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盘龙山与汝宁崇王墓 难忘家乡的味道: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独有的小吃!

□ 赵新春

驻马店市辖区县中,有以古国而得名的,如因春秋蔡国得名的上蔡县、新蔡县;有以地势而得名的,如因地势平得名的平舆县和因“西陵平夷”得名的西平县;也有以历史事件而得名的,如因李愬雪夜入蔡州,由吴房改名为遂平县;更有以水得名的,如汝南县、泌阳县、正阳县(古称慎阳,因慎水得名)。尽管驻马店市的南部、西部群山环护,但以山得名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山县。

确山县境内历史上曾有安昌县、朗陵县、安阳县和阳安县。今天的确山县是由汉朗陵县(县治在现确山县任店镇)和阳安县(县治在现驿城区古城街道)合并的。确山县得名,明《寰宇通志》《一统志》及清《河南通志》认为,是因位于确山县南十里的一座小山——确山,该山因晋朗陵侯何曾的一次奇遇而出名。一天,何曾到确山山中游玩,见山上有一石杵和石臼,可以自动杵东西。何曾很好奇,就想把石杵从石臼中取出来,但就是取不出来。第二天,他找人来取,石杵、石臼却不见了。而清《一统志》和《确山县志》则认为确山得名是因县东的浮石山,而浮石山又名确山。

今天的确山县城建城较晚,是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从朗陵县迁过来的。最初因为县城西北的朗山,也就是今天的乐山,而取名朗山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为避皇帝祖上赵玄朗的名讳而改名确山,朗山也因宋朝皇帝大多信道而成为道教名山乐山。至于确山县为什么没有因为盘龙山(当时叫蟠山)而叫蟠山县,就不得而知了。

明《一统志》记载,盘龙山以其“蟠绕县城,其状如龙”而称蟠山。清《一统志》说山因“环绕城郭,其状若龙,亦名蟠龙山”。蟠龙山改称盘龙山,原因无从得知。

盘龙山有东、西二峰,东峰高233米,称为龙头;西峰高215米,称为龙尾。这种奇特的地形,在堪舆家眼里,风水很好。但穴位明显,一般的人家不能也不敢消受。可是有皇室血统的明朝汝宁崇王不怕,于是盘龙山便成了历代汝宁崇王的身后去处。

汝宁崇王府是被瓦剌俘虏,后来翻身做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泽的封国,他一母同胞的哥哥是明宪宗朱见深。汝宁崇王府从封国汝宁府到明朝彻底灭亡共传了八代。八位崇王,除了朱由樻被李自成军俘虏后杀于泌阳、朱慈爚被清军俘虏后杀于北京,未能回到祖茔外,其他六位崇王和他们的王妃及崇端王世子都葬在了确山县县南的盘龙山。

按照《明会典》的记载,明初亲王墓制为除地下墓室外,地面有围墙290丈,外门、中门门房各3间。院内建筑以7间祭祀享堂为重点,有神厨5间,神库、宰牲房及东、西厢房各3间,焚帛亭、祭器亭、碑亭各一座。墙外还建有奉祠房等12间。正统十三年,明英宗统一亲王坟茔占地为50亩、房15间。虽然关于藩王坟茔石生、石像的数目没有找到具体记载,但根据朱元璋孝陵有石生、石人16对,《明会典》规定公侯坟茔有“石人二,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望柱二”的相关情况推断,盘龙山南崇王墓除了地面房屋,每座墓前依次排列的石像、石兽也该有11对~15对,汝宁崇王墓是相当雄伟的建筑。

确山县盘龙山的崇王墓因李自成军占领汝宁崇王府进行了盗挖,文物保存情况并不好。据当地人回忆,民国初年,陵园内的石碑、石刻、石牌、石屋和石椁还在。后来,这些文物被当作旧时代的象征被砸毁,不少文物不知去向。2008年,确山县文物部门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曾找到崇王墓残存的汉白玉牌坊构件、龙柱、石人、石马、石龟、石狮、琉璃瓦、神道砖等文物,其中一尊青石文官雕像,高2.5米、宽1米左右,头戴乌纱、身穿朝服,手执笏版、宽袖博带,虽蚀损严重,但依然庄严威重。

