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不是海》:一个代际的清算 西直门在二环里还是二环外?

《后海不是海》:一个代际的清算手头上有一套全新的电视剧碟片,是6月14日将在东方卫视和天津卫视同步播出的《后海不是海》,因为它的主演是中国电视剧“梅兰芳级的巨星”张嘉译,而格外引我注目,一集一集地细细看。

虽然它信息容量过大,有些烧脑。

《后海不是海》里的3个义兄义弟,老大,倪大红饰演的霍忠实,老二,张嘉译饰演的石墨,和老三,张晞临饰演的王响晴,是成长于南方边境小城香坊市的平民子弟,老大家里穷,为生活所迫被裹挟进从境外携毒的黑帮团伙,但老二、老三却于不同时期各进入警界,老二石墨还成了一名缉毒警察,剧情并没有对20年前那一大段往事做系统的回溯,而只是零星地闪回,故事的重点被放到了当下,20年以后。

20年后,已经离开缉毒警察职业19年的老二石墨,的平静生活被在狱中服刑19年后释放的老大霍忠实打破了,一些被压抑和湮没了19年之久的未了之情与仇渐渐浮上水面,该了的,还要了,无论它过了19年,还是过了90年。

对石墨和他的两个弟兄,于19年后的现在发生的这些故事,因为我还没有把剧集看完,恕不能一一尽道,但我觉得只这19、20年的单纯数字,就大有文章可做。

20多年前,本人刚刚进入新闻界,做《生活月刊》的创刊记者,记得创刊头几期,杂志上就发过一篇“大稿”,是专门描述发生在云南边境的禁毒案件,当时,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读者,我都吃惊于中国南方边境毒品的泛滥与危害已经到了如是之严重地步,那些长期靠从金三角向国内走私毒品发了大财的贩毒者,业已到了用冲锋枪和迫击炮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的程度,成了俨然独立于文明社会的小王国,而那些还是身着绿色警装的中国公安们为了摧毁毒品基地及其贩毒路线,更是动用了相当于参与战争一般的武力装备。

想一想,这些已是发生于20年或20多年前的了。

20年,基本就是一个代际。

代际,既能被用于时间和人的成长,也可能被用于对历史的回头清算,电视剧《后海不是海》的出炉,固然是投资方要做一部题材非常诱人的商业剧集,涉案、涉毒、兄弟情、男女恋、家族仇恨,等等,但这题材的来源,却也可以放在这“代际清算”4个字上,历史,每长大一代人或两代人,总是要反复或周期性地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适度的清算,正如《后海不是海》的英文名字“TRUTH AND TRUST”(真相与相信)里所寓示的那样。

石墨和他的那个小家庭,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过着相对平静而美好的生活,他们的家庭与中国无数的普通家庭一样,沿着同一时期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轨迹向前行走着,在这样的过程里,石墨和妻子也从当年的一对少年夫妻变成一对中年伉俪,他的妻子,栖霞,业已是春都市一位非常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者因之,他们有了宽敞的房子、体面的车子,即标准中上的中国城市中产阶级。

其实,剧中暗表,他的敌人,或者将他视为敌人的那些人,在这接近20年的平静生活中也没有闲着,业已从当年的小打小闹小作坊,变成如今的大富大贵大排场的,当然,剧集不会将今天石墨们必须面对的“战斗”解释为暴富阶层对中产阶级的报复,或者解释为中产阶级奋身而起的自我保护--这其实是诸如《24小时》这类美国电视剧最惯见的社会矛盾模式--但说实话,今天,石墨的敌人之所以敢于和能于向他以及他的兄弟们复仇,背后的重要推力仍然离不开那两个字:财富。

暴利所得者们最怕他们的暴利终被暴力剥得,所以,他们才可能预置以暴力手段DELETE掉那些潜在的危胁者,并不计手段。

这时,回头再看石墨三兄弟的身份设置,看得出创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继石墨代表了典型的中产阶级之外,他的三弟,王响晴,混迹于官场,虽不算平步青云,但也稳稳坐在公务员(片警)岗位上自得自在,剧中由张晞临饰演的且憨厚且狡猾的城市片警王响晴也许是另一个有意思的看点,尤其是他被一群半老徐娘以上的粉妆大妈们围在当中处理邻里争执的那些戏份,让我们这些本是来享受悬疑和刺激的观众们顿时会无限地热爱起眼前的生活来了。

再者,就是服刑19年而刚刚出狱的老大霍忠实,一个几乎未享受到任何“改革开放成果”而直接堕入赤贫行列的城市无产者,倪大红那张如橡胶一样的凝固的脸和那双如苍山一样的深䆳的眼,表征了这个阶层的人们内心一直在压抑却无法压抑的某些冲动。

好了,因为我看片的篇幅的局限,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无产阶层和体制捍卫者联合起来对抗更为强大的暴利阶层的智力与体力的社会游戏。

十几年前,《无间道》曾有最有句名言:出来混的,早晚要还。

二十几年前,《大话西游》也曾有句名言:若要给它个期限,我希望是1万年。

而《后海不是海》给出的期限不是1万年,而是20年。

西直门在二环里还是二环外?这是前几年北京小学的一道考试题。

很早就有人问过我,当时我是很蒙了的。我的第一反应是可能不在里也不在外,那会不会在二环上呢?

我也是喜欢看书的,不管天文地理、周易五行、数理医学都喜欢看,但就是没看到关于西直门的书,后来就开始关注西直门了。

有回在潘家园书摊上看了关于西直门的一书,又百度一下才有了大概地了解

先从二环西北所缺的西北角说起吧。

因为二环是按北京老城墙旧址修建的,老城墙本来就缺一个角,于是二环也顺其自然缺一个西北角。

老城墙为什么缺一个角呢?这里又有几个说法。

1.北京的古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 北京的古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据史书记载,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但是到了明清两代,内、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相传,明朝建筑城墙时,是按矩形设计的,设计者想把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交在皇宫的金銮殿上,以此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

2. 说是西北角城墙在修建的过程中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古人比较迷信,认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北角支撑不住天的重量,所以总塌,于是就把城墙向里挪了一些,从此再没有塌过,这就是现在的斜角。

3. 再有就是,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 本应是个缺口。因为西汉刘安写的《地形训》中记载,大地的八个方向有八座山支撑着天,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而《天文训》中讲,八面来风,西北方向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所以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4.个人认为西北方向水多才是造成城墙塌陷的原因。因为外面是积水潭,里面是后海,故名。

现在的北京北站应该是原来西直门旧址,不管是旧城墙还是二环,西直门应该是在外面缺角处。

现在西直门已不是一个门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名了,包括了西直门内外南北大街等。那就不只是在二环内还是外了。

其实在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生能回答这么牛的问题也太难为他们了。

西直门在二环里还是二环外?
西直门在二环里还是二环外?
西直门在二环里还是二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