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自驾赏花:北京凤凰岭景区 「人间慧娘」背后的故事:蒲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

京郊自驾赏花:北京凤凰岭景区

春暖花开,又到了凤凰岭最美的季节。走进凤凰岭,放眼望去,公园内依山而生的山桃花,处处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现在到4月中上旬是山桃花最佳观赏期。

北线健身步道两侧遍布山桃花的倩影。长达一公里余的路程,有山桃花的陪伴,走起来舒适惬意!(进入正门/东门,50米路口右行)

京郊自驾赏花:北京凤凰岭景区

北线杏花村,几大株山桃花也到了盛花期,满树的粉花,是最浪漫之所在。

京郊自驾赏花:北京凤凰岭景区

白塔水库,“一池春水绿如苔,水上新红取次开。闲倚东风看鱼乐,动摇花片却惊猜。”桥下的水已融化。山桃花点缀桥畔,诗情画意尽收眼底。

北线凤凰亭周边,被山桃花紧紧簇拥,标记起来哦,这里是拍照“打卡”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天梯亭,山桃树不在少数,这里不算很高,一般体力都可以到达。在这里有被更多山桃花环抱的幸福!

北线大块地,经过春雪的洗礼,等待暖阳亲昵,带来春天的惊艳蜕变。

越往山上走,山桃花苞就越多,由于山上的气温低于浅山地带,山花开得较晚,所以凤凰岭山桃花的花期就比较长,大约能持续到4月中上旬前后。

中线和北线山上有很多观赏平台,如果说路旁的山花娇俏静美,从平台远远欣赏,就是如画一般绚丽多彩。

3月下旬至5月中旬,杏花、榆叶梅、碧桃、连翘、玉兰、楸树花等花种都将陆续开放,一起迎接美好到来!

温馨提示

1.入园时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2.入园前须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验码测温、线上登记;

3.登山时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尽量避免高强度长时间运动;

4.游览时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扎堆、不聚集、不集中锻炼健身,不随地吐痰;

5.请将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正确分类投放,将果皮等厨余垃圾打包带下山,投放至门区指定厨余垃圾桶;

6.景区南线暂停开放;

7.龙泉寺、桃源观暂未开放,皈依证暂停使用;

8.请您按照正规路线参观游览,禁止攀爬野山及进入未开发路段,因攀爬野山造成的任何后果,景区概不负责;

9.景区内严禁吸烟及一切野外用火;

10.景区内均为观赏植物,已喷洒农药,严禁采摘食用;

11.如您在游览途中需要帮助,请拨打服务电话62455933。

电话:62455933,62459492

驾车路线:

1. 京新高速(G7)—北清路出口—沿北清路往西按路标行驶即可。

2. 京藏高速(G6)—北安河出口—沿北清路往西按路标行驶即可。

3. 三环、四环-万泉河路—永丰路—北清路往西—过京密引水渠往北按路标行驶。

4. 北五环—肖家河桥出口(圆明园西路)—经农大至永丰路—左拐北清路往西—温北路往北按路标行驶。

5. 西六环、北六环温阳路收费站出口—聂各庄东路往西按路标行驶。


「人间慧娘」背后的故事:蒲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

我看来,这个“オ女”多半是用勤奋换来的。从1995年夺取梅花奖,到1996年重新背起简单的行囊,前往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成为班里唯一的“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再到1999年与爱人小上共同创作现代戏《凤凰岭》(获山西省国庆五十周年戏剧调演优秀剧目、优秀编剧奖一等奖)的华丽转身。人到中年时,崔彩彩终于破茧化蝶,完成了她华美的艺术转型。但这破茧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她一人知道。只有真正了解整个破茧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到她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勤奋执著初露锋芒

出身于戏曲之家的崔彩彩打小就是听着腔高板急的蒲剧长大的。自打记事起,能上台演戏,当个老百姓喜欢的好演员便成了崔彩彩儿时的梦想。

在儿时的彩彩眼里,村里有两个人是最神气的:一个是村支书,他能在大喇叭里对全村讲话;再一个就是她的父亲一眉户剧团的首席板胡,每当演出时,他都坐在台口,操琴演奏,特别潇洒。

