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旅|天坛传说 你不知道的天坛

文化行旅|天坛传说

点击上方“网信北京”订阅哦!

文化行旅|天坛传说

在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东侧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嘉靖九年增建和清乾隆时期全面的改建、扩建,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风貌。想当初皇上的大驾卤簿出前门,浩浩荡荡来到这里,行“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和“孟夏”祈雨的仪式,算得上是皇家最隆重的礼仪盛典了,明清两代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大典达654次之多。

天坛坛域平面北为圆形,南为方形,寓“天圆地方”。四周由两重坛墙环护,呈“回”字形。中心为内坛,两重坛墙之间为环状外坛。主要祭坛建筑“祈谷坛”和“圜丘坛”均设于内坛,两坛之间以东西一道大墙相隔,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但两坛又共同构成一条建筑轴线。轴线上有一高出地面约3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通两坛与“斋宫”“神乐署”和“牺牲所”,构成五大建筑组群,周边满布苍翠柏树,尽显天坛的神圣宏伟和庄严肃穆。到过天坛的人都会被这恢弘的建筑所折服。

文化行旅|天坛传说

俯瞰天坛。(资料图)

然而,当我听到原天坛公园总工徐志长如数家珍般地讲述天坛在选位、规划和设计中,如何运用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文历法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以及发生在天坛的一些故事后,更为其深奥的内涵所感染。所以,当《天坛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荐时,我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项目的申报材料撰写和整理工作。

在整理天坛传说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传说所描述的事件还真确有其事。比如“祈年殿着火”这段故事,在清代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光绪东华录》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丁酉(二十四日)天坛祈年殿灾。”清吴庆坻所编《蕉廊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由此可见,天坛祈年殿着火是人们以史实为背景进行了文学加工,形成了一段传说。

天坛建筑以其宏伟著称,又以奇特传世,而且寓意极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地”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到,而“天”则是高远莫测,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人们的潜意识中就有了敬天、畏天、唯天为大的心理。另一点,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九”是用来表达无限大的极数,所以在天坛的建筑中,不论是建筑尺寸,还是用材数量,九或九的倍数随处可见。据此,人们将天坛建筑的建造过程进行了文学加工,并融入神话元素,又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编成故事并口口相传至今。“神童相助修圜丘”这个传说中,通过“九九祭坛图”设计中数学家秦九韶派神童相助的故事,将圜丘以形和数象征“天”的寓意通俗地表现出来。

天坛几百年的历史,成就了众多奇异古柏,成为天坛的一大特色。这里既有明永乐年建坛时所植近600岁的侧柏,也有金中都“朝日大明坛”(日坛)遗存的少量树龄为800多年的古侧柏,以及清乾隆年间种植的柏树,树龄短的也有300多年了。这些古柏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形状各异,人们在围绕古树展开想象的同时,也赋予古树人或神的性格,创作出“九龙柏的传说”“天坛古柏林与佛肚柏的故事”“槐娘和柏郎”等美丽的传说故事。

所有的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

“甘泉井是怎么来的”和“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只因为甘泉井和益母草

是天坛里特有的、独一无二的。

◆ 《燕京今古琐闻》中有“北京著名水井之略历”一节,特别描写了天坛甘泉井。清诗人王士祯做诗“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清吴长元著《宸垣识略》、清乾隆年间汪启淑著《水曹清暇录》以及清道光时所著《鸿雪因缘图记》对天坛益母草有过详细的描述。

◆ 天坛益母草更是北京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清宣统时的内务大臣金梁在《天坛志略》中也说,天坛内曾有益母草、沙参、天门冬、伞儿草四种特产的药材,其中以益母草最著名,专治妇科各病。明永乐年后,神乐署的道士把野生的东陵益母草,移到天坛里面种植,使其在天坛生长起来。他们把草熬成膏出售,成了闻名中外的“天坛益母草膏”。在民间,人们把这一过程演绎出了“天坛益母草的传说”和“苗笛仙和天坛益母膏”的故事。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每一个传说都源于一个特殊的史实背景,或地点、或建筑、或景物,经民间擅长讲故事的人编创,形成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传说。

