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一日游咋安排?适合了解人文历史的景区,长安、永定异曲同工 瑶乡!药香!——记者探访 "中华古瑶第一村"
咸宁一日游可以这样选择:1、上午打卡咸宁博物馆,下午就近打卡王氏宗祠;2、上午打卡咸宁博物馆,下午打卡九宫山,有你熟知的李闯王;3、上午打卡咸宁博物馆,下午打卡三国赤壁古战场,遥想诸葛亮、周瑜之风采,一日游时间比较紧,适合从历史人文角度去了解咸宁的意义。

咸宁-长安、永定之意,期盼永远安宁
咸宁是湖北地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众多小伙伴耳熟能详的历史名将:周瑜、黄盖、诸葛亮、李自成等,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其中赤壁古战场、李自成躲避九宫山等都有大家脍炙人口的故事,历史人文旅游魅力远超自然风景,一日游可以这样安排:

三套选择的上午-咸宁博物馆: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能只看城市的表面文章,最好的方法是去它的博物馆,咸宁更是如此,它位于金桂路169号,馆内精品无数,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可能稍显枯燥,因为馆内以考古发现、文物收藏居多,场馆公分8个展馆:

1、一层有三个展馆,分别是:出土文物精品展、重大历史事件展、历史文化名人展:
出土文物精品展:这里有咸宁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能够系统地告诉游客咸宁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出土的精品文物包括:大熊猫头骨化石、人牙化石、还有众多的青铜器、三国时期动物的弓弩、铁箭镞等,如一幅历史画卷;
重大历史事件展:这是一个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互动多媒体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这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其中赤壁之战、汀泗桥战役,这些拥有历史背景的宏大场面,从视、听和氛围引导游客有穿越的旅游体验,古代咸宁金戈铁马、风云际会的峥嵘岁月;
历史文化名人展:咸宁不缺少历史文化名人,展示手法也相对新颖,不再是枯燥的文字介绍,通过一些与这些名人有关的艺术作品,来给游客讲究和呈现名人事迹;
2、二层主题是鄂南楚韵,分三个展厅,分别是:民俗一厅、民俗二厅、民俗三厅:
民俗一厅:介绍咸宁的风土人情,从婚丧嫁娶到生儿育女,祭祀活动等礼仪方面的风俗,虽然有家长里短之嫌,却也妙趣横生,因为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
民俗二厅:这里是咸宁古代的生活、生产用具,包括:传统的生产工具水车、谷推等,还有古代的家居、建筑结构等,让游客了解的咸宁先人精致的生活;
民俗三厅:这里介绍的是古代咸宁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有:古代戏楼、同样是声光电技术再现当时咸宁人民间艺术的魅力;
3、三层主题有美术馆和临时展厅:
美术展:这里汇聚了众多大家的作品,不乏启功、邵声朗和范曾的墨迹,喜爱美术的小伙伴可以着重欣赏;
临时展馆:根据活动需要,一般展示咸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下午的三种选择-九宫山、王氏宗祠、赤壁古战场
赤壁古战场: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苏轼的《赤壁赋》都让我们了解到赤壁之战的重要性,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等等定律在此得以印证,诸葛亮、周瑜、鲁肃、庞统等谋臣在此谈笑间,让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这样震古烁今的一战,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浓重的一笔,来此遥想一下,似乎还能听到古战场的杀伐声,这里的核心景点有:赤壁摩崖石刻、拜风台、周瑜塑像、凤雏庵、赤壁大战陈列馆、翼江亭、赤壁碑廊、三国雕塑园、千年银杏等。
这是一个5A级景区,除了人文故事,自然风光也值得打卡。
九宫山-同名景区很多,最有名的离不开李自成:咸宁九宫山风景区,因为与历史故事李自成有一些关系,李自成的故事深入民心,其实九宫山风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因为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当年李自成逃难时在这里与清兵在这里决战,战死沙场,有故事,有风景,总能吸引游客的造访,其实这里也是道教名山之一,国家4A级景区,夏季避暑或者休闲、度假都不错;
王氏宗祠:咸宁历史上王姓居多,而且多是大荣、大信公的后裔所建,历史上这里的王姓都是唐代的御史中丞王仲舒第六孙王希翔的后裔,据说最多时人口多达一万两千多人,是咸宁王氏在最大的一支,王姓小伙伴可以认祖归宗了。
【温馨提示】
一日游时间总是非常紧张,很难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其实光博物馆,就要多次打卡,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心得。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陈新 刘珊珊 通讯员 揭光明 周勇
掌上咸宁报道
瑶望千年广场篝火不灭,山间萌萌屋灯火通明。国庆节期间,通城县内冲瑶族村乡村游十分火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 5万人次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瑶乡药韵。
"白天游山逛水,晚上篝火晚会,住时尚的民宿,吃美味的药膳,真是不虚此行!"来自长沙的游客兴奋不已。
瑶药氤氲的内冲瑶族村,成为通城县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高端创意萌萌屋 古瑶栈道通药谷

近年来,通城县依托内冲瑶族村优良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将内冲瑶族村打造成为 "中华古瑶第一村 "。
"继去年成功申请了 3A级景区,今年又迈入 4A级旅游景区门槛。" 通城县隽达文旅公司总经理徐摇 介绍, 6月下旬,在湖北省 20多家申报景区中,内冲瑶族村达到申报创建质量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将内冲瑶族村列入创建国家级 4A级旅游景区名单。
内冲瑶族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的通城县大坪乡药姑山南端。 2012年被列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瑶族特色保护自然行政村,拥有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瑶文化之乡、湖北省拍打舞艺术之乡等 10多项"国字号""省字号"桂冠。

