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海岛概况 上特呈岛,来一场浪漫的海岛乡村生态游……
东海岛在中国雷州半岛东部,历史上为古雷州府辖岛。1958年东北大堤修建后方便了岛民出入,今属湛江市经济开发区,岛内主要通有东山、东简、民安3个街道办。地势东高西低,东为玄武岩台地,西为海积平原。东端距海滩2公里,有海拔111米高的龙水岭火山锥,面积500×500米,为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玄武岩构成,是天然航海陆标。蔚鶨港和北山港为岛内最大渔港。蔚鶨附近6.5公里岸线,水深26~40米,其中40米深水航道650米。岛内有尚待开发的土地40余万亩,地势平坦,标高4~14米,为地质坚硬的火成岩基地。地下水日开采量可达50万立方米。盛产鱼、盐,有庵里、红旗盐场,海水养殖 以鲍鱼和对虾著称。海滩绵长且洁白。
湛江市东海岛旅游度假区湛江东海岛东部,是"湛江新八景"之一。其东出太平洋,南下东南亚,西倚大西南,是我国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和欧洲海陆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进出口咽喉。试验区下辖东山、民安、东简三街道办和硇洲镇,总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20.2万人;主岛东海岛面积401平方公里。一条28公里长的海滩,是"中国第一长滩"可与意大利的"黄金海滩"媲美。东海岛的"人龙舞"有"东方一绝"之称,令中外游人赞叹不已。 东北部龙腾至蔚律6.5公里海岸线,拥有可建设国际一流深水大港的条件,水深26-44米,航道距岸仅200-300米,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海岛在湛江市东南面,它与南三岛共同构成湛江港的门户。自从1958年修建跨海大堤之后,东海岛不再是孤岛了。从市区出发,驱车23公里可到达岛中心的东山街道办,再往东走20公里,便到达"东海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跨海大堤全长6.8公里,是近万名农民、战士、工人、学生和机关干部苦战22月建成的。
区内惟一的山岭--龙水岭,为东海岛的最高峰,是湛江市56座火山锥形之一,形似一条龙头高昂腾天的巨龙。与度假区隔海相望的硇洲岛,是火山爆发形成的海岛,岛上的百年古灯塔是世界上两座水晶棱镜灯塔之一。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合并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无泥,其松软度可与北戴河、芭提雅媲美。独具南国海滨风情和特色的椰林清吧园,是度假区的又一景观。游人在这里乘凉、观海、品尝多种美味小食,会令人顿觉心旷神怡,困意全无。 在蔚为壮观的海滩上,你不但可以享受到轻型航空飞机、海上摩托艇、空中拉伞、沙滩跑车等各式各样的游乐项目的乐趣,还可以与当地渔民一道齐齐拉大网,品尝海鲜,或到海中冲浪,尽情尽兴,令你回味无穷。
折叠
编辑本段
资源
折叠
港口
小型码头有东南码头和硇洲港码头。东海岛1万吨级起步码头正在建设中,20万吨级矿砂中转码头已开展前期工作。东海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距离香港221海里,距离新加坡1320海里。

东海岛
折叠
公路
东海岛有 6.8公里堵海大提与湛江市区的公路、铁路网络连成一体。岛上 28公里的中线公路贯通全岛,湛林路、海明路、涛声路、疏港路、东南大道等道路已铺通。湛江北站至蔚律港铁路专线在建设中。
折叠
电力、通讯
东海岛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工。能满足大规模开发用电需要。另外硇洲镇新铺通了万伏海底电缆。全区已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
折叠
展望
试验区在开发起步阶段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以港兴岛"战略;以港招商,工贸结合,小区开发;旅游先行,商贸旺岛,实业兴岛,梯度推进。未来的开发模式是:以国际贸易为主导,工贸渔农旅游并举,科技、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协调发展,规划二十年内试验区成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人口达到100万的现代化港口新城。
折叠
地理位置
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地处雷州半岛东部,位于北纬 20°55′-21°55′,东经110°11′-110°21′。其东出太平洋,南下东南亚,西倚大西南,是我国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和欧洲海陆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进出口咽喉。
折叠
编辑本段
名字由来
传说在宋恭帝向蒙古人投降被蒙古人掳走之后,为了支撑南宋的半壁江山,文天祥、张世杰等忠臣又拥戴益王赵罡继位做皇帝。
