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惠东滨海旅游旺丁不旺财,一日游一夜游怎么变成多日游? 在网络爆红的惠州亲子游,就在这些地方

滨海旅游是惠东的新兴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大型综合旅游项目的落地,旅游档次在不断提升,然而,惠东旅游仍以“一日游”占主流,游客的整体消费较低,惠东滨海旅游该如何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度观察:惠东滨海旅游旺丁不旺财,一日游一夜游怎么变成多日游?

8月的惠州,骄阳似火,惠东县巽寮滨海度假区内人潮涌动,海滩边、景点内、小吃街上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集聚于此,享受夏日的乐趣。

深度观察:惠东滨海旅游旺丁不旺财,一日游一夜游怎么变成多日游?

在深圳工作的林先生是厦门人,随公司到巽寮来旅游,看海景、吃海鲜、游泳射箭等项目让他和同事们玩得很开心,然而由于游乐项目不够多样,他们住了一夜就准备回去了。林先生觉得,惠州的海很美,比起家乡鼓浪屿的海一点也不差,如何做好“海”文章,还需要努力。

深度观察:惠东滨海旅游旺丁不旺财,一日游一夜游怎么变成多日游?

深圳游客林先生 :我觉得还是要办个有特色的东西出来,就说到一个地方让你感觉什么东西很吸引你,让人家来了就非常难忘。

林先生的话说出了不少游客对惠东的印象。统计数据显示,惠东去年旅游收入增速是全国增速的两倍,但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却达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消费层次较低。2018年,惠东县滨海旅游接待游客860万人次,旅游收入46.7亿元,人均旅游消费仅538元,而青岛、厦门分别达到了1867元、1575元,是惠东县的3倍。惠东旅游市场存在“旺丁不旺财”的现象。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玉洲对惠东旅游观察多年,他表示,惠东海滨旅游产业链过短,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多是“一日游”或“一夜游”。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玉洲 :目前游客来了之后看看海,玩玩沙,下下水,然后就走,没什么太多的项目可以玩的,所以我们在旅游业在滨海旅游业的开发前面一些年,更多的是注重了旅游地产,建了房子卖了,但是那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够给GDP的增长带来持续的贡献。

游玩项目不丰富是一方面,在胡玉洲看来,巽寮景区一到旅游旺季就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尽管当地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对在节假日期间进入惠东巽寮、平海、港口的7座及以下非惠州籍机动车实行尾号单双号限行措施,但从实际收效来看,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是缓解了,但同时也降低了游客前往的欲望,给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

重庆游客刘先生:对外地游客来讲,本来就是来玩的,所以限号就十分地不方便。对于这个来讲,我还是希望更多的就是可以加大路面的宽度。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玉洲 :比方说在稔平半岛,我们可以在出入口设置一些大型的停车场,然后用一些观光车电瓶车进行接驳,很快就可以坐起来,来缓解交通问题,而不能说一禁了之。

海龟是惠州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在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天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1月,随着全国首个海龟驯养中心的建成开放,游客数量增长迅猛,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海龟保护区迎来1.2万名游客,同比增长20%,创下历史新高。

同样是在海边,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平海古城则稍显落寞。这个建于明代的古城曾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一批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但了解当地文化的游人却不多。

平海人汪洁是当地有名的文史专家,这些年他努力写书出书,联系旅游企业期待古城能有新发展,但力量却非常有限。在他看来,古城文化星光熠熠,若要打造非同小可,定可成为惠东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惠东县平海镇平海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汪洁:在文化方面还可以挖掘很多历史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盐业,从宋代的时候平海就有盐生产了,明清时期就有舞鲤鱼、舞凤、舞龙,这些都是一个文化品牌。

惠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惠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负责人包国滔对此也非常认同,在他看来,海龟湾游人如织,平海古城人烟稀少,同样是文化之地,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恰恰说明了文旅融合,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的重要性。

包国滔认为,惠东海岸线长218.3公里,有考洲洋、大亚湾、红海湾等18处大小港湾,66个大小岛屿,还有中国大陆架上唯一一个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巽寮湾和双月湾,海洋资源丰富,相较国内几个知名度较高的滨海城市---青岛、厦门和三亚,毫不逊色,但发展速度却大不如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域特色。惠东应摈弃单纯靠海“挣快钱”的思维观念,从长远出发,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建议提炼惠东滨海军事海防文化游览线路,引入有实力的运营商,围绕平海古城、港口英雄民兵、小星山战斗遗址等进行综合开发,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形成具有文化吸引力的滨海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从传统的“看海游”向“古城游”、“海防游”转变。

惠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惠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负责人包国滔:不能再像以前这样寄希望于或者一味的寄希望于上头拨款,要先自己做起来、搞起来,在尽可能照顾多的这些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抓重中之重。那就是以这个平海古城为中心的沿海海防文化,传统海外化,以高潭中洞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文化,以梁化石屋寮为中心的移民走廊文化,以多祝角峰为中心的畲族风情文化,以及以惠东方言,惠东渔歌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重点抓一下,恐怕是会有突破的。


惠州·亲子游

和孩子一起去打卡吧!


带孩子去哪儿玩儿?

惠州这些亲子游在网络上爆火!

