直十分低调,因此公开渠道并无其家庭和童年的资料。

1993年,他进入波莫尔国立大学法学院(后并入俄罗斯北方联邦大学)攻读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波莫尔国立大学法学院举行了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当年也被喻为该学院历史上“黄金年份”。与克拉斯诺夫一同毕业的有著名律师丹尼斯·古德科夫和亚历山大·科琴科夫、法官安娜·尼佐夫采娃、大学教授尼娜·斯克里普琴科。

据现任俄罗斯北方联邦大学副校长、前波莫尔国立大学法学院院长娜杰日达·切尔托娃回忆,学生时代的克拉斯诺夫学习认真,成绩突出,是一个勤奋、负责任的学生。他积极参加大学时代的体育活动,同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他和其他优秀的毕业生一样有才华、负责任,在自己专业的行业作出一番成就,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

1997年尚未毕业时,克拉斯诺夫就开始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霍尔莫戈雷市担任调查员,短短几年间,他凭借强大的专业能力迅速脱颖而出,因侦破多起案件获得上级青睐。2006年起升任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检察官办公室特案要案调查员,成为他仕途的起点。

2006年3月17日,时任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总裁、前副总理丘拜斯在莫斯科遭遇暗杀。作为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总裁兼右翼力量联盟党主席,丘拜斯遭刺杀一案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多方势力交错其中。而且在2002年至2006年间,先后有莫斯科副市长奥尔忠尼启则,马加丹州州长茨韦特科夫,“自由俄罗斯”党主席、国家杜马代表尤申科夫,俄罗斯最大武器制造商“金刚石-安泰”公司代总经理克利莫夫,“新兴质量”广告公司总裁戈德曼,以及重返商界的车臣前副总理谢尔古宁等人在莫斯科遭暗杀身亡。首都几年间频发大案,引发时任总统普京不满。在他的要求下,安全部门联合检察部门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专案精英协助调查丘拜斯遇刺一案。克拉斯诺夫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大内密探”

在基层磨砺了8年的克拉斯诺夫被调往莫斯科协助调查,他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强大的专业能力、勤恳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在来自全国以及中央安全、检察部门的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因此被调到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工作,并领导对丘拜斯被刺杀一案的侦察。克拉斯诺夫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斯特雷金和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多吉。

普京的“孩子们”㉓|总统手里的“刀把子”:克拉斯诺夫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斯特雷金

巴斯特雷金出身军人世家,父亲是参加过二战的海军军官,母亲则是波罗的海舰队的高射炮手。巴斯特雷金1975年本科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学院(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院),198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读研期间,他是普京在大学时期参加的学习团体的负责人。1980年代起巴斯特雷金任教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1990年代起,先后在内政部和司法部工作;2005-2006年,他成为司法部西北联邦区负责人;2006年10月,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尤里·柴卡的副手;次年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第一副检察长、俄罗斯联邦检察院侦查委员会主席。2010年1月,侦查委员会从检察院中独立,巴斯特雷金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自此与检察院分庭抗礼。

多吉则是巴斯特雷金的特别助理,当时在巴斯特雷金和多吉的要求下,一批独立的、受总检察长办公室直接领导的检察队伍迅速组建。多吉后来表示,当克拉斯诺夫抵达莫斯科的那天起,他就已经成为总检察长办公室的一员。

2006年12月11日,前新闻部长鲍里斯·米罗诺夫之子伊万·米罗诺夫因涉嫌谋杀丘拜斯被捕。据其回忆,克拉斯诺夫亲自参与了对他的拘留及审讯,并直接向多吉汇报。米罗诺夫多年后曾出版小说描述与克拉斯诺夫的相识,他将克拉斯诺夫描述为“俄罗斯联邦权力集团中最强硬的人物”。

尽管陪审团两次宣告米罗诺夫无罪,而且另一名被逮捕的嫌疑人、俄对外情报总局退役上校克瓦奇科夫也被宣告无罪,但这并没有影响克拉斯诺夫的职业生涯。不仅如此,克拉斯诺夫的工作得到了巴斯特雷金的高度赞赏。2007年,他被巴斯特雷金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检察院侦查委员会主席直管的特别重要案件高级调查员,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内密探”。

消息人士透露,彼时的克拉斯诺夫不仅在检察部门,同时在安全部门中也确立了自己作为一名“称职检察官”的地位,可以被委托处理微妙的政治刑事案件。

再破要案

作为巴斯特雷金的得力干将,克拉斯诺夫侦查了数起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并与激进民族主义者相关的案件,其中包括谋杀反法西斯主义者斯坦尼斯拉夫·马尔科洛夫、《新报》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巴布洛娃的刑事案件。这是其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里程碑。

