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处山间盆地属地中海气候,智利最大城市 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马拉维篇)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宝石之城”拉特纳普勒:斯里兰卡最大宝石产地,地处中部山区,今天我们把目光从亚洲北印度洋上的岛屿国家“斯里兰卡”,向东南穿过印度洋、东南亚和广阔的太平洋,来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地区的智利,来介绍城市系列的第四十三篇:“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处山间盆地属地中海气候,智利最大城市。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从纬度范围来看,智利从南纬17°左右一直往南,延伸到南纬56°,纬度跨度近40个纬度,南北长度超过4300千米,而智利东西平均宽度仅为180千米,而最窄的地方宽度不足100千米。圣地亚哥是智利的首都,纬度位置大约为南纬34°,差不多位于这个狭长国家的中间位置。智利的人口分布并不均匀,在南纬30°以北的大部分区域,属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上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人口稀少。

圣地亚哥位置图
而在南纬40°以南的地区,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加上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十分丰富,终年潮湿,气候相对湿冷,人口分布也不多。智利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首都圣地亚哥所在的南纬30°至40°之间的地区,这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而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气温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是智利气候较为舒适的地区。所以,在这一地区,除了首都圣地亚哥外,还有瓦尔帕莱索、塔尔卡、康塞普西翁等许多城市。

圣地亚哥夜景
圣地亚哥地处海拔约为6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山间盆地中,坐落于马波乔河河畔,东方远处安第斯山脉山顶上的皑皑积雪,闪耀着光芒。圣地亚哥城市的建设历史并不久远,其建城史大约有478年历史,和我国的许多城市来比,圣地亚哥的历史是较短的,但是和南美洲其他城市来比,圣地亚哥可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了。圣地亚哥始建于1541年,由西班牙人组成的约150名骑兵到达这里。
智利地图
他们选择在圣卢西亚山上修建南美洲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修建了一些居民住宅,这就是圣地亚哥的雏形。当时,西班牙人之所以选择圣地亚哥,主要是考虑气候、植被、水源以及防御等多方面因素。在智利独立之后,圣地亚哥就成为了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城市的发展,得益于附近铜矿的大规模开发,矿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到目前,圣地亚哥的城市面积约为641平方千米,人口数量约为731万人,是智利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第五大城市。
雪后的圣地亚哥
如今,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智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和南美洲许多国家一样,圣地亚哥作为智利的首都,在智利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十分突出。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贡大约献了智利全国45%的GDP,可谓“一城独大”,圣地亚哥是智利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圣地亚哥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圣地亚哥
马拉维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lawi),简称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首都
利隆圭,国土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1760万。

1.马拉维的国名来自于境内的马拉维湖,“马拉维”在当地语言中是“火焰般的闪亮”的意思。

2.马拉维在历史上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也在英联邦内。这个国家受英国影响很深,行政、司法、教育等都采取英国模式,堪称“英国在非洲的翻版”。

3.马拉维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一直名列后十位。因为人口众多,人均GDP一度排名世界倒数第一。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全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从事农业。其中烟草种植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与烟草相关的从业人员占了马拉维全国70%的人力,烟草的收入占了全国外汇收入的60%。
4.马拉维国土总面积是11.8万平方公里,但其中五分之一的面积是湖泊,马拉维是非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
5.在印象里,非洲的国家一般都是矿产资源丰富,但因交通等原因开采不足。马拉维就没这个烦恼,它是非洲矿产最不丰富的国家之一,只有少量的铀、煤、石墨等矿藏。
6.马拉维国旗上面有一轮太阳,象征着马拉维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希望。
7.马拉维国徽也是盾徽,我个人觉得很热闹,跟疯狂动物城似的。
8.前面介绍了马拉维全国有1000多万人口,但军队和警察加到一起才有7000人左右,这样的治安力量显得杯水车薪,因此马拉维大部分地区都是由村长或酋长进行管理。
9.马拉维是一个内陆国家,但它跟蒙古一样,有海军,还有220人的海军陆战队。因为在它的境内有一个马拉维湖,这个湖是非洲第三大湖。说起这个湖,在二战期间,英国、德国曾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海战”。(其实就是两艘巡逻艇干了一架)[大笑]
10.马拉维效仿英国实行免费教育制度,但因为贫穷,空有制度却无法执行,这造成了马拉维国民的文盲率达到了40%以上。
11.虽然马拉维和中国建交较晚,但马拉维还是很够意思的,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马拉维捐款40.12万元人民币,帮助我国赈灾,对于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来说很不容易了。
12.马拉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人口是黑人,这里的黑人属于矮种黑人,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5米。
13.在马拉维农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吃饭一棵树”。在这里如果没有钱买粮食,可以在野外找到一颗芒果或香蕉树,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卖钱。
14.马拉维的卫生医疗条件也是堪忧,在该国的青年人中有20%以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15.在马拉维东部有个民族叫尧族,这个民族实行母系氏族制和男嫁女婚制。
16.马拉维人有吃白蚁的习惯,每年雨季,人们就利用白蚁的趋光性来捕捉白蚁,捉到后一般会生吃,或者炒着吃。
17.在马拉维,肥美多汁....的田鼠也是当地人的盘中餐,很多地方都做成烤串当街叫卖。
18.在马拉维有些地方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叫做“鬣狗”。他们的作用一是在少女来初潮后,负责让其成人,二是在寡妇丧夫后为其净身。(真是愚昧...[石化])
19.在马拉维的北部地区,口水是当地公认的圣水,可以赐福消灾。所以握手之前会往手里吐口水,结婚前也会相互吐口水。
20.马拉维的首都利隆圭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典型写照,既有富丽堂皇、干净整洁的政府办公大楼和别墅,也有树枝混合泥巴香蕉叶制成的茅屋。
21.因为贫穷,马拉维的女孩们早早就找了婆家,一般都在14、5岁,而且当地盛行一夫多妻。
22.马拉维曾经颁布了一个奇葩的法律:禁止人们在公共场所放屁。
23.马拉维独立后首都一开始定在松巴,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马拉维决定迁都到现在的利隆圭。但因为实在太穷,这个迁都工作持续了快十年。
24.也许是为了给个甜枣,在马拉维的节日里有个妇女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妇女节,马拉维的妇女节规定在这一天所有家务都要丈夫干,妻子只要休息睡觉就行。(364对比1[机智])
25.我们穷,但我们很快乐,所以不要提什么努力的话。
PS:我是吐猫猫的鱼鱼,求关注、不迷路,共同拯救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