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重大发现,唐朝墩古城惊现景教和罗马浴场遗址 罗马浴场: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浴场

10月10日,记者从唐朝墩古城遗址专家论证会上获悉,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连续4年开展了考古发掘,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唐代至元代的各类遗址,包括带有围墙的院落遗址、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遗址等,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包括壁画以及汉文、回鹘文和叙利亚文等多种文字遗存,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掘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执行领队任冠说:“今年发现一处比较大型的建筑基址,经过清理,发现了多幅带有十字架形象的壁画,以及有回文、也里可温字样的墨书榜提和这个墨书痕迹,经过发掘确认,现在判定它是一处景教寺院遗址,年代可能是在高昌回鹘至蒙元时期,甚至早到唐代。”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昌吉州奇台县县城东北,是新疆现存的唐至蒙元时期一处使用时间较长、内涵较为丰富的重要遗址,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连续4年开展了考古发掘,批准考古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期间于2019年对城址开展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基本了解了城址的布局和堆积状况。2021年发掘面积近12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2019年发现的唐代院落遗址的西部,并发掘城址北部的1处大型建筑基址。经过发掘,初步判断后者为1处始建于唐代,沿用于高昌回鹘和蒙元时期的大型建筑,布局规整复杂,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壁画和题记,根据壁画内容和其它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在高昌回鹘至蒙元时期应为景教寺院。

我们今天发现奇台这个地方,忽然冒出这么一个规模的景教寺庙,这样就可以想象,那在其它一些城镇也会有,还有景教它是有主教区,分教区,将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放在丝绸之路这一条线上来研究这个问题,所以它这个发现是非常轰动的,如果在国际上一讲出来的话绝对是轰动的。”

唐朝墩古城遗址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唐庭州蒲类县县治,沿用于高昌回鹘时期至元代,既是唐代在天山北麓设置的一处重要的军政建置和沟通唐代中原与西域地区道路的关键节点,又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自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说:“这是第一次用科学的考古学的方法揭露的景教寺庙和这个罗马式浴场,这是过去没有的,唐朝墩这个古城的考古发掘;除了这些浴场本身的形式搞得很清楚,它周边的关系整个城市里头建筑的相互关系是清楚的,所以它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丝绸之路的意义。咱们国家现在特别强调跟周边国家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啊,文化往来,所以奇台这个考古发现是一个在这方面说多少都不过分的一个重要的发现。”

唐朝墩古城遗址专家论证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新疆文博院和新疆社科院等高校与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奇台县,经过现场考察和会议充分讨论,围绕唐朝墩古城遗址发掘取得的重要成果,就该遗址的遗产价值和后续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唐朝墩古城遗址合理可行的保护方案,推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设想,并制定后续考古发掘、研究展示工作规划。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说:“我们昨天参观的这个唐朝墩遗址是非常了不起的,原来就是在历史文献记载,是唐朝时候一个小县城,后来的有关记载是很少的,当然我们知道它是那个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点,但是经过这次发掘我们才发现,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它发现了有佛教的寺庙,而且也有这个东方叙利亚基督教,就是在中国称景教的这个寺庙,还有罗马式的就是向东传的向丝绸之路传的这个浴场,这些文化集中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头,其实它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而且这种浴场也好,完整的景教寺庙也好,在学术上实际上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特别是证明东西文化交流方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丝绸之路这方面的文化价值极高。”

新疆考古重大发现,唐朝墩古城惊现景教和罗马浴场遗址新疆考古重大发现,唐朝墩古城惊现景教和罗马浴场遗址新疆考古重大发现,唐朝墩古城惊现景教和罗马浴场遗址

(万里洪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罗马浴场: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浴场

公共浴场是现代生活中日常放松和沐浴的常去场所,然而就这么一个地方,你知道最早什么时期就有了么?

说起浴场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城市,这就是英国城市:巴斯。这座英格兰西南的小城市常年游人如织,它以其丰富的古建筑和博物馆剧院旅游资源而闻名。而真正使得巴斯扬名在外的是靠其温泉文化和古浴场而来的。巴斯已于1987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现如今每年造访的游客足有500余万。

罗马浴场: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浴场

巴斯市的市景一隅

其实最早于公元前20年在罗马城便已经有了公共浴场,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未保留至现今,然而巴斯的浴场在几经扩建后并未被毁,仍存于今。有趣的是,现在拉丁语系中“浴场”的翻译为“Bath”,这个Bath便与巴斯城市名字一样,可谓巴斯的古浴场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那为何,巴斯能够造就如此著名的古浴场呢?

