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多多!盛夏到济南历城黑龙峪村看阁子门、老槐树…… 潍坊新闻网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年出门远游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既然不能远行,那么只好就近找好玩的地方了。
我和几个喜欢旅游、户外爬山的朋友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济南南部山区及周边古村游玩。
夏至时节,我们来到了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办事处的黑龙峪村。

据明代崇祯年间的《历城县志》记载,该村成村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村子位于黑龙峪内故得名黑龙峪村。
虽然黑龙峪村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但它距济南市区并不远,这里几年前就已经开通了公交车,自己驾车去村里游玩也很方便。
黑龙峪村距离市中心较近,交通又便捷,最重要的是这里一直保持着乡村的气息,没有都市的喧嚣。游人可以从村子里随意转转,看看老房子、古建筑;也可以爬爬村子周围的山,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
因此,黑龙峪村近年来颇受济南及周边地区人们的青睐。


黑龙峪村的看点可真不少!
走进黑龙峪村老村,在村头最醒目的就是一拱形大门洞。
这个拱形门洞现在是黑龙峪村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都叫它“阁子门”。阁子门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有人说是清朝末年,但不能确定。可有一点村里人都确信,当年修建阁子门以及围墙,主要是为了抵御山匪和盗贼。
令人惊叹和感动的是,阁子门顶部中间位置,镌刻着毛主席头像,给人一种特别的年代感。尽管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头像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离阁子门不远处的村中路边,一棵老槐树巍然耸立。树高几十米,树围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
村里老人说,建村时就有这棵槐树了,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但有专家认为,这棵老槐树至少有800年树龄。
不管是四、五百年,还是800多年,它是够古老的了,更难得的是,虽然历经沧桑,饱经风雨,却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炎炎夏日里看到老槐树时,它依然枝繁叶茂,浓荫蔽日。
现在,黑龙峪村的老百姓把这棵老槐树当做宝贝,奉为“神树”,济南市已把它列入“古树名木名录”。
在黑龙峪村的东南半山腰,有一个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防空洞,这个防空洞据说前苏联专家参与修建,最长达十余公里,穿过此洞可以到达山对面的几个村庄。
山洞里面冬暖夏凉,在炎炎夏日,即使外面的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洞内温度也不超过二十度。我们在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造访山洞,离洞口还有二十多米时就能感到阵阵凉意。因为洞深且黑,游人需拿着手电筒结伴穿越山洞。
这个当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如今成了游客探幽揽胜的地方。
沿着防空洞旁边的小路向上走不远,在一面陡峭的岩壁下面有一池碧水,村民们都称之为“会仙泉”。
会仙泉的泉眼隐藏在崖壁的石缝中,泉水汩汩流出,汇入椭圆形的泉池中,常年不枯。黑龙峪村的老百姓称之为“神水”,据说常饮此水可防百病。
在海拔几百米的地方看到这一洼清泉,让人不由感叹:济南不愧为泉城,处处可见泉水!
怎么样?动心了吧?心动不如行动!
如果你想爬山锻炼身体,如果你想出游放松心情,我觉得,黑龙峪村是个不错的地方。
图文|褚延锋
壹点号 储己图文
壹点号储己图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山东多地祭扫加速“触网”,网上祭扫、代为祭扫、错时祭扫等成为“热词”,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平安、环保的祭祀观念。

