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滑雪笔记:早上鳌山雪场,晚上红会医院 「吉林游13」延吉到长白山一日游及攻略

西安人滑雪笔记:早上鳌山雪场,晚上红会医院


宝鸡鳌山滑雪场从没有这么热闹过。


刚过去的冬天,西安人以几乎义勇的精神奔赴雪场。去滑雪的人多到雪场的雪已经发黑,雪具被租借一空,朋友圈里到处是滑雪人摔倒的身影。


西安人滑雪笔记:早上鳌山雪场,晚上红会医院


1


热闹还是从各社交媒体里最先出现的。


在某一天,我看朋友圈时突然发现,人们不是在去滑雪的路上,就是已经站在滑雪场上。一些许久没有消息的朋友们,纷纷发出滑雪九宫格照。照片的格式和内容有迹可循,1-3张穿着全套护具的自己和雪场合影自拍、他拍,1-3张滑雪场里的环境图。如果恰好会滑,个人滑雪图将会占满所有照片坑位。如果恰好摔跤了,视频也将会在朋友圈里循环播放。


视频加载中...

■ 宝鸡鳌山滑雪的抖友@我是小Tra


另一些人比较谨慎,心痒痒但是怕考虑不周全,首先会在各大平台搜索攻略。这些人往往有一颗即使不会开车也要去宝鸡滑雪的心。会不会开车不是经济能力的评判,纯粹因为鳌山滑雪场距离西安180公里,开车需要3小时,坐大巴倒车可能需要一早上。


小红书里,一位本地素人博主认真贴出了整整七张滑雪攻略,告诉姐妹们如何通过公共交通到达鳌山。选择这种出行方式的人,自愿把周末过成了上班日,他们需要周六早六点起床,八点到行政中心地铁口坐大巴车,在快吃午餐的十一点到达雪场。如果想当天往返西安,需要赶下午四点回西安的大巴班车。


西安人滑雪笔记:早上鳌山雪场,晚上红会医院

■ 来自小红书网友@Twenty-u


有些人注定会出现在雪场里,比如尤里。他的朋友圈里有一切新潮活动,机车、复古集市以及义务为老人剪发。


去滑雪的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底下有无数人留言问他,“怎么去的”“下次带上我啊”。事实上,他今年只滑过一次雪,就是发朋友圈那次。但他已经规划好新的滑雪计划了,“只要雪季一来,我就要好好滑,一次去新疆给他弄半个月。滑爽,滑到吐。”


往年,尤里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发自己去鳌山滑雪的照片,甚至有人会去新疆禾木,他那时候对滑雪没有任何概念,毫不心动。今年他第一次去就学会了后刃推坡,从坡道上滑下来的时候,感到肾上腺激素飙升。关于那一瞬间的体验,他在电话里这么对我说的,“我当时就觉得,明天还要再来一次。”


大多数时候,首次滑雪的人并不能感受到这种“爽”。鳌山滑雪场的点评里,人们很少说滑得爽,只会说滑雪人的太多了。在一张点评配图中,夜场换鞋的地方,堪比夏天七点的早市,人人喜气洋洋地挤在一起。


爱好者们谨慎地用到了一些圈内措辞形容周六的夜场体验,“我是提前结束雪季的,因为摔伤,还是因为夜场中级道人实在太多了,而且C18的跳台旁边的路太窄了,给鱼雷让路把自己摔倒了。”鱼雷指的是雪道上冲坡、失控、或者有失控危险的滑雪初学者。


■ 来自大众点评网友@0915michelle


根据我对网络热点信息的记忆,网上一度流传发过一张滑雪伤病群的群记录。在那条记录里,就有几名西安群友。本地今年也有诸如“xx岁女子滑雪粉碎性骨折,医生建议该如何滑雪”的新闻时常出现。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数不多的滑雪经历。当年我和朋友在南门集合坐公交车,挤在没有座位的车上颠簸一小时后终于到达白鹿原滑雪场。白鹿原滑雪场是西安市内交通最方便的雪场,南门出发不用倒车即可以直达。


