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待汉字的态度上看日韩民族的性格 为何日本食物「看起来特别好吃」 老饕点出2大关键差异

从对待汉字的态度上看日韩民族的性格

网上刷到一则说韩国一教授称历史上中国曾属于韩国。这个当然不是什么新闻啦,两三年前的事了。不过一些日本网友的吐槽还是引起了兴趣,其中说到了汉字。文字其实就是文化最直接的代表,对待文字的态度就是对待文化的态度。在对待汉字上可以说日本和韩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从中也直观地反映出了民族的个性。

可以这么说吧,汉字在日本的地位是崇高的,是不可替代的。凡是正规的名称几乎都由汉字组成。汉字在日本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学校上课,写报告什么的都会用到汉字,有学历和地位的人聊天也常用汉字,这在过去算是一种上档次,是接受过教育的表现。中国有书法,日本有书道,不难看出后者有前者的影子。由此可见,汉字在日本是得到了继承甚至发扬,再引申一下,这也就表明了日本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是恭敬和认真的。

按理日本既然发动了侵华战争,那就应该废除中华文化的印记,但没有,他们一方面鄙视和残害中国人,但文化则是另一回事儿。日本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接受至少反映出大和民族还是知道好歹和优劣的,善于也乐于接受好的事物,对待师长还是尊师重道的。这点恐怕也是日本以区区岛国而能跻身世界列强的根本原因吧。

反观韩国,1970年总统朴正熙(朴槿惠之父)正式下令去汉字化,实际就是去中国化。结果如何呢?因为文献记载中随处都是汉字,甚至就是汉语,很多人已经不会读历史书籍了,成了一种另类的文盲。假如任由这种事态继续,韩国估计要摒弃自己的历史了。终于到了2016年,在一片呼吁恢复汉字的声浪中政府宣布,自2019年起韩国小学五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

不过故事没完,与日本不同,虽然韩国知道自己离不开中华文化,但又不甘心这是他国的,于是就有了各种文化申遗,其中就包括了汉字申遗。关于汉字申遗,有不同版本,有说联合国曾警告过韩国,不过韩国确有一部分人认为汉字是韩国发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也就不去纠缠了,至少从韩国对待汉字的态度可以看出高丽民族的性格。至于怎样的性格呢,这里也就不便说了,反正对照着日本,诸位看官们也懂的。

从日韩对待汉字的态度上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东亚,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不仅仅是好奇,而是关系到今后该以怎样的思路分别与这两个重要邻邦相处。

为何日本食物「看起来特别好吃」 老饕点出2大关键差异

▲为何日本食物「看起来比较好吃」 老饕点出关键。

日本饮食文化和台湾相近,像是拉面、寿司、寿喜烧等美食,在台湾都十分受欢迎。一名网友在批踢踢表示,日本食物好不好吃因人而异,但看起来就是让人胃口大开,好奇「为什么日本食物看起来都很好吃」,贴文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


原PO在批踢踢八卦板表示,日本食物吃起来味道如何,究竟好不好吃因人而异,但是看起来就是有够让人胃口大开,「从土瓶火锅、便当、寿司到炸物,加上摆盘五颜六色的啥都有,光看就让观光客要暴动了,日本食物怎么那么抢眼?」

为何日本食物「看起来特别好吃」 老饕点出2大关键差异

▲贴文引发网友正反热议。

贴文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匠人,很讲究外观」、「精致化,像法国料理那种感觉吧」、「细致、精致一定视觉,但好不好吃因人而异」、「日本很多食物是用眼睛吃的,好看不好吃」、「看起来比较干净就赢了」。多数人赞同,日本食物确实做得比较精美,关键在于「干净、精致」,但实际吃起来,评价因人而异。

也有人认为,「丑的照片不会拍,拍了你也不会在意」、「国外月亮比较圆」、「真的只有看起来,实际去日本吃,大多不合台湾口味,在台湾的日本料理,都在地化了」、「我觉得台菜海鲜吃起来比较爽」、「不觉得,就算怀石料理也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