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广东阳江十里银滩风景区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RIJNSBURG)时,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由于发现沉船的海域位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当时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南海一号”是后来由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命名的。


历史上的今天——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1989年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前身)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伍成立之后,在中国海域所进行的第一水下考古调查,张威成为第一位触摸到“南海一号”的中国水下考古专业工作者,这次调查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起点。


历史上的今天——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前往香港迪士尼乐园建设用地范围的填海区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张松先生和张威先生的共同宣传下,香港商人陈来发先生,创建了名为“中国水下考古与探索协会(香港)”的组织,并发起募捐,为“南海一号”进行水下考古无偿捐助港币120万元。开创了香港民间组织无偿资助大陆水下考古事业的先河。


历史上的今天——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2001年4月,由于陈来发先生的捐助,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这次调查中,水下考古队对这艘沉船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



2004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

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工兴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那之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这艘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超过8万件。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 “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铜珠的用还不好推测。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即有记载,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唐宋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演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更加遥远,贸易也愈显繁荣,但这条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只存在于零星的文献记载当中,同时陆续发现出一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和其他文物,人们才得以一点一点地拼接出当时的航线显然早已超出东南亚的范围,而是穿过南海,驶过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甚至非洲东海岸的许多港口。



“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正是处于这条航线之上。由沉船的海域向东北,经过川山群岛,可上达阳江、海陵岛、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以至广西,然后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沉船船头朝向西南240度,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十里银滩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空气清新,沙质洁净均匀,水质清澈透明。

广东阳江十里银滩风景区

山顶眺望十里银滩

广东阳江十里银滩风景区

度假公寓海滩视角

广东阳江十里银滩风景区

海上活动挺丰富的,有水上摩托艇 快挺 拖拽伞 帆船......

清澈的海水,细腻的海沙。

海上落霞,有种“渔舟唱晚”的感觉。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有假期就到阳江好好体验一把呗,你定会收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方便还可以带上一些海鲜回家哦!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