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华民国伟人身影,澳门国父纪念馆精美组图 南京建邺法院回应“男子爬新街口孙中山像”:对拆迁补偿不满
澳门国父纪念馆是一座非常华丽的伊比利亚风格建筑,全砖混结构。顾名思义是纪念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
澳门国父纪念馆也可称为国父纪念馆,建于1918年,位于澳门文第士街。孙中山先生,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与澳门昔日同属香山县,距澳门仅有35公里。
1892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9月即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义务医师,并创立了中西药局,托迹行医,开展革命活动,而同盟会也曾在澳门设立支部。
纪念馆是一幢3层高5开间的西式建筑,1918年由孙中山胞兄孙眉斥资兴建,一度是孙中山先生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寓所。
1930年8月13日澳门兵头花园后方军火贮存库爆炸时,孙府曾被波及,后来得以重建。
重建后的孙府面貌、结构与昔日截然不同,典雅庄严,外形优美,外绕以短墙,,左侧辟一个小花园,孙先生生前喜欢在此坐立。如今里面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供游人瞻仰。
卢慕贞(1867年—1952年),广东香山县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原配夫人。出生于累世积善的书香门第之家,父卢耀显曾漂洋过海至美国檀香山经商获富。十八岁时与年方二十岁的孙中山结婚,并诞下三名子女:孙科、孙延及孙琬。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卢慕贞携两女孙延、孙婉,搭乘英国邮船“亚舍”号自南洋槟榔屿到上海,受到沪军都督陈其美和同盟会会员的热烈欢迎,被誉之为“中华民国国母”,下榻沧州别墅。
随后,卢慕贞母女在邓泽如和孙科的护送下抵达南京,与国父团聚。国父纪念馆保留原貌,大部分房间保持原有布置。展览品有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在广州起义时之家具、孙中山的真迹和生前照片,其中包括了与革命先烈们的合照,很具有历史的纪念意义。
欢迎关注职业摄影师刘杰,每星期一、三、五定期向您展示视觉特刊!
刘 杰
旅游摄影师、自由撰稿人、人文风光摄影师、摄影旅游项目领队、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美丽中国行»摄影师、头条号签约作者、多家旅游媒体专栏作者、Gettylmages/CFP签约摄影师、全景视觉等多家专业网站签约摄影师。
微信:photographer_liujie
微信公众号:liujie1034490242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337381531

一名男子爬上了位于南京市新街口的孙中山先生雕像基座。
3月1日晚上11点左右,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中发布消息,对当天下午“一名男子携横幅爬上新街口孙中山雕像”一事进行回应。
建邺区法院在微信中称,该男子现年52岁,原居住于市建邺区一套64.77平方米的房屋,2012年7月被纳入危旧房改造地块项目征收范围。建邺区政府于2014年1月14日对这套房强制拆除,但陈铭拒绝接受补偿款115万余元及其他费用2.5万元,也拒绝选择政府提供的产权调换房,而是提出补偿240万元及三套产权调换房房源的要求。
该男子当天下午已经被警方从孙中山雕像上带离。南京警方下午5点左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情况正在进一步了解中。
自带喇叭横幅爬上孙中山雕像
3月1日下午1点20分左右,一名男子爬上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地标性建筑——高达6米的孙中山先生雕像的基座上,并携带白色黑字横幅和汽油疑似物。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男子将横幅从上而下悬挂雕像基座的侧面,横幅中写有“建邺区法院纵容建华公司违法违纪”等字样。
目击者称,该男子大约在下午1点半左右被发现,他自带扩音喇叭,要求见建邺区领导。

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并在孙中山雕像两侧摆置了缓冲气垫。
由于事发地位于南京城市中心,因此围观市民较多,附近路段也引发了较严重堵车。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并在孙中山雕像两侧摆置了缓冲气垫。
当日下午2点半左右,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该名男子仍然站立在雕像基座上,并不时在狭小的基座上来回走动。该名男子大约40岁左右,头戴鸭舌帽,身穿军绿色马甲。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在孙中山雕像下面的花坛边,约30名特警及工作人员在地面将雕像团团围住,并有谈判专家持扬声器试图与该名男子交流。
不过,该男子并未与谈判专家有过多交流,甚至不时还情绪激动地斥责谈判人员。现场营救行动一度陷入了僵持,周边围观的市民也越来越焦急。
该男子神态则较为放松,自带的扩音器一直在播放励志歌曲《you raise me up》,男子不时伴随着音乐声大声哼唱。
事情在下午3点31分有了转机。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正当该名男子面向南面,欲往基座边缘坐下时,两名人员从北面的梯子迅速爬上雕像基座。
当第一名营救人员爬上基座、逐渐靠近该名男子时,男子回头发现了,并试图拦截。此时营救人员大迈两步靠近该名男子,并将其拉下基座。在市民的尖叫声中,营救人员和该名男子一起跌落在缓冲气垫上。

由于事发地位于南京城市中心,因此围观市民较多,附近路段也引发了较严重的堵车。
随后,多名特警迅速围上,很快该名男子便被控制,并被警车带走。围观市民也被疏离,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房屋被强拆后拒绝接受115万补偿款
3月1日晚上11点左右,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中发布消息,对上述事件进行回应。
南京市建邺区法院称,它们获悉情况后,立即进行了调查。
经查,得知这名爬上新街口中心孙中山雕像基座的男子名叫陈铭,现年52岁,原居住于南京市建邺区鹭鸣苑7幢1单元402室房屋(面积为64.77平方米)。该房屋于2012年7月被立项纳入建邺区的危旧房改造地块项目征收范围。
建邺区法院称,2012年11月,建邺区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予以公告。陈铭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刑侦复议,也未提起行政诉讼。因陈铭一直未能就房屋的补偿问题与征收实施单位达成协议,建邺区政府于2012年2月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并送达至陈铭。
建邺区法院称,陈铭收到上述决定书后,既未加以履行,也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该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已生效。建邺区政府于2013年8月向建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建邺法院“立案受理并举行听证后”,裁定准予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由建邺区政府组织实施。建邺区政府于2014年1月14日实施强制拆除。
据建邺法院了解,房屋被强拆后,陈铭拒绝接受《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确定的货币补偿款115万余元及其他费用2.5万元,也拒绝选择政府提供的产权调换房,而是向建邺区政府提出了补偿240万元及三套产权调换房房源的要求。
建邺区法院称,因有关部门未能满足陈铭的要求,陈铭曾于2016年1月通过网络途径信访,“但从未到法院信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