【自然的馈赠】

巴斯市位处英伦西南,毗邻布里斯托湾的门迪普丘陵上,形成于早石炭纪时期(距今3亿年前)的石灰岩丘陵,由于不断受到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巴斯附近具有很多天然形成的奇特岩洞和山谷等地貌奇观。

罗马浴场: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浴场

图中的红黑点便是巴斯市和门迪普丘陵所在地

在凝灰岩矿床的特殊地貌特性以及靠近海湾的丰富地下水资源共同作用下,2000米到4000米下的地下水自然上涌,所以被地热加热到45度左右的泉水通过断层来到地面。每天巴斯附近有117万升天然热泉来到地面,这也自然造就了巴斯的天然温泉。

奇特的门迪普丘陵造就了巴斯当地温泉特色

【历史的造就】

公元43年,罗马帝国入侵英格兰,征服英国的罗马人在此修建寺庙,在公元100年前后逐渐建成了罗马风格的浴场,当地人直接唤作巴斯的罗马,以至于最后引申到了该种沐浴方式便以这座著名的城市名称命名。

在公元2世纪,巴斯已经建成了具有热水浴、温水浴以及冷水浴的具一定规模的浴场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罗马的势力范围于公元5世纪左右退回欧洲大陆,罗马浴场便因长久缺乏修缮从而荒废。

公元43年的罗马帝国疆域,此时英格兰已经并入罗马帝国

直到12世纪的金雀花王朝时期,英国国王亨利二世才开始修缮、重启罗马浴场,罗马浴场就这么在数百年之内保持其建制用到了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兴起,罗马浴场进一步扩建,在入口处建造了音乐厅。浴场向东延伸,建有一个玻璃圆顶中心和一个单层圆角。大泵房由托马斯•鲍德温于1799年的浴场基础上建造,同样的在浴场西侧的教堂的院子,修有数根石柱以及屋檐前冲。

现在的罗马浴场,支柱基座上方的整个结构都是后来的建筑

【现代的保护】

罗马浴场内所含文物和遗迹最早可追溯罗马帝国时期,包括因为祭祀投入深泉的物品,其中有大约10000多枚古罗马铸造的硬币。镀金的青铜女神头像以及凯尔特太阳神头像于1727年被发掘,现藏于巴斯罗马浴场博物馆。

不仅是珍惜物品,石雕和铜像等容易受到热空气和酸雨等影响。19世纪末期为了保护罗马帝国皇帝的雕塑,就已经开始每隔几年给雕塑加上防护罩进行保护。为了防止腐蚀性盐对石雕的损害,自2007年开始,新的通风系统已经在罗马浴场被正式启用。

罗马浴场的雕像,虽历经千年但仍算完善

浴场的水质受到重点监测。水温、流速以及各种离子可以直接反映当地温泉的状况。曾经的罗马浴场还是开放的沐浴中心,然而自从1978年10月,一名年轻少女在恢复的罗马浴场游泳感染了脑膜炎死亡,使得浴场不再用于沐浴而成为考古遗迹。现在如果想体验罗马浴场的感觉,可以在附近的十字浴场感受,这里的水源通过钻孔来自罗马浴场,并且水质收到重点监测,已经可以放心使用。

描绘水雾氤氲的罗马浴场水彩画

【浴场的使用】

浴场在古罗马时期并不是只对权贵开放的——相反的,古罗马浴场面向所有公众开放,并且费用低廉。经常出入此地的人会把去浴场洗浴当作放松身心的机会。最初,浴场是混浴,浴场俨然成为男男女女发展恋情的绝佳场所。而一些不相干的人只能前往其他浴池从而避开羞赧的一幕,这种混乱持续了大概一百年时间之久。直到哈德良皇帝时期,他在对帝国全境进行巡游视察时,发现了巴斯的这种乱象。于是于公元121年下令罗马浴场禁止男女混浴。

人们沐浴时,坐在这样的瓷砖堆上,水能漫过脖子

哈德良定下此规定后,罗马浴场便采取分时段沐浴。人们往往在这里花上数个小时。根据一些研究证明,巴斯当地的泉水中富含矿物质——很有可能当地人把沐浴的过程变成了治疗浴。

不仅是沐浴,罗马浴场还有着祭祀的功能。根据考古研究和挖掘的神像都表明,浴场的位置是古凯尔特人进行祭祀的宗教中心。普遍认为祭祀对象是女神苏利斯,她被认为是滋养生命的母神。苏利斯(Sulis)一词很有可能源于古爱尔兰语的“Suli”泉眼之意,这与当地丰富的温泉资源具有很大关联。从被发掘的镀金苏利斯女神头像也能看出一些当年祭祀时候的影子。

苏利斯女神的镀金青铜头像

现如今的古浴场虽已不再使用,但是很多灵感启发着后人,现在的很多大型洗浴中心和水疗中心都可以找到古罗马时期的罗马浴场的影子。清澈的泉水中,倒映着繁盛的帝国的影子。轻击水花,似能看到千年多前戏水的姑娘。而这一切,都随着帝国的消亡,湮没在时光的淘沙卷浪中。

罗马浴场的圆形室内浴池

作者:火火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