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羡慕河北人的一天,这些消夏打卡地美到骨子里~ 石家庄周边11个避暑降温好去处,让你清凉一夏!附游玩攻略......

#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头条带你乐享河北##微游河北##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

又逢盛夏

赏荷、避暑、海边畅游...

是时候安排起来了~

今日,带您以近距离、慢生活

微旅行的方式

融入一方水土,品读生活真味

感受河北夏日小美好

又是羡慕河北人的一天,这些消夏打卡地美到骨子里~

赏 荷

雄安新区·白洋淀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荷花淀里走一遭

便成了夏日里的一场惦念

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白洋淀

淀区内不仅有146个淀泊

更有自然形成的千亩荷花淀

又是羡慕河北人的一天,这些消夏打卡地美到骨子里~


保定·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

也称“涟漪夏艳”,始建于元代

这里环水置景

自古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是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

漫步于湖畔

粉色的荷花点缀在绿色的湖水里

有的含苞待放,亭亭玉立

有的迎风怒放,荷香四溢

又是羡慕河北人的一天,这些消夏打卡地美到骨子里~

衡水·衡水湖

夏日的衡水湖

湖面上荷花与芦苇相互映衬

湖风吹过,清凉中带着淡淡的清香

泛舟湖上

或在荷花丛中划开一条水路

或惊起鸥鹭一片

张弛之间尽显自然野趣

消 夏 避 暑

保定·白石山

都市中已经热浪逼人

但白石山的气温

却时时刻刻提醒你:必须加一件外套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对的山

是时候来21℃的白石山消夏避暑了

日间在大自然里任思绪飞扬

夜晚在帐篷里细数浩瀚星辰

清晨打开帐篷就可迎接日出的光芒

这样的浪漫,是白石山专属

日出、云海、晚霞、星空、避暑~

一次旅行,身心治愈

承德·避暑山庄

坐落在承德的避暑山庄

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

和建筑艺术之大成

“山富北国之雄奇,

水具江左之幽明,

呈南北郁结而兼美”

这里浓缩着中华锦绣大地上的精彩

每年的初夏到深秋

清朝皇帝都是在此躲避暑热处理政务

因此避暑山庄也被称作清朝的“夏宫”


海 边 畅 游

唐山·月岛

月岛的沙滩非常松软,素洁坦阔

中午前后的阳光下

沙滩像一幅晶莹剔透的绸缎

吹着海风,漫步沙滩

想必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山·菩提岛

踏上菩提岛,空气清新,微风拂面

吹着海风、漫步闲游

伴着漫天的飞鸟

看着潮起潮落

开启洗肺之旅


唐山·金沙滩

金沙滩的沙滩面积广阔

露营爱好者可以来这里体验海滨露营乐趣

沙滩上不仅有冲上来的贝壳

还有螃蟹和蛤蜊可以抓

当地人温馨提示

在金沙滩看日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秦皇岛·北戴河

这里有碧海金沙,鸥鸟唱和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能玩水嬉戏,沐浴日光

能沙滩运动,入海畅游

更是有新增的旅游快艇

海上游船、脚踏车等海上互动项目


整个夏天,沉醉在河北的每一处消夏打卡地中~

滹沱河一号溢流堰(天鹅湖)

1、一号溢流堰的岸边很是宽敞,有木质的护栏,湖面波光粼粼,附近还有漫水路,很多地方都可以停下来游玩,水质清澈,有沙滩,石头下面还藏着很多小虾米,有趣得很!

2、井陉甘陶河

这里应该算是石家庄的宝藏打卡地了!河水很浅,超级适合玩水,河道里河周边有很多可可爱爱的小石头,河水清澈,依山傍水,很适合露营!

3、井陉县七狮村

七狮村背山面水,青山环抱,井陉县第二大河流甘陶河从村前流过,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古村落,更是宝藏玩水地!

4、元氏槐河千岛湿地

槐河千岛湿地位于元氏县,廊亭、廊桥、汉码头……岸线自然的湿地景观,顺着景区滨河路可以到达荷月廊桥,在廊桥中间设有休息凉亭,可以欣赏槐河风光。

5、西山森林公园

石家庄西山森林公园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20公里处的封龙山麓,公园总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6%,区内的32处景点,集雄、奇、秀为一体。

6、泊水公园

泊水公园位于省道X056以北,台上村以南,京港澳高速以东华纺街以西。为三环水系衍生公园,公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7、天桂山银河洞

银河洞原为五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一条巨大的地下暗河,一百万年前,地壳抬升至一千余米的高空而形成。洞中套洞,洞下有洞,洞体恢宏瑰奇,洞内常年恒温14℃。

8、井陉坡头村

抓鱼、露营……井陉坡头村确实是出游的好去处了!这里芳草清香,清泉百转,景色宜人。鸟语花香,秋蝉悦耳,和冶河蛙鸣合奏出美妙交响乐,青草苍翠,彩蝶飞舞野花芳香,水墨风景体现的淋漓尽致!

9、云梦山

云梦山风景区东距邢台市66公里,交通便利。该景区属北方山岳类型,主峰1300多米,为河北、山西分水岭。

10、漫山花溪谷

漫山花溪谷,毗邻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全长12.8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与五岳寨主峰相通相连。

11、乏驴岭

乏驴岭因“张果老骑驴困乏于此而得名”村口绵河之上,百年铁桥横亘,村中老民居前,骡马古道遗迹尚存,村后,太行第一渠“绵右渠”至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