井是明朝对墓的称呼,上蔡县邵店镇金井吴村就是因为埋葬着明顺阳王而称金井的。确山县南有三金湾,其实是被人们念错音的三井湾,是三位崇王的墓的所在地,在李本固《汝南志》里被称为一井、二井、三井。如今的盘龙山南崇王墓,因为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已经很难找到相关的历史印记。但在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我们有幸找到了两方保存完整的崇王王妃圹志。大的一方圹志呈方形,四边装饰二龙戏珠纹,边长95厘米、厚18厘米,是第三代崇王——崇恭王朱厚燿的王妃王氏的。正文16行、共186字:“妃王氏,南城兵马指挥王儒女。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初四日册封为崇恭王妃。嘉靖三十三年六月初一日以疾薨,享年五十五岁。子二人,长载境,册封崇王;次载壃,册封归德王。女册封四明郡主。孙男一,翊 册封崇世子。孙女四,长封庆远郡主,次封南阳郡主,余尚幼,皆载境出。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八王皆致祭焉。以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合葬于蟠龙山西南之原。呜呼,妃以贤淑侍宗藩,早受荣封,享有富贵,寿考令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小的一方圹志是崇端王未即位而逝的世子、后来被追封为崇昭王的次妃李氏的。李氏的墓圹志边长90厘米、厚13厘米。正文共10行、161字:“妃李氏,汝阳县在城保民人李致恭女。以万历五年正月十五日生,行一。天启六年十月初二日册封为崇昭王次妃。万历三十六年十月初八日子时薨逝,享年三十二岁。子一人,册封为崇王。孙男一,孙女二,俱幼。讣闻,上赐祭,命有司开圹如制。天启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合葬于确山县城西蟠龙山之原敕茔。呜呼!妃以幽闲贞静佐配藩王,生毓胤,嗣殁享妃封。存顺归宁,可以长暝矣。爰述其概,纳诸玄圹,以垂永久云。”

两方不起眼的圹志,理清了史书中关于明朝汝宁崇王府诸多模糊的记载脉络,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盘龙山崇王家族墓沧桑隐去的苍凉背影。

小编是地道的河南驻马店上蔡人,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品尝了不少,可大鱼大肉吃腻了之后,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小吃!看,这个就是上蔡最有名的塔桥猪蹄!

难忘家乡的味道: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独有的小吃!

肥而不腻,晶莹剔透,让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你是不是想吃!

难忘家乡的味道: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独有的小吃!

蔡沟的水煎包和胡辣汤,水煎包焦香酥软,咬一口,那美味,绝!汤我喝了一小半,才想起来拍两张,不好意思!

难忘家乡的味道: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独有的小吃!

老式胡辣汤里面有红薯粉条,豆腐皮,木耳,花生,黄花菜,放点辣子和醋,早餐来一碗,精神一上午!

上蔡的捞面条,这两份是辅菜,大盆里的是我们这俗称的梢子,炒鸡蛋,让它陪着面条,这样好下饭啊!

小碗里就是蒜汁,制作的时候,里面放上石香菜,藿香菜,油炸花生和干辣椒,放上净水和香醋,捣碎浇上香油即可!不吃面条的时候,刚蒸的馒头来一个蘸着这蒜汁吃,香!

这个是我们这里俗话说的煎炸萝卜馅,金灿灿,黄澄澄,又薄又焦脆,好看又好吃!萝卜也能入得厅堂!

吃捞面条,怎么能少了这个呢,倭瓜丝!如果是在没有它的季节,那就切个脆脆的嫩黄瓜丝也行!再来点搓好的绿豆芽就更美了!

面条上来了,这个是高筋面,面又筋道又有嚼头,里面放的菠菜是大力水手的最爱,又能补铁,必须滴!

原料基本上配齐了!浇上蒜汁,把面和配料搅匀了!小编我饥肠辘辘,马上要开动了!

别急,最后还得浇上鸡蛋捎呢,记住:不是鸡蛋汤,是不带汤的捎!这才是正宗的上蔡捞面条!吃完后,可不要忘了来半碗白汤,就是煮面条的那锅汤!我们这的老百姓相信:原汤化原食!汤,会让我们的胃吃饱后,舒服平和!

上蔡特产,粉浆面条!我们临县也有这个面,可是出了我们这个县,感觉就不是这个味了,他们那里的叫酸粉浆,有点酸!我们这里的不酸还很香,先把豌豆汁在中火里慢慢把汤烧开之后,手擀面条下锅,再放上油炸花生,花椒,麻椒,辣椒,大葵,八角,韭菜,黄豆芽,豆腐皮,大葱等!这个中午只吃一碗的话,绝对不过瘾!夏天这饭放到晚上不要热,配上两头蒜呼噜呼噜来一碗,山珍海味都不换!

以上这些美食,只是我们上蔡县小吃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上蔡的特产风味小吃,潇洒哥会慢慢介绍给大家的,好多在外打拼的乡亲们,你们辛苦了!这些图片是不是唤起你对家乡的回忆了呢,关注潇洒哥,咱们常联系!别忘了,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