可是,蒙古铁骑很快又杀了回来,正危难之际,忽然飞来一只大蝴蝶,声称要救驾。你道这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从吴道子画的"美女扑蝶图"上飞下来的。吴道子人称画圣,他画的画是很有灵气的,只因当年宋徽宗赵信也是好画之人,他见这只蝴蝶画得传神,心生怜爱之意,便用御笔在扑蝶的扑字之上加上了一个小小的"免"字,成了"美女免扑蝶"。蝴蝶铭感皇恩,一直未能报答,今见赵家有难,使现身来救驾。赵罡等人见形势危急,便顾不了许多,纷纷爬上蝴蝶的背脊逃命。蝴蝶振翅一飞,冲出重围,为了逃离蒙古铁骑的追赶,它拼命地飞呀飞,不知越过千山万水,也不知飞了多长时间。飞到一处海湾,已经筋疲力尽,再也飞不动了,便一头栽到大海里,度成一个海岛。再说小皇帝赵罡,他睁开眼睛,见四面是海水,心里纳闷,不知是什么地方,但心里又想,刚才从临安城逃出来;如今见到大海,莫不就是临安城东面的东海?于是便冲日说出:"哈哈,我们逃到东海岛了!"由于皇帝开了金口,从此就将错就错,把这里叫做"东海岛"。
后来,蒙古兵又追赶到这里来,赵罡慌忙逃到对面的硇洲岛,并病死在那里,由他八岁的弟弟赵丙继位做南宋的最后一任皇帝,那就是后话了。
宋恭帝(当时还不满6周岁)被蒙古人掳走,文天祥拥立宋端宗赵罡,赵罡逃亡到硇洲岛,赵罡死后八岁的赵丙在硇洲岛登基,做了不够两年的倒霉皇帝,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史实。
东海岛也的确象一只蝴蝶,是不是从古画上飞出来的,就请各位认真考证了。至于守海岛的名称,明清时代叫做"椹川",法国强租广州湾后,把这里划为"东海区",此名沿用至今,就叫做"东海岛"。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宋朝
中国大陆最南端是雷州半岛,雷州半岛东部、湛江市东南海域的东海岛、硇洲岛,就是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辖地。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行政区域屡经变迁,历史沿革复杂!海岛上的东山圩(现东山街道办),宋朝绍兴时曾是椹川(原遂溪县旧称)巡检司旧址;明洪武和正统年间,曾在东山圩建筑城池,设置椹川巡检司;清雍正年间,将雷州守备合并移置于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硇洲岛古名硇洲。北宋年间,岛上设有硇洲寨;南宋末年,宋帝赵昰避元兵逃亡到硇洲,次年驾崩,其弟宋帝赵昺在岛上登极升硇洲为翔龙县,拜改元样兴,隶化州。元初复并入吴川。
折叠
清朝

清末法国强租广州湾地图(今湛江市)
清雍正年间,硇洲岛曾设硇洲巡检司。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 ,法帝强行租借广州湾(包括原为吴川县辖地的麻斜、坡头、特呈岛、南三岛和原为遂溪县辖地的海头、赤坎、东头山岛、东海岛)之后,曾在在硇洲岛设置淡水区(现硇洲淡水圩);辖硇洲、东海两岛。并在硇洲岛建造硇洲灯塔。
折叠
近代
1943年3月,日本侵占广州湾;1945年9月21日,驻雷州半岛地区的日方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我国同时从日军手中接收广州湾,被异国统治前后47年的神圣领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52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报中南军政委员会转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东海、硇洲两区从湛江市郊区划出,设置雷东县,隶属粤西行政公署领导,县址设在东海岛的东山圩。
折叠
建国后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
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
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1953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吴川县第九区的南三岛划归雷东县管辖;1954年1月,又将西营区(现霞山区)的特呈岛划归雷东县管辖。是时湛江市郊区只有新鹿(现湖光)、潮满两区。1958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雷东县,并将雷东县并入湛江市郊区管辖,10月14日正式合署办公。

东海岛行政区划
1992年7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1992年8月13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筹委会。1993年4月22日,中共湛江市委批准设立"中共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委员会",东海岛、硇洲岛两岛四个镇的党组织归属试验区党委管理。1993年3月25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市民政局、市国土局、东海试验区和市郊区政府办、民政局、国土局以及湖光镇、太平镇、民安镇、东山镇的领导到实地勘察,共同勘定了东海岛试验区与湛江市郊区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1993年7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决定从7月1日起,东海岛试验区财政与湛江市郊区财政脱钩,实行独立核算,党政财一切事务由试验区党委会、管委会统一管理。至此,东海岛试验区作为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除担负经济开发职能外,还要担负下辖东海岛和硇洲岛东山镇、民安镇、东简镇、硇洲镇等四个镇的社会管理任务。