每逢春节农闲或麦收之后,乡亲们总盼望着看几台好戏或村里自编自演的小戏曲,小小的崔彩彩也不例外。一台戏一般要唱四五天,这几天也正是她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虽然白天坐在课堂里,但魂魄早已被绚丽的戏曲舞台勾走。隔着学校围墙,听着演员们“咿咿呀呀”练嗓子的声音,老师在课堂讲的内容,彩彩一个字都难以听进去。在小学的几年时间,彩彩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乡亲们都说“这女娃,是个唱戏的好料子。”

1972年,13岁的崔彩彩如愿以偿考入临汾地区艺术学校蒲剧表演班。进校那天,母亲花了12块钱,为彩彩做了一件崭新的“的确良”上衣,对于当时经济十分拮据的家庭,这算得上是对她最好的鼓励。

来到熙熙攘攘的学校,彩彩才发现,城里的学生不仅穿戴整齐,文艺知识也比自己懂得多,就连各县城考来的学生,各个也是能说会唱。特别是京剧班学员,还有不少是北京的知青,满口京腔。他们年龄较大,又见多识广,一个个穿着时髦,打扮得像洋娃娃。彩彩第一次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同学面前,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柴禾妞”。从那开始,彩彩人生第一次有了自卑感,从此再不敢随便唱了,也不爱说话了。

在班里,彩彩成了最沉默寡言的人。个性本不张扬的她,在同学间变得更加不显眼。在校园的角落里,总会看见彩彩一个人独来独往。本该属于孩童玩耍的时间,她都用在了练功上。勤奋的彩彩因为练功过度,曾让自己住进了医院。那是刚到艺校的第一年,各方面都赶不上同学的彩彩,情绪很压抑。由于家里困难,营养赶不上,练功时又一身接一身的出汗,导致彩彩虚脱住进了医院。

为了不影响爸爸的工作,个性坚强的她并没有让家里人知道自己生病住院的事情,但星期日学校放假未归,终究被母亲知道了。在医院里,妈妈看到身体单薄、拎着两个大暖水瓶的雀彩彩,再也没法掩饰住盈眶的泪水。

出院后,彩彩似乎变得更加懂事。

那时学校的生活很艰苦,早晨每人一个黄糕,中午和晚上是一个黄糕与一个白馍。有的同学自己加餐,花五分钱二两粮票再买个烧饼,她却不敢奢望。为了省几个白馍带回家,她还每天计划着吃。尽管晚上练功回来肚子有些饿,还是舍不得全吃了。懂事的彩彩知道家里少吃没喝的状况。这样每个星期彩彩总能省出五六个白馍馍带回家里。

就这样一个被老师、同学公认的学习认真、练功刻苦的好学生,却在排戏时连上了两个角色都失败了。其中个便是《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

虽然不能上台演戏,但唱念地道的彩彩,还是被老师叫到下场门为主演配唱。就这样,一边配唱,一边学习,直到第三年,彩彩开始饰演《红灯记》里的李奶奶、《杜鹃山》里的柯湘,演出都很成功,还被请到省电视台参加直播。

初涉梨园脱颖而出

满怀欣喜的彩彩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临汾地区蒲剧院青年团(现为临汾市蒲剧院)。

“还记得进团那天,蒲剧院门口锣鼓喧天,‘十三红’、王天明、筱媛娜、杨翠花、田迎春等老艺术家早早在门口迎接我们。听人说‘十三红’每月就能拿二百多块钱,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个名演员,让我爸妈和全家都过上好日子。然而事与愿违,我在学校的优势来到剧团后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崔彩彩说。

在学校的时候,彩彩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接连担当了几部大戏的主演。但到了蒲剧团,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在学校里的自卑感又开始与日俱增。

“到了蒲剧团,可能是性格问题,我又开始沉默寡言,时间一长,许多领导、老师便觉得我条件一般。我在学校多次排演过的的柯湘(《杜鹃山》主角)一角,也被别人优先担任了,我连 C 组的柯湘都没有份。那段日子我十分郁闷,很不开心。由于不善言谈,又不愿向朋友们倾诉,不久就病倒了,时常咳嗽。即使病了,心里还是不服输,我认为有能力演好主角。”

