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做攻略的海昌海洋公园一家老小游,竟然超预期的好玩 5年没回家过年,这次春节不一样,虎鲸保育员成了“新上海人”
上个周日,我们一家老小全体出动,去了还处于试运营期间的海昌海洋公园。
海昌在自媒体端的评价一直不高,先是虎鲸事件让这家公园遭到了许多人的口诛笔伐,接着是各种大小号吐槽它基建没完工、或者各种游乐设置毫无美感等等。看评价在先、游玩在后,所以临行前我的预期并不太高。
不过结果却超预期地好玩,试运营期间没有虎鲸表演,所以全程我丝毫没有心理压力;目前各个场馆内的海洋动物几乎全部到位,火山鲸鲨馆、海底世界馆、珊瑚水母馆、冰山北极馆的规模都非常大,用大饱眼福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当然最棒的一点是试运营期间严格限流,大多数的地方都不用排队,参观的体验实在太棒。
图1是我爹用一只快要退役的小米手机拍的,图2和图3是我给我儿子们拍的背影,因为人少,无论近距离观察海底生物,还是老母亲随手拍,心情都是美美的。
随手拍



我们大概是在早上9点到达公园的,毗邻公园的停车场,此刻车位还比较宽裕。比较从容地停完车,一起进园。因为出行阵容是老中青三代,其中一小是18个月的小娃娃,所以也根本没有做攻略,想的是走到哪里是哪里,以孩子的状态为准。
跟着人流,我们先去的是天幕影院。一开始我爸还有点犹豫,觉得不就是看电影,海洋公园的电影有什么好看呢?但是看完还是觉得耳目一新的。360度全息天幕高科技影院播放的《时空之海》,观众席地而坐或倚墙依靠,原本都是在书本中的宇宙之奇、生命之美,海洋之炫被以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在面前,从开天辟地到万物生长,百万年的沧桑巨变被浓缩在20分钟中,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震撼之美。
面对极具震撼力的球型屏幕,小弟弟索性坐在地上抬头看;而大哥哥胖宝的表现则更让我惊艳,他像一个讲解员那样,试图配合着视频中宇宙起源的故事、银河系、太阳系各种天体的展现来给我做讲解,而且还头头是道。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陪着胖宝读了不少中英文天文科普书,我和孩子都好像没白读。
大电影看完,接着去了南极企鹅馆,这个企鹅馆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全角度观看南极企鹅生活状态的机会,既可以从外往里看,可以在企鹅餐厅从上往下俯视(据说这个就是采用通体亚克力玻璃材质打造的企鹅碗)。由于我们去的时候还在试运营阶段,人很少,小朋友可以轻轻松松地从各个角度观摩很久小企鹅。
俯瞰企鹅的视角,比较少见
企鹅馆出来,我们去了海兽探秘馆,海狮和海豹懒懒地在那里(我分不清究竟是海狮还是海豹,但胖宝坚持说既有海狮又有海豹),少数几只在两两打架,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表演,却看到了饲养员给他们喂食,这些动物们以蜂拥而至的速度聚拢在饲养员身边抢食小鱼,有些特别高大但扭动起来却很灵敏,也挺可爱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室外看海兽,顺着楼梯往下,海昌海洋公园还提供了另一个观摩这些海兽生活方式的场所——下沉式的室内场馆。透过室内的这扇大玻璃,其实我们相当于是在海底看他们在水中遨游,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有趣的一个体验。在陆地上显得笨拙的大家伙们,在水下异常的灵活,游起泳来犹如在跳舞,对了,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海牛,我告诉小朋友,海牛就是美人鱼的原型,感觉他被震撼到了。
相比之下,冰山北极馆比较一般,我们去的时候,北极熊躲在洞里面,北极狼和北极兔也不是群体性出现,感觉也就是看了一个活物,没有给我和孩子留下太深的印象。
