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场遇到鬼怎么办?高喊三声鬼的名字就可以脱身! 广州闹市中一座65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你知道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吗

话说,南宋年间发生流行瘟疫,天地不仁,许多人命在旦夕,群医束手无策,病患家属鬼哭神号:“你怎么了小强?小强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成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出现了,他表示:“让我来!”家属表示:“你谁啊?不要来乱哦,不然我告你!”此人表示自己名叫许叔微,家属啊了一声,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位先生的名字大家都听说过,鼎鼎大名。

古代科举考场遇到鬼怎么办?高喊三声鬼的名字就可以脱身!

据说他命犯天煞孤星,衰神附身,父母双亡,科举屡考不中不说,还没有女友,简直就是屌丝中的屌丝。但是他少年时颇有奇遇,精通医术,当地人一提到他,语气敬重。于是家属让开了,果然许叔微一出手,病人情况立刻好转。大家仰望着高人在夕阳下离去的背影,心怀感激。许叔微前往其他村落途中,想起当年落第回家之时途经吴江,那时心中郁郁,觉得为何只有我命犯天煞孤星,颠沛流离……。夜晚就寝之后,梦见一位白衣人对他说:“你为何在此叹息呢?你无法中举的原因是没有行善累积阴德所以考不上啊。”许叔微说:“我身为屌丝,没有钱可以帮助别人,该怎么办?”白衣人表示:“我看你骨骼精奇,是块学医的好料子,为什么不学医呢?”虽然学医看起来是另辟蹊径,但白衣人的说法对许叔微来说,简直是青天霹雳,这么说不就表示年幼开蒙的他,读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竟然是天生来陪榜的,中举终身无望。

古代科举考场遇到鬼怎么办?高喊三声鬼的名字就可以脱身!

苏醒之后,许叔微想了想,继续这样下去也不行,不如习得一技之长还能顺利过活。回家以后,许叔微立即按白衣人的话,认真研读医学,果然领悟医道,成为一代宗师。转眼间又过了十几年,不抱希望的许叔微竟然取得举人资格。许叔微参加会试,乘船又路过吴江,再次梦见白衣人送他一首诗,表示他行善转运有成,将要上榜。许叔微最终在绍兴三年(1133)考中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被人称为许学士。考不上的原因是阴德累积不够,要多善行才能上榜,对于绝大多数身陷残酷竞赛舞台的科场举子们来说,远水救不了近火,更何况阴德或报应之说牵涉太广,还涉及祖先,并非一己之力所能掌握的,眼下火烧屁股时,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直接追求神鬼之力来保佑才是最实际的!

古代科举考场遇到鬼怎么办?高喊三声鬼的名字就可以脱身!

又因为民间占卜及巫术在宋代相已当地流行,各类考场祭拜和占卜的习俗便应运而生。或许鬼怪们对脸色发青、手无缚鸡之力的莘莘学子们作祟起来比较轻松,考场便成为鬼出没的好所在,常有怪东西时隐时现。明代《典故纪闻》提到南京考场是一位明成祖时期锦衣卫的宅第,这人被控告谋反且抄家。这考场曾有考生反应半夜会听到那位锦衣卫鬼魂的走路声。对考生而言,鬼怪也不是那么可怕,毕竟大部分只会吓吓人而已,就像南宋时期临安考场据说有很多怪物出没,有男有女有白鹅。在现代来看,这些考场简直就是宝可梦重生点吧。

考场成刑场,考生喊救命 。当然,并不是所有考场鬼故事都这么温馨,不过在说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鬼故事虽然真伪无法验证,但是古人写故事也是有所本,并不会脱离时代。之前的故事多发生于绍兴年间,这是有原因的:宋室南渡后,科举的存续有重要象征意义,如果连科举都不再举行了,又要如何让士子们相信王朝能存续。如果科举能排除万难持续下去,则表示王朝能正常运作,能发挥安定人心的效果。所以在南宋的前期,开始恢复各类初级考试。