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6月26日联合签发了《关于扩大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的复函》,同意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东海岛扩大发展用地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2009年10月,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合并为新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八景之一:"东海旭日"---东海岛

游客可走上栈桥,观赏美丽的红树林。
八年前,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云上的日子·特呈岛印象》有这么一段文字:来一个与世无争的岛,寻一份桃花源的心情,画一幅与心有关的画,这便是我此行的目的。晴天也好,雨天也罢,它都是特呈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船板搭成栈桥,屋顶的茅草飘摇着雨后的忧郁。这就是特呈岛。云是这里的招牌,草是这里的主人,这就是特呈岛。在这里听得见鱼跳的声音,听得见萤火虫的歌唱,坐在海边,触摸得到海水的凉、夕阳的暖。这就是特呈岛。
短短七句话,道尽了这座海岛神秘独特而无法抵挡的魅力。许多游客慕名上岛踏浪、赏云卷云舒、观潮起潮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公布《广东省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第一批))》,湛江共有215个项目((点))榜上有名,而特呈岛也赫然在列。
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丰富
特呈岛,宛若湛江港湾一颗晶莹的翡翠,它东临太平洋,西濒湛江港,南眺东海岛,北望南三岛,距市区2.8海里,仅十分钟船程。它呈长方形南北走向,7个自然村坐落其中,常住人口4500多人。著名地理学家司徒尚纪从古越语中破译古老的“特呈”,意为吉祥和谐。这座海岛得天独厚,地势平坦、气候温润,3.6平方公里的土地环拥7.44公里长的浪漫海岸线,还有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全国罕见的500多亩数百年盆景式红树林独木成林、盘根错节环绕半个岛屿,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呈渔岛温泉度假村傍海而建……
“特呈岛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沉淀厚重,有纪念中国巾帼英雄冼夫人的古建筑,有古茂晖‘盐田’遗址(今避风港),有解放战争时期支援海南岛渡海作战船工舵手集结地旧址、有五百年以上树龄的原生态盆景式红树林群落带……这些都是特呈岛旅游的‘底气’。上岛,不仅能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还能领略到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十多年前,我们生活的地方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后来,我们为岛上居民找到了致富的出路——发展旅游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特呈岛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许多岛上居民告别了靠渔为生的日子,有的在岛上的度假村里工作,有的把房子装修翻新开起了民宿,有的办起了农家乐,有的外出打工,整个岛更显朝气蓬勃!”特呈岛村党支部书记陈那佑讲述着海岛的变迁。
目前,特呈岛开设的“必游路线”有:环岛绿道及驿站、海湾特色游艇观光路线、湛江新八景之一红岛特呈、特呈岛轮渡码头-避风港-特呈岛展馆-特呈岛中心广场-坡尾村陈武汉家-听涛楼-特呈渔岛(温泉)度假村、坡尾村冼太庙-新屋村红树林群落-里村冼太庙-革命活动旧址(特呈陈氏宗祠)-湛江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村冼太庙。

游客畅游别有风情的海边小屋群。
各景点串联成风格迥异“景观带”
早上十点,阳光明媚,海水碧蓝,记者从霞山区渔人码头登船,十分钟后,下船登岛,看着绵延的海岸线、细软洁白的沙滩,沿着环岛绿道漫步,海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眼前景色美不胜收——毗邻沙滩的别致三角形小木屋透着浓浓的热带风情;接着到“八音桥”,传说每逢初一和十五,能够隐约听见八种声音,湖水颜色也会随着阳光发生变化;到了西海岸观景平台,就到了观赏湛江港湾的绝佳位置,繁忙的广州湾航道、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万吨级巨轮等尽收眼底。走走停停,海边成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群让人惊艳。特呈岛拥有天然红树林达500多亩,已有500多年历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林,树冠茂密、根系庞大、树形造型宛如盆景,构成一幅幅美丽的“海上盆景”,蔚为壮观,全国罕见,这片红树林群也成了游客上岛的网红“打卡点”。天然“怪石”、国家海洋公园等一个个景点,把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交集串联成一条别具风格的海景观光带。