那时的彩彩,如同一个丑小鸭,

淹没在人群中,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跑龙套、搬布景、插换幻灯片。但一个人的成功却与勤奋紧紧相随。她每当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总要站在幕条边看戏,将女主角的唱做念打一招一式默记在心,在不长的时间里她已记住了好几本大戏。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一年八一建军节,团里去慰问部队。戏码定好是新排的大戏《山花》,由于一号主角田迎春老师在坐车来部队途中意外摔伤,当时离开演只剩有两三个小时,换戏已来不及了,团领导急得团团转。这时,有人说“彩彩天天看戏,不知她能不能演?”团领导慌忙找到彩彩,问她敢不敢替代田老师上场。16岁的她,胸有成竹,咬咬牙,蛮有信心的说:“我敢上。”

当晚彩彩担纲主演了《山花》,虽是她第一次扮演中年妇女,也是第一次面对那么多观众,却毫不怯场。彩彩至今还清晰记得整场戏演下来,她只念错了一个字。更让团长惊喜的是,她的演出未经排练,为一棵蒲剧的好苗子。

1978年,全国各大剧团恢复上演传统戏。1979年,剧团领导决定让彩彩演《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著名蒲剧演员张庆奎、王天民、曹洪文等老师给她配戏。

彩彩在戏校时,学的是样板戏,毕了业,身上也没有什么功夫。传统剧目恢复上演后,她刚从头学起,不少人为她担心。有的说:“彩彩要功底没功底,要演技没演技,让她演这么吃重的角色,非砸锅不可。”彩彩也知道这个任务艰巨。可是她想,没有学不会的本领。在导演和老师们的指导下,她决心攻下这个难关。她每天不顾排戏的疲劳,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还要接着练。练开打受了伤,她咬咬牙,忍着疼,敷上药继续练。她为了练好扎靠开打,一连四十五天,身不离靠,终于练得腰里有劲,臂上有力,眼中有神。为了练好水袖功,她常常连夜苦练,有时直练到天亮。业精于勤,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杨门女将》中,她在表现穆桂英深沉、老练、稳健之中,特别突出了炽热的情感大将的风度,把穆桂英演得颇有光彩。连《孙成打酒》中扮演王桂英、《藏舟》中扮演胡凤莲,也都克尽厥职。她主演的《双锁山》曾荣获山西省1980年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ニ等奖。

之后,她又在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1982年,剧团为彩彩排出了蒲剧《救裴生》。此剧是秦腔名剧《游西湖》中最精彩的两折,虽是只有40多分钟的戏,但唱做念舞很吃功夫。前面一折“鬼怨”主要展示演员的唱功和舞技;后面一折“救裴”主要是打斗和喷火。在张巧凤老师的精心排导下,彩彩又开始苦练基本功。那段日子她把闲下来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角色、把握人物上。为练吹火,她曾经烧伤过鼻子。但她并不气馁,继续苦练,终于掌握了吹火的技巧,直到练得能一口气吹70多口。

彩彩认为无论哪一种功,都要多练。只有多练,上场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化技入戏。如彩彩练《救裴生》中的披纱跑圆场,就练了又练,一直练到这纱无论拖到什么地方,她都不用看,心中有数,舞动起来也踩不着、绞不住,用它来加强表演气氛,而不致碍手碍。又如《救裴生》中,彩彩用了两种卧鱼,一种是含胸卧鱼,速度慢,要稳;另一种是蹦子卧鱼,速度快,要准,还要有弹跳劲。彩彩练好了腰腿功,这两种卧鱼都运用得比较到位。在当年山西省中青年演员汇演中,彩彩获得了“最佳演员奖"

1983年,临汾蒲剧青年团到成都重庆、武汉等地巡回演出。刚到四川时,恰逢成都市正在搞戏剧调演,居团安排首场演出的四个折子戏中,彩彩演的《救裴生》被放在最后压大轴,但成都方面的专家显然不太认同,坚持让放在第一个剧目演出。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演出当晚,彩彩一出场的圆场就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后每一个造型、每一句唱腔都会掌声不断。

“当时剧场的热烈程度使我很感意外,甚至有点发懵;我暗暗告诚自己要冷静、要沉着,要又稳又准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就这样,当演到喷火打斗时,更是环环相扣,牢牢地把握着节奏,一直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完成了全剧。"回想起这些,彩彩至今依(然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

