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著名景区,免费对自己人开放,外国人却给钱也进不去 “悬崖村”——古路村之行 (金口河大峡谷之行四)
中国作为亚洲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西方人眼中,我们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所以很多的外国人都会想到中国旅游,看看中国现在是否真的如此发达。所以有些老外基本上每年都会来一次,每一次都会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中国文化,见识不一样的中国美景。甚至还有一些老外,是专门来找中国的女性作为妻子。

在四川有一个地方,是这些外国友人非常想去,但是无法进去的景区。在雅安,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区,这个景区叫做金口河大峡谷,免费对游客开放的,但是没有特别允许,外国游客是不能进入的,为什么?

不着急,我们先看看这个金口河有什么特别。这个景区被誉为“中国十大峡谷之一”,也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峡谷”,全长26公里,宽度不足200米,可测深度有2600米。

峡谷两岸奇峰凸起,每座山峰都有着不同形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人类,栩栩如生。这里非常适合自驾游,沿着大渡河的公路一直开车,但是你也可以选择徒步,走山路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两岸壁立,江水滔滔,非常险峻。
峡谷还有著名的一线天和白熊沟。白熊沟曾经是大熊猫的栖息的地方,这里被称为绝世幽谷,有两千米的绝壁,清澈见底的泉水,随处可见的野花,偶尔还会遇见山羊在觅食。沿着白熊沟往前走就是大瓦山。
大瓦山有人说它像诺瓦方舟,大瓦山海拔3236米,从峨眉山看去,它就像一只大船漂浮在空中一样。
金口大峡谷的景点还有很多,还有中国唯一的洞中火车站;铁道兵博物馆。说回来了,这里为什么不对外国人开放呢?其实因为这里在抗战时期,曾经是我国军队的大后方,曾经在这里建立过军工厂,至今仍有很多机密在这里。所以是拒绝对外籍人士开放的。
而且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可以称为人间仙境,当然是让我们自己先去看看,一饱眼福啦。
1.一线天桥
沿着幽深的金口河大峡谷,从关村坝

一线天桥:中国最大的铁路石拱桥
出发约10分钟车程,便来到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一线天桥”。这里,也是“悬崖村”上山栈道的的起始处。
古老的凉山,在这美丽的大渡河畔,分裂成一条长达几里的大裂缝,这条裂缝名叫“老昌沟”。一线天桥,位于老昌沟之上。沟两边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沟里云飘雾绕,从沟底仰望天空,天空变成了一条悠远绵长的细线,人称“一线天”。1964年修建成昆铁路时,桥梁建设者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
桥孔跨54米,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空腹式铁路石拱桥。拱石是从乌斯河至毛头马一带,沿大渡河采集的花岗片麻岩加工而成。这种岩石质地坚硬,经久耐用,颜色与附近山石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壮观。石拱桥的建设,即缩短了建设工期,又大大降低了建成后养护成本。因地制宜,是铁路桥梁建设者们的一大创举。
站在一线天桥下,仰望镶嵌在绝壁上的石拱桥,千万建设大军挥汗如雨搬运巨石的场面,用绳索悬挂在峭壁上的铁路兵们的施工场面,昏暗的油灯下、涩涩的夜风中,桥梁设计者与工程指挥者在简陋的帐篷里工作的场面,历历在目。他们用青春,谱写着共和国惊天动地、响彻云霄的赞歌;用豪情,诠释着新中国坚韧不屈、奋发图强的民族脊梁!
2.古路村的历史
在“一线天桥”下,有一条通往古路村的陡崖路。去古路村,之前我没了解,是小容做的攻略。看了天桥下古路村的简介,方知古路村的一二。
千百年来,它是位于上千米高的绝壁悬崖上的一个村落。村民出行,仅靠藤索与木梯,像猴子一样荡来荡去。60年代,铁道兵在此修建成昆铁路时,为村民修建了垂直的铁梯,古路村的村民才结束了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垂直的峡谷,险恶的环境,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下过山。
古路村,地处深山峡谷,是雅安市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天梯村。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路,几十厘米宽的路,他们叫它大路,也