2009年1月19日,在莫斯科市中心,律师斯坦尼斯拉夫·马尔科洛夫、《新报》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巴布洛娃被枪杀。当时马尔科洛夫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反对者、反法西斯主义的社会人士代表,此次谋杀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迅速成为全俄媒体的焦点话题。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公开接管此案件,俄罗斯联邦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牵头成立特别调查行动小组,克拉斯诺夫担任组长。

普京的“孩子们”㉓|总统手里的“刀把子”:克拉斯诺夫

斯坦尼斯拉夫·马尔克洛夫和阿纳斯塔西娅·巴布罗娃的逝世地,群众自发前往悼念

枪杀案背后暗藏玄机,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的介入炸出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激进组织”这条大鱼,整个俄罗斯新纳粹地下网络随之被曝光。

据悉,“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激进组织”的成员与光头党和纳粹组织多有牵连,犯下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罪行,包括2008年反法西斯主义领导人费奥多尔·菲拉托夫和伊万·库托尔斯基被谋杀案;2009年泰拳世界冠军穆斯林阿卜杜拉耶夫被谋杀案;莫斯科市法院法官爱德华·楚瓦绍夫被谋杀案等在内的数十起谋杀案。多起案件中甚至出现了一位移民被斩首,其头颅被丢到区议会挑衅的极端恶性案件。

克拉斯诺夫极为负责地收集了躺在档案柜层层尘埃背后并没有被真正调查过的案宗,抽丝剥茧,最终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从接手案件到全面侦破,仅耗时不到一年。当时第一个向梅德韦杰夫作报告的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但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经常提携后进,提到他的部门成功侦破了这起备受瞩目的谋杀案,对克拉斯诺夫从不吝啬赞美之词。据工作人员回忆,克拉斯诺夫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巴斯特雷金的“最爱”。不过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克拉斯诺夫是得到了更上层人士的“特别关照”。

“救火队员”

2011年,俄罗斯联邦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由检察院直管改制成为独立部门。根据同年4月第398号总统令,克拉斯诺夫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领导下的特别重案高级调查员。2011年12月,作为侦查委员会中最杰出的调查员,克拉斯诺夫被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二级祖国功勋勋章;次年6月,被授予司法少将军衔。

2014年9月,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曝出贪污丑闻,工人因拖欠工资而宣布数次罢工,甚至绝食抗议。该航天中心是俄罗斯重点建设的新航天基地,普京曾多次在政府工作会上表示非常期待东方发射场成为俄罗斯的首个民用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也无需再租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因此普京十分重视此案。克拉斯诺夫没有让普京失望,20多件刑事立案、工人的工资全部结清,涉嫌挪用13亿卢布的四名被告被依法监禁,因该案件涉及国家机密,故庭审不对外开放。但此后,克拉斯诺夫成为了高层领导的“香饽饽”,但凡涉及到高层、政治的刑事案件,他就是最受青睐的“刀把子”。

2015年2月27日,俄罗斯著名反对派政治家、右翼力量联盟创始人之一、前第一副总理鲍里斯·叶菲莫维奇·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遇刺身亡。而此次刺杀事件恰恰爆发于涅姆佐夫即将领导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前夕。一时间众说纷纭,俄罗斯多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案件再度由克拉斯诺夫负责。不久后,克拉斯诺夫亲自向普京总统报告了调查结果。一名参与侦查的前执法人员说,尽管涅姆佐夫家族的代表对当局缉拿凶手的政治动机提出了质疑,但他们对被判犯有谋杀罪的肇事者参与犯罪活动这一事实并无异议。

涅姆佐夫被刺杀后,民众自发在莫斯科举行悼念活动,后演变成为游行示威。

正是在调查涅姆佐夫遇刺一案期间,克拉斯诺夫获得晋升,他被委任领导一个由巴斯特雷金直管的特别设立的侦查部门。涅姆佐夫遇刺一案后续事宜则被移交给克拉斯诺夫的下属尼古拉·图特维奇负责。克拉斯诺夫似“救火队员”一般再度投身到另一则大案——罗曼诺夫王室家族成员谋杀案中去。

巴斯特雷金(右一)与克拉斯诺夫(左一)讨论案情

2015年10月,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杀害一案重启,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与全俄大牧首基里尔共同参与其中,克拉斯诺夫则是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的代表。

2016年4月30日,克拉斯诺夫成为巴斯特雷金的第一副手,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副主席,实际上已经负责侦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2017年,克拉斯诺夫被授予司法中将军衔。