据了解,从2016年起,霞山区全面启动特呈全域旅游岛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10公里环岛绿道(含旅游驿站、观光亭等);海水浴场、淡水洗浴间、特色农海产品和纪念品售卖店、红树林科普长廊等项目。立足于特呈岛全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海岛整体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特呈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呈全域旅游岛建设指引》、《特呈全域旅游岛招商策划》、《广东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广东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特呈岛部分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编制,做到多规合一、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全岛乡村旅游开发。特呈渔村、特呈全域旅游岛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园一期等项目也如火如荼加快建设。2018年,上岛人数62万人次,同比增长4.2%,旅游总收入0.41亿元,同比增长28.1%,特呈岛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霞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把特呈岛打造成为集生态绿色休闲的全域旅游岛,该区将实施特呈岛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提质升级行动,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申报星级农家乐,鼓励当地发展高品质民宿;优化特呈岛滨海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呈环岛观光绿道、涉旅厕所、渡船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积极参与各地旅游推介,加强\与海南自贸区、北部湾区域及其他兄弟省市的旅游合作营销;推出特呈岛风光系列明信片、旅游纪念品、旅游宣传画册等;继续开展“互联网+旅游”营销,加大与新媒体合作力度,结合“霞山旅游”微信公众号运营,大力进行特呈岛旅游网上营销推广。同时,加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引进实力雄厚的旅游投资集团,开发更多参与性游乐项目,推出海岛游最佳线路,吸引更多游客上岛。
规划招商“并行” 全局谋划旅游新“文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游成为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特呈岛要把握住这个机遇,利用好自身的优点,做好乡村旅游文章,不仅为岛上居民致富找出路,更重要是为海岛未来长远发展找到新思路。”短短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陈那佑反复提到几个词语:规划、招商、保护。“特呈岛要发展,必须先把规划做好,然后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大企业,用项目带动发展,在发展中注重保护好海岛的原生态环境,这座离繁华城区最近的世外桃源才能永葆生命力,成为广大游客喜爱的休闲海岛天堂。”陈那佑传递着岛上居民对发展的渴望,“特呈岛从一个小渔村慢慢发展成休闲旅游海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整体规划布局,全域统筹,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式旅游转向浸泡式旅游,实现吸引人、留住人的目标。”
长期从事旅游开发的周先生认为,海岛的自然生态很脆弱,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在推动旅游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均衡原则”,不可用力过猛,善于“倾听”各方声音,善于“走出去”学习经验,倾听当地人和游客的声音,学习其他海岛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做法,把海岛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生活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