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龙兴寺留传着赵匡胤的故事 彭州古佛塔,默默无闻的历史见证者!


新绛龙兴寺留传着赵匡胤的故事

新绛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山西省新绛县城北街的高坡上。该寺始建于唐代,因供有碧落天尊像,初名碧落观。唐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至唐会昌五年(845年),由于武宗李炎搞灭佛,拆寺毁庙之风盛行,寺内建筑损毁殆尽,只有塔院寺幸存。宋代前,赵匡胤曾寓居于此,后来这里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上下一片赞誉之声。明太祖朱元璋赞叹:“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国祚延三百,天下文明,存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也!”

对口碑好的帝王,无论百姓或僧人,总喜欢与当地的寺庙、名胜联系起来。接上“帝气”,不仅面上光彩,还能表达怀念之情。新绛龙兴寺就留传着赵匡胤的故事。

赵匡胤真龙显形

赵匡胤年轻时,在老家念了几年书,便想外出闯一番事业。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山西绛州,想找父亲的好友王御史谋点事做。谁知未见到王御史,却遭到下人冷眼相看。他离开御史府,住宿吃饭已身无分文,只好投奔碧落观而来。老道见他器宇轩昂,谈吐不凡,认为他不是常人,便留宿几天。临走时又送他一些银两铜钱,并告他去东方投军,很快会交好运。赵匡胤再三感谢老道,离开了碧落观。

他出城走了二十多里,路过凤凰岭。站在岭头,望见岭上有座龙香院,谷底一泓清水,碧波粼粼,清澈见底。他神清气爽,来到龙谷泉边,脱衣下水,想洗个痛快澡。此时竟化成一条金龙,张牙舞爪,翻花作浪。眨眼间,天地摇晃,暴风骤起,墨云低流,大有世龙升天之气象。龙香院的老和尚,朝下一看,知道是天子沐浴龙泉,真龙显身了。便默念着:“善哉,善哉!”心想如不出面干扰,定要招来麻烦。便手指西北方位,口中念念有词,此时刮起阵阵清风,吹散乌云。老和尚将赵匡胤请到后院,待为上宾。

赵匡胤在龙香院住了三天,老和尚又引诱他抽签问卜。赵匡胤第一卦问:能否吃粮当兵,成为一个小头目?神卦卜示不吉;他第二卦询问,能否当御史、将军?卜意又不吉;最后一卦他有点生气地说:“能否位极人臣、面南为君?”卜示大吉。老和尚当即要行君臣大礼,被赵匡胤阻挡:“求神问卜,未可全信,日后若登大宝,我当修葺庙宇,重塑众佛金身。”老和尚稽首致谢,连念“阿弥陀佛”。

赵匡胤走时,老和尚赠诗一首:

为人有志事竟成,

苍天岂肯困英雄。

蛟龙原非池中物,

只待春雷响一声。

赵匡胤走了几年后,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登了天子龙位。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拨款修了碧落观和龙香院。此后两处寺院皆名龙兴寺。

侯马增建姊妹塔

话说山西侯马有座无影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无影塔仍然傲然矗立在紫金山上,即现在李家山西南边。即便相距几十里远,行人每每驻足观望,也能领略到它的雄姿与孤傲,许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对它的情况描述一二。

新绛龙兴寺留传着赵匡胤的故事

侯马无影塔复原图

民国十七年《新修曲沃县志·山川略·见龙泉》载:“县西南山下,两峰对峙,盘踞蜿蜒……,其颠有塔名‘无影’。”无影塔没影子,多传说其原因在塔内。塔内藏有镇塔之宝,在阳光照射时,宝物将阳光折射,太阳照不出塔的影子;另一说法是无影塔太高,塔内宝物将影子折射到浍河或汾河中,所以看不见它的影子。不管无影塔有无影子,这个名字却带给人们无限地遐想。伴随着这些遐想,也曾流传着不少故事。

据说唐朝时佛教盛行,佛家在曲沃和新绛,同时修了两座寺院,建了两座姊妹塔。新绛寺院名龙兴寺,曲沃寺院名感应寺。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新绛龙兴寺暂住,并引出一段有趣的传说。

龙兴寺方丈向赵匡胤夸耀两座姊妹塔,赵匡胤顺便说了句,“两座塔看都看不见,怎么能叫姊妹塔呢?”赵匡胤顺便一问,问得方丈语塞了。几年之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可愁煞了寺院方丈。他急忙召集僧人商量此事,有个僧人想出增建一塔的办法,于是在紫金山西峰上,增建了这座无影塔。无影塔修到顶端时,果然东可以看到感应寺塔,西可望见龙兴寺塔,这样三座塔便可彼此瞭望。

