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看北极光最佳时间是几月 漠河现40年来历史最低温!人们生活是这样的
漠河什么时候有北极光
最佳观测地
在中国能够有机会看到北极光的地方就只有中国漠河的北极村了,这里地处中国最北,纬度最高、距离北极最近。
形成原因
北极光是出现于星球北极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本质上来说,极光是原子与分子在地球大气层最上层(距离地面100-200公里处的高空)运作激发的光学现象.它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阳风、地球磁场、大气.
观赏时间
一般来说,观测北极光通常在每年夏至节前后9天的夜晚,因为夏至前后漠河常出现万里晴空的天气,当北极与漠河之间没有云层阻隔,人们就可以看到壮观至极的北极光了。
纵观我国多年来对北极光监测资料显示,北极光的出现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极光出现最多的月份是2月、3月、4月、8月、9月、10月、11月。
正因为极光的出现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才更加带给人们无限的神秘感。
在漠河的确可以看到北极光,但是因为北极光出现的次数少,时间又短,而且多出现在深夜,没有人一直观看夜空,即使出现了也很难被人发现,所以看到的人很少。
漠河旅游的夜晚吸引你的不应该仅仅是北极光,近些年来众多驴友更推崇的是璀璨的星空,在这宁静的小村庄,我们更想做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漠河自由行旅游攻略
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参团游已经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行方式。大家越来越喜欢自由行。
喜欢漠河的驴友也多选择自由行。
住行:关于大交通:漠河小刘提醒您时间和金钱哪个对您更重要?
节省时间:飞机,全国各地的驴友可以先选择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转车到哈尔滨,从哈尔滨有直达漠河的航班,2小时就可以到达。
节约金钱:火车K7041 K7039 从哈尔滨到达漠河需要17~20小时
游玩时,漠河小刘推荐您的出行计划
漠河原生态游880元/人
包含漠河三晚住宿费(含早餐)、景点门票、旅游包车费、免费接送站服务、司机兼全程向导。
住宿标准:漠河县城3星级酒店双人标间,含早餐
北极村、北红村农家院标间,独立卫浴,含早餐
节约时间+节约金钱:提前制定计划,提前预定特价机票,提前预定包车,可以提供免费接送站服务。
如果您选择了漠河小刘的原生态3日游,下面您的问题就简单了,你只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成为漠河的饮食达人
小鸡炖蘑菇、黑龙江江鱼、东北大饼子、酸菜炖粉条、东北大豆腐、东北特产黑木耳、杀猪菜、血肠、蓝莓、松子、榛子、红豆....
你更钟情于哪几个?
中国有句俗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本应天气开始逐渐转暖,但漠河降雪过后,受冷空气影响,1月29日,漠河市阿木尔镇最低气温达-48.7℃,为近40年来气温最低值。漠河全域各乡镇除兴安镇外,其余区域气温均在-40℃以下。

极寒天气给漠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气温极低,体感更是寒冷难耐,大多数人选择乘车出行。道路积冰,能见度仅20米,不少高大建筑都若隐若现,车辆也只能低速慢行。早上的漠河笼罩在浓浓的冰雾之中,中午时分冰雾才逐渐散去,街上行人步履匆匆,呼出的哈气瞬间凝成霜花,在室外走几分钟,帽子上、眉毛、眼睫毛、口罩上就都是白霜。
气象局工作人员:修护仪器手冻麻

但是这种极寒的天气丝毫不能影响漠河市民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在漠河市气象局,为保证仪器运转正常,数据采集准确,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冒着极寒对仪器进行徒手除霜,风塔除雪、观测场清雪等工作,一系列工作下来,工作人员的衣帽上已经出现了一层白霜,手冻得麻木难以回弯,回屋里缓缓,手指才逐渐恢复灵活。
环卫工人:再冷仍坚持室外作业
再冷的天我们也是该干啥干啥!
漠河市北极村马拉爬犁协会党支部书记高威告诉记者,这种天气下,环卫工人在室外作业,他们都会穿一层羽绒服,再套一件大衣,带上狗皮帽子和当地人所说的“巴掌子”。记者了解到,“巴掌子”就是一种手套,大拇指是单独的,剩下四根手指合在一起,里面填充的都是棉花。“即便再冷的天气,环卫工人们的工作也不会有耽搁,但是这天实在太冷,穿多少都得冻透,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所以一般是在外作业一两个小时,就得进屋暖和暖和。”高威说。“下雪的时候刮大风,风吹在脸上就像用刀子割一样疼。平常这温度我们都习惯了,就不觉得多困难。”一名环卫工人说。
小摊摊主装备齐全

冻柿子、冻梨是我们东北的特色,在室外摆摊的摊主更是装备齐全。“我这衣服是四斤棉花做的棉袄,裤子是三斤棉花做的棉裤,手套也都是棉花,里头都缝的羊皮。”一位卖冻货的摊主说,她头上带着羊毛帽子,脸颊被冻的通红,口罩上都是白霜。“有些摊主为了更加保暖,会把鞋码买大几码,在里面穿上厚厚的毛袜子、棉袜子,不然这天根本受不住。”高威说,有些更“专业”的摊主还会穿上“毡疙瘩”鞋。记者了解到,“毡疙瘩”就是毡子做的鞋,非常厚实暖和。
漠河市民:在严寒中寻找乐趣
即使身处严寒,漠河市民也依旧能找出生活的乐趣。东北大秧歌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娱乐活动,来源于生产劳动之中。大秧歌仍旧当地居民的娱乐活动之一,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等音乐声从固定的室外休闲广场里传出来,市民们脸上纷纷洋溢着幸福的笑,这份幸福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的严寒就打了折扣,在严寒中锻炼身体,享受快乐,同时也是对传统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的一种传承。除此之外,“泼水成冰”等现下流行的网红项目,相信也让很多朋友十分感兴趣。据了解,在漠河用凉水也能泼出冰来。“胳膊使劲抡圆了,甩出来就会特别漂亮,如果是热水的话,有白气就更好看了。”漠河市民张先生说。
漠河交警:“白茫茫”中指挥交通
28日,漠河市能见度仅20米,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早早就走上执勤岗位指挥交通,提示过往车辆开启示廓灯,减速慢行。交警们在-48.4摄氏度的温度里,坚守执勤岗位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穿厚厚的棉裤都会被冻透,回屋里一时半会也缓不过来,但是对他们来说,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更为重要,再辛苦也值得。
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市。同时,漠河市也是全国气温最低城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7℃,1969年2月13日,漠河还曾出现过极端最低气温-52.3℃。漠河气象局预报员与省台首席预报员表示,此次降温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比较大,未来两天,漠河市气温会持续走低,气温仍会在-40摄氏度以下。
实习生王一 记者何兴丽宋晨曦 刘大泳
来源: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