平步青云

多年来克拉斯诺夫一直在巴斯特雷金庇护下成长,长期对外呈现出专业、负责的技术官僚形象。2020年,克拉斯诺夫终于开始独当一面。出人意料的是,克拉斯诺夫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接替巴斯特雷金的人选,但是他却获得了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的竞争对手——总检察院的提名。

2020年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名克拉斯诺夫担任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前任总检察长尤里·柴卡转任俄罗斯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

主席台左一为新任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居中为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右一为前总检察长、现任俄罗斯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全权代表柴卡。

1月22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通过了总统对克拉斯诺夫的任命。当天联邦委员会主席瓦伦蒂娜·马特维延科向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介绍了新任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伊戈尔·克拉斯诺夫知道总检察长的任务,他在侦查机构工作过,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极高的专业素质。”她甚至将克拉斯诺夫比作从霍尔莫戈里来到首都并取得成功的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创建者)。

克拉斯诺夫在宣誓就职后的发言中表示,将严厉对待任何腐败现象,致力于在俄罗斯营造一种对腐败“绝不容忍的气氛”。

2月3日,克拉斯诺夫被授予联邦司法执行顾问职衔,这是联邦检察院能够授予的最高职衔,等同于陆军上将。同日,他成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

多方角力

能够在年仅45岁便接班任期长达20年的老检察长尤里·柴卡,克拉斯诺夫依靠的远不仅仅是巴斯特雷金。

消息人士透露,多年来克拉斯诺夫和联邦安全局保护宪法及打击恐怖主义处的负责人阿列克谢·谢多夫建立了牢固的联系。此外,鉴于长期的工作交集,克拉斯诺夫和联邦安全局经济系统负责人谢尔盖·科罗廖夫及伊万·特卡乔夫也建立起私人友谊。科罗廖夫于2021年2月升任联邦安全局第一副局长,特卡乔夫则是普京重臣、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编注:关于谢钦及其子小谢钦可参见“普京的‘孩子们’⑧|能源界的‘青年近卫军’:伊万·谢钦”)的亲信,一度是联邦安全局最有影响力的官员之一。早年在谢钦的安排下,其好友奥列格·费奥克蒂斯托夫将军主持组建联邦安全局第六处,建成后被谢钦牢牢掌控,很快就被冠名为“谢钦特种部队”,后来特卡乔夫成为第六处处长。

据说时任俄罗斯副总理谢钦曾因一笔军事合同与以时任总检察长柴卡、时任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背后支持者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势力之间发生摩擦。此后,谢钦于2012年5月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同年11月,谢尔久科夫因涉嫌挪用30亿卢布被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再之后,柴卡家族又多次遭受重创。梅德韦杰夫圈内的亿万富翁好友也接连被特卡乔夫送进监狱。

有传闻说,几年后对克拉斯诺夫的任命是这场“战争”的延续。毫无疑问,特卡乔夫与克拉斯诺夫的友谊加强了安全系统与检察院系统的联系。可以断定,在克拉斯诺夫背后同时有着检察院系统、安全部门的助力。政治学家阿列克谢·马卡尔金表示,该任命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联邦安全局对检察院的影响。

左一为新任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居中为总统普京,右一为前总检察长柴卡

2020年1月,米舒斯京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此前,因侦查贪污案件需要,身为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二把手的克拉斯诺夫与长期担任联邦税务局局长的米舒斯京互动也十分频繁。因而也有消息人士指出,对克拉斯诺夫的任命可能与对米舒斯京的总理任命有关,而普京对两者的任命提名也仅间隔3天。

此外,作为总统办公厅主任安东·瓦伊诺及副主任谢尔盖·基里延科力推的年轻技术官僚储备人才库中的一员,克拉斯诺夫杰出的个人能力,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公认的“受控制的技术官僚”形象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与克拉斯诺夫本人相熟的《新报》副总编辑谢尔盖·索科洛夫认为,此次任命的动机较少是出于政治考虑。“我想总统最近一直在让与特定利益集团无关的人担任最高职位。在更大程度上,这可能是由侦查委员会和总检察长办公室之间进行了新的权力再分配,以便高层更好地控制检察系统。”

政治分析家塔季扬娜·斯塔诺瓦娅指出,“总检察长的更换是执法机构重大人事变动的开始。普京本应在总统选举后立即举行会议,但他实际上将会议推迟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想确定自己的未来以及如何解决2024年总统大选的问题。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开始,总统正在进行一场已经布置多年的改组。我认为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其他机构的人事变动,而不仅仅是执法机构。”