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的螺马道
有人称为骡马道。2013年政府出资对骡马道进行改造,硬化了路面,增加了防护栏。2017年,古路村斑鸠嘴索道投入使用,如今,从“一线天桥”顶空700米处(相当于230层楼那么高的地方),村民的三轮车、摩托车,全靠这索道运输。见过江边的车子用轮船摆渡,但从没见过用高空索道摆渡车辆的。
在中央的关怀下,“天梯村”、“悬崖村”,也走在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旅游业、核桃产业,是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方向。
3.前往古路村
听村民说,前往古路村,得计划用8个多小时往返。
从“一线天桥”下出发,沿着骡马道,大家相继而行。从坚硬的石壁间造出的骡马道,头上是高高的山崖,悬空崩裂的巨石,突兀森郁,真担心不经意间会滑落下来。小路外是垂直的山崖,若没有护栏,恐怕游人没有几个敢走上去。
一路边走边休息,主要是因为有三个小孩,还有抱着啤酒肚登山的六哥。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来到山腰处的一个村落,从招牌,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商业气息。来到一个彝族队长的家,他家从事农家乐。核桃10元一斤,本地土产茶叶50元一斤,高山的核桃,味道不错。午饭,高山腊肉配小菜,豆花管够,味道带着浓浓的农家气息。
队长说,现在的位置可能处在山间的三分之一处。向上望去,凌空笔直的山崖,隐约可以看见其间登山的人群。
午饭后,孩子们是不想登了,六哥他们也是精疲力尽。小容说,不到传说中的古路村,此行就留有遗憾了。我呢,一个爱好运动的人,登是不用考虑的。最终,一行九人,小容、我和黄旭林三人决定登顶看个究竟。说来也巧,几年前去海螺沟,一行20人,也只有我们三人去了谷底,只为一睹海螺沟原始冰川的真面貌。
通往斑鸠嘴的骡马道,镶嵌在峭壁间。扶着栏杆,向下看时,寒气逼人,这不是90度的垂直悬崖,它是凌空突兀的,

半山腰,对面是高耸入云的山崖
在90度以上。古路村,奇险天下第一村,看来是名至实归。其险,与“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相比,不相上下。但登华山的路,是石阶加铁索,非力量者、胆大者,是登不上去的。古路村的骡马道,水泥浇筑的,趋缓折曲而上,走慢一点,终究还是能登上去的。
在山腰凌空回望来时曲折回环的山路
一路急行,超过了好游人,约莫一个半小时,登上斑鸠嘴。斑鸠嘴与对岸山崖,对岸通公路,两山头之间建有索道,可载货、载人,包括车辆摆渡。从斑鸠嘴到古路村村委,1.8公里的路,已铺设好路基,村民讲,下一步要修水泥公路,在
在斑鸠嘴用缆车运过来的农用三轮车
铺上沥青。公路外是高高的山崖,没有护栏,地理原因,修的不宽,两辆三轮摩托居然还在此路上错车,一辆上竟然还有10个游客,呵呵,看得触目惊心,他们真是够胆!
大约经过两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古路村村委,这里是古路村2组。泥巴墙的房子,古朴的村落。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下,那里是古路村村委。曾经,这里是一所学校,叫“天边小学”。高高的悬崖之上,深幽的峡谷之上,这里是天边。穿过新疆准噶尔沙漠的公路,旁边流淌着“额尔齐斯河”,空旷的视野,感觉也是
悬崖上的古路村
到了天边。同样的“天边”二字,不同的意境!小容说,这里曾经有一个申老师,一个民办老师,在这里默默驻守多年。也曾有过湖北的志愿者,到这里支教。一片蓝天,一片净土,如果可以,我也想去!现在,天边小学已成历史,学生上学,都到乌斯河镇上去读书,寄宿制。
继续朝上,还要通过两道天梯,才能到达古路村3组、4组。由于时间原因,只有下次再来登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