当晚,《救裴生》把整个剧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四川省文联主席叶石激情飞扬,当场为彩彩吟诗一首,以此来赞扬她饰演的李慧娘。“来耶去耶一影依,爱也恨也两界思;天堂果有丘比特,人间慧娘维纳斯。”(四川日报》总编、四川省书协主席李半黎也挥笔泼墨为她的演出写下了“彩云飞”三个大字,予以鼓励。

1983年底,临汾青年蒲剧团在北京演出,又引起了首都戏剧界及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曹禺先生看了演出后激动地说:“这些孩子演得很好,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回去,得给他们一个奖。”

1984年,早已在曹禺先生等戏剧界领导心中形成蓝图的“梅花奖”就这样设立了。但同样轰动戏剧界的料彩却以一票之差意外落选了。得到泪息的那一刻彩彩惊呆了,全身的血液仿佛停止了流动,不会哭也不会笑。

尽管《戏剧报》的刘乃崇先生在来信中说了此次评比的诸多客观原因:“咱们一个地方剧种的小团不可能给太多名额”。但彩彩依然不能接受这严酷的现实。那段时间她想到了改行可当她真正要离开舞台的时候,彩彩却犹豫了。

“这舞台是我自幼向往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艺术圣殿,为了它我已跌打了十几个春秋;为了它,汗水、泪水走来,难道就这样弃了吗?望着那熟悉的排练场,我想联翩。在这里,为排《杨门女将》我夜里练功曾忘记了时间,一直练至凌晨;在这里我练打把子,曾被对的枪刺伤眼睛,晕了过去以至住进医院;还是在这里,蒲剧著名演员‘十三红’、王天明等众星捧月般地为我配戏………那一刻我是去也心伤,留也心伤。我一遍遍问自己,最后的答案是:绝不能离开舞台!"

盛极必衰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蒲剧团也不例外。1984年以后,剧团逐步走向下坡路。几年间没有排出有分量的戏,彩彩盼望再排新戏夺梅圆梦的理想也遥遥无期。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剧院已成了一个十足的烂摊子。没有戏可演。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剧团里的人纷纷下海、转行。但彩彩却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扑在艺术上。除了学习练功之外,她还阅读诗歌,学写散文,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正是这种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她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地前进。

1995年,临汾蒲剧院在重新整合后,给彩彩排演了新编蒲剧《蝴蝶杯》,已在戏剧编剧界成名的爱人小上为彩彩改编了《武松杀嫂》,在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彩彩获得优秀表演奖,在戏剧节为彩彩举办的折子戏专场上,许多专家评委都涌上舞台热情洋溢地为彩彩祝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汉城先生握着彩彩的手说:“花木兰从军十二年解甲归田了,彩彩在十二年后却更有光彩了。”

1996年,崔彩彩终于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迟来的大奖让彩彩感到弥足珍贵。多年的辛勤,多少年的汗水;终究得到回报。

德艺双馨完美转型

30年后,彩彩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但这次她的身份却有所变化。2004年1月,彩彩返回母校讲台当了一名老师,面对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时,她已感到了肩头的分量。她深深懂得今天的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口传心授,还肩负着艺术上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神圣职责。

几年的时间里,彩彩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培养下代的身上。在他们当中,有一位叫庞欢欢的蒲剧小演员饰演的李慧娘,在全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格外引人注目,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奖时,小女孩笑了,她的老师崔彩彩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短短半年时间,把一个从未排过戏,而且艺术条件并不占优势的14岁的孩子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小梅花”演员,这其间包含着她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啊!前一年11月,学校安排崔彩彩和亓临生老师为学生排导《救裴生》。接受这个任务后,崔彩彩有些犯难。

20年前她演这个戏,是以她自身条件量身定做的,该剧特点是前半部分唱、做、舞并重,也就是用肢体语言、造型来塑造人物。后半部分用的是喷火特技。如今也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因人施教。于是崔彩彩大胆决定,该戏要重新编排。李慧娘是屈死的冤魂,首先要从服装上再现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因慧娘右手拿的是宝扇,于是,崔彩彩为学生的左手设计了一条六尺长的水袖,这样不仅可以展现演员水袖的功夫和技巧,还可以用来造型,同时在吹火时做一系列动作。在吹火的技巧上,崔彩彩要求学生不求多但必须精。特别是一开始她就要求他们首先理解剧本,分析人物,让他们清楚唱、做、念、打及各种技巧必须为“李慧娘”这个人物服务。