宋代科举考试时程,大多是秋天举行乡试,春天举行省试、会试。科举的考场称之为贡院,贡院是一个巨大围墙围住的院子,入口处最前方是监考人跟抄写人员的办公室,从入口走到底是主考官的办公室;中段部分是考生的考试居室,称为号房;每一间号房外面都有一位官兵驻守,叫做号军。为防止考生舞弊,考生进入贡院之后,试务人员封锁大门,安排考生入号房,考生彼此不能交谈;等到考试结束,才开启大门,允许考生出号房离去。每次考试考生近两千人,连同陪考家属就有上万人。万人围观两千人入狱考试,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然而,考生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宋代浙江嘉兴地方的考生大概从未料想到考场其实曾经是真的监狱, 嘉兴县学原先位于天星湖旁的孔庙,每年考试时,孔庙就充当学生考试的场所。绍兴十二年(1142),知府方滋因为原来的县学不敷使用,在嘉兴西城门旁找了一个地方,将原本的孔庙与县学搬过去,但是这地方原来是勘院,是司法机构要审讯严刑拷打犯人的好所在。 勘院改建成后,冤魂们的怨气似乎没有因此而消散,常常出没在考场西廊某号房,考生有时看见猫出现,有时看到妇人独行,每当考生吓破胆呼喊,则鬼闹得愈厉害,前后死了好几位考生。因此,分到那间号房的考生大多不愿意进去应试。

试场官员只好派士兵在走廊上守夜,士兵们往往夜晚见鬼,从此一睡不醒。后来有一位监考官梦到有人自称贡院将军,对他说:“我死在此地,现在变成神了。每次考试有考生死在考场,都是我跟我的手下干的。你们如果不想再死人,就在考场西北方盖座庙供奉我,我就不闹啦。”官方为摆平这件事,便为这位鬼将军立庙祭祀,来此地考试的考生,事先都会准备香油钱,祈求考试顺利。如果考生遇到鬼,高喊三声鬼的名字,就可以脱身。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也许最早死亡的考生是因为压力过大而猝死,而后面的考生跟士兵因为主观认定,过度紧张而引发其他疾病也说不定。政府官员则精通做官之道,无论是否真有鬼魂向考官托梦,建庙总是成功安抚了考生们紧张的情绪。不过,宋代考生最流行的考生运动并不是去庙宇进香或是拜考场鬼,而是祈梦。

宋代新时尚,相公庙旅行话说,北宋开封城西内城墙边有个二相公庙,主要祭拜孔子弟子——子游与子夏。这庙在宋代非常有名,跟现在的霞海城隍庙差不多,只是人家是拜月老的。二相公则是会托梦告知考生,会上榜还是落榜。宋代考生们入京赶考,必定会去祈梦。祭拜方法是这样的:子游子夏两侧有左右小童子,考生只需要放钱在小童手上,晚上就会做梦,梦到童子来报讯,据说非常灵验。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流行祈梦以占卜功名得失,不管是去庙里,或是求鬼神,这是寻常事。宋代有很多记载二相公庙的灵验故事,显示当时此庙香火鼎盛。 二相公庙到底是阴庙或是阳庙仍有待商榷,来报讯是神是鬼也很难说。

很多关于二相公庙的记载,像〈二相公庙〉、〈吴德充〉跟考生报讯的也是童子,几乎没有子夏、子游本人出现。仔细一想,子游、子夏好歹也是圣人门徒,不太可能泄露中举名单吧?换言之,如果找童子跟考生报讯,貌似比较无损圣人道德。对于参加考试的士子来说,不管是预兆还是自欺,是神是鬼,其实一点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命运渺茫的未知之下,人们在虚冥之中寄托一份期盼。 宋代以来,理学家对于士人道德典范的要求提高,但是在考试压力影响,考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转而寻求道德修养之外的寄托。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虽然有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观念,但他们也相信人如果做出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行为,会受到相对的阴德果报影响。

对考生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中举,从宋代到清代,科举考试日益激烈,中举压力越来越大,积阴德或信仰预兆的说法,总是可以消除考生的不安情绪。登科与否成为报应体系中重要的特殊惩罚,也是对读书人品性的约束,更是科举鬼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状况。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意外事件频传,出现了更多鬼故事与传说。因此,每年在考生入贡院的前一晚,贡院内要举行祭拜仪式,除了祭天之外,也是要祭拜各路鬼神,安抚考生的冤亲债主,避免其前来报复,保佑考生们顺利考试。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原始信仰普遍崇拜祭祀重要神祇之一的城隍神,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广州闹市中一座65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你知道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吗