政治分析家叶夫根尼·明琴科也认为,柴卡的变动可能不是改革的结束,在强力部门任职的“老人”正在经受2024年布局的考验,随柴卡离开的下一位“老人”可能会是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也可能是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编注:帕特鲁舍夫及其子德·帕特鲁舍夫可参见“普京的‘孩子们’①|德·帕特鲁舍夫:普京挚友之子”)。

不过塔季扬娜也赞同索科洛夫的观点,自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从检察院独立以来,检察院的侦查、立案工作就分配给了侦查委员会。前总检察长常常主张加强对侦查委员会的控制,因而两个机构常常爆发冲突,这种对抗实际是当局暗中鼓励的,正如政治分析家尼古拉·彼得罗夫所说,“柴卡和巴斯特雷金之间的争吵是普京最喜欢的游戏。”但是侦查委员会出身的克拉斯诺夫出任总检察长暗示这种游戏的结束,也预示着强力部门新老交替的开始。

稳中求进

2020年7月,俄罗斯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了任命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俄罗斯联邦主体的检察官和与他们具有同等地位的检察官的新程序。第83条中从“俄罗斯联邦总统向联邦委员会提名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人选;向联邦委员会提出关于解除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职务的建议”改为“俄罗斯联邦总统经与联邦委员会协商后任命或解除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俄罗斯联邦副总检察长、俄罗斯联邦主体检察官、军事检察官的职务。”实际上,总统提名的所有候选人都将得到支持。

此外,总检察院的职责被规定为确保在国家法院、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法院中代表和保护俄罗斯的利益。因而总检察长办公室可以要求国家机构、联邦主体机构、地方自治机构提供必要信息,以维护俄罗斯在特定案件上的立场。此外,总检察院也被规定为一个单一的联邦中央机构,负责监督宪法的遵守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人权、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遵守情况,根据其权力进行刑事起诉,以及执行其他功能。总检察院的地位无疑得到了提高。

2021年3月17日,克拉斯诺夫致信普京总统,请求将俄罗斯在欧洲人权法院以及其他国际法院和仲裁法院的代表权从司法部移交至总检察长办公室。5天后,普京同意了这一请求。此前,俄罗斯在欧洲人权法院的全权代表权一直由俄罗斯联邦司法部副部长加里别林行使。此次变动对于检察院与司法部来说都是一次重大变动,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可以在外交领域发挥影响力。

近一年有关克拉斯诺夫的重要新闻频频出现,譬如2020年10月,克拉斯诺夫突访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并与当地检察官和居民进行了会谈,他是自菅义伟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首位访问争议岛屿的俄罗斯联邦高级官员。2021年3月,克拉斯诺夫因纳瓦利内中毒案被列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制裁名单。2021年7月,欧洲国家检察官代表会议在圣彼得堡举行,克拉斯诺夫在会议上提及总统赋予检察长办公室的新权力,透露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将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创建新部门,加强与欧洲检察官组织的联系。

可以预见,克拉斯诺夫是普京2024年布局中的重要一员。尽管在《独立报》7月的百名政治人物排行榜中仅位列第33名,但身为普京的“刀把子”,在当局的反腐、检察、安全、甚至外交(人权)领域,克拉斯诺夫都有极强的话语权,未来也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楚人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张艳

罗曼诺夫王朝是俄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建立于1613年,灭亡于1917年,历时304年,对俄罗斯的近现代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罗曼诺夫王朝的前身是蒙古人治下的莫斯科公国,14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在顿河流域击败蒙古人,实现了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5世纪晚期,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曾孙伊凡三世正式脱离蒙古人的统治。进入16世纪后,瓦西里三世使用武力(伊凡三世的儿子)统一俄罗斯各公国,伊凡四世(瓦西里三世的儿子)削弱贵族势力,巩固沙皇专权,吞并西伯利亚,使莫斯科公国转变为沙皇俄国。伊凡四世去世后,沙皇俄国走向衰落和内乱,诺曼罗夫王朝正式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罗曼诺夫王朝的国徽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13—1645年在位

​被国民大会选举为俄罗斯沙皇,建立起罗曼诺夫家族的统治。

阿列克谢 1645—1676年在位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儿子。加强沙皇专制。镇压哥萨克人斯捷潘·拉辛的叛乱,使边境地区“自由自治的哥萨克共同体”彻底置于沙皇的统治之下。