踩着无法控制的双板走入雪场后,我被眼前吃泡面的人震撼了,恍惚于自己到底身处何方。整场滑雪记忆只停留在人和人之间无数次冲撞上,总有人高呼着让开向我俯冲而来,但对方真实忽视了我在雪场上的移动速度。频繁摔跤一小时后,我和朋友们匆匆离开,在回程的大巴上闻着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后的异味,疲惫睡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滑过雪,我的朋友们则纷纷去了或温暖或湿冷的南方,从此与雪无缘。


2


还是说回到滑雪这项运动上。


五年雪龄的爱好者清菜对滑雪的认知和我和尤里都不太一样,她告诉我,雪友们都把滑雪叫作“白色鸦片”。“鸦片”意味着这是一种极易上瘾的运动。


我是通过朋友找到清菜的,朋友给我介绍她时,首先发来了她在一个业余比赛里的领奖照。对一个没有掌握过什么运动技能的人来说,能在雪场不受伤就已经很厉害,因滑雪拿奖更值得佩服。


■ 清菜比赛领奖照


自冬奥会后,滑雪成为了一项颇受欢迎的运动。演员夏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他感受到滑雪是一项与恐惧对抗的运动。因为个性叛逆,他早年就开始滑雪,世界各地追逐雪季,一度摔得鼻青眼肿,被邻居误以为犯事儿了。


普通人的滑雪体验没有这么神奇。滑雪就是滑雪,热爱滑雪的人是说不出为什么的。


2018年清菜第一次在白鹿原滑雪,也没有体会到什么乐趣,她不是一个会去挑战恐惧的人。恰好那年又去了长白山玩滑雪,从缆车上下去,她站在山顶往下看一片白色,“景色太美了,但我发现我滑不下去,当时就决定还是回西安继续学。”


在长白山的某个山巅,她想明白了自己滑雪的动力——雪场美,滑雪帅。就是这么简单。


鳌山雪场地势起伏连绵,风景也好。尤其新开的B索缆车,一条纯观光路线,不论滑不滑雪,风景都值得看。坚持一件事一直做下去的时刻,往往不是始于惊天动地的誓言。就像清菜滑雪五年了,开始不过是因为这么美的风景滑不下来有点遗憾。于是每到西安雪季,一年中的11月底到3月初,她几乎周六周天都泡在雪场。


■ 清菜拍下的鳌山雪场


按照流程学习滑雪,一般人五天内可以掌握双板滑雪的基本技能。学会只是开始,雪道不同,对滑行的技术要求不一样,“开始的时候你只要会犁式滑行,学会了就能从白鹿原的雪道上滑下来。”接下来学半犁式滑行、平行式滑行、搓雪滑行,有更强的通过性后,就能去更大型的滑雪场滑各类雪道。


和她有相同爱好的一票雪友们,寒冷冬天最快乐的娱乐活动就是滑雪,周五晚上收拾东西出发,周天下午再回到西安。


在她还是新人的时候,第一次在太白县的酒店吃早餐,餐厅里都是穿着滑雪服、速干衣和她目的相同的人,她真的以为自己到了某个运动会的运动村,“我滑了这几年雪,滑雪的时候作息和封闭式训练一样。”雪友们为了坐上早晨最早的那班缆车,高效滑雪,会早上七点半起床去雪场“顶门”。“顶门”是一项在爱好者们中间口口相传的行动,意为站在闸机口,等缆车开动,赶第一波上去。


还有一些不滑雪人难以体会的快乐,比如在鳌山雪场的早晨,最好的体验来自滑到“面条雪”,即用双板在平平整整的雪面上滑出两道清晰痕迹。雪友们把这种特殊的快乐叫作“早上起来吃面条”。


在雪山上待满一天后,他们会滑到缆车停运才下山,晚上和雪友吃饭,吃饭时继续聊滑雪,“我们的生活很简单,吃饭的时候会讨论当天的滑雪视频,看看还有什么技巧可以提升”。滑雪的进步是可视化的,每周进步一点,每一点都能看到。