到了清朝后期,有两个南蛮子慕名来到紫金山。他们探察观望了半个月,终于摸清了塔中宝物的秘密。乘一个月黑风雪之夜,他们盗走了塔中的宝物,无影塔从此成了有影塔。

新绛龙兴寺留传着赵匡胤的故事

曲沃县感应寺塔

无影塔有影后,又未能逃脱动乱时的厄运。“文革”时期,驻队干部以“破四旧”为名,强令村民拆掉该塔,用拆下的砖石盖成学校。在拆塔过程中,人们发现塔上既无匾额,又无碑文。在塔砖和底座的石板、石盘上,也未发现任何文字。从塔上拆下来主要是两种砖,一种是长方形,一种是方形,砖背后均排列着方形内划x字的图案。经侯马文管站初步考查,认为符合宋金砖特点,究竟该塔建于何时,还需进一步求证。

无影塔无端被毁后,这可气坏了她的姊妹塔,感应寺塔被气得涨破了肚皮,塔身从上到下裂开一条缝;龙兴寺塔则气得怒气冲天,不时出现“冒烟”的奇观。

现在再上紫金山,在李家山西南的无影山顶上,仍能看到无影塔的瓦砾。《弥勒救苦真经》云:“老母降下通天窍,无影山前对合同”。该经文引发了人们的遐想,也使侯马无影塔、无影山名扬海外。在侨商看来,祖要归宗,叶要归根,无影塔、无影山将要成为佛家复兴之地。近年来,已有三四批侨商到侯马考察无影塔地理位置。一个筹建无影塔、无影寺的方案,正在侨界酝酿着。

入选理由:成都境内佛塔建筑最集中的一处古建筑群落。

彭州古佛塔,默默无闻的历史见证者!

如果从飞机上俯瞰,可以发现彭州有一些巨大的佛塔群,隐立于深山之中。六座古佛塔,三座就属于第九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居院塔、正觉寺塔、镇国寺塔。塔因寺得名,但历经千年,寺已不在,但长满荒草的塔身仍然屹立,默默述说着我国辉煌的建筑艺术和彭州那段兴盛的香火历史。


龙兴塔

天彭第一奇

地址:天彭镇龙兴北街1号

彭州古佛塔,默默无闻的历史见证者!

说起龙兴塔,彭州人可谓无人不知。这座建于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的佛塔,是中国仅存十九座真身舍利佛塔之一。

彭州古佛塔,默默无闻的历史见证者!

它的选址“不走寻常路”,占据彭州老城区中心地带,原是木塔,后改建为密檐式砖塔,重建为印度加尔各达菩提道场塔样式的龙兴舍利塔。

一千多年来,龙兴塔见证了朝代更替。历过多次地震,因其半个多世纪斜而不倒,被称为“天彭第一奇”,永远是镇守川西的“第一塔”。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新塔是1993年在原塔的基础上重建的,主塔高81米,周围还有4座卫星塔,各高27米,样式仿印度加尔各答塔,威镇巴蜀。

进入塔内,你会吃惊于这81米高的塔竟然里面没有一处是空白!2000多平米的壁面被精美的泥塑、木刻、石雕、刺绣、贴金、彩书、唐卡等艺术装饰得精美有序;供奉的铜铸、玉雕佛像达一千零八十尊之多;还有各种造型的罗汉、菩萨和如来佛等,就像走进了万花筒一样,每一处都值得细细观看。

现在,龙兴塔作为彭州市地标建筑,不仅是众多善男信女的朝拜之地,更因其环境清幽舒适,成为市民纳凉的好去处之一!

点评:气贯九峰,势薄诸天,法雨祥云开净地;脉通三昧,形钟五岳,金刚宝座镇彭门。


镇国寺塔

守护湔江出山口

地址:丹景山镇白塔村

寻访这些默默无闻的塔,意味着要踏遍彭州大半个丘陵山区。所幸其中的镇国寺塔(俗称“白塔”)位于丹景山镇的白塔坪,湔江之畔。

站在塔下抬头往上看,只见各层的浮雕,形态各异的佛像、菩萨、宝塔、孔雀和飞天图腾等等。古塔保存较好,原有的色彩还清晰可见。沿着塔内的通道可登上塔顶,从窗洞望出去,九陇山脉重峦叠嶂,湔江从山前涌出,整个彭州县城尽收眼底,景色壮观秀美。

点评:镇国寺白塔是钢筋加固的多层砌体,力学原理在整体建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典型的中国宋代佛寺建筑在成都地区的代表作。


正觉寺塔

历经破坏仍不倒

地址:红岩镇红塔村

有一角塔檐已经垮塌,但塔身还倔强地直冲蓝天,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是三座国家级文物宝塔中破坏得最为严重的正觉寺塔。它位于彭州与什邡交界的红岩镇红塔村,由于四周多为农田、农舍,缺乏保护,风化严重。

修复之后的正觉寺塔,通体洁白,与翠绿的田野相映成趣。

沿着塔内台阶拾级而上,窗口泛着微微黄光,好似穿越时空!