费奥多尔三世 1676—1682年在位

阿列克谢的儿子。废除皇室的宗亲族谱,取消论资排辈的传统。

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共治时期 1682—1696年在位

两位沙皇都是费奥多尔三世的弟弟,两人幼年即位,由姐姐索菲亚公主摄政。彼得一世在1689年发动政变,将姐姐索菲亚囚禁,夺取实权。伊凡五世在1696年去世后,彼得一世成为俄罗斯唯一的沙皇。

彼得一世 1696—1725年在位

又称彼得大帝。亲自访问西欧列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集全国之力建造海军舰队。在1709年彻底打败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的军队,夺取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营建新都圣彼得堡。在1710年与奥斯曼土耳其签订和约,结束双方的战争,放弃对亚速海的控制权。在1718年平息前妻欧多西亚和长子阿列克谢勾结内外的叛乱。在其晚年将皇位传给后妻凯瑟琳(叶卡捷琳娜)。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彼得一世的画像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5—1727年在位

又称凯瑟琳一世,彼得大帝的妻子。

彼得二世 1727—1730年在位

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和欧多西亚皇后的孙子。

安娜一世 1730—1740年在位

伊凡五世的女儿,彼得大帝的侄女。

伊凡六世 1740—1741年在位

安娜·伊凡诺芙娜的侄孙。被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废黜,被囚禁了二十多年,凄惨地死去。

伊丽莎白 1741—1761年在位

彼得大帝与凯瑟琳的女儿。

彼得三世 1762年在位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侄子。执政五个月即遭妻子凯瑟琳废黜,被谋杀身亡。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1796年在位

又称凯瑟琳二世,彼得三世的妻子。前期实行君主开明专治,对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欧化改革,后期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趋向保守独裁。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将舰队挺进黑海,威胁君士坦丁堡。与普鲁士、奥地利共同瓜分波兰,使波兰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镇压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画像

保罗一世 1796—1801年在位

废除母亲凯瑟琳二世实行的新政措施。赦免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政治犯。干涉法国大革命,被拿破仑击败后,与法国达成谅解,并策划进攻英国,攻占印度。在进军印度前,叛乱者闯进寝宫,被刺杀身亡。

亚历山大一世 1801—1825年在位

保罗一世的儿子。前期任用斯佩兰斯基,进行自由主义的改革,后期被迫向贵族妥协,任用亚力克契夫,实行保守主义的措施。1809年,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的统治权。1810年,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取格鲁吉亚的统治权。加入反法联盟,被拿破仑多次击败后,在1807年与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几年后,俄罗斯与法国友谊破裂,拿破仑在1812年入侵俄罗斯,攻占莫斯科,因俄罗斯实行焦土政策,六十多万法军饥寒交迫,被迫撤军,法军几乎全军覆没。1814年,率领反法联军攻占巴黎,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1819年,与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镇压欧洲的自由主义风潮。

尼古拉一世 1825—1855年在位

亚历山大一世的弟弟。顽固的独裁专制和泛斯拉夫主义者。向东方扩张疆土,挺进中亚,开始侵占中国的领土。1825年,镇压佩斯特尔领导的十二月党人起义。1831年,残酷镇压波兰人起义。1832年,帮助奥斯曼苏丹镇压埃及总督赫迪夫领导的叛乱。1849年,帮助奥地利皇帝镇压路易斯·噶苏士领导的匈牙利起义。1853年,发动对奥斯曼的战争,英国和法国武装干涉,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三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尼古拉一世郁郁而终。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尼古拉一世的儿子。1856年,与欧洲列强签署损失巨大的和约,结束克里米亚战争。1861年,签署解放农奴的法令,对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进行改革。再度镇压波兰人的起义,迫使整个波兰俄罗斯化。1877年,武装干涉奥斯曼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的独立运动,取得许多胜利后,逼近君士坦丁堡,奥斯曼被迫向俄罗斯屈服,第二年与俄罗斯签订屈辱的《圣斯特凡诺条约》。欧洲列强对《圣斯特凡诺条约》表示不满,随即召开柏林会议,让俄罗斯取得的利益化为乌有。由于对农奴制度的改革不彻底,俄罗斯社会爆发了普遍的不满,亚历山大二世遭到了多次刺杀,最终在1881年被刺杀身亡。

亚历山大二世的照片

亚历山大三世 1881—1894年在位

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鉴于俄罗斯国内的危机局面,实行各种保守主义的政治策略。

尼古拉二世 1894—1917年在位

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继承父亲保守主义的政策策略。迫使整个芬兰俄罗斯化。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击败。1914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在二月革命中被革命党废黜,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随之结束,沙皇俄国随之灭亡。1918年,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布尔什维克党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