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热遗#一波攻略带你看懂福建土楼该怎么玩 无需门票!在世界上最大的土楼里,藏着一座山

作为一枚福建小编,今天要给各位介绍一下家乡的世遗5A景区——土楼。福建土楼一直声名远播,随着旅游和网络的主见发达,各种综艺和影视也一波带火了土楼,游客也随热点而来。但其实,这些古老建筑还是客家人的精神和情感寄托。对于每个去土楼的人来讲,他心里都有一座客家仙境,今天我们就好好来探讨一番土楼的游览攻略吧!

#全民热遗#一波攻略带你看懂福建土楼该怎么玩

对于客家人而言,土楼是他们精神和情感的全部寄托。人们把土楼辟为旅游景点,让土楼的使用价值渐渐被欣赏价值所取代。土楼每天都要迎来一批批远方客人的顶礼膜拜,人们抚摸着土楼历经风霜的墙壁和朱漆渐脱的大门,怀想着当初客家人是如何从中原长途跋涉地来到南方,是如何在这个氤氲之地劳作休息,以及一座座土楼又是如何搭建起来的等等

随着景区考评,越来越多的影视、综艺、甚至动画将客家古老的智慧结晶纳入了自己的素材,每个旅人都有自己的偏执和"不留遗憾",那么,你到底为何而来呢?

一、出镜各大影视综艺的"明星"土楼

1、云水谣之于《云水谣》

#全民热遗#一波攻略带你看懂福建土楼该怎么玩

#全民热遗#一波攻略带你看懂福建土楼该怎么玩

线索:

云水谣,"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无一不给人超然的感觉。2005年底,由张克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取景。电影由陈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影片讲述了在跨越海峡、历经60年大时代动荡背景下,一段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看点:

和贵楼、怀远楼、古道

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和贵楼有四奇:最高的方楼;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阴阳井,结构奇等特征。

怀远楼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

而云水谣古道连接着"怀远楼"和"和贵楼",可以看到经常上镜的大榕树和水车。

2、去初溪《下南洋》

线索:

《下南洋》是中央电视台继《闯关东》、《走西口》后又一部中国反映近代史上人口大迁徙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讲述清末民初,岭南儿女漂洋过海。历经磨难来到南洋荒芜之地,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初溪土楼作为其中一部分取景地,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噱头,后来《一步之遥》电影也是如此,只取景了该地区的梯田外景而已。

看点:

集庆楼、善庆楼、圣庆楼

由于路途遥远,土楼的造型布局没有太大的特点,因此来参观的游客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自驾、团建的会比较多。环境是静谧的小山村,村头有一个新建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全景。楼内有些许摆摊的老人和小孩,不过相对于云水谣和高北、田螺坑的商业化已经算是好了很多;目前初溪土楼并未被市场钟情,因此也找不到直达景点的服务。

3、《大鱼海棠》的故乡

女主椿的家——承启楼——永定高北土楼景区

和贵楼——片段——云水谣景区

椿的家内景——绳武楼——平和芦溪

灵婆的住所——如升楼——洪坑土楼景区

椿奔跑的长廊——济行桥——永定

可以说,《大鱼海棠》的电影萃取了土楼中具备代表性和契合度的全部建筑,所以单独土楼景区"大鱼海棠电影取材地"的宣传多少有些片面。追随热点多数以永定高北的承启楼为主要游览景点,毕竟是主角椿的家哦,至于零散土楼恐怕只有剧组才能去一一观摩了。

4、《爸爸去哪儿三》的选择

据说户外类综艺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三》开拍时,导演在福建土楼转了一大圈,最终选择了位于漳州南靖县的河坑土楼景区。原本笔者以为导演只是看中了这里几乎没有游客、零商业化的特点,后来实地考察一番,发现这个选择是可以深究的。

看点一:方圆双"北斗七星"土楼群

入村之前登上观景台,可以俯瞰河坑土楼群的全貌,由远及近,绵延数里。河坑土楼群以"法天象地"为规划布局理念,方圆土楼组成"双北斗七星"的排列结构,这让河坑土楼群的堪舆之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到底是无意促成,还是有意为之,至今也无从考究。

看点二:世界遗产名录收录最多的土楼

众所周知,福建土楼被收录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是所有的土楼都能够有此殊荣。数千座土楼被选中的只有45座,分别遍布于漳州、永定两个市,十几个景区与非景区,而河坑却独独占据了其中的14座,原因无他,这里的土楼从形式,历史,风格,都是最为丰富的。

