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 到海南看海,为什么都会去拜南海观音?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不肯去观音庙原来是座黄色小庙,香火极盛。

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


浙江普陀山是天下最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何以成为了观音道场呢?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有一座普济寺,里面就供奉着一尊“不肯去观音”。关于这尊“不肯去观音”,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


话说唐代末年,日本临济宗高僧慧锷对观音菩萨十分仰慕,他不远万里来到东土大唐,想朝拜观音菩萨,并且学习佛法。他来到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山原本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但也有寺庙供奉观音菩萨像,宝华寺便是其中之一。

慧锷来到宝华寺,走上大雄宝殿,眼前突然一亮,只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庄严宝像立于眼前。此像约三尺高,由白玉精雕而成,菩萨手捧净瓶,瓶中插有杨柳枝,她端坐于莲台之上,神态慈祥可亲,整座宝像光芒四射。慧锷在这尊观音菩萨宝像前久久驻足,不忍离开。他想,如果能将这尊观音像请回日本去供奉该有多好呀。

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


当天晚上,他反复思量,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去向法华寺的方丈吐露心声,请求方丈允许他将这尊菩萨请回日本,去教化日本人民。第二天,慧锷便去找宝华寺的方丈。听了慧锷的请求,方丈一时犹豫不决,但是他看到慧锷一片赤诚,十分感动,考虑再三之后,方丈还是同意了慧锷的请求。他反复叮咛慧锷,这尊玉观音菩萨像是稀世珍品,一路上一定要小心供奉。

几天后的清晨,慧锷辞别了方丈,恭敬地捧着观音菩萨玉像离开法华寺。到了长江后,他又顺江东行,出了长江口,眼前就是无垠的蔚蓝色大海了。当船驶到舟山群岛附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小船在大风大浪中摆来摆去,眼看着船就要翻了。慧锷心里很焦急,但又无计可施,于是口念观音菩萨法号求救。说来也真灵验,刚念了几遍,狂风便停了,海面又风平浪静了。


海潮把小船推到了普陀山的山岙里。第二天,慧锷正要扬帆启航,海面上又升起白雾,分不清东南西北,慧锷的船在海上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去。慧锷只好再次抛锚停船,想等到雾散去再启航。第三天清晨,一轮红日从海面升起,白雾都散去了,海面上更是风平浪静,慧锷心想:这可是请玉观音菩萨像回日本的好兆头,可以启航了。

可是奇怪的是,船一驶出山岙,乌云便遮住了太阳,海上风浪又起。慧锷心里着急,他想:要是总遇到这样的天气,何时才能将观音菩萨像请回日本呢?他一咬牙,让船继续前行,但船没驶出多远,就再也走不动了,慧锷低头一看,心中大惊,原来海面上生出朵朵铁莲花,把船团团围住,无法移动。慧锷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他心中暗想:难道是观音菩萨不想去日本?


于是,他在观音菩萨像前礼拜,请求菩萨指点迷津。当天夜里,慧锷梦见一个僧人对他说:“你们若能将我留在这座岛上,我一定让你们平安地航行。”慧锷从梦中惊醒,才知道观音菩萨的确不肯随他去日本。于是他登上岸,在潮音洞附近留下了观音圣像,世人称此观音为“不肯去观音”。

而这种座岛就是南海普陀山,五代梁朝时人们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鼎盛,香客如织。南宋嘉定七年,正式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千百年来,这里成为弘扬观音大士圣德的圣地,有着“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


交通信息

普陀山岛内可乘1路、2路、3路旅游专线至紫竹林(南海观音)站下车后步行可至。

到海南看海,为什么都会去拜南海观音?

喜欢大海,羡慕海边长大的孩子。也想拥有大海广博的胸怀,可总是做不那种无我的状态。总是以“我”为中心,喜欢书写的是我的所思所想,喜欢记录途遇的美好点滴,喜欢分享一路走来的喜悦心情。一晃多年过去了……

到海南看海,为什么都会去拜南海观音?

天蓝蓝,水蓝蓝,在其中的我,笑得有点夸张。踏浪、捉蟹、游泳……给自己放个假,随心所欲地做喜爱的事,一路行来,美食、美景、美丽心情相伴。偶尔的放飞自我,可清扫心灵上连着积起的尘埃,让自己减负前行。都说旅行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另一处别人呆腻的地,切换时空,与亲爱的自己对话。这一路行来,金椰、银椰,连着来。在椰林里行走,有时还会想着,它们会不会突然掉落,那叶子在风吹时起舞,带着清香,和着大海咸咸的味道。

到海南看海,为什么都会去拜南海观音?

椰子树下,坐在细软的沙滩上发发呆,是少时的梦,此刻在情境中,缺了梦中那唯美的意境。有虫叮,还好热。但暂时逃离所熟悉的城市,感受不一样的风情,心情很放松。海风拂去了忧愁烦恼,海浪激起了那青春的回忆,那些关乎海的故事耐人寻味。

这大海里有千千万万的生物,它们也在书写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有悲有喜。爱钻牛角尖的自己,有时一丁点的事情,闷在肚子里,就变成了天大的事。那愁云会在眉宇之间紧锁着,整个人会暗沉下来。人生途中,总会经历些风雨,遇见时,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适时清扫心灵的尘埃,减负前行,可做得更好。

这一路行来,领略了不同的风光,也会跟当地的渔民聊天,我们所羡慕的海边生活,其实于他们而言,也是辛苦的。早出晚归,在大海里有时也会碰到风暴,黝黑的他们有着好的心态,那憨实的笑容里写着幸福的字眼。

到海南看海,耳畔总回放着一段优美的旋律,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

在这行走,记录了很多美好时光,你若来,也可参考下,我们走了东郊椰林、南山寺、天涯海角、蜈支洲岛,走了好几个湾,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一周的时间过得飞快,三亚火车头海鲜大排档连着去了两次,走进那里,看着一个个赤膊上阵,胡吃海喝,感觉很不错,很有年代感。到里头的海鲜市场挑选,鲜而美,大袋小袋的,再择一家店加工,这里烧海鲜的技术一般。

最值得记录的是在南山海上观音圣像,从门口的敲钟开始,一步一步走进观音像,这里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这108米南山海上观音,是海南三亚的地标,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圣像。到海南来看海,大部分人都会去拜南海观音。有个朋友曾在飞机上拍了这观音圣像。这是一体化三尊造型,从每尊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圣像,三尊观音手中分别持珠、持莲、持箧,各有不同寓意。边走边仰视观音像,来到莲花宝座底下,再排着队入门,那铁制的栏杆将人群进行了分流,从一层到四层,来到佛脚,那海风迎面袭来,特别舒畅。到这的人们,有把脸贴着佛脚的,有用手抚摸着的,我身边的就有一位念念有词,其中有一句“保佑平平安安”。

烈日下的行走,汗涔涔的,虽撑着伞,涂抹了很多霜膏,穿了防晒的长衣长裤,但在这海风吹吹,不一会就晒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