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由于讲述人不同,传说群体不同,最终整理人不同,同一个素材可以被演绎出不同的传说版本。

祈年殿地面中央有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的花纹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好像一条行龙抱着一只凤凰,人们称它为“龙凤石”。关于它的传说流传广泛,因而也就生成了几个版本。

一是景物版本。说是嘉靖修大享殿时,生于云南大理山中的百鸟之王飞凤在一块大理石上睡觉时被不知不觉地运到了天坛,成了皇帝的跪拜石,而黑龙的后代金龙被刘伯温施计安排在大享殿的藻井上。二人心中都有苦衷,夜深人静之时,金龙从藻井上下来,与飞凤互诉身世,抱在一起,不想此时嘉靖前来,一行跪拜礼,金龙想回到藻井上去已来不及了,永远与飞凤一同呆在这块大理石上,而这块凤石也就成了“龙凤石”。

另一个版本是民间版,被演绎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金龙和玉凤”。说的是金龙和玉凤是一对青梅竹马的伴侣,它们长大后来到西北的一座大山里,发现一块非常漂亮的大石头,俩人一个用爪、一个用嘴,使劲地磨,终于磨出一块圆圆的、亮晶晶的宝石。不想这件事儿被皇帝知道了,一定要取之。皇帝派来的人趁金龙和玉凤离开石头去找水喝的机会,把宝石运到京城,成了祈年殿里的跪拜石。金龙和玉凤喝水回来见没了宝石,便四处寻找,最后在祈年殿里找到了,因为特别累,就在这石头上睡着了,没想到这时皇帝来了,一下跪,把二人永远地跪在了石头上,再也飞不走了。

传说版本不一也与时代交替变迁有关。以“七星石”为例,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早年神乐署的道士们传说,这是嘉靖皇帝的时候放在这儿的几块镇压风水的石头;天坛作为公园开放以后,人们根据“七星石”的传说,把它们说成是天上的北斗七星,或者说是天上的七块陨石;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把它加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说它们象征泰山七峰,而旁边那块小石头是乾隆那会儿加的,象征长白山,代表满族,其中更深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谐。

在对天坛的传说采录过程中发现,天坛传说的传承途径有邻里间的传承、家庭传承和天坛公园职工中传承三种传播途径。

由于早年教育的薄弱、文化的缺失,再加上大杂院儿的居住方式,人们在劳作之余、茶余饭后喜欢与左邻右舍的街坊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天坛的传说也就在这闲谈中传承下来。

天坛的传说因天坛而生,是以天坛为中心,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遗产,它体现了由“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一系列观念构成的中国人的宇宙观,表达了以天坛为主体的一个区域内的文化特征,与天坛建筑和功能相关,与帝王形迹相关,与礼俗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平民百姓崇尚勤劳勇敢、聪慧善良、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可以说天坛传说是中轴线上产生并留给后人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

作者:李俊玲 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简要介绍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地理位置: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历史沿革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筑特点

天坛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 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景点介绍: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圜丘坛

圜丘坛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皇穹宇

天坛皇穹宇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

祈谷坛

天坛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

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

七十二连房: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祈年殿

天坛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南神厨院:位于圜丘东,座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神厨、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院门外有走牲道与圜丘东棂星门相连,祭时临时搭设走牲棚以运送祭品。建筑规整庄重,是中国祭祀建筑中仅存的几座神厨之一。

神乐署

天坛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天坛神乐署的正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为歇山顶单檐古建筑,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殿内面积达600平方米。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原天坛公园内有一土山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丹陛桥西侧,对天坛的总体景观造成了极大破坏。1990年市政府组织搬走土山,恢复了斋宫与丹陛桥之间的景观联系。植物配置是天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坛坛域宽广,气势宏大,建筑集中,在主体建筑周围密植松柏,使中心祭坛苍翠环绕,形成一种庄重、肃穆、宁静、纯洁的祭坛氛围。祈年殿西柏树林西侧,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丛,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已十分少见。天坛菊花以品种多、养护水平高闻名遐迩,著名的有“瑞雪祈年”、“丹陛金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