全家总动员~

带孩子扩宽眼界,享受假期的美好吧!

(注:仅作推荐 具体是否开放请留意景区疫情防控规定)


惠州植物园

植物园是具有惠州特色兼有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娱乐休闲及人文体验等多功能的精品景观型植物园,预收集植物5000-6000种,体现“小而全”和“小而精”特色。


为广大的大中小学学生和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激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更大提升。


在网络爆红的惠州亲子游,就在这些地方

在网络爆红的惠州亲子游,就在这些地方

在网络爆红的惠州亲子游,就在这些地方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环西路与丰山路交叉口东南200米


咩咩牧场

“咩咩牧场”是一个大型的亲子寓教于乐体验地,设有动物喂养(羊咩咩、小香猪)、孔雀观赏、彩虹卡丁车跑道、沙池挖掘机、海洋球池、水上乐园、蔬菜采摘等多项娱乐设施。不论是拍照打卡还是带娃来玩,都是不错的体验。

地址:

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

惠州市惠东县十里银滩小镇伴海云山


HAKKA客家农场

博罗那里花开客家农场是一个番茄主题农场。分为三个园区主题:HAKKA客家农场、侏罗纪世界、星空大草坪。还有许多亲子互动项目,如培植体验(亲手培植盆栽苗一株)、野趣体验(捡鸡蛋项目)、萌宠喂养(各式动物近距离接触),也是一个遛娃好去处。

地址:惠州市博罗县下浪村


秋长谷里

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坐落于惠州市惠阳秋长的茶园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由于百年古村茶园村已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的民宿是在尊重传统古建、保留客家村落文化的基础上,植入精品野奢民宿、文化体验。

在秋长谷里的一天,属于亲子的好玩活动很多。去山野间探索田园、DIY草帽、画油画、去水库钓鱼、果园采摘、制作客家糍粑米饼、体验野炊、制作窑鸡、古法篆香等等......孩子们在这可以尽情地亲近大自然,是“治愈系”的亲子游体验。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茶园村木公幌地段镇


探访古村落

如果你想要一个经济、特别、又有意义的旅行,不用去远方,在惠州的传统村落中走一走便能实现目的。顺便和孩子讲述发生在古村落里的故事,探寻属于惠州的历史足迹,感受村落里的岁月静好再适合不过。


惠城区

墨园村

▲墨园村

墨园村位于惠城区横沥镇东北约6公里处的东江东岸,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墨园村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古村落”;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据墨园村的族谱记载,他们是明末清初从福建迁移到惠州的,至今仍保留着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习俗。


惠东县

范和村

▲范和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范和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元末明初开基建村的范和村,村中姓氏大多数从福建一带辗转迁徙而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合,范和形成了兼具客家、广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范和古村古风犹存,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范和古村有三座古戏台,村中自行组建了粤剧团、潮剧团、白字剧团,演出从不间断。

▲范和古村古风犹存,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

▲范和古村有三座古戏台,村中自行组建了粤剧团、潮剧团、白字剧团,演出从不间断。


博罗县

旭日村

旭日村位于博罗县龙华镇。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都是砖瓦房结构,是明清时期的岭南古村落建筑群,较全面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风貌及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2012年,旭日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客家地区) ,系博罗县首个广东省古村落。

▲旭日村自然环境良好,吸引了不少定向越野爱好者前来组织活动。


龙门县

香溪堡

▲香溪堡位于龙门县沙迳镇,始建于1644年,堡垒、五宅和廖氏宗祠等古建筑群,独具岭南建筑艺术遗风。

香溪堡位于龙门县沙迳镇,始建于1644年,堡垒、五宅和廖氏宗祠等古建筑群,独具岭南建筑艺术遗风。2002年7月17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五宅古堡”高四层的,面阔24米,东西两侧为锅耳状风火山墙,因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被誉为华南第一雕楼式古堡。


大亚湾区

妈庙村

▲顶部的圆顶盖带有强烈的西洋建筑色彩。

走进大亚湾区澳头街道妈庙村,就犹如走进了建筑博物馆,清代的古民居和四角碉楼、民国时期亦洋亦中的碉楼以及石头老屋数不胜数,建筑风格从清代内陆的客家围屋到沿海开放的民国碉楼、渔家石头屋等,中西建筑元素在大亚湾畔交融生辉。每一座碉楼,都见证着这个老渔村海外乡贤衣锦还乡的荣耀时刻。

▲妈庙村的生活平静。


仲恺高新区

东楼村

▲东楼村

东楼村,隶属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据古村墓碑记载,东楼村始建于元末明初(约公元1368年),原名东流村,系洪、冯、杨、鸡、吴先祖结庐居住之地,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村落现留的建筑遗址是东楼村重要的文化遗产,尤其以古围墙、洪氏祠堂、袁氏祠堂、冯氏祠堂、三姓公祠、泰兴大屋最为典型。沙糕粄、敛糕、发糕、大笼粄、粽子、糯米糍粑,是该古村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

▲侯王宫供奉着袁、冯、洪三姓祖先。



惠州

旅行能够丰富孩子们的童年世界,

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和财富,

为孩子的童年添上不同的色彩。

等周末长假,带上孩子,走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