2018年 6月,通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古瑶文化资源,与城发集团旗下子公司隽达文旅公司合作,以 "瑶望千年,药韵楚天 "为主题,按照 "一轴两环三片 "总体布局,投资 5980万元打造 "中华古瑶第一村 "。两年间,先后建成瑶望千年广场、古瑶文化陈列馆、药用植物园、东璧听溪、瑶乡药谷等主要景点。去年以来,景区二期工程投入 2000多万,建成 "萌萌屋 "民宿、瑶乡药谷古瑶栈道等一批新景点。
今日内冲,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大大小小 25个特色景点让人留连忘返。 萌萌屋民宿,独特的造型,宽敞的居室,天然的氧吧,于绿树掩映中透出靓丽,既有现代时尚的艺术创意,又有淳朴瑶乡的民族印记。
"那登顶后汗流浃背的惬意,那识花识草识中药的欢喜,那抚弄溪水、挑选卵石的动感,那凝视游鱼、聆听鸟鸣的静谧,令人挥之不去。"一位从 药谷古瑶栈道走 下来的游客如是说。
"自中华古瑶第一村建成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 100万人,带动当地 30多户村民通过开办餐饮、民宿吃上‘旅游饭’。 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 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1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张昌龙 对每个数字了然于胸。
垒石文化见天日 民俗风情放异彩
垒石屋、垒石窖、垒石井、垒石渠、垒石埂梯田、垒石山路、垒石哨所、垒石墓、垒石庙 ……走近内冲瑶族村,处处沉淀着瑶族先民的文化气息。

"相传,盘王曾带领瑶族先民在这一带开辟土地,耕田种粮,繁衍生息,并不断向外迁徙,为灿烂的中华文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讲解员李丹的带领下,游客们一一走过内冲瑶族村陈列馆的古迹藏品,探索瑶族文化神秘的内涵。
陈列馆展厅分为"古瑶史证"及"古瑶传承"两个部分,分别陈列和展示了古瑶物证、垒石文化、史迹论证、瑶医瑶药,以及药姑胜迹、民风民俗、古瑶织锦、拍打舞、瑶族服饰、古瑶屋场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古瑶人的民风民俗,重现古瑶人文化历史的精髓与演变。生动地再现了古瑶历史文化。
"瑶文化是我们内冲的重要精神内核,我们既尊重保护,也尽力开拓创新,让更多人知晓并热爱这种文化。"内冲瑶族村支书胡金文说。
同时厚植文化底蕴,成立大坪乡诗联书画协会内冲瑶族村分会,创建 "中华诗词之村 "、 "中国楹联文化村 "。
在这里,现代文明与瑶族风情产生的碰撞,以其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循着热情奔放的歌声,瑶望千年广场上一支穿着瑶族盛装的队伍正在表演拍打舞。
拍打舞是汉瑶文化传承的浓缩与结晶。通城"拍打舞"原名"拍打歌",由当地民间流传的以手互相拍打、自娱自乐的原生态舞蹈发展而来。
2011年,通城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拍打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拍打舞成为通城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座独特桥梁。
拍打舞表演的人员都是当地的"瑶媳妇",她们平时在家相夫教子,种地农忙,到了表演的时间就穿戴好瑶服饰,在广场上自信地展示瑶族村独特的拍打舞长鼓舞。
"我们这群人都热爱跳舞,在村里的聘请下组成专门的舞蹈队,我们既荣幸也非常乐意。"领队吴玉珍说。
拍打舞、长鼓舞、高山流水敬酒、瑶鼓迎宾、瑶族特技表演,这些历史悠久的瑶族民俗风情,在当地村民们的演绎下,绽放了更加夺目的光彩。
药姑山上百草香 江南药库美名传
药姑山森林覆盖率高达 90%以上,中药材种类繁多,被称为"江南天然药库"。 据说, 明朝名医李时珍来到药姑山采集药材,不禁发出 "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莲" 的 咏叹。
村民们说:"药姑山上随便抓一把土,都有药材的香味。"位于药姑山南端的内冲瑶族村因此有了一个韵味十足的宣传语:瑶望千年,药韵楚天。
内冲瑶族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鼓了村民的口袋,也富了村民的脑袋,他们的观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不少村民返乡创业做"药"文章。
"家乡有瑶族文化的底蕴,又有种植药材的优势,回家发展大有可为。"胡有志是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青年, 2015年底回乡后,他创办了湖北古瑶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起了瑶媳妇酒楼,又流转土地,种植了 40多亩黄精、勾藤等中药材。
在胡有志的瑶媳妇酒楼里, 20多道药膳药香味四溢。黄精土鸡汤、紫苏煎 鱼 、藿香 炖 鱼……还有药酒、药茶和竹筒饭,独具美味的瑶乡药膳让食客们流连忘返。
"美丽瑶乡建设要打好 ‘瑶 ’与 ‘药 ’两张牌。 "大坪乡乡长 谢瑜 介绍,结合中药材资源优势,内冲瑶族村先后建成千亩野生钩藤基地、 500亩黄精基地、 300亩苦参基地等,带领村里百姓发扬光大瑶乡药文化。
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该村还建成 5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 300亩野生茶园、 50亩柿子基地、 60千瓦光伏发电站、 200只黑山羊养殖场和 10个无土蔬菜大棚。
在通城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下,该地立足"健康产业+ 旅游发展"思路,贯穿"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投资11.69亿元,全力打造药姑山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现已基本完成孵化园、康养主体公园、瑶族风情体验区、加工产业区四个项目主体建设。
"该产业园的建成,将吸引更多的中药材企业入驻,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打造成为中药材重点示范基地,引领全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县委分管领导说。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