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被美食带火的青山老街,贩卖着武汉人最真实的烟火气 湖北美食篇|鄂州市最具特色的美食
这条被美食带火的青山老街,贩卖着武汉人最真实的烟火气!
每当老汉口人讲道:紧走慢走,半天走不出汉口。就想到另一句老话:青山是一座城,里面的人不出去,外面的人不进来。
作为一个离青山不算远的武昌吖,去青山的次数实在屈指可数。最近一次去还是因为测评武汉好吃的吊锅,其中一家正巧在恩施街。

“外地人”到恩施街的N个理由,除了家住这里,大多是奔着这条街的美食而来。
其实,在一个冬日午后,踩着阳光的罅隙细细转悠,会发现这个被美食耽误了的生活家,处处透露着烟火气。

恩施街位于工业路与工业四路之间,与黄州街、随州街、鄂州街平行。
365一路从园林路开向临江大道,绿树成荫的街道从窗外呼啸而过,视野逐渐变得开阔,居民楼映入眼帘。

途径的这条恩施街,可能是青山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一条街,但就是这样一条街,浓缩着青山人民的稀松日常,代表了青山最真实的模样。
小时候,青山还没有高楼大厦,低矮的电线交织在一片片的红房子上空,穿着凉鞋跟小伙伴奔跑在各种街坊里,下个转角还能听到姥姥在家喊回来吃猪肉炖粉条。
长大后,搬进了电梯房、高档小区。而这里的钢花114街坊、115街坊、112街坊,还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风貌。
趁着这几日天气晴好,家家在阳台上都支起叉棍,晒棉絮晒衣服。
随意走进哪个街坊,绿意盎然的植物首先映入眼帘,花坛、后院、窗台、墙面总有绿色的踪影。
一楼充满年代感的小卖铺,售卖着有关生活的一切,不争不抢,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闲来无事围坐着下棋打牌,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消磨时间,这里的人们生活很是惬意。
每天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钢城第十七小学上下学的时候,孩子们叽叽喳喳,将原本安静的恩施街唤醒。
123文具店的李老板,独自一人守着这家开了20多年的文具店,店里的生意全靠十七小在支撑。
从作业本到鸡毛毽子,从超轻黏土到绝地求生的道具,几平米的小店售卖着文具玩具,也售卖着童年回忆。成年之后再回头看,兴许能淘到不少“时光宝贝”。
自从去年114菜市场拆了以后,人气锐减不少。舍不得离开的摊主,就盘下恩施街上的门面,继续做着街坊生意。
“我们这每天五花肉都是几百斤地卖,明天早上别人订了30斤肉,来晚了就冒得了”,老板对犹犹豫豫的买菜大姐吆喝。
每到冬天灌点香肠,过年的时候拿回家晾干煮着吃,是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环节。
水果摊的野生广告文案,偶有神来之笔,展现着老板有趣的“生活哲学”。
在恩施街上,李老板的摊位算大的了,一边主打水果,一边售卖的东西随季节变化。“冬天水果是淡季,就会炒炒板栗,卖点炒货,过些时腾出地方卖鱼。”
所以就有了“随季应便”,将“随机应变”更换二字,有随季节变化、随市民方便的双重含义。一箭双雕,将谐音梗用得精准传神。
水果摊主李老板年事已高,在恩施街住了大半辈子,谈及自家摊位的生意如何,他摆了摆手:“菜场一拆,人气差多了,特别是网购冲击太大,五年前我一天徒手剥10袋柚子不成问题。”
面对实体经济下滑的压力,老李虽然无奈,仍然每日坚守着这方天地,对水果进货质量不曾马虎,童叟无欺,老顾客老街坊也常来。
丽红生鲜原来只是一家小超市,10年间生意不温不火。这两年生鲜市场热火朝天,老板瞄准时机,将店面腾出空间卖时蔬和水果,生意变得红红火火。
志和教育书店在恩施街开了20多年,面积大,初高中教辅、运动器械、纸笔文具一应俱全,武钢三中、钢城十二中等子弟学校的学生总来光顾。
20年前,串串还不叫串串的时候,这家藏在青山长青路的“麻辣烫”已悄然开张,不少吃货班子不怕路远,专程前往。
20年后,串串早已风靡武汉,李李麻辣烫在江湖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掌门人李姐把分店开到了恩施街。
不老牛肉、牛百叶、黄喉、蛋饺……刚烫熟的串串去了签子,入味碟打个滚,秒懂全武汉串串界的鼻祖这个称号。
来这里不得不提的他们家的秘制味碟,全武汉独一家的口味。因为锅底本身是清淡的中药牛骨汤熬制,配上独家味碟,鲜香麻辣。
在青山红钢城开了10多年的土家吊锅寨,前几年才搬到恩施街,不过老客依然捧场,新客口口相传。30张桌子,每天基本上都会排队,冬天忙不赢。
招牌菜野鸡野兔,牛肉牛杂,牛腩牛筋,腊味三鲜……羊肉一口下去味正有嚼劲,比起涮羊肉的单薄,大口吃肉的满足感杠杠滴,冬天果然还是吃吊锅够劲。
马路对面的餐饮店也没在怕的,老成都铜锅巷串串、八大家/红钢城排名第一的川味火锅燚锅、醉川西火盆烧烤三足鼎立,平分秋色。
铜锅巷串串,这一口金黄的铜锅是法宝。老板自己熬制的锅底,不需要味碟就足够入味。好不好吃,看人流量就知道了,去晚了八成是要排队的。
串串、火锅、烧烤都有了,青山怎么能少得了炸炸?青山20年老店常相聚油炸店,也坐落在恩施街上。
要说武汉美食街,推荐你来恩施街,绝对是一大遗珠,而且从早吃到晚不带重样的。
新农至诚牛肉面、重庆辣子鱼、小双油炸店、鼎香砂锅串串、阿呆炸炸吊锅、布丁海鲜烧烤、小当家私房菜……卧虎藏龙,个个能打。
青山恩施街,没有高精尖的产业,没有华丽的商业体,却凭借地道的美食和简单温情的人际关系,在这座城市绵延生长。
只不过有人从这成长、离开,有人在这生活了一辈子……
鄂州,旧称吴都、古武昌,湖北省辖地级市,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地处全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聚焦点。今天给大家介绍鄂州十大名菜,看看你是否都知道。
1、油炸刁子鱼
刁子鱼的学名鳤,属鲤形目,鲤科,俗称:刁子、麦秆刁等。以刁子鱼为主要原料,以大蒜、姜末、辣椒、酱油为辅料,再经油炸而成的一道美食。它的色泽金黄,吃起来又香又脆,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