新型祭扫引关注
今年清明期间,济南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倡导网络祭扫。在此基础上,为满足部分市民群众需求,清明节期间济南市殡仪馆、济南市第二殡仪馆、济南市嬴城蟠龙山公墓服务中心将开展代为祭扫活动。
以济南市殡仪馆为例,将在清明节期间举行集体代祭仪式,代群众为馆区寄存逝者和公墓安葬逝者逐一祭扫,并提供网上祭奠、生命教育等服务。3月30日起,市殡仪馆和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员将逐一祭扫逝者格位和墓穴,摆放鲜花,实现寄存格位“一格一花”、玉函山公墓“一墓一花”,代替群众祭扫先人。4月4日,由工作人员在玉函山安息园举行“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天佑中华、国泰民安”集体共祭仪式,宣读祭文,缅怀先人,敬献鲜花,祈福平安。
网络祭扫方面,3月26日零点,济南市开启公益性网上祭扫通道“云追思·济南祭扫网”,该平台不仅设有“公祭”“家祭”“友祭”为市民提供需求选择,在内还设置了不同场景丰富祭奠厅,通过“点烛”“献花“”留言”等方式追思先人,寄托思念。
对于今年祭扫形式的变化,市民较为理解,“早在一周前,爸妈就开始询问云祭扫的事,今早一起床就让我给老人‘扫墓’”。市民李女士介绍说,“特殊时期,能通过云祭扫的方式祭奠先人,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8日17时,“云追思·济南祭扫网”平台累计参与人数20941人,创建祭奠厅9334个,留言31661条。
清明祭英烈 网上寄哀思
疫情还未结束,清明节假期已定。每年清明期间,也是人们前往烈士陵园公祭英烈、缅怀先辈的重要时刻。
3月30日,青岛“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题网上祭扫活动正式启动。市民可通过“青岛英烈网”等网络新媒体手段,文明、时尚、绿色网上祭扫烈士。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市民通过祭扫平台可以查看烈士详细信息,为烈士敬献鲜花。
同时,3月17日青岛发布通告,暂停2020年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服务,倡导大家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通告称,为减少人员聚集,消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保护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场所,继续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组织集体性骨灰撒海、生态安葬等活动。禁止在道路、广场、居民楼院及山头、绿地等公共场所焚烧抛撒各种丧葬祭奠物品。倡导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市民可登录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网站、青岛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祭扫。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安全,敬请广大市民理解。

代为祭扫 传递追思情
今年清明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淄博市民政局根据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及时印发祭扫通知,要求暂停组织群众集中祭扫、骨灰撒海等集体性活动,倡导通过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鼓励有条件的公墓提供代为祭扫服务。
3月31日上午,淄博市公墓管理处联合玉皇陵公墓举办“绿色清明、鲜花代祭”公益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集体默哀等方式,代逝者家属进行祭奠,弥补了他们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玉皇陵公墓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向所有埋葬在玉皇陵公墓的逝者敬献鲜花、集体默哀、诵读祭文祈福,并代表逝者家属行三鞠躬礼,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恰逢疫情防控期,我们鼓励公墓提供‘代为祭扫’服务,这种服务是公益性的,由公墓的工作人员通过敬献花篮、清洁墓碑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免费服务。如果逝者家属有其他特殊需求,可以和各公墓联系,由公墓提供订单式的服务。”淄博市公墓管理处主任焦成名说。

墓园封闭式管理 推出预约祭扫
受疫情影响,今年潍坊市各大墓园、纪念堂、纪念馆普遍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推出预约服务。此外,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形式也越来越多。清明节期间,落葬则实行预约制,错峰错时安排。
灵山仙庄大门处设置了测温通道,安装有红外线测温设备,可同时对多名市民进行测温,体温异常者,设备自动警示并截屏,保卫人员会将其引导至就近的发热门诊。停车场等公共场所新增设了移动车载厕所,避免了如厕时近距离接触。
潍坊市灵山仙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明节期间墓园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预约祭扫。市民可关注其官方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点击服务预约项目进入祭扫预约通道,填写个人信息,预约祭扫时间后进行提交,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并发送预约短信,市民可以凭二维码或短信前往祭扫,每个预约码原则上进园人数不得超过3人。”
潍坊市民政部门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祭扫人数比往年会有所减少,但是3月28日、29日是节假日,祭扫的市民相对较多,按照往年惯例,清明节前一天祭扫的人数也会较多,建议市民错峰祭扫。同时,积极倡导群众通过网络祭扫,如果不能现场或网上祭扫,不少机构也推出了代为祭扫服务。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情感真挚,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致敬时代英雄 师生线上缅怀革命先烈
3月30日,济宁市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举行线上“缅怀革命先烈,致敬时代英雄”主题教育活动。260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该校政教处负责人宣读了活动实施方案,青年教师代表合诵了《魂佑华夏,山河无恙》“战疫”诗歌,九年级部负责人作了以“缅怀先烈,做学习的自觉践行者”的线上主题报告。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学生登陆“网上祭英烈”专题网页,通过向烈士献花,学习英烈事迹,书写感言寄语等形式来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表达对英烈的感恩和敬仰。整个祭奠过程庄严肃穆。
据悉,该校还通过召开主题教育班会,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致敬时代英雄”线上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学习英烈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继承英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奋斗力量,立志报国成才。(记者 张敏敏 姜婷 江学俊 韩蓓蓓 郝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