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包公祠,占地10000平方米,一张门票仅20元 严格防控确保安全 开封包公祠正式恢复开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这一部霸屏的电视剧《包青天》度过的吧?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可以说是无数人儿时的“超级英雄”之一。

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市向阳路1号的包公祠,位于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畔。根据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最早始建于金代,距今已经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

由于历史上的黄河泛滥,开封包公祠也屡毁屡建。如今我们看到的包公祠,其实重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名气最响的一座包公祠堂。

在气势恢宏的包公祠大殿里,端坐着威严肃穆的包公塑像。有趣的是,塑像旁边就是一个塞满零钱的“功德箱”,不知道是谁如此大胆敢“贿赂”包大人?可以说在无数影视作品里,包青天都被塑造成一个面色黝黑的“包黑子”形象。然而来过包公祠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错了。
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包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而且从流传至今的画像来看,包拯也是仪表堂堂,皮肤白净的“美男子”,而并非是戏曲影视中“大黑脸”的模样。
不仅如此,在大家的印象里,包青天还是个“一言不合”就“铡人”的酷吏。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贪官污吏无一幸免。光是京剧中就有《铡美案》、《铡国舅》、《铡郭槐》、《铡包勉》等著名的“四大铡”。
然而历史上的包拯别说是铡人,在史书里就连“铡”字都很少见。而且铡刀这个刑具,也是在蒙古人入关的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现在包公祠里陈列的龙头、虎头和狗头铡,也是后人根据小说《三侠五义》臆造出来的摆设。
虽然历史上的真相和大家的想象有一些出入,但这并不影响包拯在人们心中“清如水明如镜”的廉洁形象。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开封包公祠的门票现在大概20元一张,不知道包大人知道了会不会生气呢?
来源:开封网

开封网讯 全媒体记者
张东伟
报道 面对开封文旅企业积极向好的恢复开放势头,以及广大游客的期盼,开封包公祠景区提前谋划、主动出击、全员上阵、全力备战,根据文旅部《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主管部门批复,已于3月15日起正式恢复开放。

在包公祠恢复开放首日,记者看到,入园游客均采取无接触购票方式,并在景区入口处的体温检测点接受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并登记基本信息后,有序排队入园。当日,来自我市及周边地区,以及从天津等外省市自驾来汴的众多游客入园游览。

据悉,恢复开放后,包公祠营业时间为每日07:30至17:30。为给广大游客提供安全、放心、舒心的游览环境,包公祠将全面展开环境卫生消杀防控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安全服务培训,推出景区限流、无接触实名制购票、健康检测等措施。
作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开封包公祠用自己的方式向医务工作者表达敬意。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开封包公祠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护士执业证)免票入园,景区将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