油炸刁子鱼
2、地锅三鲜
地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农村传统小吃。地锅三鲜是以三黄鸡、蹄膀、鳝鱼、面粉、玉米粉等等作为主要原料,再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它的汤汁较少,边上有放饼,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口味鲜醇,有着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除了地锅三鲜之外,它还有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等等地锅系列的美食,均备受欢迎。

地锅三鲜
3、鄂城桂鱼
鄂城桂鱼学名“鄂城鳜鱼”(俗称“鄂城桂鱼”),产地水域主要是鄂州梁子湖和90里长港。梁子湖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90里长港水体清澈,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90里长港和梁子湖的水域非常适合鳜鱼的生长。

鄂城桂鱼
4、周屴板鸭
周屴村前后大小湖泊纵横,水资源非常丰富,极有利于活鸭的放养。该村板鸭的腌腊传统工艺技术已有上百年历史,大半村民都会腌腊板鸭。周屴板鸭是以周屴周边湖泊放养活鸭为原料的腌腊食品,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因其外形较干,状如平板、肉质细嫩紧密,香味浓郁,是席上佳肴,馈亲友之珍品,颇受鄂州人欢迎。
周屴板鸭
5、鄂城武昌鱼
武昌鱼可以制作出数十种风味与口味不同的美食,其也是鄂州的当家名菜,在鄂州其妇孺皆知,武昌鱼不仅可以清蒸,还可红烧、炖制、腌制等,其做法不同口味也不相同,其中以清蒸武昌鱼最富盛名,其清香可口,美味鲜香,肉质细嫩,十分的美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鄂城武昌鱼
6、鄂州鱼丸子
鄂州人喜欢吃鱼是出了名的,对于鱼的吃法上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就有一道深受鄂州人喜爱的美食——鱼丸子。鄂州人一般在重大的宴会上都会有鱼丸,其做法与吃法也是颇为讲究。鄂州鱼丸子十分的劲道有弹性,口感Q弹嫩滑,十分的鲜美,是您到鄂州不可错过的一道美食名吃。
鄂州鱼丸子
7、梁子湖大闸蟹
鄂州特产美食,肉鲜味美、营养丰富。
梁子湖大闸蟹
8、石锅泥鳅
鄂州特色美食,味美醇和、入口即化。
石锅泥鳅
9、蔡甸藕汤
湖北盛产莲藕,湖北的藕是全国闻名的,粉嫩白净,生吃就甘甜化渣,当地人喜欢做成菜或者汤食用。
蔡甸藕汤
10、东坡饼
东坡饼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的,又名空心饼、千层饼。它有圆、黄、酥、脆等特点,它是以面粉、鸡蛋清、芝麻油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东坡饼的造型别致、色泽诱人,在吃的时候撒上白糖,吃起来酥脆香甜、食而不腻、香甜可口。它还具有滋阴补阳等功效,可密封储存,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湖北地区特色传统美食之一。
东坡饼
欢迎大家补充家乡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