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必去景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最详细攻略 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西安必去景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最详细攻略

  西安旅行第四天(3月5日)要去的景点都在西安市临潼区,914路和915路可以直达兵马俑博物馆,起了个大早去赶最早的班车。914和915路说是公交车,更像乡村巴士,车很旧有点脏。

西安必去景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最详细攻略

  高德导航显示在三府湾公交站,实际上这里是临时停靠站,正式停车点是尚俭门旁边。更有意思的是914和915路抢客,本地人说914路走JI速抢客不地道。我听了好几次才明白JI速就是低速,915路走高速停站少,速度快一些,大约一个小时到达兵马俑站。从兵马俑站到兵马俑博物馆-北门还有600米,大约步行10分钟。

西安必去景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最详细攻略

兵马俑旅游路线图

  兵马俑门票120元/人,门票含秦始皇陵,请保留好门票,秦始皇帝陵要查票。兵马俑最好有导游讲解,北门有很多导游拉客,可以拼团,3-5人讲解费用100元,参观时间大约2小时。

  兵马俑博物馆北门前有一座巨大的秦始皇雕像,到了这里我以为已经到了兵马俑坑,实际上这里距离兵马俑坑还有大约1公里,有点坑啊,体力不太好的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我们选择了步行,一路上都是树林,其中有很多柿子树,导游特别介绍了临潼柿子。火晶柿子是临潼区的历史名优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柿子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称为“火晶柿子”。含糖量极高,吃起来特别甜,在水果中居于首位,被誉为“最甜的金果”。

  兵马俑博物馆主要是“三坑一厅”,一、二、三号坑的名称是按照发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命名的。游览顺序是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陈列厅,这也是最节约时间的顺序。

一号坑

  这一天人很少,镜头中几乎没人,在一号坑参观时只有两三个团。导游说平时人满为患,把鞋子都能踩掉。

  一号坑是最早挖掘、面积最大的陪葬坑,也就是当年农民打井时一不小心打出来的奇迹。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根据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内埋藏陶俑、陶马约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一号坑为静态防御型军阵,前三列弓弩手作为前锋面向东蓄势待发;最后一列身着铠甲的重装步兵反向而立面向西警惕后方威胁;两边荷弩佩剑的左右翼面向外侧时刻待命;而中央的战车与步兵有序相间,形成全副武装、戒备森严、待命不动的警卫型军阵。

  兵马俑以千人千面闻名于世,每个兵俑的相貌、发型、穿搭甚至胡须都不相同每尊俑的身高均在1.8米以上,重量约在800斤左右,实土烧制。刚被挖掘出来的时候,都是有颜色的,现在都氧化了。据说后来跟德国合作,已经有办法保护了。

  一号坑的最里面有一块修复区,修复工作也是对游客开放的,这里专门修复破损的秦俑。修复秦俑有几十上百道工序,修复周期从数月到年不等,可见修复工作的难度之大。

  一堆堆的秦砖,三个俑坑用砖约为25.6万余块。大型条砖上发现有“左司空婴”、“右司空尚”、“宫水”、“都昌”等戳印文字。

三号坑

  一号坑前门进、后门出来就是三号坑。三号坑规模较小,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6米,面积520平方米。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整个坑形成凹字形,中部停放了一乘战车。有学者认为它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古代称为“军幕”。从位置上来判断,三号坑位于一、二号坑的后方,位置隐蔽,相对安全。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俑坑,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二号坑

  二号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不到一号坑大小的一半。但二号坑较一号俑坑的兵种更齐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共发掘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当年美国基辛格博士看了以后说“中国秦代的军事水平比古罗马先进了300年”,不知道他是真的了解古罗马的军事水平还是说的拍马屁的话。

  最著名的便是这尊跪射俑,由于高度较低在俑坑坍塌时幸免于难,是出土保存最完善的兵俑

  从后面可以清楚看到鞋底防滑的印花,也可以看到脚后跟和脚掌的针脚密、脚心疏,跟我们现在的千层底一样一样的

  这件“跪射俑”像极了陕西省的轮廓,天意还是巧合?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是俑坑中级别最高的陶俑,他头上戴的双卷尾鹖冠就是他身份等级的主要标志。将军俑在俑坑中数量极少,仅出土9件。

  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分为三个级别: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和一般武士俑。头上的板状冠是中级军吏俑的标志。

  骑兵鞍马俑出土于骑兵阵,为研究秦国骑兵的装束、鞍马的装备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他的装备,马鞍子和马络头与我们现在的一样,但和今天马的装备相比缺少马镫。马镫是500年之后,西晋时期才出现的。如果你看秦朝的影视剧,看到马镫,就可以骂编剧和导游不懂历史了。

  立射俑的形态与文献记载的正确姿势完全吻合。

文物陈列厅

  参观完二号坑,旁边是文物陈列厅,镇馆之宝——铜车马就在这里。两乘铜车马发现于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是考古历史上发现最早、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每乘铜车马的重量约1吨,金银饰品重7公斤,由3500多个零件组成,用到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工艺。当时挖出来的时候,已经碎成了3000多片,据说专家们用了八年时间,才把它修复起来。八年时间,估计博士都毕业好几拨了。

  文物陈列厅除了铜车马,还有出土的部分文物,以及院史陈列展。

  兵马俑的门票包含了秦始皇陵,参观完文物陈列馆,乘坐景区免费摆渡车约20分钟到达秦始皇陵。

#西安旅游攻略# #自由行攻略##兵马俑#

2021点卯中国第6站:西安六天自由行序,超详细攻略后文奉上

全国唯一民办一级博物馆,丝绸之路真正起点,大唐西市博物馆攻略

人气最旺免费博物馆,最适合了解中国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攻略

陕历博全攻略,18件镇馆之宝一览表,收藏此表每件国宝都不会错过

玄奘译经处、西安千年地标、雁塔区因它得名——大雁塔旅游全攻略

诗词中的大唐芙蓉园,边赏景边读诗,每个景点一首诗,你读过几首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 ,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秦始皇兵马俑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2018年18号下午,我们到了秦始皇陵兵马佣博物馆。进馆的广场上是高大威猛的始皇石像。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我们先到了秦始皇帝陵兵马佣博物馆。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展出的都是精品。

看到了许多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和出土的马车。然后到兵马俑出土现场。

最壮观的兵马俑在一号坑, 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现发掘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根据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

凭栏俯视,东端 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您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二号坑规模很大,挖掘的兵马俑残骸到处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 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平面呈“凹”字形。东边有斜坡门道,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距现地表深5.2~5.4米,面积520平方米。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三号坑是出土马车的地方。

本不打算在这里留影的,但为了证明自己来过,还是照了一张。

看完秦始皇的兵马俑,晚上住宿在旁边的民俗旅馆,两室一厅宽敞豁亮,价钱合适。今天时间充足,可以早点休息,孩子们要洗衣服,我在周围转了转,买点小吃。明天要去华清宫,我要早点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