崔彩彩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把创造角色的方法也尽可能地传授给他们。为此,崔彩彩的嗓子喊哑了,身体累垮了,付出了比她为自己排演一出戏还要辛劳的代价。但她感到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因为她不仅又培养出了一个小“李慧娘”,而且她编排的《救裴生》既不是她曾经演过的,也不同于京剧和秦腔,就是蒲剧的“这一个”,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肯定和赞许。

除了造就专业选手,崔彩彩还主动培养业余选手。2004年冬季,她推掉了多场演出,几乎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都为那些孩子们作辅导。举手投足、唱做念舞都要反复做示范。特别是后期合成阶段,孩子们的服饰、头饰都要一人一戏的去制作,就传统戏的“勒头”就苦坏了孩子们,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哭着喊着叫头疼。她一边指挥乐队,一边还要充当阿姨哄着孩子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学三年级学生薛淑文以《杀狗》中的生动诙谐的表演,在全国“小梅花”荟萃演出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周围的人对崔彩彩一冬一春分文不取培养这批业余小选手的行为都表示不太理解,但她却觉得一个人能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就已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彩彩开始不再满足于自己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在爱人的督促支持下,已到了不惑之年的彩彩,毅然背起了简单的行囊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在班里彩彩是唯一的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也是班里年龄最大的一个。虽然住在地下室,条件很艰苦,但彩彩仍感觉到过得非常充实。

"坐在大学的课堂上,就像回到了童年。在大学里,我邀游在知识的海洋,像海绵遇到了水,吸纳了新知识、新思维,我觉得我的思路宽了,眼前更亮了。我忘记名利带来的浮躁获得了知识的力量,使自己进一步成熟起来。

2002年,彩彩为厦门市高甲戏剧团排导的一组折子戏,荣获福建省汇演金奖。2003年再次参与排导的大戏《上官婉儿》,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导演奖。2004年,彩彩调入临汾市艺术学校工作后,主演了四集戏曲电视剧《凤凰岭》,获本省“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夫妻二人又先后创作出《秧歌情》、《村魂》、《父亲》三部大型现代戏。2006年,崔彩彩应邀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导演了秧歌情。

从演员到导演,彩彩完成了自己破茧成蝶的梦想。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也有同行的猜疑与质疑:“一个演员去大学进修后,就会有这么大的跨步?是不是她的爱人—著名编剧小上,故意把彩彩的名字打在了上面?"

诚然不是。小上熟悉农村生活,又多年从事剧本创作,有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对地方民间民谣也有较为深刻的研究。而彩彩有多年的舞合表演经验,了解观众的喜怒哀乐,知道怎么样去抓住观众的心,在对剧本的总体把握上能看出亮点和卖点。这种优势互补,成为两人共同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成就了今天中国戏剧编剧中为数不多的“黄金搭档”。

“作为编剧,感动不了自己就感动不了观众”,这是小上常挂在嘴边的话。创作的灵感,就是对生活的理解,是经历人生风雨之后沉淀下来

的真实情感,因为真实,所以感人。在创作中,他俩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剧本之中,孰为现实、孰为故事,都似乎分不清了。两人时而为人物曲折的命运潸然落泪,时而为剧中无奈的现实徒然哀伤,时而为剧情发展争论得面红耳赤。在创作《父亲》期间,写小春跑到水坝上准备自杀的一场戏时,他俩就曾因唱词的内容发生过激烈争执,双方互不相让。看到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崔彩彩便根据剧情把唱词“预演”了一遍,唱到动情处,崔彩彩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小上为妻子的执著所感动,听着听着也热泪盈眶。最终,还是小上妥协了。

人生如梦,当年年轻亮丽的“东方维纳斯”已成为昔日的辉煌,走下舞台的崔彩彩,一路上经风经雨,始终在寻找着艺术的方向和生存的价值。回首间,彩彩似乎已忽略了坎坷给她带来的痛苦,人生的磨砺给予她更多的却是精神财富,一种可以提高生活认知并在艺术创造中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文.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