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苏州”为何是“睡觉”,这句江苏俗语隐藏着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

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我的图文,对于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言指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谚语。比喻苏杭的富饶和美好,天上有天堂,人间则有苏杭。这是古人对苏杭的最高评价,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为什么要这么评价苏杭呢?


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南自古繁华,大概从中国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就开始了第一次的南移,大量的精英阶层开始迁居南方。这个时候地理位置优越的江浙地区成为他们乔迁的首选,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从此江浙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富饶了千年,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江浙最鼎盛的时期,大概支撑了中国古代三分之二的国家财政,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江浙文化也发达,是古代状元的诞生地,聚集了80%的文人墨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诗人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咏颂的“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 诗人把富饶优美的江南,比喻成天堂。
而把苏杭最为江南的代表,这个功劳也归给白居易。唐朝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他就对身为越州刺史的元稹夸口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古代是如此,那么现在我们眼中那里风景优美,窈窕淑女,景色秀丽,科技经济发达,让人去了后流连忘返。春回大地,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炎炎盛夏,那里万木葱茏、绿树成阴;秋高气爽,那里黄叶飞落、桂子飘香;数九寒冬,那里瑞雪纷飞、雪兆丰年……
再看看这几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杭美景
苏州景色


苏州园林

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来到苏州一定要去园林看一看,非常具有古风特色的建筑。走进园林,仿佛进入了古代的书香门第世界,更神奇的是,无论观览者无论站在哪里,都像是看到一幅完美的画。



太湖风景名胜区

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太湖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岛屿的山水景观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天然湖泊风景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包含的区域分别为苏州市的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区;无锡市的梅梁湖、蠡湖、锡惠、马山景区;常熟市的虞山景区;宜兴市的阳羡景区等13个景区和无锡市的泰伯庙、泰伯墓2个独立景点组成。2013年被评为5A级景区,1982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苏州市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里水波浩淼,空气清新,湖面水域开阔,湖畔风景宜人。金鸡湖拥有八大景观: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水墨长堤·李公堤、湖滨大道·圆融雕塑、月光码头、桃花岛·玲珑岛、春到湖畔、金鸡湖大桥·瀑布。泛舟金鸡湖上,或者岸边游览观赏,乃至远眺其貌,湖水波光粼粼,美丽景致处处跃然在眼前。


苏州市周庄古镇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周庄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因河成街,傍水筑屋,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市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拂晓是欣赏“苏堤春晓”的最佳时间,此时薄雾蒙蒙,垂柳初绿、桃花盛开,尽显西湖旖旎的柔美气质。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如今,“柳浪闻莺”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间,且行且听,柳丝拂面,莺鸟鸣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恍若云天佛国。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该景观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民国(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历史内涵。2002年,为使遗址不再被风雨剥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俶塔的对景景观。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以上就是苏杭一带有名的景色欣赏,感谢大家浏览。

​“上苏州”为何是“睡觉”,这句江苏俗语隐藏着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

“晚安”是人们在入睡前常常互道的一句问候语,但在江苏的扬州、泰州、淮安、盐城等地区,人们却习惯于用“上苏州”、“到苏州”来形容入睡。“你还没上苏州啊?”这是在催促对方怎么还不去睡觉。 同处一省的“苏州”为何会成为很多江苏人话语中“梦乡”的代名词?这句口口相传的民间俗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上苏州”为何是“睡觉”,这句江苏俗语隐藏着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

“上苏州”,快快去睡觉

“从小,家里大人就把睡觉叫做‘上苏州’,我也一直习惯这么说。”在南京上大学的姜堰小伙儿孙文轩刚上大一时就惊奇地发现,宿舍里好几位来自盐城、扬州的同学都和他一样,把“睡觉”称为“上苏州”,“看来这个俗语流传很广,但我们都不知道‘睡觉’为何能与‘苏州’联系起来,家里的老人也无法解答。”孙文轩一直对这个语言现象感到费解。 这个俗语在苏中、苏北地区普遍存在,在苏北某些地方,甚至还有老人将睡觉称为“上虎丘”。

​“上苏州”为何是“睡觉”,这句江苏俗语隐藏着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

在扬州、盐城、淮安等地的乡土记忆中,“苏州”是耐人寻味的文化印记,很多家族流传至今的家谱族谱中明确记载先祖来自“天堂”苏州。对此有过研究的扬州学者黄继林进行了梳理,在很多苏北苏中地区的家谱中均发现了“由苏州迁来”的线索。

黄继林举例说,收藏于施耐庵纪念馆的清朝咸丰年间《施氏族谱》中说:“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郑板桥家族《书带草堂昭阳郑氏家谱》载,始祖郑重一于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来兴化;宝应《朱氏家乘》载,朱氏原居苏州,洪武初年由苏州迁宝应:夏兆《泰县氏族略》载:“吾邑氏族由苏迁泰者十之八九”…… 在民间传说中,几百年来很多家族口耳相传对苏州的记忆。淮安地区的朱氏家族传说,他们是明洪武年间整族“奉旨”迁来,其中有一支乘坐的是“包铁头大船”,后来,生活在涟水、淮阴等地的这一支后裔就自称为“铁船头朱”;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由江南迁来翁、朱、卢、吴等25个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就有21族。