据资料记载,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最早有史籍记载的城隍庙在安徽芜湖,为三国时孙权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早在千年前的隋唐和后来的宋元,城隍崇拜就已经相当普遍。唐朝时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曾经留下祭祀城隍的诗文;宋元话本、水浒英雄传里,更有不少故事场景,都是在城隍庙里外发生演绎。

广州闹市中一座65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你知道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吗

广州都城隍庙史话

但是说到对城隍文化的贡献,上下古今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则当之无愧。据说朱元璋打下江山定都南京后,就于当年(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诏重建各地城隍庙,严格规定了城隍的都、府、州、县的四级制,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相当,并将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封到各地做城隍老爷,还按级别配制衣冠旗号,大封天下城隍,一时间全国各地一千多座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里也包括位于我们广州老城区最繁华市中心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的都城隍庙。朱元璋热衷于推广城隍庙,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正如他开诚布公所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广州闹市中一座65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你知道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吗

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的广州城隍庙,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城隍庙。那么广州的城隍庙为什么叫“都城隍庙”呢?据历史记载,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官员拜谒,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的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就升格为都城隍庙。

广州都城隍庙在明清时期是广州城内的标志性建筑,规模堪比北京的城隍庙,一直以来香火鼎盛,并且曾经以“孤兀禺山”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到了民国时期的1920年,因拆庙建街,城隍庙拜亭前的建筑被拆去,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城隍庙也只剩下了大殿和拜亭,之后一直退隐无闻。直到1993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按照清代道观风格,投资2000多万元重修了都城隍庙,2010年10月31起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

广州都城隍庙看点

重修后的都城隍庙,是广州中心城区少有的大型厅堂式岭南传统建筑,里面供奉的主神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建立者刘龑,位于刘龑左右两尊城隍爷,分别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忠谏名臣海瑞和杨继盛。海瑞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被誉为“大明第一硬汉”的杨继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惨遭毒刑,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仅40岁。明穆宗即位后为其平反昭雪,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受到朝野敬佩,除了广州,北京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也是杨继盛。城隍信仰“人之正直,死而为神”的观点,把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寄托于神灵,希冀他们的庇护,因此在中国的城隍庙里,都是由有功于社稷、有惠于黎民的至忠至孝者充当城隍守护之神。

在净高12米的广州城隍庙大殿内,刘龑、海瑞和杨继盛三尊贴有真金金箔的城隍爷 居中重回宝座,四盏两米高的八仙红木大宫灯高高挂起,大殿两侧的墙上,镶嵌有高度超过8米、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大型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绘有包括盘古、女娲、三清祖师、玉皇大帝等132位道教的主要神仙,因为这些神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道德楷模,千百年来一直为民间百姓所推崇。这两幅大型壁画由广州4位知名画家和30多位广州美院学生,历时半年多时间绘制的,拟申请世界最大的艺术壁画吉尼斯纪录。大殿内有一张用整块高棉花梨木制成,近6米长重达3吨多的木雕贡案,比较珍贵也不多见。

都城隍庙前按照清代风格建成的仿古牌楼,三间四柱三楼石木结构,取材福建花岗岩和东南亚菠萝格,由两对大小狮子威武守护,成为迄今广州市区内新建筑中唯一一幢原汁原味的明清风格牌楼。

重建修好的广州城隍庙,聚齐了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一彩(壁画)工艺的岭南建筑元素,大殿梁上雕工细腻的漆金木雕;墙上镶嵌手艺精巧历史典故传奇的砖雕;屋顶上活灵活现十分传神的石狮和含脊鳌鱼,梁顶中间火球喷火,都无不精湛传神。

都城隍庙前门有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宝殿前高悬了一把大算盘,寓意人算不如天算,善恶皆有报,这些都反映了道教自古以来劝民为善的教义,让老百姓抑恶扬善、有所敬畏。

每年农历七月廿四是城隍圣诞之日,这一天广州都城隍庙都会举行祝寿开金印、“打地气”等科仪法事以及公益义诊、派斋等慈善活动;每逢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均会举行祝福法会,春节前举办新年书画挥春、春节广府庙会城隍出巡等多种传统文化活动,古老的城隍文化日,日渐成为广州旅游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名片之一,值得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去感受,也值得旅游观光的外地人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