火山鲸鲨馆本来是我最期待的地方,但是试运营期间还只有鲨,没有鲸。但是传说中的全球首创的气度倾斜、沉浸式鲸鲨展缸已经到位,只不过现在在这里的是成批游动的鲳鱼,银光闪闪的,还有美人鱼(人扮演的,不是海牛)表演,无功无过。
已经到位的鲸鲨展缸
海底世界馆的海底隧道也还不错,比之其他地方的海底隧道,这里的特点是双通道以及群游的鱼类更多一些,珊瑚礁鱼、鳐鱼都是比较好辨识的鱼类,其他我也不是特别懂了。
我们最后去的是珊瑚水母馆,前者以多彩组成海中森林,后者则以透明着色万物。成千上万只水母空灵摇曳还是挺有梦幻感的,这个馆很适合拍照,但是互动性不高,所以不一定会讨小朋友的喜好。
珊瑚和水母
除了这些展馆,我们还排队做了一次小缆车,缆车需要排一会队,我个人觉得不是一个必去的项目,只能说借助缆车可以从高处一览公园全景。
试运营期间的游乐设施都没有开放,我也觉得没必要去,一则真的比较丑,二来海洋公园的特色应该还是海洋展馆,要玩游乐设施可以去迪士尼。另外,一些巡游表演已经开始,不过一些自媒体吐槽得对,巡游表演的审美也还需要提高。
你可能会好奇我们是怎么解决午餐的,其实我们没有去正经的餐厅。考虑到同行的娃娃都是对吃饭这件事兴趣索然的孩子,我们随身带了水果、面包(试运营期间可以带食物),不过其实公园里面有主题餐厅,还有雨林美食街以及汉堡王,但我没有尝试,不好太多评价。
从9点多入园,到15点不到出园,我们的海昌海洋公园游差不多结束了,回程路上孩子们东倒西歪睡成一片,我细细回味了一下大半天的游玩,可能是之前的负面内容看得太多,预期比较低,结果真的来玩觉得还是有好几个地方还挺好玩的,有一种超预期的愉悦感。
另外,如果非要和之前去的陆家嘴水族馆、长风公园海底世界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做对比,那么我觉得海昌海洋公园还是最优选择。相比魔都其他的两处海底世界,这里的规模和生物多样性要丰富得多;而相比珠海长隆,这里自驾可达的距离,对于经济衰退期的二胎家庭来说无疑更加经济实惠。
不过,这里的游乐设施真的建得毫无美感。好在,我们本来要看的就是海洋动物,而不是来玩过山车的,不是吗?
友情提示,试运营期间是预约制,现在的人少,不代表正式营业以后的人少。
本文完。
我是胖宝妈,我平时是写育儿为主的,比如
三观正、干货多,不忽悠你团购,欢迎你关注~
都是干货,怎能错过
作者简介:胖宝妈,可以理解为胖宝的妈,也可以理解为胖的宝妈。在十年长居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后,诞下复二代两枚,梦想成为“富一代”的麻麻。
每天一次的虎鲸展演,是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内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春节临近,海昌海洋公园虎鲸保育组领班、32岁的杨晓宇也因此变得更加忙碌:除了24小时看护园内的四头“宝贝”虎鲸,为它们提供全天候服务和健康监测,他和同事们还要参加每天1.5小时的形体培训,好在节日期间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越是过节,工作越忙,这是杨晓宇和同事们的常态。虎年春节,已是杨晓宇第五个没回家过年的春节,但这次在上海过年,杨晓宇与上海的联结更紧密了一些——去年底落户临港的他,成了一名“新上海人”。
24小时虎鲸看护者
1月29日10:30,正是年前一个多云有风的天气,海昌海洋公园空旷的虎鲸展演馆内,体感比市区更冷一些。巨大的展演池前,杨晓宇和他的五六位同事们正在前场和虎鲸互动,为13:30开始的展演作准备。
在保育员的手势指挥下,几头虎鲸时而在水中旋转“跳舞”,时而放声“歌唱”。有时,虎鲸还根据保育员抛出的冰球抵达的点位,在展演池内腾空跳跃,溅起大片水花。每当正式展演时,这也常常是令观众席上一片赞叹和欢呼的场面。
尽管园内不少游客穿着羽绒服、戴着大围巾还显得有些瑟缩,杨晓宇和同事们却似乎不以为意。他们身着略显单薄的蓝色工作服、脚蹬胶质雨靴,注意力全在眼前的虎鲸身上。互动过程中,保育员需要保证虎鲸有足够的运动量,同时也要观察它们的身体状态、是否愿意配合。虎鲸游动时,保育员还需要在前后场不断跑动跟随,这些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早已令他们对严寒不那么敏感。