在泰州方言中也能找到苏州吴语的痕迹。民国时期《泰县志》举出一个有趣的例子,当地流传一首民谣“杨家庄上失了火,大的小的跟了我”,“泰县方言‘我’字读成鼻音,若‘引’,则明洪武迁苏民于泰以后转变而成之音也。” 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认为,苏州移民带来的吴语,在苏北平原产生的最大影响就发生在三泰地区和兴化一带,当地方言至今仍保留许多与吴语相近或相同的语汇、语音特点。此外,江淮方言与吴语都有入声,而北方话则没有入声,可以想象,苏州移民使吴语的影响深入苏北地区,将淮河一线的入声线明显北移。

“洪武赶散”,江南人迁往江北

不论是口头俗语里的“上苏州”,家乘谱牒中的“苏迁”,还是方言中的入声,在苏中苏北很多地区,“苏州”的印记俯拾皆是。 “‘上苏州’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初年来自苏州的移民,他们的迁徙是被迫的,现实中再也无法回到堪称‘人间天堂’的故乡,只能希冀入睡后能梦回故土,得到一丝慰藉,因而将睡觉称为‘上苏州’、‘到苏州’。”著有《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等畅销明史著作的学者、编审马渭源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王朝,不久就将江南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五府的大量居民迁徙到人烟稀少的江淮地区,史称“洪武赶散”。

马渭源介绍,当时将江南苏州、松江等地狭人稠、物产丰富的地区称为“狭乡”;地广人稀、荒芜贫瘠、此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江淮地区称为“宽乡”。为了发展经济,恢复生产,朱元璋强令将“狭乡”之民迁徙到“宽乡”。移民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类是“狭乡”的无地之民,政府发给耕牛、种子和粮食等,帮助他们迁徙;另一类人是占有大量田产的江南“豪强富民”,“这种迁徙带有一定政治色彩,这些人过去或明或暗地支持过朱元璋的敌对势力张士诚或方国珍,他们盘踞当地,是明帝国长治久安的心腹之患。朱元璋强行将他们迁走,以缓和‘狭乡’地区的人地矛盾和社会矛盾。

大量的江南移民告别故土,来到陌生的江北地区,也有很多被迁往临濠、凤阳等地,生活在无锡的元代著名画家倪瓒就随着移民队伍被强行送往了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黄继林估算,洪武二十六年(1393)扬州府74万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竟有50万人之多。

在民间,则普遍传说“洪武赶散”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为了报复江南富户。民国年间《盐城县志》所引的凌兰荪《凌氏谱》载:”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郡。”有些家族摄于封建统治者的淫威,用传说来隐晦地解释移民的原因。在涟水、淮阴等地流传“红蝇赶散”的传说:明代初年苏州阊门出现很多红头苍蝇,见人就叮,百姓纷纷举族逃到江北避难。

马渭源说,明史学界普遍认为,洪武初年从江南向江北移民,绝不仅仅出于”报复”和“惩罚”的目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为了充实人口,恢复经济。吃苦耐劳的江南移民对于苏北平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任大椿、郑板桥等明清时代生于江北的文化名人都是苏州移民的后代。

600多年了,他们忘不掉“阊门”

据吴必虎教授的研究,明初苏州移民最初集中于扬州、泰州、兴化等地,然后向盐城、淮安、宝应、涟水、高邮等地扩散,在泗阳、灌云、东海、响水、连云港、滨海、东台等地也有分布。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教授认为,苏北地区明初苏州移民分布的北界在今连云港、邳州市、徐州市一线,但较为偏南的南通等地却没有发现苏州移民的踪影。 吴必虎认为,明初之后也有零星的江南移民迁居苏北,一直延续到清代。明代,随着苏北滨海平原的日见伸展,已来到江北的苏州移民还出现了向东发展的再迁徙趋势。

“我们老家在苏州阊门……”很多苏州移民后代不约而同地确指祖先来自阊门,类似的记载在家谱族谱地记载中也比比皆是。比如,宝应《乔氏家谱》载,乔氏始祖由山西襄陵迁苏州阊门外,明初自苏州迁宝应。 可以想见的是,数量极其庞大的苏州移民不可能都是阊门人,为何“阊门”会成为苏州移民忘不掉的“故土印记”呢?这很可能与阊门地理位置有关。位于苏州城西北的阊门紧邻着京杭大运河,是由水路出苏州向北而去的唯一水道所在地。学者在苏北地区调查时发现,很多移民后裔都说祖先当年由水路而来,甚至还保留有正月初二祭船神的习俗。

黄继林等学者认为,阊门是当年江南移民的集中地,不单单是苏州府,其他江南地区前往江北的移民也集中于此。明代初年,阊门附近的驿站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办理和移民相关的事务。而阊门周边的寒山寺等寺庙则是移民们的暂时安置之地。葛剑雄则认为,年深日久,很多江南移民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来历,只能统一以“苏州阊门”为原籍。

和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村、广东南雄珠玑巷、湖北麻城孝感乡一样,阊门是明代移民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朝宗圣地之一。在今天的苏州阊门外沙盆潭,树立着一座“阊门寻根纪念地纪念碑”,上面的碑文依然感动着今天的人们:“江南移民多自此出发,沿运河北上,从此别梦依稀,故土难忘,口耳相传,或见诸文献者,皆以阊门为记认。”常有苏州移民的后代来到这里,寻访六百多年前祖先在这里留下的印记。

交汇点记者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