老老实实练习技巧的雪友们,听起来是这个时代不多见沉下心苦干的人。他们朝七晚四,实现了现代人最希望拥有的工作作息,平和、有条理且充实地度过一天。这也许就是清菜爱上滑雪的理由之一。


■ 清菜在鳌山雪场


3


清菜认识一个来自东北亚布力的教练,教练说在他老家很多人都会滑雪。夏天的时候,亚布力一带的农民从事着种植工作,到了冬歇,扔下锄头去当几个月的滑雪教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一个商业滑雪场和度假区就在亚布力诞生,会滑雪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


西安已经算是一个滑雪场比较多的城市,市内近一点的有白鹿原滑雪场,远一点的蓝田有竹林畔,宝鸡有鳌山雪场,铜川有照金雪场。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室内滑雪场。加上北方城市的气候特征,滑雪的机会多过于南方人。重庆有一个著名滑雪场,是一个大型室内场地,最近定位在重庆,总能看到当地人为这家雪场写的点评。争议的焦点也很明显,一家三口去这里滑个雪,花销也太大了。


■ 图源自大众点评网友@小妖okay


西安的点评网站里也有网友们在留言中抱怨雪场,诸如教练的训练时长不够,夜场本来三小时却要用两小时排队。毕竟滑雪的费用不菲,如果聘请教练,一小时要200-300元左右。尤里去雪场的时候,就没找教练教他,对方很诚实地告诉他,请他教几个小时就要小八百,如果只是入门不划算。他是跟着朋友学会了滑雪的基本技能。


这项运动本身就需要支付高昂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


翻看欧洲滑雪运动的起源,滑雪运动开始不过是欧洲以北、俄罗斯人和新疆阿勒泰人的出行方式。《新周刊》写过这项运动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交通方式变成上流人士娱乐活动的过程。上流人士通过引领滑雪场景、道具的变革以巩固自己的小圈子,将滑雪打造为圈内独有的爱好。为了体验到特殊的滑雪失重感,高山滑雪应运而出。当他们不想和当地人打照面时,又玩出了夜场滑雪。就连著名的瑞士滑雪胜地兴起也显得有点草率。一位在瑞士做生意的英国人为了找到更多生意,向同胞们宣传冬天的阿尔卑斯山有多美,并开建了一座滑雪场。


因为冬奥会,清菜观察到今年鳌山雪场的人多了很多,多到有几天雪场的雪具都租完了。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白鹿原和照金,这两个地方离住宿的地方近,住在周边的人到雪场很方便。但要去鳌山,即使住在雪场旁边的太白县,也还要开一段不好走的山路,“除非下很大决心要去滑雪,不然不太可能这么早雪具就租完了。”


■ 图源:宝鸡日报


这个冬天的雪场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群。有中小学生们组团去鳌山雪场滑雪,也有一家老小共同出动的家庭组合。雪场里最多的不是社交网络里活跃的大学生、年轻人,而是携着一家老小出门玩雪的阖家欢。


冬奥会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全然因为谷爱凌。因为谷爱凌滑的是双板,今年连玩双板的人也多了起来。以前年轻人会觉得双板太老成了,没有单板滑起来酷。



每个人都在见证着一项陌生运动普及朋友圈的过程。即使滑雪需要特定的环境,也比一般运动要付出更高成本。就连广西桂林都建造了一座“全中国最南”的滑雪场,《新京报》写那里,“山与山之间,有一条洁白的雪道,两旁立着绿色的制冰机,巨大的‘炮口’不停地喷着白雾”。


从前美国电影里的主人公去度假滑雪,外面冰天雪地,木屋里有壁炉。现在西安的年轻父母们,也带着自己小孩去往雪场滑雪。滑的次数不多,但足以在下一代心中留下印象。


只是当尤里一离开雪场,滑雪时上头的感觉很快就结束了。回到现实生活,还要面对一如既往的工作和生活。每次新年伊始,他都下决心要努力赚钱。今年开工后,他已经在心里把预期收入给滑雪划了一部分。


