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 和食!代表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天差地别

日本文化是儒家文化圈之内的一种文化。但它有它的独特之处,例如男性的名字一般都比较长,四个字以上。松下幸之助,安田文雄等。而其它儒家文化圈,韩国,越南,新加坡一般都是三个字。金大忠,阮文仲,李光耀。日本这种背离儒家文化圈的现象不值得提倡。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作为健康食品在世界上评价很高的“和食”。在国外也有很多人对日本料理很感兴趣。如果能充分理解和食的话,被提问或被征求意见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和食有哪些种类?

和食!代表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天差地别

1、公家的大宴料理


和食!代表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天差地别

平安时代,公家为了款待客人而诞生了大飨料理。

受中国的影响很大,一张桌子上放着所有料理的盘子,盘子数规定为偶数。

2、禅宗僧人传播的斋菜


和食!代表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天差地别

只使用蔬菜、豆类、谷物、海藻等植物性食品的料理就是素菜。平安、镰仓时代,禅宗僧人在中国学到的宗教观成为其基础。

因为禁止杀生的教义,所以不食肉,似乎也有粗茶淡饭的禅宗修行的意思。

现在继承下来的大豆的多种加工技术,可以说是为了摄取蛋白质而反复试验的精进料理发展出来的。

3、武士的款待本膳料理


诞生于室町时代,武家用于款待客人的本膳料理,是在大飨料理的仪式要素和款待基础上,吸收精进料理的技术而产生的。

把料理放在不同的食盘上,一桌上桌,这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原型。

料理部前面有一个叫式三献的酒部,之后的料理部也会提供酒。

本膳料理本来是礼法非常严格,仪式感很强的料理。

一边欣赏能剧、狂言一边表演的情况很多,持续一整夜的情况也不稀奇。

本膳料理在明治以后逐渐被废除,室町时代的形式在现代已经看不到了。

在电影、电视剧中,你是否见过战国武将一边欣赏能剧或狂言一边饮酒的场景呢?酒宴才是本膳料理。

4、千利休讲究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诞生于安土桃山时代,是茶道中喝茶前的简单饮食。

从米饭、汤端上来,最后是点心。每人提供一盘,最多5个人。

重视肃静的千利休,从以前的茶道中去除酒宴的要素。


和食的特征

1、利用各种新鲜的食材和素材的烹饪

日本四季分明,国土南北绵延,受惠于山海,各地都能收获与地形和气候相适应的食材,配合食材活用食材的烹饪器具和烹饪方法也非常发达。

味噌、酱油、纳豆、酱菜、日本酒等发酵食品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特点。

2、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善用汤汁的“美味”,不过量摄取动物性油脂的饮食生活就是和食文化。

即使在发达国家中,被肥胖困扰的比例也非常少,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大国,可以说和饮食文化也有关系吧。

3、应季的食材和四季之美的表现

享受四季不同的素材也是生活在日本非常自然的事情。

除了食材以外,用不同季节的叶子和花来装饰料理,使用与季节相适应的餐具和家具,尽情地品味着不同季节的食物,这是和食独有的文化。

4、年度活动与料理的关系

日本的饮食文化与每年的节日活动紧密相连。

年节菜有七草粥,节分的时候撒豆子,桃花节的时候吃散寿司。

春天有赏花团子,端午节有柏饼和粽子,土用丑日有鳗鱼,彼岸有鳗鱼和年糕。

赏月要吃团子,除夕夜要吃荞麦面,在日本,食物和年中活动紧密相连,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