腾空跳跃的虎鲸 孟雨涵 摄
每天至少1.5小时的虎鲸展演,是杨晓宇和同事们工作中能被游客看到的部分。在展演和互动背后,他们有大量的后台工作要做。
每天一早,他们上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虎鲸体检:测肛温,观察它们的眼睛是否有神、身体有没有明显变胖,每周还会称一下它们的体重、每月一次大体检。
园内的四头虎鲸“饭量”很大,每天要消耗掉总重400余公斤的饵料。这么多饵料的化冻、搬运、投喂,都由保育团队完成。“一桶饵料大约25-30公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拎着饵料桶全场跑,强度很大。现在整个团队19个人轮班,很少有休息的时候,不少同事都有腰伤。”

检查虎鲸的牙齿状态 孟雨涵 摄
为了确保虎鲸的食品安全,每次进入饵料间前,保育团队工作人员还要先进行鞋底消毒,然后喷洒消毒剂、用水冲洗地面,对整个饵料间全面消毒。另一些时候,保育员们也和虎鲸玩水球,给虎鲸搓背、按摩;晚上也要安排3名保育员值班,保持对虎鲸的全天候监测养护。
刚刚落户的“新上海人”
工作虽然繁重辛苦,杨晓宇却由衷地喜欢动物。工作中常年与虎鲸打交道,他在家里还养了三只猫、一只兔子。对海昌海洋公园内四头朝夕相处的虎鲸,更是感情深厚。
外人眼中“傻傻分不清楚”的四头虎鲸,杨晓宇却如数家珍:体型最大的“迪伦”性格憨厚,对保育员的配合度最高,偶尔还会和其它虎鲸“争宠”;个头不大的“饼干”是虎鲸群体的首领,她带头听从指令,其它虎鲸就会跟随,这也符合虎鲸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聪明伶俐的“朵拉”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保育员在水池边打扫,其它虎鲸视而不见,她却可能乜斜着眼悄悄观察人类活动;内敛慢热的“肖恩”,时不时也会来点“小叛逆”……
正是这份对动物的喜爱,令杨晓宇从2017年入职开始,就一直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坚持了下来。“团队里大多是90后,有些人进来干了几个月就离开了。这份工作比较辛苦、职业发展的空间也有限,能长期留下来的,都是真正喜欢动物的人。”杨晓宇说,保育团队里其他时间干得长的伙伴,也已经待了三年。

“冲滩”的虎鲸享受杨晓宇“按摩” 孟雨涵 摄
为了迎接春节黄金周的客流高峰,杨晓宇和同事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最近一个月,保育团队人员每天都会参加1.5小时的培训,从站姿、手势到面部表情,都有专门的形体师指导。“站姿要求是‘天鹅舞步’,身体站直、面带笑容、状态自信,我们也在尽量朝这方面努力。”杨晓宇说,节日期间园区游客增加后,预计虎鲸展演可能会增加场次,保育员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展演之外虎鲸的活动量。
可以预期的是,春节黄金周一定会比平时更忙,但杨晓宇早已习惯这样的过节状态。来自河北沧州的他,已经连续5年没回家过年,家人也很理解他的工作状态。
杨晓宇给饵料间消毒 孟雨涵 摄
不过,今年春节对杨晓宇来说,还有些不太一样。2017年就来到临港新片区工作的他,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动物驯养师成长为虎鲸保育团队领班,在临港新片区试点片区代表性企业目录外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的自主评定和推荐工作中,他历经重重考核后,于去年12月顺利落户上海,成了一名真正的 “新上海人”。
落户后的杨晓宇有了更多愿望,希望两年内和女友买房、结婚。今年春节,他也会和女友一起在上海过年:“准备和朋友们带上各自的家属,一起去外面聚餐吃一顿!也希望年后新招聘的一批同事能尽快到岗,缓解现在人手比较紧张的状况。”
栏目主编:李宝花 文字编辑:李宝花
题图为杨晓宇给“冲滩”的虎鲸按摩互动。 摄影:孟雨涵。视频摄制:李宝花 孟雨涵
来源:作者: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