春贵楼

春贵楼

春贵楼——《爸爸去哪儿三》主要拍摄楼,出镜率最高的是包租婆的楼,吃晚饭、吃西瓜环节等都在此进行,门口有一家餐厅,也是当时的"御用餐厅",老板客家菜手艺娴熟,淳朴热情。

南薰楼

土楼唯一五角形态,初建成时大门向西,后来因西面对山不吉利,把楼门该为朝南,成为一座厅堂在楼内右侧的土楼。

绳庆楼

绳庆楼

楼中建有"庭槐",上下厅砖木结构的祖堂,楼外又建有27间两层护厝,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奇妙景观。

朝水楼

被战争洗礼的土楼,也是河坑最早的土楼,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不多的无石砌地基土楼。

看点三:民俗民风

唯一一个近乎零商业化的土楼景区,除了门票之外。笔者去过大部分的土楼景区,尽管是避开人群,也无法避开当地商业化的影子和空气中卖力的吆喝。这里的土楼素面朝天,没有五花八门的纪念品摊,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甚至没有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和机动车。面对偶入画面的我们,爬满皱纹的老人脸上也只会瞬间绽放微笑,便自顾过着独自闲适的生活——这是那些跟在导游旗后面的俗人所无法切身体会到的,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土楼总是独立在远离喧嚣的地方,为什么泥土、木条和瓦片就是她的全部。

现在的你,土楼的初印象是否找到了方向?各大土楼是商业包装,还是纯粹仙境,还傻傻分不清楚吗?

二、如何选出你心中的土楼

土楼的建筑、文化都是一脉相承,互相串联的,常常会有朋友问起去哪个土楼合适,小编觉得首要考虑的是商业化程度,毕竟照片很重要,发朋友圈避免旅游变"赈灾"的尴尬局面。随后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去你心中理想的土楼。

1、土楼游客照的的真假面纱

一张图告诉你土楼的商业化程度

很多攻略照片都是景区的宣传图片,没有商铺,没有游客,只有干干净净的背景。那么下面几张图告诉你旺季土楼的现状——

照片中的高北土楼

实际的高北土楼

照片中的田螺坑(四菜一汤)

实际的田螺坑(四菜一汤)

照片中的云水谣

实际的云水谣

"申遗"成功后的福建土楼,正深深陷入"出名"的烦恼和纠结。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之间的钢丝上保持平衡,是当下土楼面临的最大难题。商业化并不是土楼开发的本意,而日益增多的游客让当地居民早早嗅到了商机。作为土楼内部房屋主人,在自家门前摆上各色各样的茶叶、烟草等物品,大部分土楼的一楼整圈都被摊铺覆盖,形成了满满当当的"围城"。

当然,还有一些开放时间较晚,被封锁保护起来,商业程度不高,游客较少的土楼——初溪土楼,河坑土楼。

初溪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

2、应该去哪个土楼?

福建土楼分布简图

福建土楼集中在永定区和南靖县,两者是隔壁邻居,相距不过20分钟,所以以地域来选择没有意义,应该根据风景、文化、特色等方面来选个合心意的。

目前福建土楼群开发比较成熟的有4个:

1.永定高北土楼群;

2.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村;

3.南靖云水谣;

4.南靖田螺坑土楼群。

福建主要土楼群特色介绍

三、土楼的搭配与出行方式

1.土楼的搭配:

①单线出游:选择钟情土楼,目标明确,各个土楼景区都可以作为选择。

优点:不赶行程,深入体验单景区的土楼。

缺点:相对乏味。

②双线出游:田螺坑+云水谣、云水谣+高北、高北+田螺坑、云水谣+河坑。

优点:多多益善,不留遗憾,每个景区的土楼都有特别之处,选择在于你是否喜欢。

缺点:走马观花,颠簸劳累,价格较高。

③土楼+客家古村:

优点:深入游览土楼,给足空间体验居民生活及历史文化。

缺点:古村未经开发,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成本偏高,大多小团。

2.出行方式:

大团:俗称大散拼,市场价格100-250价格不等,30-50人的团队,大巴车接送。

优点:价格低廉,出行方便。

缺点:餐标低、可能会以有1-2购物点、车售普遍,团队人数太多无法一一照料,拍照也会受到限制。

小团:市场价格250-350之间,上限8人或15人左右团,中巴或商务车接送。

优点:服务相对细致,行程宽松,餐标高,并有一些玩法体验。

缺点:价格较高,产品参差不齐,需要细致比对。

包团:市场价格要达到1000以上,看出行人数,专车专导。比较高端的出行方式,适合商务、家庭、聚会等。

自驾:如果从厦门出发自驾,山路较多,没有经验的危险系数高,往返车程5个小时左右。大多会选择住宿,抵达景区可以雇佣讲解员,100-200不等。

四、真真假假,土楼的注意事项

真:

1、防蚊叮咬。南方湿热,即使到了12月也会有蚊子,有过敏体质的特别要注意备防蚊水;

2、登楼参观。大部分土楼不允许登楼,部分开放的会收取5元左右的"卫生费",河坑的土楼都可免费登楼;

3、纯玩。通常只有在小团队才有可能,大散拼没有人数限制的仍然会有进店和推销行为;

4、餐标。客家餐食也有品质标准,每人餐标10元简餐,20元标准,40元算高配了;

5、水果。基本都是真的,可以放心购买,香蕉、菠萝、百香果等。

假:

1、本地烟:基本都是假的,因为产量很少,价格较高,并且不推荐公共场所吸烟;

2、茶叶:暴利产品,但福建盛产茶叶的是安溪一带,这里可能只是分销;

3、草药:用来煲汤养生的居多,价格品质参差不齐,没有经验难以鉴别;

4、合影拍照:扮演角色主动强行合影,收费10-20不等;

5、摄影服务:村民提供的纸质照片摄影服务,不强制但收费;

6、野导:本地居民,提出免费讲解,可能隐性推销。

结语

历史的演变过程总是包含了一半创造一半泯灭,真真假假喜忧参半。对有着深厚文化沉淀的客家人而言,最大泯灭莫过于土楼日渐商业化所带来的疼痛。有关土楼的传说正在越走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用商业和人潮促成的千篇一律的嘲哳,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笔者依然固执地认为,在那些没有被侵蚀的地方,客家人依然会坚守当地的文化精髓。好让我们这些住在空调房里的人,与土楼有怦然而动的初见,就像是重逢久别的初恋情人,说不尽的感动荡漾满了心房……

这些年我在闽西粤东一带游览了数十座土楼,震撼于这种黄土建筑规模庞大的同时,我也一直想弄清楚,在中国现存3万多座土楼建筑中,到底哪座才是最大的?前几年在龙岩永定县看了“土楼之王”承启楼,承启楼虽不敢称最大,但圆圈套圆圈,视觉效果非常好,是福建乃至整个客家土楼的代表。后来又在漳州南靖县看了直径86米的原生态土楼顺裕楼,土楼里面俨然一个小村庄,我以为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圆土楼了。后来又在潮州三饶镇看了周长328米的道韵楼,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八卦围屋。在这么些巨大土楼里,我一直以为至少其中有一座是中国最大的土楼,谁知道来到漳州平和县庄上村,又遇到了一座闻所未闻的庄上大楼,以我的判断,如果论土楼圈住的面积,庄上大楼应该才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土楼建筑。

庄上大楼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约有300多年历史,是该村叶姓客家人的聚居地,号称中国最大八卦围屋的潮州道韵楼也算是一座数得上的大土楼了,它的周长328米,那么庄上大楼的周长是多少米呢?经省专家丈量,庄上大楼正面径长220米,北墙长190米,南墙长123米,周长700多米,足可见其之巨大。以我走过数十座著名土楼的经历,一进入庄上大楼,就发现这座土楼和之前去过的那些土楼根本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庄上大楼里居然还有一座小山包,站在这头根本看不到土楼的那一头。

无需门票!在世界上最大的土楼里,藏着一座山

庄上大楼是列入“福建土楼”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方后圆,依地势而建,土楼保持着原生态,未曾大规模整修,无需门票。

无需门票!在世界上最大的土楼里,藏着一座山

庄上大楼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一座革命老区村。

无需门票!在世界上最大的土楼里,藏着一座山

土楼对面就是庄上村委会,一座两层小楼。

除了庄上大楼之外,村委会后还有其他土楼,庄上村的土楼还不止一两座。

村委会前的小广场同时也成了驾驶练习场,庄上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庄上大楼是国保单位和世界最大土楼。

庄上村是大溪叶姓客家人的聚居地。明正统年间(公元1450-1463年),大溪叶氏三世祖清隐公徙居大溪庄上旧寨,几年后,建一圆形土楼,称“旧寨楼”。

至六世祖,旧寨楼财丁两旺,富甲一方,但圆楼已住不下全族百余众。于是,叶氏族人议决,在旧寨楼前再建一座大土楼。清顺治11年(公元1654年),庄上大楼开始动工,至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方才竣工,历时24年。