在今年以前,西安一个滑雪场的创办者还挣扎于能不能维持下去。冬奥会结束直到这几天,他都告诉我自己太忙了,一整天连说话的时间也没有。


也有朋友在群里发出了自己默默去滑雪的照片,照片里的每个人笑得有些局促,因为这是一次单位年后增进感情的社交之旅。雪场继露营后,成为新的社交场所。


一项运动爱好就这样进入了生活,就像是去年的露营和这两年流行的冲浪。你我可能不会去,也可能会去,但都不重要,这项运动已经火了。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铛铛 | 贞观作者

#打卡美好生活#

长白山是吉林游的必选,我们住客运站附近就是为图方便,也做好了攻略,以为可以顺利地一天往返,谁知仍然充满了波折。

「吉林游13」延吉到长白山一日游及攻略

延吉大东亚客运站到长白山脚二道白河镇的大巴有三趟,6.00,6.40,8.00,回程最晚的14.10,车程两个半小时,我们只想去看看天池,问过两三个人都说,景区车开到天池脚下,转一圈个把小时就很够了。为了确保顺利坐车回来,我们选择了6.40的车。

「吉林游13」延吉到长白山一日游及攻略

起早了一路迷迷糊糊昏睡,到达二道白河9点,司机直接约了的士给我们凑4个人到景区,一辆车60元,倒也省事,距离比我们想像的更远,差不多要跑半个小时,司机介绍说,除非出示长白山景区住宿证明,否则这段长白山旅游专线外地车是进不来的。

「吉林游13」延吉到长白山一日游及攻略

拒绝了一路劝租棉衣的人们,10点左右才开始景区排队,却又要人流限控,10点半后才开始进景区,坐上区间车,终于舒了一口气,我们就想看看天池,时间还够,山势渐高,窗外的秋色也很明媚。

谁知车根本没停天池换乘中心,司机说,天池人太多了,现在不让进,直接把我们拉到大瀑布。因为前一天风太大,天池景点关闭,大家都挤在今天了。

既来之则安之,先尝尝温泉鸡蛋和玉米补充体力,顺着人流往山上爬,半山腰就是大瀑布了。

层层的灰褐色山石之间一帘瀑布,还是有几分独特,据说水的源头就是天池,正是这瀑布水流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天池水的不增不减。

见惯了南方山水瀑布的我们并没有长时间停留,与其相比,我更喜欢这北方独特的白桦林,“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毕竟《白桦林》深处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不管返程的车了,我们必须去心心念念的天池,返回正好可以进了,坐上那在盘山路上飞速急拐的车,被晃得头疼脑昏之间仍然觉得一切都很幸运。

碧空如洗,与远方的地平线交织出层层的蓝色,淡蓝、浅蓝、蔚蓝、湛蓝、亮蓝、深蓝、灰蓝、幽蓝、墨蓝,恐怕再强的调色师也调不出这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天池专用的小型越野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蛇形而上,一两声的磕磕碰碰的惊乎打破着车内的安静,天池就在山顶等着我们。

山高则风劲,潭深则水寒,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奇天池,苍劲的山峰峻石之间,如一块幽蓝色的丝绒徐徐铺展。

风过处,涟漪潋滟,星星点点,波光粼粼,增添了水的柔美和山的刚毅,“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据说长白山天池气候多变,而且一年有280天的霜冻,我们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光里看见最美的天池,千里迢迢路也值。

天池下来,自然错过了最晚一趟回延吉的大巴,所幸时间还很早,的士司机给我们两个方案,其一在二道白河路边搭过路车去安图,从安图坐火车回延吉;其二找人拼车包车回延吉。热情的司机在他们群里招呼一声,终于给我们转上了一个包车,每人80元,价格公平。到达延吉时5点半,一切顺利。

长白山归来,晚上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天池的照片,却有好几个人回贴说曾经去了,却并没有看见我拍的这样漂亮的天池。

PS:据新闻说,10月中旬会开通沈阳到长白山的高铁,可以从长春的龙嘉机场直接坐高铁到长白山,那样就更方便了。或许还会有机会再缓缓地走一趟西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