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旁这条老街,将大变样! 话剧《运河1935》:演绎运河儿女情

每一座城市
都有自己的老街
每一条老街
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
日新月异,奔涌向前
界泾桥老街
将迎来新貌!
界泾桥路
(通扬路-南长街)

该道路工程项目
位于古运河景区核心区
起至通扬路,终至南长街
道路全长约482m

工程项目选址批前公示图
作为梁溪区重点道路工程
该项目是优化城市路网
破解景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关键所在
也是美化景区环境
打通南长街二期、三期的重点举措
部分改造效果图
清名桥街道负责人表示:
“这条路是通向清名桥景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干道,也是为数不多可以通行机动车辆的主干道,目前路面狭窄通行状况不太好,两边机动车停车状况也不乐观,街边风貌比较破旧,跟景区风貌不相适应。”
南长街景区风景如画
一街之隔的界泾桥老街
道路两边的房屋
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个别房屋已超过百年
所以周边百姓
非常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这里的房屋年久失修,已经不太可能通过路面修缮等方式来完善基础设施面貌,必须整个片区进行更新,以达到面貌的焕然一新。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我们会进行两方面的规划设计,一方面是按照城市家具的要求,对道路市政管线、照明、绿化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地块周边的环境和风貌进行提升。”
这一项目
将使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空间获得延伸
同时也打通了市民游客
“直通”古运河核心景区的
“最后100米”
界泾桥路正在重新规划设计
通扬路—金钩桥路
路面设计宽度为16米
主要用于机动车通行
金沟桥路—南长街
路面设计宽度为8米
将被规划为景区慢行系统
配合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特性
配套规划停车场、绿化设施、步行道
等基础设施
与古运河风格相统一
实现整体的提升和改善
力争12月完成界泾桥路
整条道路的规划设计
道路效果图
界泾桥路未来要大变样
一起期待吧
来源:无锡博报、梁溪发布、梁溪徙事
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
小布又来送福利啦!
无锡发布 x 保利国际影城无锡电影产业园店
联合策划免费观影活动
小布带你看电影
等你来报名!
观影影片
《1950他们正年轻》
观影时间
2021年9月18日(周六)
下午18:30
观影地点
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2001号
保利国际影城无锡电影产业园店
1号厅党建厅
30张电影票免费送
小伙伴们快来留言区报名参与活动吧~
每人最多领3张票哦~
请将您的姓名+人数
+联系方式
在这条微信下留言进行报名
报满即止
(小布将会严格保护大家的隐私)
报名截止时间
9月17日(周五)
小布会与幸运粉丝联系
确认时间哦
进影城要出示健康码
登记个人信息后测温正常可入场
要全程戴口罩
厅内禁止饮食
作者:丹华(媒体人)
“四十里通惠河到了通县呐,与那千年的古河紧相连……”话剧《运河1935》一开场,就是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这韵味十足的演唱,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大运河畔北端,带回到烽火连天的1935年。随着剧情的展开,周勤和周瑞兄弟对国与家的不同选择、抗日还是当汉奸、望日莲的情感归宿等一一展现,曲折生动,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让人们为运河儿女的爱国热情与最真实的人性光辉所感染、折服。
这部历时近三年创作而成的用心之作,人物设计取材于“大运河之子”、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小说《渔火》和《蒲柳人家》。刘绍棠先生的小说乡土气息浓郁,格调清新淳朴,故事如一股清泉般娓娓道来。剧作家王培公、陈建忠在这两部小说的基础上,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而扣人心弦的故事:1935年,地下党员周勤肩负查清新型毒品“金丹一号”的任务,回到当时处于“三不管”地带的家乡通州。大汉奸、专员殷汝耕正策划“冀东独立”,周勤说服爱国将领姚六合打入敌人内部,同时联络船家女望日莲等,查清毒品来源。没想到其弟周瑞急于赚钱,竟然卷入日本人策划的这场阴谋中。在面临中华民族危难、华北危急的特殊时刻,运河儿女们凭着朴素的爱国情怀选择抗日,最终烧毁了日本人的毒品。

话剧《运河1935》剧照
从剧情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抗日爱国的主旋律作品,但它没有呈现抗日的正面战场,甚至连日本人都没在剧中出现,但剧中周勤、望日莲、周父、大庆、姚六合等人的爱国行为,以及汉奸韩民哲等人的卖国行径,都有着清晰的展现,并给予旗帜鲜明的爱憎评判。让人感到亲切的是,这一切,围绕着同父异母的一对兄弟对家产的不同态度、两兄弟与一个姑娘对爱情的不同理解而展开,在家长里短的平凡叙事中展开宏大的主题。剧中的主人公周勤和周瑞两兄弟,一个为“大家”而心怀执念,一个为“小家”而八面玲珑。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独占家产,二娘狠心逼走周勤。而周瑞为了向周勤证明自己能担起家族责任,丧失原则地与汉奸合作。兄弟情与家国义,在舞台上碰撞出一台好戏,既彰显家国情怀,也看到人性挣扎。家国情怀给予了作品扎实的世界观与叙事逻辑,人性挣扎的呈现则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当时的运河儿女在民族危难中觉醒、让革命精神萌芽的艰辛历程。
“一部运河史,即是半部中华文明史。”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将大地南北融汇贯通,在北京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历史篇章中,一直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为了讲好运河故事,传递运河精神,出品及制作方北演公司汇聚了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国家一级编剧王培公及陈建忠、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高树康及梁松、国家一级化妆设计师任小秋、灯光视觉艺术家王琦等众多京津冀三地资深创作者,合力将运河生动鲜活的风土人情与动人心弦的时代故事一一呈现。尤其是剧中的舞美,为还原运河风貌,创作者们选取了代表运河传统特色的渔船、拱桥、芦苇荡等元素组成舞台图景。同时,利用灯光与特殊地板材质的配合,加之“独家秘制”的流水声,在舞台上营造出一条盈盈流淌的大运河。一船、一桥、一长篙,是运河的重要意象。舞台之上,一艘小船穿梭于芦苇荡间,一座小桥坐落于日月光下。在潺潺水声中,观众被引领至运河河畔,置身于一段惊心动魄又慷慨激昂的运河往事。在充满艺术感的舞台图景下,大运河作为连接南北的动脉,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蕴藏着百折不挠、勇于抗争的运河文化,而被运河水滋养的两岸儿女,在血液中世代流淌着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该剧的顾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观看演出后表示:“我认为作品中最重要的场面,就出现在结尾处主人公手执长篙撑船离开时,让我不禁想,就这样撑吧,撑吧,撑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但在我看来,剧终烧毁日本人的毒品,那冲天火光映照着运河儿女坚毅的面容,这才是最震撼人心的场面。
当然,作为一部改编作品,《运河1935》与原小说对比,仍让人感到不满足,主要在于女主人公的塑造上。原小说中的船帮领船人是泼辣能干的春柳嫂子,她与初恋阮碧村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而望日莲则是童养媳出身的聪慧姑娘,她与周勤的爱情是水到渠成,没有多少波澜。《运河1935》让望日莲取代春柳嫂子,其泼辣形象与少女身份不相符合,因而让人有跳戏之感。而且让她先爱上周勤,又在周勤远走他乡时周瑞向其献殷勤而爱上周瑞,周勤回乡时她又在周家两位少爷间摇摆不定,远不如原小说中人物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令人遗憾。
但以天津人艺为演出班底的这部戏,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之作。而且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话剧《运河1935》去年年底在首都剧场完成首演后,将于今年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开启一次意义非凡的全国巡演。相信此剧会在演出中继续打磨提高,使之愈加完善,成为精品之作。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2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