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10时左右,突然电闪雷鸣,紧跟着暴雨如注。往常,遇到这种情况,七宝老街塘南、塘北居委会的季雷凤和陆鹏辉不是在家里等着电话,就是穿上雨衣、雨鞋走在疏散人群的路上。如今,他们不再担心内涝问题了。

原来,七宝老街老旧住房改造已于近日基本竣工,目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此次改造,着力解决“房屋质量、消防安全、卫生设施、内涝”四个保基本问题,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也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解决基本问题,变化居民有目共睹

说起内涝,家住北大街38号的方韩斐深有体会。“以前要是下大雨,毫不夸张地说,家里大大小小10多个盆在接水,还要不停倒水,晚上根本不敢睡觉。”经过改造,他完全没有这个困扰了。

记者在方家看到,干净整洁的路修到了家门口,抬头望去,屋顶的瓦片整齐划一,在太阳的照射下,乌黑发亮,而墙面也修葺一新,还带着浓浓的复古气息,再加上屋内增设了一体化卫生间。方韩斐坦言:“住起来比以前舒服多了!”

干净整洁的道路铺到居民家门口

据悉,七宝老街2号地块改造已于春节前通过验收,1、3-7地块改造于今年3月5日开始施工,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施工方上海建工四建集团项目经理陈威告诉记者,此次改造包括房屋修缮、雨污水管道翻排、卫生一体化设施安装和道路翻排等。为了如期完工,原来的流水线施工改成了能同步施工的尽量同步,并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改造后的富强街道路

考虑到保持七宝老街的历史风貌,改造过程中,古镇公司还聘请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对老街的改造提出了不少建议和参考。如今,七宝老街的变化居民有目共睹。住在富强街47号的丁龙秀开心地说:“现在街道清爽多了,看上去又干净又舒服,晚上老年人走路也不怕会摔倒了。”

还原古镇风貌,尽量满足居民需求

由于历史原因,七宝老街房产权分散、部分产籍信息不明晰、人员结构复杂、房屋质量参差不齐,改造难度极大。“我们基本一户一方案,施工前和居民充分沟通,看看哪里漏哪里需要修补,然后技术人员现场查看,确定好改造方案,再进行有计划的施工。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改造,彻底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将民心工作做到实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项目副经理黄飞说。

此前,方韩斐曾花2万多元找施工队翻修,但没过多久又漏水了。对于这次改造,他竖起大拇指,“真的做得很好,很实在。”改造过程中,老百姓常会提出的一些“小问题”,在能力范围内,施工队也尽量满足其要求,比如外墙粉刷、路面铺设等。“对我们来说只是小问题,但对老百姓可能就是大问题,能做的就多做一点,让大家都满意。”黄飞说。

这其间,塘北、塘南居委会干部季雷凤和陆鹏辉经常在居民和施工队之间奔波,一方面反映居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做好有关解释和说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现在,老街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程度改善,而他们也不用为暴雨夜而担心了。

北横沥路的青石板路

走在北横沥路,新铺设的青石板路与七宝老街的江南风韵相得益彰,这也是这次改造的一大亮点。为了铺设青石板,地面基本上要挖到2米深,再根据石板形状,一块一块地铺好。后期,还会对青石板缝隙进行施工,更好地还原青石板路的韵味。

记者:陈美玲

编辑:陈美玲

部分资料:人文七宝