庄上大楼楼前有山水,楼中也有山水,实在是一座十分风水一流的土楼。

楼外的风景也非常秀丽,庄上村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平和灵通山很近,这两个地方可以一日游。

走进土楼,犹如走进一座城,所以在大溪本地,都称之为“大楼”或者“庄上城”。

第一眼看到的是永思堂,是庄上叶姓人家的祠堂。

不仅土楼值得一看,楼内的祠堂也被誉为“福建土楼民间艺术雕刻小博物馆”。

非常漂亮的窗户,古民居的精美之处就在于每座建筑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精彩之处。

土楼的部分围墙才用黄土混合鹅卵石,既美观又坚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古人们把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给后人留下一幢幢精美的传世建筑。

站在土楼一端,根本无法看到另一端,因为土楼内不仅有座小山,还有很多小土房。

庄上大楼有142开间,楼高三层,进入任一住户,其3楼通廊都是相通的。

土楼内最多时曾住着180多户,1300多叶姓客家人,据说也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土楼,当然现在如同很多古老村庄一样,居民已经所剩无几。

在楼中居然要爬山,我走过这么多土楼,楼外有山的土楼见过不少,但楼中有山的土楼确实是第一次见识。

依山而建,围山筑楼,楼中有山,楼中有楼,楼外有楼,小楼依大楼”,这就是庄上大楼的特点。

依山而建,围山筑楼,楼中有山,楼中有楼”都好理解,站在山顶,可以看见土楼内还有不少的土楼,而“楼外有楼,小楼依大楼”,是指后来又在大楼西南角建一座小土楼,名岳钟楼,岳钟楼没有北墙,直接依附在大楼的南墙上。

山顶有凉亭,供楼内住户和游客休憩。

凉亭后还有小树林,楼内居然有山有树林,看来就差河流了。

山坡上有座习武场,是叶姓人练武的地方。

想象着住着1300多人时的场景,那该是多么的热闹,这不仅是一座楼,简直就是一座村庄。

现在楼内大概还剩几十户人,养着各种家禽。

排排队过马路红脸番鸭。

而这样的场面,看着特别温暖,想必在农村待过的朋友都不会陌生。

说来其实“庄上大楼”这个名字并不是这座大土楼的真正名字,准确地说,这座世界最大土楼居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楼名。

据说庄上大楼的设计原本比现在还要大得多,但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一带明清二军还处于拉锯战中(史称“三日清,四日明”),战火不断,社会动荡,土楼的主人最终没能完成宏伟的建造计划,所以最终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而庄上大楼的建造要从楼主叶冲汉与郑成功的部将万礼的关系说起,叶冲汉与万礼是结拜兄弟。

万礼原名张要,是平和县小溪后巷人,明末因乡绅肆虐,百姓苦不堪言,众谋永结同心,以万为姓,推张要为首,率众统据一方。清顺治七年,万礼率部众数千人往投郑成功,因历经战阵,屡建战功,成为郑成功手下一名重要部将,累升至后提督,晋封建安伯,驻于漳浦、铜山、诏安等地。

万礼投郑成功的军队前曾经在庄上村留居3年,他做提督后,便把大溪所有的田租都给结拜兄弟叶冲汉收,只需要交付一半的租税,当地的佃农们都纷纷将土地卖给了叶冲汉,这就是叶冲汉所以有钱有地建庄上大楼的原因了。

不过时至今日,庄上大楼的辉煌与热闹早已成为往事,很多房间都已是如此破败的局面。

部分居民也非原住民了,而是外来租客,大概是这破旧土楼租金也很便宜吧。

土楼内一般都有水井,庄上大楼内共凿有水井7口,但从这个情形来看,估计其他井水已经不适合饮用了。

土楼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葩”,“福建土楼”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年来,土楼旅游越来越火热,曾经藏在乡野人不知的土楼,成了世界遗产,成了5A景区,成了国保单位,这些都不为过,土楼是客家人留给现代的建筑奇观,保护好开发好,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朵建筑奇葩。目前仅在福建龙岩永定县还存有23000多座土楼,在漳州南靖县存有15000多座土楼,这两个地方的土楼占据了全国土楼的绝大多数,在福建平和、华安、漳浦、诏安、云霄,在广东梅州、潮州等地也还各有土楼数百座,而在赣南,客家人也建造了类似的围屋。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家族的故事,每一座土楼,都有一段段悲欢离合和生死相依。就庄上大楼来讲,据叶氏族谱记载,从庄上大楼走出去的叶氏子孙已有2万余人,他们外迁至周边县市和广东、台湾等地,开枝散叶,但他们的根都在这座世界最大土楼之中。

#自驾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