点评:虽然残破,但这座塔的建筑风格、修建技术、力学结构却得到了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的高度评价,被收录进《中国古塔名典》。


云居院塔

藏在深山无人识

地址:葛仙山镇大曲村

与正觉寺塔相比,地处葛仙山镇曲尺山中的云居院塔则是一个幸运儿。由于云居院塔三面环山,天然形成了防御风暴的屏障,加之路遥山深,人迹罕至,近千年来损害较小,是三座国家级文物古塔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从旁边的山坡上望去,塔顶上长满杂树,塔身清瘦修长。这座塔的装饰非常精致,塔檐下装有铁钩悬挂铁铃,原为156个,现只剩下十多枚。山风过处,声闻数里。在塔顶四角,本有四只的“铁铸圆雕朱雀”雕塑还剩两只。在塔壁上,还可清楚地看到一些佛教故事的彩画和字迹。

点评:远览如倚天长剑,近看若破土春笋。


大悲塔

遗世而独立

地址:丽春镇塔子村

这个”悲“字可不是悲伤的意思,佛教追求慈悲,这里的“悲”是忏悔、是释放、是解脱。

大悲塔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位于彭州市丽春镇塔子山的青龙寺内。青龙寺古名“妙洁禅院”,北宋高僧“圆悟克勤”曾在此剃度出家,慈悲修行。寺内环境清幽,礼佛之人众多。

点评:青砖垒砌,古朴巍峨,果然一派仙家去处。


东塔

龙兴寺的兄妹塔

地址:蒙阳镇东塔村

濛阳东塔手绘复原图

东塔,又称半截塔。关于它,在《濛阳志》里还有一段趣闻。

相传梁武帝时有神仙兄妹二人来彭修塔,妹妹在县城修,哥哥在濛阳修,互相竞争,以鸡鸣为准,比赛谁先修好。

正当哥哥将做宝顶的圆石头正好运到了濛阳西街外大路旁,妹妹已经完成,并假装鸡叫,惹得到处的鸡都叫了起来。

哥哥急坏了,但也没办法,只好认输,塔也差了半截没修好,所以被当地人成为半截塔。至今,坊间还流传着“东塔南桥西石头,北街有个魁星楼”的歌谣。

东塔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原址修建了一座东塔寺。殿内有金黄色的经幡,白墙红柱灰瓦,菩萨罗汉庄严慈祥,颇有唐风遗韵!

点评:佛塔无意,善心有存


悟达国师舍利塔

名利之心 切勿靠近

地址:丹景山镇双松村

唐朝有位高僧叫悟达,在他尚未显达前,曾遇到一位身上长满恶疮的病僧。唯有悟达常照顾他,病僧日渐好转。临别时,那僧人感激地对他说:“以后如果你有难,可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那山上有两棵松树并连为标志。”说完就离去了。

双松为记

悟达后被唐僖宗以“悟达大道,悟佛知见”之义赐以“悟达国师”的称号后,有一天,悟达国师的膝盖上突然长出了一个人面疮来,眉目囗齿俱备,每次用饮食喂他,都能像人一样的开囗吞啖,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悟达突然记起病僧临别时所言,启程入彭寻找。傍晚时分,果然找到两棵并连的松树,高耸入云,而那僧人已经站在树前等他。

僧人对悟达国师说:“你的面疮不要紧,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天明,你去用泉水洗濯就会痊愈的。”

第二天清晨,悟达国师来到清泉旁,掬水洗涤,竟发现这人面疮是由晁错转化,来寻他的前世袁盎报仇的。

迦诺迦尊者(化身为病僧)用“三昧法水”,令双方解脱,了结一段夙怨!后悟达国师从此不再出山。

传说,彭州市丹景山镇“三昧禅林”著名的“三昧水忏”,就是悟达国师传下来的。

点评:山之秀,水之神也!

在古代,修建一座佛塔相当于修筑一栋高楼大厦,参观它们,就是见证一个朝代、一段过往、一种生活;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一段文化、一段历史、一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